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严冬愈发酷烈,大雪封路,边境上的军事行动几乎陷入停滞。然而军营中的暗流却从未停息,反而因这漫长的冬季而愈发汹涌。
这日黄昏,沈清辞正在校场上指导士兵们雪地作战的要领。连续多日的降雪已经没过膝盖,传统的战术阵型在如此深厚的积雪中难以施展。
“注意脚下,步伐要轻,落脚要稳。”沈清辞示范着如何在雪地中快速移动,“三人一组,相互照应,避免单独行动。”
士兵们认真模仿着她的动作。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第七队的雪地作战能力明显优于其他部队。
训练结束时,天色已暗。沈清辞正准备返回军帐,一个身影从校场旁的阴影中走出,拦住了她的去路。
“沈校尉,借一步说话。”
来人年约四十,面容刚毅,肩上的徽章显示他是一名营级守御,官阶在沈清辞之上。沈清辞认出这是前锋营的守御秦刚,以性格耿直、不善逢迎而闻名,据说因此一直不得升迁。
“秦守御有何指教?”沈清辞保持警惕。她与这位守御素无往来,不知对方来意。
秦刚环视四周,压低声音:“此地不宜详谈。若沈校尉不弃,可愿随我去个安静处?”
沈清辞略作思索,点头同意。秦刚在军中风评甚佳,且与她并无过节,应该不至于设下陷阱。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营地边缘一处废弃的哨塔。塔内积满灰尘,但视野开阔,可以确保无人偷听。
“沈校尉近日的所作所为,秦某都看在眼里。”秦刚开门见山,“分发粮草,开放训练,教授识字...这些都不是寻常军官会做的事。”
沈清辞心中警惕更甚:“秦守御是在指责末将越矩?”
“不,”秦刚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是在佩服。边军积弊已久,需要沈校尉这样的人物来改变现状。”
他向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我知道张骏他们在密谋对付你。冬季巡逻的名单已经拟定,第七队被安排去了最危险的冰风谷。”
沈清辞心中一凛。冰风谷地势险要,常年狂风肆虐,冬季更是雪崩频发,去那里巡逻无异于送死。
“此消息可靠?”
“我亲眼所见。”秦刚点头,“不仅如此,他们还切断了你们可能的后援。一旦第七队遇险,将无人接应。”
沈清辞沉默片刻,突然问:“秦守御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秦刚长叹一声:“我在边军服役二十年,眼睁睁看着这支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如何一步步被党争和腐败侵蚀。像张骏那样的人占据要职,而有才德之士却备受排挤。”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直到你的出现。你不仅有能力,更有胸怀。我看得出,你是真心为士兵着想,而非只顾自己升官发财。”
沈清辞没有立即回应。她在判断秦刚的真实意图——是真心投靠,还是张骏设下的圈套?
“秦守御过奖了。”她谨慎地回答,“末将只是尽本分而已。”
秦刚似乎看出了她的疑虑,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张骏与他们往来的部分证据。我暗中收集多时,如今交给你,以表诚意。”
沈清辞接过文书,借着从塔窗透入的月光快速浏览。上面详细记录了张骏等人克扣军饷、虚报战功的罪证,若是属实,足以让他们军法处置。
“这些...为何不直接呈报将军?”她问。
秦刚苦笑:“将军虽正直,但受制于朝中势力。若无十足把握,贸然举报只会打草惊蛇。而且...”
他顿了顿:“将军年事已高,明年很可能调回京城。届时,边军大权很可能落入张骏背后那些人手中。”
这番话让沈清辞心中震动。她没想到边军内部的局势已经如此复杂。
“秦守御希望我怎么做?”
“活下去,壮大实力。”秦刚语气坚定,“我会在暗中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军中二十年,有些人脉和资源,或可为你所用。”
他看着沈清辞,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相信,你就是那个能改变边军命运的人。”
这一刻,沈清辞终于确信秦刚的诚意。她郑重行礼:“多谢秦守御信任。末将必不负所托。”
二人又密谈良久,秦刚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情报和建议。他熟悉边军内部的人事关系和权力结构,这些正是沈清辞最缺乏的。
“记住,暂时不要与张骏正面冲突。”临别时,秦刚叮嘱道,“冰风谷之巡,我会设法为你们安排接应。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借此机会证明第七队的价值。”
返回驻地的路上,沈清辞心潮澎湃。秦刚的投靠,意味着她终于获得了中层军官的支持,这对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喜悦之余,她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如今不仅有第七队的百名士兵,还有像秦刚这样看好她的人,都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回到军帐,她立即召集核心班底,将冰风谷巡逻的消息告知众人。
“果然来了!”赵大怒目圆睁,“这张骏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
孙铭比较冷静:“冰风谷虽险,但并非绝地。若准备充分,未必不能完成任务。”
“孙副尉说得对。”沈清辞展开地图,“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漂亮地完成这次巡逻,让张骏的阴谋落空。”
她开始详细部署:“李顺,你带人准备足够的御寒物资;王五,检查所有武器装备;赵大,挑选最擅长雪地行军的士兵...”
