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斋星室内的决断,如同出征前的战鼓,敲响了最终对决的序曲。时间仅剩三日,每一刻都弥足珍贵。徐庸与陈默没有片刻耽搁,辞别墨守规,立刻返回往生纹身店。
店内,气氛凝重。徐晓雯已按照徐庸之前的吩咐,用“安魂咒”勉强稳住了林薇体内躁动的鸦印,但林薇的脸色依旧青灰,气息微弱,如同风中残烛,显然支撑不了多久。见到爷爷和陈默归来,她急忙迎上,眼中满是担忧。
“晓雯,”徐庸没有多余安慰,直接吩咐,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立刻收拾必要之物,带上林薇,随我去观星斋。此地已不安全,接下来的风波,不是你能承受的。”
徐晓雯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看到爷爷眼中前所未有的凝重和陈默紧绷的神色,她将话咽了回去,重重点头:“我明白,爷爷。”她转身便去收拾简单的行囊和药物。
徐庸则径直走向后院最里间,那间连陈默都很少进入的、布满灰尘的储藏室。他推开沉重的木门,里面堆满了各种年代久远的木箱、陶罐和蒙尘的器物。徐庸目标明确,走到一个角落,拂去一个不起眼的、颜色暗沉如铁的狭长木箱上的积尘。箱子上没有锁,却刻满了细密复杂的封印符文。
徐庸指尖逼出一滴殷红的血珠,滴在箱子中央的符文上。血液渗入,符文逐一亮起微光,随即悄然隐没。他轻轻掀开箱盖。
箱内铺着暗红色的丝绸,上面静静躺着一件器物。那并非神兵利刃,而是一盏灯。一盏样式极其古朴的青铜油灯。灯盏不大,形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灯身刻满了云纹雷篆,以及一些连陈默都看不懂的、仿佛记载着日月星辰运行轨迹的古老图案。灯盏内没有灯油,却自然沉淀着一层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的白色膏状物,散发出淡淡的、令人心神宁静的异香。最奇特的是,那灯芯并非棉线,而是一截焦黑如炭、却隐隐透着琉璃光泽的奇异木枝。
这盏灯看似平凡,却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古老、厚重、仿佛承载了万古长夜般的守护意志。它出现的瞬间,店内原本因符傀和鸦印而残留的些许邪气戾气,竟被一扫而空,空气变得异常洁净安宁。
“这是……”陈默感受到那灯上浩瀚而温和的力量,心中震撼。
“镇魂灯。”徐庸的声音带着一丝追忆与庄严,“我‘守夜人’一脉代代相传的信物之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动。此灯灯油乃万年石髓混合百家灯火愿力所凝,灯芯为雷击涅盘木心,其焰非火,乃心灯,可镇魂安魄,辟易万邪,照破虚妄,守护灵台不灭。”
他郑重地双手捧起镇魂灯,转身递向陈默:“小默,此去黑水沼泽,凶险莫测。那‘归墟之眼’邪气滔天,更有幽冥教主亲临,其邪术诡谲,直攻心神。你虽金煞护体,但修为尚浅,恐难抵挡那等层面的精神侵蚀与幻象蛊惑。这盏灯,你带上。”
陈默心中剧震,连忙道:“徐伯!此乃一脉重器,我……”
徐庸打断他,目光深邃而坚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守夜人一脉,除我之外,便只有你。你已用行动证明了你的心性与担当。此灯在你手中,比在我这老朽身边,更能发挥作用。记住,灯在人在,人亡……灯亦不能失!关键时刻,以你金煞之力点燃灯芯,灯焰自会护你周全,亦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感受着徐庸话语中的绝对信任与沉甸甸的托付,陈默不再推辞。他深吸一口气,伸出双手,如同承接圣物般,恭敬地接过了那盏镇魂灯。灯入手微沉,一股温润厚重的力量顺着手臂流入心田,让他因连日紧张而有些浮躁的心神瞬间安定下来,意志变得更加凝练。
“晚辈,定不负所托!”陈默肃然承诺。
随后,两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陈默将各种符箓、丹药、破邪器具分门别类,检查妥当。徐庸则从药房深处取出几个密封的玉瓶,里面是他珍藏的保命灵丹。他又将一套薄如蝉翼、却坚韧无比的金丝软甲交给陈默,让他贴身穿戴。
待到徐晓雯收拾妥当,搀扶着虚弱昏迷的林薇出来时,天色已近黄昏。残阳如血,将街道染上一片凄艳的色彩,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徐庸亲自将徐晓雯和林薇送至观星斋,墨守规早已开启防护阵法接应。安顿好一切后,徐庸与陈默在观星斋门口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毫无退缩的决意。
“走吧。”徐庸淡淡二字,转身向着城北方向迈步。
陈默将镇魂灯小心收在贴身内袋,感受着其上传来的沉稳力量,最后看了一眼观星斋紧闭的门扉,毅然转身,跟上徐庸的步伐。
师徒二人,一老一少,身影在夕阳余晖中拉长,向着那片被称为“黑水沼泽”的死亡绝地,义无反顾地前行。他们身后,是万家灯火,是亟待守护的人间烟火。
而前方的黑暗,已张开巨口,等待着最终的吞噬。镇魂灯的微光,能否照亮这漫漫长夜,驱散那即将降临的归墟之暗?
