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接受老家的军事培训-《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东檀香岛的面积仅有西檀香岛的一半大,人口也不足50万,由于靠近首都,治安底子较西部要好很多。

  因此杨家三兄妹可以比自己爷爷更快速的掌握住了东部的治安。

  罗宾与爪哇的隔空骂战整整互喷了一个月,苏佳诺也没有下定决心动手。

  杨家祖孙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将整个檀香岛的肃反运动做了个完美的收官。

  檀香岛上的舆论媒体也在卫斯理的带领下大篇幅的报道国内治安行动取得的辉煌成果。

  檀香岛人民从此可以过上不必在担惊受怕的生活了。

  但爪哇敌特亡我之心不死,还是要号召全体人民,以村户城镇社区为最小单位,组织民间联防,积极参与自己共同家园的治安建设。

  举报有奖,窝藏同罪,一时间整个檀香岛东西部表面基本进入了全面和平时期。

  工农业建设也没有停止步伐,秦若雪将阿陶罗岛的小型全产业链大量的向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檀香岛上的各种工业设施,炼钢厂,轧钢厂,水电,火电,风力发电纷纷上马。

  整个檀香岛内,轰轰烈烈的上演了一场全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火红浪潮。

  教育医疗体系也在逐步的建设当中,亚旭总统府把汉语和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在建设共同家园这一点上,罗宾武装并没有提出异议,默许了汉语和英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行动。

  整个檀香岛总面积才3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200万,任何优良政策的推行都是立竿见影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和后世一样,华夏成为了第1个与南亚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双方互派工作人员在双方国土建立代办级外事联络处,

  双方在经济建设民生基础方面达成了深度的共识。

  南亚一方承诺提供粮食援助,作为回报,华方则派出大量的军事教官,给南亚新生的军方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虽然此时的华夏军工体系薄弱,可多年征战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军事人才数不胜数。

  对于南亚陆军的单兵作战能力的提升那是很有帮助的。

  天下的事真是一滴油掉进了瓶眼里巧了。

  华方派来的军事教练团的带队主官居然是武振邦在国内的前便宜老丈人曹云坤。

  早已回到澳洲牧场继续建设自己的沙漠绿化工程的武振邦听到这个消息呆若木鸡的,愣了好大一会儿神。

  上次给他曹家栽赃的行动看来是收效甚微呀?

  通过南亚驻四九城联络处发回的消息分析,曹锦堂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任何职务上的处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平大将军也没有因为曹老贼的构陷而身陷囹圄。

  武振邦暗中提醒看来平大将军是听进去了,

  此时的他虽然没有再被委以重任,但原职务和待遇维持不变,人在家中种地养老也算自得其乐。

  随曹云坤一同前往南亚进行军事培训的居然还有那个不要碧莲的曹碧莲。

  这只娇艳欲滴的绿茶花,居然从东德回国,摇身一变成为整个军事培训团的机要秘书了。

  哈哈,这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呀!

  武振邦呆立在原地,眼睛叽里咕噜乱转,

  仇人送上门来,以他的性格怎么可能会熟视无睹。

  他立刻赶到电讯组,让电讯员用加密电文回电: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嘿嘿,在国内治不了你曹家,可在自己南亚这一亩三分地上,有的是办法让亚旭把他们整治的欲仙欲死

  钢坯还带着余温,映得工人脸上黑里透红。窗外的工地上,上千工人正喊着号子架高压线。

  电线杆上贴着的标语被风吹得猎猎响:

  “三个月通水电,半年铺铁轨,一年让檀香岛亮过爪哇!”

  这口号不是虚的,连西檀香岛的山民都背着铺盖来打工。

  因为工地管饭,顿顿有白米饭,还能领工装

  深蓝色的粗布褂子,胸前印着汉字“大干快干,建设祖国,”

  几个白字,比穿补丁衫体面多了。

  曹云坤父女和几个培训团的高级教官在亚旭总统的亲自陪同下,正在参观南亚共和国内这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

  曹云坤感慨地对身边的副团长吴德说道:

  “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火热劳动场面,像不像我们当年的革命大跃进”

  吴德在一旁赔笑的说道:

  “太像了,工人老大哥们的脸也和我们的劳动人民一样晒得黢黑”

  这个吴德,是曹老贼的心腹吴发现的儿子,此次出国镀金自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此时的亚旭已经通过加密电文得知了来人与自家老板的渊源,身为人精的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抛开若干年后他们做的邪恶行径不谈,曹云坤与吴德都是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多年的悍将,军事素养绝对没有问题。

  至于旁边那个亭亭袅袅的曹碧莲,那就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废物,纯粹是跟着来镀金的。

  本着不罪而诛视为恶的观点,武振邦给亚旭的命令是酌情处理。

  这就给了他很大的行动空间,亚旭决定榨干他们的所有利用价值,然后再给扣一大帽子发配回国。

  因此他表现得非常低调,以一国总统之尊陪同着曹云坤一行人参观了整个东部檀香岛的各种工农业建设后回到首都帝立,开始商议具体的培训合作计划。

  南亚共和国拟建立立总人数为2万人的军事力量,其中陆军为绝对防御主力约1.5万人。

  海军则作为辅助兵种3000人。

  空军作为震慑性兵种2000人。

  围绕着这个大框架,陆军细分为:边防营、机动步兵营和工兵营。

  海军则细分为巡逻舰艇部队和岸防炮营。

  空军则由在阿陶罗岛空军基地和东部海岸地带的空军基地统一调配,下设运输机大队,侦察机大队,和高射炮营。

  其中侦察机大队包括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组成。

  所有武器均由南亚共和国阿陶罗岛军工业园区自主研制生产并配发全军。

  曹云坤看到整个军事建设计划书中涉及到武器供给部分,全部由这小小的南亚共和国自行研发生产,不由得惊讶的张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