命令一道道下达,众人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沈清辞和孙铭。
“校尉似乎胸有成竹?”孙铭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变化。
沈清辞微微一笑,将秦刚投靠的事简要告知,但隐去了具体姓名。
孙铭眼中闪过惊喜:“这是大好事!有营级军官支持,我们在军中的处境将大为改善。”
“但也要更加小心。”沈清辞提醒,“越是得势,越要谨慎。张骏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的几天,第七队为冰风谷巡逻做着紧张的准备。沈清辞根据秦刚提供的情报,特意加强了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雪崩的训练。
与此同时,她注意到军营中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以往对她敬而远之的中层军官,开始主动与她打招呼。甚至有人在交谈中隐晦地表达了对她的支持。
显然,秦刚的投靠不是孤立事件。许多对现状不满的军官,都在暗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巡逻前夜,沈清辞收到一个匿名送来的包裹。里面是一张详细的冰风谷地图,标注了几条不为人知的安全路径和可能的避难所。
没有署名,但她认出那是秦刚的笔迹。
“校尉,一切都准备好了。”赵大前来汇报,“弟兄们士气高昂,就等着明天出发了。”
沈清辞收起地图,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好生休息。明日,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第七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夜深人静,沈清辞独自站在帐外,望着北方那片被冰雪覆盖的群山。冰风谷就在那片山脉的深处,是边军巡逻路线中最危险的一段。
寒风吹拂着她的脸庞,带来刺骨的冷意。但她心中却燃着一团火——这是她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是她迈向更高目标的第一步。
有了秦刚这样的中层将领支持,有了姐姐在京城做后盾,有了忠诚的士兵追随,她终于有了在这边军之中立足的资本。
“等着吧,”她轻声自语,目光穿越重重山峦,望向更远的未来,“这才刚刚开始。”
黎明将至,风雪稍歇。第七队的驻地已经活跃起来,士兵们整装待发,准备踏上这次充满危险的巡逻任务。
而对沈清辞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巡逻,更是一场向全军展示实力的舞台。她要让所有人看到,第七队不仅能在比武中获胜,更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任务。
当第一缕曙光映照在雪原上时,沈清辞翻身上马,长剑前指:
“出发!”
这日黄昏,沈清辞正在校场上指导士兵们雪地作战的要领。连续多日的降雪已经没过膝盖,传统的战术阵型在如此深厚的积雪中难以施展。
“注意脚下,步伐要轻,落脚要稳。”沈清辞示范着如何在雪地中快速移动,“三人一组,相互照应,避免单独行动。”
士兵们认真模仿着她的动作。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第七队的雪地作战能力明显优于其他部队。
训练结束时,天色已暗。沈清辞正准备返回军帐,一个身影从校场旁的阴影中走出,拦住了她的去路。
“沈校尉,借一步说话。”
来人年约四十,面容刚毅,肩上的徽章显示他是一名营级守御,官阶在沈清辞之上。沈清辞认出这是前锋营的守御秦刚,以性格耿直、不善逢迎而闻名,据说因此一直不得升迁。
“秦守御有何指教?”沈清辞保持警惕。她与这位守御素无往来,不知对方来意。
秦刚环视四周,压低声音:“此地不宜详谈。若沈校尉不弃,可愿随我去个安静处?”
沈清辞略作思索,点头同意。秦刚在军中风评甚佳,且与她并无过节,应该不至于设下陷阱。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营地边缘一处废弃的哨塔。塔内积满灰尘,但视野开阔,可以确保无人偷听。
“沈校尉近日的所作所为,秦某都看在眼里。”秦刚开门见山,“分发粮草,开放训练,教授识字...这些都不是寻常军官会做的事。”
沈清辞心中警惕更甚:“秦守御是在指责末将越矩?”
“不,”秦刚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是在佩服。边军积弊已久,需要沈校尉这样的人物来改变现状。”
他向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我知道张骏他们在密谋对付你。冬季巡逻的名单已经拟定,第七队被安排去了最危险的冰风谷。”
沈清辞心中一凛。冰风谷地势险要,常年狂风肆虐,冬季更是雪崩频发,去那里巡逻无异于送死。
“此消息可靠?”
“我亲眼所见。”秦刚点头,“不仅如此,他们还切断了你们可能的后援。一旦第七队遇险,将无人接应。”
沈清辞沉默片刻,突然问:“秦守御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秦刚长叹一声:“我在边军服役二十年,眼睁睁看着这支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如何一步步被党争和腐败侵蚀。像张骏那样的人占据要职,而有才德之士却备受排挤。”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直到你的出现。你不仅有能力,更有胸怀。我看得出,你是真心为士兵着想,而非只顾自己升官发财。”
沈清辞没有立即回应。她在判断秦刚的真实意图——是真心投靠,还是张骏设下的圈套?
