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天空,是沈清辞记忆里从未见过的苍茫。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远山,朔风卷起砂砾,打在脸上带着细微的刺痛。官道尽头,那座依山而建的北境大营如同匍匐的巨兽,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靖”字已有些褪色,却依旧倔强地飘扬。
一队轻骑护卫着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踏着暮色,停在了大营辕门前。
车帘掀开,一身玄色骑装的沈清辞利落地跃下马车。她未着盔甲,只以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发,面容因连日赶路而略显疲惫,唯有一双眸子清亮如星,沉静地扫过眼前肃立的将士。
“末将赵磐,恭迎游骑将军!”
为首的将领上前一步,声如洪钟。他年约四旬,面容黝黑,一道刀疤从眉骨斜划至下颌,正是靖安侯麾下第一副将赵磐。他身后,数十名将领按品阶肃立,甲胄森然。
礼节周到,无可挑剔。
然而沈清辞敏锐地捕捉到那些目光中的审视与怀疑——对她过于年轻的面容,对她“空降”的身份,甚至对她略显单薄的身形。这些目光如同实质,比北境的风更冷。
她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长途跋涉的倦意:“赵将军辛苦,诸位同袍辛苦。”
没有多余的寒暄,她径直问道:“侯爷伤势如何?”
赵磐侧身让路:“侯爷正在帅帐等候将军。军医说,需静养,但侯爷惦念军务...”
话未说完,意思却明了。沈清辞心下一紧,父亲重伤未愈,却仍要劳心军务。
“带路。”她言简意赅。
穿过层层守卫,踏入中军帅帐。一股浓重的药味混杂着羊皮地图和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帐内陈设简单,唯一张巨大的沙盘占据中央,山川河流,关隘城池,皆在其上。
靖安侯沈睿靠坐在简易的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毛皮,脸色苍白,唇无血色,唯有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在看到女儿的那一刻,迸发出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复杂情绪。
“末将沈青,参见侯爷!”沈清辞抢上几步,单膝跪地,依足了军礼。她低着头,强压下喉头的哽咽。
帐内尚有赵磐等几名核心将领。
沈睿深吸一口气,压下咳嗽的冲动,声音带着伤后的虚弱,却依旧保持着主帅的威严:“起来吧。陛下隆恩,派你前来协理军务,北境艰苦,望你不负圣望。”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不负侯爷!”沈清辞起身,垂手而立。
场面上的话说完,沈睿挥了挥手:“赵磐,你们先下去吧,整防事宜,按刚才议定的去办。本侯与沈将军还有事要谈。”
“末将遵命!”赵磐等人抱拳行礼,依次退出帅帐。经过沈清辞身边时,目光依旧带着探究。
帐帘落下,隔绝了外面的风声与目光。
帐内只剩下父女二人。
沈清辞立刻扑到榻前,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爹爹!”
这一声,卸下了所有伪装,带着女儿家的孺慕与担忧。
沈睿伸出枯瘦的手,紧紧握住女儿的手,眼眶瞬间红了:“清辞...我的辞儿...苦了你了...” 他看着女儿风尘仆仆的脸,想起京城传来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消息,心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痛。他深知,没有女儿在京城周旋搏命,他沈睿和这靖安侯府,早已是黄土一抔。
“女儿不苦。”沈清辞摇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没有落下,“爹爹的伤...”
“无妨,老毛病了,死不了。”沈睿摆摆手,不欲多谈自己的伤势,神色一肃,“京城情况如何?你姐姐她...”
“姐姐安好。”沈清辞用袖口拭了拭眼角,迅速收敛情绪,知道此刻不是叙亲情之时。她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将京城局势、三皇子倒台、镇北王“暴毙”、以及她和沈清鸢对二皇子及黑鹰商队的怀疑,择要道出。
沈睿听着,面色越发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毛皮边缘。
“...如此说来,扳倒老三,不过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沈睿声音低沉,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与疲惫,“这黑鹰...若真与宫内有关,所图必然更大。”
“女儿也是这般想。”沈清辞点头,“北境近来可有异常?”
沈睿示意她凑近些,指着沙盘上几处标记:“表面上,是镇北王世子李擎在兴风作浪,但有几处蹊跷。其一,敌军总能避开我们新设的哨卡,似对我们的布防了如指掌;其二,有小股神秘人马,不时袭扰后方粮道,行动迅捷,不似寻常蛮兵;其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军中出现了一些流言,说朝廷欲放弃北境,以致军心略有浮动。”
沈清辞眼神一冷:“这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动摇军心!爹爹可查到源头?”
