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能什么都不做-《穿成腹黑君上的药引,人麻了》

  北靖太子,和东炎、南渊使团,一日后会到达凉地边城,渭城。

  齐湛早已派出叶菲、济英和宣毅三人,到渭城去等候,届时迎接三国使团。

  北靖太子之前派人闯宫杀齐湛,现在又亲临拜访,目的为何?

  而东炎和南渊来凑这热闹,又目的何在?

  “北靖太子应该是怕了主子,所以来求和谈判的吧。”问风道。

  上次那一行二百多人,主子一个人就杀了大半,剩下那一小半要不是跑得快,肯定也要交代在主子手里。

  北靖太子知道杀不了主子,所以亲自来谈徐璋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他这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附和。

  望舒猜不透北靖太子的目的,但他心里知道,问风的猜测肯定是错的。

  付希也猜不到,但她直觉来者不善。

  她虽然还未见其人,心里对北靖太子的印象已然不好。

  他身为太子,陷害徐璋这样的功臣,可见不是贤明的人。

  再加上他派人杀齐湛,她对他的印象能好才怪。

  三人没有定论,于是纷纷看齐湛。

  齐湛不止分析北靖太子,连着东炎和南渊,一起分析了。

  他指尖轻点桌面,低沉的声音徐徐道:

  “宁宴起初是拉拢不成,后才栽赃陷害徐璋,可见其人心胸狭窄;徐璋不愿归入他麾下,人现下却归入了本君麾下,宁宴对本君必是恨之入骨,又怎会谈判求和?”

  “至于三国使臣为何会齐来凉地?”

  齐湛一声冷哼,目露不屑,“应是给本君准备了什么大戏,既是戏,必定得有观众在场。”

  戏?

  还观众?

  “所以东炎和南渊使团是观众?”付希问。

  齐湛点了下头,“不错,三国必是相约好的,否则区区凉地,何至于他们齐齐来贺?”

  不是他这个凉地之主自惭形秽,而是能理性看待现实。

  他猜不出是一场什么样的大戏,且也不清楚宁宴是怎么办到,让东炎、南渊配合他的。

  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主子,是不是要做些防范?”望舒道,既然知道来者不怀好意,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不必。”齐湛道,“凭他们此次来的那些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战场不在此次,而是在后头。

  付希想了想,开口:“其实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哦?”齐湛眼底荡起一丝笑意。

  她轻易不给建议,但要是给建议,必定是好建议。

  付希想的是,不知道对方的大戏是什么,所以还无从防范。

  但既然来者不善,凉地虽然没有立国,但怎么着也不能让三国的人小看了去,觉得他们好欺负。

  所以该展示的东西,一定要展示。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让对方知道,他们也不是好惹的!

  听完她一通说,齐湛眸中笑意愈深,当即命望舒:“立刻按照付希说的去办。”

  “是!”望舒连忙拱手应了。

  而后,当日就传信给已然身在渭城的叶菲、济英和宣毅三人。

  次日的晌午时分,北靖太子的车驾队伍,向着渭城缓缓驶来。

  这支队伍约有两百多人。

  队伍中间嵌着一驾外观豪华的驷马马车,那是宁宴太子的车驾。

  他的车驾后面还跟着几驾双马拉的马车,其余将军侍卫,人人骑着高头大马,腰间配刀配剑,一脸肃杀之色。

  渭城的城门进入视线时,打头的将军目中划过一丝意外。

  凉地的城池,居然也有如此高耸坚固的城墙?

  将军目光微微一转,又是一惊。

  看见城门前立着两队军士,这两队军士身躯立得笔直如松,神色刚毅,目光锐利。

  两队军士的身后,有人拉起了一条半人高、约一丈长的布条。

  白色的布条上,有红色染料书写的一行大字:热烈欢迎北靖太子莅临凉地。

  将军嘴角露出一抹稀奇的笑,打转马头去向太子禀报。

  “热烈欢迎?”

  马车里传出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最后却又传出一声阴冷的哼声。

  将军不知道他来凉地的目的,只是随行保护而已。

  双腿一夹马腹又跑到前头去。

  在城门前接待他们一行的是叶菲。

  叶菲不卑不亢拱手行礼,而后不紧不慢的声音。

  请一行人随她先去驿馆歇息,明日再启程去安城。

  将军有些侧目,他们北靖可没有女子为官。

  一行人骑马驾车进了城,只见脚下道路宽阔平整,街道两旁林立的建筑崭新整洁。

  簇拥在道路两旁观看他们的百姓,人人身上的衣裳是干净的,脸也是干净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人有一份体面的生活,看着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凶狠之色,只有好奇。

  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生活安定。

  凉地原是三国流放犯人之地。

  即便之前修建了十座城池,但在他想象中,凉地应该是破败的,脏污的,空气中充斥着屎尿味的。

  百姓必定是苦不堪言的,吃不饱穿不暖,活下来的人,也必定是个个凶狠彪悍的。

  可他一路行来,看到了什么?

  这座城池的大小和富裕程度,虽然比不上他们北靖的城池,但怎么也不该是他现在看到的样子。

  齐湛一统凉地不过两月有余,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那个女官把他们一行领到驿馆之后,无论是前来牵马的马夫,亦或是把他们引入驿馆的官员。

  哦对,他们沿途还看到了一座官署。

  还是负责伺候的侍女侍从,个个有规有矩,行事稳当得体。

  将军已经不吃惊了,改为好奇了。

  短短时间,那凉地之主是怎么做到的?

  可别小看这些细节,凡事都是从上至下,从大至小的。

  小处上做得好,那必得是大处已经做得极好,才能引领到小处。

  当日陆续到了的东炎、南渊使团,住进驿馆之后,也和北靖那位将军一样。

  吃惊之余,心底也升起浓浓的好奇。

  于是使银子,纷纷去向凉地官员打听。

  没人想着去找叶菲打听,而是找小官小吏打听。

  而后他们得知,这一切的变化,有赖于凉地之主的英明外。

  一个叫付希的女子,她的功劳也不小。

  这些事情上报到北靖太子面前时,他麾下心腹谋士上前建议。

  “此女高识远见,齐湛既收了徐魏庭,殿下不若让齐湛,以此女来做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