第83章 贾诩贾文和-《东汉末年小山匪》

  狄子奇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下辖14县?:长子、屯留、铜鞮、沾、涅、襄垣、壶关、泫氏、高都、潞、猗氏、阳阿、谷远、轑河。

  上党郡在东太行、南王屋和西太岳之间,北部为长治盆地,中间是丹朱岭,丹朱岭之南为晋城盆地;晋城盆地之西是沁水谷地,在太岳和王屋之间,可达河东郡;从太行东出是冀州,沿着丹水南下是河内郡,所以,上党郡为刘智必争之地。

  251队员在探查后报告:若是兵出兹氏县城,经界休过界山,翻越高亭(绵上聚)就是沁水之源;沿着沁水河南下是谷远、猗氏,从猗氏东进发鸠山,沿着漳水河直达郡城长子。

  潘丽和潘大妹等9人,风尘仆仆地回家,身上的戎装都是显得松垮,坐在拉拉车上回家的熊富贵也是瘦了几圈。母老虎们回家,刘智想要逃跑,可是缺乏逃跑的勇气。

  刘智亲自下厨,搞出一大桌美味佳肴来犒劳她们。新家的大圆桌的中间,和后世的一样,是一个大转盘,这个也是刘智无耻的伟大发明。

  女人们非要喝酒,52度的几杯酒下肚,一个个的都是话多。董军们不堪一击,都是望风而降;潘丽说了,董卓也有一匹赤兔,跑得贼快,她们追着追着就追丢了;潘大妹说了,现在的人民军第三旅已经有余人,贺礼正在大力整编和狠抓思想教育。

  董卓真是一个大善人啊,不仅送来了兵马,还送来财富无数,他在晋阳的府邸极尽奢华、库房内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乐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董卓这样的大善人必须得好好地活着,刘智命令251队员立即通知贺礼:某些关卡可以撤了,让东躲西藏的董卓可以顺利地逃离太原郡。

  刘智坏得很,把守财奴一样的董卓放跑了,善于搞事情的董卓再到别处敛财,一旦有机会,刘智再去占领他的库房。

  突然,刘智想起一个人,就是“宁伤天和而不伤文和”的毒士贾诩贾文和,于是,立即命令251队员通知贺礼在降兵中查找贾诩。若是找到,赶紧让251队员护送到兹氏县城。

  贾诩,武威郡姑臧县人,祖上是西汉着名文学家贾谊,父亲贾龚,曾任轻骑将军驻守凉州冀县,后因鲜卑之乱被免职;年少时聪慧异常,熟读百家经典,先是举孝廉在洛阳皇宫担任尚书台的郎官,在董卓入职并州刺史之时,获得讨虏校尉一职。

  给刘成喂饱之后,潘丽把儿子交给2个奶娘,送给她俩很多礼物,这是奖赏,也是她俩作为家人身份的认可。

  朱雀营女兵把熊富贵带走了,临走之前,熊富贵用智慧的小眼睛恐吓刘智,好像在说:“俺不在家,你不能乱来!”

  一夜过后,刘智又是肾虚了,头重脚轻地在街上溜达。街上人来人往,拥挤不堪,刘智情不自禁地摇头叹息:“此城必须推倒重建,否则,经济难以发展。”

  现在,新占各县的人民合作社都在全力以赴地建造水泥厂、砖瓦厂和石灰厂,内政院调派了技术人员前往各地;继续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全体老百姓获得报酬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建造水泥厂、砖瓦厂和石灰厂有日俸;建成之后,上班有月俸;参与拆迁、挖沟、拉渣,有日俸……所以,只要勤快不败家,在半年以后,人人都能衣食无忧、青砖大瓦房。

  在兹氏县城的东门外3里地,人民合作社员带着技术人员和老百姓正在建造水泥厂、石灰厂和砖瓦厂。并州此地,火山遗址众多,到处有煤矿、石灰岩、粘土和其他矿产,是刘智眼里的风水宝地。

  251队员前来汇报:贾诩已经找到,正在护送前来兹氏县城的路上。刘智对此很是期待,只是不知结果怎么样,是惊喜呢?还是失望呢?

  大仇得报的苏双在平周县城成立了商务部,陈木派出了一支建筑队跟随他前往。以此作为商务部的大本营,一是距离长湖镇不远,二是平周县城南下是河东郡,处在交通要道上;三是远离纷扰,避免产生内部矛盾。

  当贾诩出现在面前,没有惊喜,也没有惊吓,只见他峨冠博带、一身华服、年少有须、浓眉大眼、高鼻阔口、方脸大耳,特别是他的大眼炯炯有神、灵活善动,刘智上前抱拳行礼:“俺是校长,恭请文和先生入坑!”

  入坑?大眼睛灵活地转动了几圈,哈哈大笑之后,贾诩回答:“校长是个妙人,入坑很有意思,只是不知你的本意如何?”

  “在文和先生面前,俺不说废话;现在,朝廷是狗屎,俺这里是美酒,请问文和先生如何选择?”

  “哈哈……当饮美酒!”

  “文和先生可有家室和兄弟姐妹?”

  “俺未有家室,有兄贾彩,在祁县;有姐贾茹,远嫁在襄阳。”

  “请你兄贾彩前来一叙,可好?”

  “大善!”

  就这样,贾诩愉快地入坑了,被251队员护送前往长湖镇,暂任徐副总理的助理,月俸700元。

  就这样,贾诩过上了天天有美酒、住在三进四合院的美好生活;就职后的第2天,徐副总理带着他前往服装厂,竟然有5个羌胡美女愿意做他的婆姨,于是,贾诩愉快地接受了。

  只要是有益无害,贾诩绝不客气和推辞;如果是有害无益,贾诩一定会尽力逃避。晋阳之战,面对人民军第三旅的降维打击,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于是,贾诩愉快地投降了。

  宁伤天和,不伤文和,这就是贾诩的为人处世之道。

  当贾彩出现在面前,刘智笑了,他和贾诩像是双胞胎的兄弟,只是他是麻冠麻袍、眼大而不善动。

  暂时把贾彩安排在文化培训班听课,他的婆姨,正在赶来兹氏县城的路上;这一期的学生,刘智每天增加一堂军事课,想把他们培养成这个时代的军校生。

  每天都在坚持练习潘家枪法和长跑,还得陶瓷杯里泡枸杞,即便如此,刘智依然觉得自己肾虚得厉害。

  可以战胜千军万马,不能战胜家里的女人,这是多么沉痛的领悟。

  根据校长的指示,贺礼把余人中的6000老弱病残组建成太原郡城防军第1~5团,暂时驻守在太原郡各县,武器配备是1人1把左轮霰弹手枪、1杆芦叶枪、5颗手榴弹。

  另外,刘智强制规定:各地的城防军,除了团、营长和通讯兵,不得有马,都是步兵;并且,各县城防军的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一个城防团可以驻守多个县城,在战时的紧急状态下,可以直接参战杀敌。按照规定的人数,太原郡的城防军已经严重超员,校长说了,先训练,另有他用。

  除了人民军第三旅,还成立了第五旅、第六旅和第七旅,贺礼带着第七旅奉命赶往兹氏县城。刘智把贾诩召回,只见他有两个熊猫黑眼圈,哈哈……短短几天,也是肾虚了。

  潘丽的朱雀营、贺礼和人民军第七旅、刘智和刘香的培训班毕业生300人、刘珠和清平教徒300人、贾诩和贾彩兄弟俩,齐聚在兹氏县城东门外,刘智举起右手往前一挥,大喊一声:“出发!”

  一支杂军直扑上党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