沈睿摇头:“尚未。对方很狡猾。而且...军中补给,近来也时有拖延克扣,虽不严重,但长此以往...”
父女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内有奸细、补给不畅、军心浮动,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北境局势,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更为凶险。
“你初来乍到,赵磐他们...”沈睿看向女儿,有些担忧。他了解自己的老部下,那些悍将,最是信奉实力,绝不会因为一个“游骑将军”的虚名就真心信服。
沈清辞明白父亲的意思,她唇角微勾,露出一抹与柔美面容不符的坚毅与冷冽:“爹爹放心,女儿省得。这威信,不是靠谁给的,是靠自己去立的。”
她看向帐外,目光仿佛穿透了营帐,落在了那些质疑她的将领身上,落在了危机四伏的北境疆土上。
“既然来了,女儿就不会退缩。无论是明处的敌人,还是暗处的鬼蜮伎俩,女儿都会一一接下。”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沈睿看着女儿,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她幼时倔强习武的模样,又仿佛看到了她母亲当年决绝护住家人的身影。他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用力握了握女儿的手。
“万事...小心。”
“女儿知道。”
帐内灯火跳跃,将父女二人的身影投在帐壁上,一如这北境的局势,明明灭灭,暗流汹涌。
短暂的温情与信息交换之后,沈清辞知道,她必须立刻投入角色。她仔细询问了父亲的用药和饮食,叮嘱亲卫务必小心照料,这才起身。
“爹爹好生休养,女儿先去熟悉一下营防。”
沈睿点头,目送女儿挺直了脊背,一步步走出帅帐。那玄色的身影消失在帐帘后,仿佛一滴墨,汇入了北境苍茫的夜色中。
他知道,他的辞儿,已经不再是需要他羽翼庇护的雏鸟,而是能独当一面,甚至要撑起这片天空的雄鹰。
帐外,寒风依旧。
沈清辞站在帅帐前,深深吸了一口北境凛冽而自由的空气。她抬眼望去,远处山峦如黛,近处营火点点,士兵巡逻的脚步声与兵器甲胄的碰撞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副将赵磐并未远离,似乎就在不远处等候。
沈清辞整理了一下衣袍,将所有的情绪重新压回心底,脸上恢复成那种符合“沈将军”身份的、带着些许疏离的沉静。她朝着赵磐的方向,稳步走去。
她的北境征程又一次的开始了。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远山,朔风卷起砂砾,打在脸上带着细微的刺痛。官道尽头,那座依山而建的北境大营如同匍匐的巨兽,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靖”字已有些褪色,却依旧倔强地飘扬。
一队轻骑护卫着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踏着暮色,停在了大营辕门前。
车帘掀开,一身玄色骑装的沈清辞利落地跃下马车。她未着盔甲,只以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发,面容因连日赶路而略显疲惫,唯有一双眸子清亮如星,沉静地扫过眼前肃立的将士。
“末将赵磐,恭迎游骑将军!”
为首的将领上前一步,声如洪钟。他年约四旬,面容黝黑,一道刀疤从眉骨斜划至下颌,正是靖安侯麾下第一副将赵磐。他身后,数十名将领按品阶肃立,甲胄森然。
礼节周到,无可挑剔。
然而沈清辞敏锐地捕捉到那些目光中的审视与怀疑——对她过于年轻的面容,对她“空降”的身份,甚至对她略显单薄的身形。这些目光如同实质,比北境的风更冷。
她微微颔首,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长途跋涉的倦意:“赵将军辛苦,诸位同袍辛苦。”
没有多余的寒暄,她径直问道:“侯爷伤势如何?”
赵磐侧身让路:“侯爷正在帅帐等候将军。军医说,需静养,但侯爷惦念军务...”
话未说完,意思却明了。沈清辞心下一紧,父亲重伤未愈,却仍要劳心军务。
“带路。”她言简意赅。
穿过层层守卫,踏入中军帅帐。一股浓重的药味混杂着羊皮地图和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帐内陈设简单,唯一张巨大的沙盘占据中央,山川河流,关隘城池,皆在其上。
靖安侯沈睿靠坐在简易的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毛皮,脸色苍白,唇无血色,唯有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在看到女儿的那一刻,迸发出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复杂情绪。
“末将沈青,参见侯爷!”沈清辞抢上几步,单膝跪地,依足了军礼。她低着头,强压下喉头的哽咽。
帐内尚有赵磐等几名核心将领。
沈睿深吸一口气,压下咳嗽的冲动,声音带着伤后的虚弱,却依旧保持着主帅的威严:“起来吧。陛下隆恩,派你前来协理军务,北境艰苦,望你不负圣望。”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不负侯爷!”沈清辞起身,垂手而立。
场面上的话说完,沈睿挥了挥手:“赵磐,你们先下去吧,整防事宜,按刚才议定的去办。本侯与沈将军还有事要谈。”
“末将遵命!”赵磐等人抱拳行礼,依次退出帅帐。经过沈清辞身边时,目光依旧带着探究。
帐帘落下,隔绝了外面的风声与目光。
帐内只剩下父女二人。
沈清辞立刻扑到榻前,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爹爹!”