答案,将在黑水沼泽深处揭晓。
------
(第六章 完)
店内,气氛凝重。徐晓雯已按照徐庸之前的吩咐,用“安魂咒”勉强稳住了林薇体内躁动的鸦印,但林薇的脸色依旧青灰,气息微弱,如同风中残烛,显然支撑不了多久。见到爷爷和陈默归来,她急忙迎上,眼中满是担忧。
“晓雯,”徐庸没有多余安慰,直接吩咐,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立刻收拾必要之物,带上林薇,随我去观星斋。此地已不安全,接下来的风波,不是你能承受的。”
徐晓雯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看到爷爷眼中前所未有的凝重和陈默紧绷的神色,她将话咽了回去,重重点头:“我明白,爷爷。”她转身便去收拾简单的行囊和药物。
徐庸则径直走向后院最里间,那间连陈默都很少进入的、布满灰尘的储藏室。他推开沉重的木门,里面堆满了各种年代久远的木箱、陶罐和蒙尘的器物。徐庸目标明确,走到一个角落,拂去一个不起眼的、颜色暗沉如铁的狭长木箱上的积尘。箱子上没有锁,却刻满了细密复杂的封印符文。
徐庸指尖逼出一滴殷红的血珠,滴在箱子中央的符文上。血液渗入,符文逐一亮起微光,随即悄然隐没。他轻轻掀开箱盖。
箱内铺着暗红色的丝绸,上面静静躺着一件器物。那并非神兵利刃,而是一盏灯。一盏样式极其古朴的青铜油灯。灯盏不大,形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灯身刻满了云纹雷篆,以及一些连陈默都看不懂的、仿佛记载着日月星辰运行轨迹的古老图案。灯盏内没有灯油,却自然沉淀着一层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的白色膏状物,散发出淡淡的、令人心神宁静的异香。最奇特的是,那灯芯并非棉线,而是一截焦黑如炭、却隐隐透着琉璃光泽的奇异木枝。
这盏灯看似平凡,却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古老、厚重、仿佛承载了万古长夜般的守护意志。它出现的瞬间,店内原本因符傀和鸦印而残留的些许邪气戾气,竟被一扫而空,空气变得异常洁净安宁。
“这是……”陈默感受到那灯上浩瀚而温和的力量,心中震撼。
“镇魂灯。”徐庸的声音带着一丝追忆与庄严,“我‘守夜人’一脉代代相传的信物之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动。此灯灯油乃万年石髓混合百家灯火愿力所凝,灯芯为雷击涅盘木心,其焰非火,乃心灯,可镇魂安魄,辟易万邪,照破虚妄,守护灵台不灭。”
他郑重地双手捧起镇魂灯,转身递向陈默:“小默,此去黑水沼泽,凶险莫测。那‘归墟之眼’邪气滔天,更有幽冥教主亲临,其邪术诡谲,直攻心神。你虽金煞护体,但修为尚浅,恐难抵挡那等层面的精神侵蚀与幻象蛊惑。这盏灯,你带上。”
陈默心中剧震,连忙道:“徐伯!此乃一脉重器,我……”
徐庸打断他,目光深邃而坚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守夜人一脉,除我之外,便只有你。你已用行动证明了你的心性与担当。此灯在你手中,比在我这老朽身边,更能发挥作用。记住,灯在人在,人亡……灯亦不能失!关键时刻,以你金煞之力点燃灯芯,灯焰自会护你周全,亦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感受着徐庸话语中的绝对信任与沉甸甸的托付,陈默不再推辞。他深吸一口气,伸出双手,如同承接圣物般,恭敬地接过了那盏镇魂灯。灯入手微沉,一股温润厚重的力量顺着手臂流入心田,让他因连日紧张而有些浮躁的心神瞬间安定下来,意志变得更加凝练。
“晚辈,定不负所托!”陈默肃然承诺。
随后,两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陈默将各种符箓、丹药、破邪器具分门别类,检查妥当。徐庸则从药房深处取出几个密封的玉瓶,里面是他珍藏的保命灵丹。他又将一套薄如蝉翼、却坚韧无比的金丝软甲交给陈默,让他贴身穿戴。
待到徐晓雯收拾妥当,搀扶着虚弱昏迷的林薇出来时,天色已近黄昏。残阳如血,将街道染上一片凄艳的色彩,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徐庸亲自将徐晓雯和林薇送至观星斋,墨守规早已开启防护阵法接应。安顿好一切后,徐庸与陈默在观星斋门口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毫无退缩的决意。
“走吧。”徐庸淡淡二字,转身向着城北方向迈步。
陈默将镇魂灯小心收在贴身内袋,感受着其上传来的沉稳力量,最后看了一眼观星斋紧闭的门扉,毅然转身,跟上徐庸的步伐。
师徒二人,一老一少,身影在夕阳余晖中拉长,向着那片被称为“黑水沼泽”的死亡绝地,义无反顾地前行。他们身后,是万家灯火,是亟待守护的人间烟火。
而前方的黑暗,已张开巨口,等待着最终的吞噬。镇魂灯的微光,能否照亮这漫漫长夜,驱散那即将降临的归墟之暗?
答案,将在黑水沼泽深处揭晓。
------
(第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