“秦守御过奖了。”她谨慎地回答,“末将只是尽本分而已。”
秦刚似乎看出了她的疑虑,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张骏与他们往来的部分证据。我暗中收集多时,如今交给你,以表诚意。”
沈清辞接过文书,借着从塔窗透入的月光快速浏览。上面详细记录了张骏等人克扣军饷、虚报战功的罪证,若是属实,足以让他们军法处置。
“这些...为何不直接呈报将军?”她问。
秦刚苦笑:“将军虽正直,但受制于朝中势力。若无十足把握,贸然举报只会打草惊蛇。而且...”
他顿了顿:“将军年事已高,明年很可能调回京城。届时,边军大权很可能落入张骏背后那些人手中。”
这番话让沈清辞心中震动。她没想到边军内部的局势已经如此复杂。
“秦守御希望我怎么做?”
“活下去,壮大实力。”秦刚语气坚定,“我会在暗中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军中二十年,有些人脉和资源,或可为你所用。”
他看着沈清辞,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相信,你就是那个能改变边军命运的人。”
这一刻,沈清辞终于确信秦刚的诚意。她郑重行礼:“多谢秦守御信任。末将必不负所托。”
二人又密谈良久,秦刚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情报和建议。他熟悉边军内部的人事关系和权力结构,这些正是沈清辞最缺乏的。
“记住,暂时不要与张骏正面冲突。”临别时,秦刚叮嘱道,“冰风谷之巡,我会设法为你们安排接应。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借此机会证明第七队的价值。”
返回驻地的路上,沈清辞心潮澎湃。秦刚的投靠,意味着她终于获得了中层军官的支持,这对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喜悦之余,她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如今不仅有第七队的百名士兵,还有像秦刚这样看好她的人,都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回到军帐,她立即召集核心班底,将冰风谷巡逻的消息告知众人。
“果然来了!”赵大怒目圆睁,“这张骏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
孙铭比较冷静:“冰风谷虽险,但并非绝地。若准备充分,未必不能完成任务。”
“孙副尉说得对。”沈清辞展开地图,“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漂亮地完成这次巡逻,让张骏的阴谋落空。”
她开始详细部署:“李顺,你带人准备足够的御寒物资;王五,检查所有武器装备;赵大,挑选最擅长雪地行军的士兵...”
命令一道道下达,众人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沈清辞和孙铭。
“校尉似乎胸有成竹?”孙铭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变化。
沈清辞微微一笑,将秦刚投靠的事简要告知,但隐去了具体姓名。
孙铭眼中闪过惊喜:“这是大好事!有营级军官支持,我们在军中的处境将大为改善。”
“但也要更加小心。”沈清辞提醒,“越是得势,越要谨慎。张骏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的几天,第七队为冰风谷巡逻做着紧张的准备。沈清辞根据秦刚提供的情报,特意加强了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雪崩的训练。
与此同时,她注意到军营中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以往对她敬而远之的中层军官,开始主动与她打招呼。甚至有人在交谈中隐晦地表达了对她的支持。
显然,秦刚的投靠不是孤立事件。许多对现状不满的军官,都在暗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巡逻前夜,沈清辞收到一个匿名送来的包裹。里面是一张详细的冰风谷地图,标注了几条不为人知的安全路径和可能的避难所。
没有署名,但她认出那是秦刚的笔迹。
“校尉,一切都准备好了。”赵大前来汇报,“弟兄们士气高昂,就等着明天出发了。”
沈清辞收起地图,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好生休息。明日,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第七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夜深人静,沈清辞独自站在帐外,望着北方那片被冰雪覆盖的群山。冰风谷就在那片山脉的深处,是边军巡逻路线中最危险的一段。
寒风吹拂着她的脸庞,带来刺骨的冷意。但她心中却燃着一团火——这是她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是她迈向更高目标的第一步。
有了秦刚这样的中层将领支持,有了姐姐在京城做后盾,有了忠诚的士兵追随,她终于有了在这边军之中立足的资本。
“等着吧,”她轻声自语,目光穿越重重山峦,望向更远的未来,“这才刚刚开始。”
黎明将至,风雪稍歇。第七队的驻地已经活跃起来,士兵们整装待发,准备踏上这次充满危险的巡逻任务。
而对沈清辞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巡逻,更是一场向全军展示实力的舞台。她要让所有人看到,第七队不仅能在比武中获胜,更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任务。
当第一缕曙光映照在雪原上时,沈清辞翻身上马,长剑前指: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