这一声,卸下了所有伪装,带着女儿家的孺慕与担忧。
沈睿伸出枯瘦的手,紧紧握住女儿的手,眼眶瞬间红了:“清辞...我的辞儿...苦了你了...” 他看着女儿风尘仆仆的脸,想起京城传来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消息,心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痛。他深知,没有女儿在京城周旋搏命,他沈睿和这靖安侯府,早已是黄土一抔。
“女儿不苦。”沈清辞摇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没有落下,“爹爹的伤...”
“无妨,老毛病了,死不了。”沈睿摆摆手,不欲多谈自己的伤势,神色一肃,“京城情况如何?你姐姐她...”
“姐姐安好。”沈清辞用袖口拭了拭眼角,迅速收敛情绪,知道此刻不是叙亲情之时。她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将京城局势、三皇子倒台、镇北王“暴毙”、以及她和沈清鸢对二皇子及黑鹰商队的怀疑,择要道出。
沈睿听着,面色越发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毛皮边缘。
“...如此说来,扳倒老三,不过是撕开了一道口子。”沈睿声音低沉,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与疲惫,“这黑鹰...若真与宫内有关,所图必然更大。”
“女儿也是这般想。”沈清辞点头,“北境近来可有异常?”
沈睿示意她凑近些,指着沙盘上几处标记:“表面上,是镇北王世子李擎在兴风作浪,但有几处蹊跷。其一,敌军总能避开我们新设的哨卡,似对我们的布防了如指掌;其二,有小股神秘人马,不时袭扰后方粮道,行动迅捷,不似寻常蛮兵;其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军中出现了一些流言,说朝廷欲放弃北境,以致军心略有浮动。”
沈清辞眼神一冷:“这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动摇军心!爹爹可查到源头?”
沈睿摇头:“尚未。对方很狡猾。而且...军中补给,近来也时有拖延克扣,虽不严重,但长此以往...”
父女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内有奸细、补给不畅、军心浮动,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北境局势,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更为凶险。
“你初来乍到,赵磐他们...”沈睿看向女儿,有些担忧。他了解自己的老部下,那些悍将,最是信奉实力,绝不会因为一个“游骑将军”的虚名就真心信服。
沈清辞明白父亲的意思,她唇角微勾,露出一抹与柔美面容不符的坚毅与冷冽:“爹爹放心,女儿省得。这威信,不是靠谁给的,是靠自己去立的。”
她看向帐外,目光仿佛穿透了营帐,落在了那些质疑她的将领身上,落在了危机四伏的北境疆土上。
“既然来了,女儿就不会退缩。无论是明处的敌人,还是暗处的鬼蜮伎俩,女儿都会一一接下。”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沈睿看着女儿,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她幼时倔强习武的模样,又仿佛看到了她母亲当年决绝护住家人的身影。他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用力握了握女儿的手。
“万事...小心。”
“女儿知道。”
帐内灯火跳跃,将父女二人的身影投在帐壁上,一如这北境的局势,明明灭灭,暗流汹涌。
短暂的温情与信息交换之后,沈清辞知道,她必须立刻投入角色。她仔细询问了父亲的用药和饮食,叮嘱亲卫务必小心照料,这才起身。
“爹爹好生休养,女儿先去熟悉一下营防。”
沈睿点头,目送女儿挺直了脊背,一步步走出帅帐。那玄色的身影消失在帐帘后,仿佛一滴墨,汇入了北境苍茫的夜色中。
他知道,他的辞儿,已经不再是需要他羽翼庇护的雏鸟,而是能独当一面,甚至要撑起这片天空的雄鹰。
帐外,寒风依旧。
沈清辞站在帅帐前,深深吸了一口北境凛冽而自由的空气。她抬眼望去,远处山峦如黛,近处营火点点,士兵巡逻的脚步声与兵器甲胄的碰撞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副将赵磐并未远离,似乎就在不远处等候。
沈清辞整理了一下衣袍,将所有的情绪重新压回心底,脸上恢复成那种符合“沈将军”身份的、带着些许疏离的沉静。她朝着赵磐的方向,稳步走去。
她的北境征程又一次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