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态度大变-《重生异界,开局觉醒无限物资》

  那僵硬的肢体似乎也在这极致的高温中得到了某种舒缓,动作明显自然了不少。

  他们盘膝坐在密室中央的三个蒲团上,仿佛沐浴的不是热浪,而是琼浆玉液。

  接着,唐大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寒玉匣中捧出一个巴掌大的玉桶。

  桶盖掀开的瞬间,一股恐怖的热力轰然爆发!

  即使隔着破魔之眼的距离,秦明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灼浪扑面而来。

  桶内是赤红如岩浆般的粘稠液体,表面甚至跳跃着细小的金色火苗,空气在它周围剧烈地扭曲、颤动。

  唐二和唐四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炽热,死死盯住那玉桶中的赤红液体,嘴唇快速开合,似乎在急切地诉说着什么。

  可惜,秦明虽有“千里眼”,却无“顺风耳”,无法捕捉到他们交谈的内容。

  只见唐大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他取过三个玉盏,极其郑重地将那赤红如火的液体均分三份。

  三人端起玉盏,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圣物,毫不犹豫地将那灼热得足以熔金化铁的液体一饮而尽!

  下一刻,神奇的变化发生了!

  只见三人原本覆盖着大片青灰色、如同尸斑般胎记的皮肤,如同被投入滚烫沸水中的冰块,迅速消融褪去!

  那令人不适的青灰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健康的红润所取代,皮肤甚至透出一种玉石般的光泽。

  原本枯槁凹陷的脸颊似乎也充盈了几分,眼神中那挥之不去的空洞与死气被一种奇异的、充满生机的精光所取代。

  更重要的是,他们那一直挥之不去的肢体僵硬感,如同冰雪遇暖阳,迅速消解。

  举手投足间竟流露出几分真正的从容与流畅!

  此刻的唐家三兄弟,哪里还有半分之前那阴森诡异、如同墓中枯骨的模样?

  青灰褪去,红润覆面,身形舒展,目光有神,俨然一派仙风道骨、修为有成的得道高人气象!

  若非秦明亲眼目睹了全过程,他绝难相信眼前这气质截然不同的三人,与饭桌上那如同提线木偶般的“道士”是同一批人!

  “原来如此!”

  秦明心中豁然开朗,收回了窥探的目光,黑暗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

  “他们的身体有大问题!那种阴寒、僵硬、死气…是某种深入骨髓的缺陷或顽疾!那赤红如火的神秘液体便是他们维持‘正常’,甚至暂时压制、逆转那种‘非人’状态的药引!那密室的高温与阵法,恐怕也是为了配合药力,或是他们病态身体的本能需求…”

  他盘坐在蒲团上,思绪翻腾。

  孔府的诡异感越发浓重。

  这三个依靠外力维持“人样”的道士,究竟是何来路?

  他们喝的什么玩意?

  血?

  柳红烟的身体被温养起来,给怪物放血。

  唐氏三兄弟就是那个怪物?

  孔积德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是单纯的供养者,还是…知情者甚至参与者?

  然而,线索依旧如断线的珠子,散落一地,无法串联成清晰的图案。

  没办法,他实在不会破案。

  早知道多看两级小学生破案。

  不过秦明感觉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至少他还没有找到柳红烟的尸体。

  秦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疑虑与警惕。

  眼下,只能以静制动,继续扮演好这个“清风观自然之道士”的角色,等待对方露出更多破绽。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悄然流逝,好不容易挨到了下午。

  孔积德果然又遣人来请秦明用晚膳。

  再次踏入前厅,秦明心中已有了截然不同的戒备。

  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他微微一怔。

  唐大、唐二、唐四三人已然在座。

  但与午膳时那令人窒息的沉默、僵硬和试探不同,此刻的三人简直判若云泥!

  他们面色红润,笑容温和可亲,眼神清澈明亮,再无半分之前的空洞与阴冷。

  见到秦明进来,三人竟同时起身,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拱手相迎。

  “秦道兄来了!快请入座!”

  唐大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脸上巨大的胎记虽仍在,但被红润的肤色衬着,竟显得不那么狰狞了,反而透着一股豪爽。

  “道兄休息得可好?陋舍简陋,若有怠慢之处,万望海涵。”

  唐二也笑着接口,语气真诚,甚至带着几分关切。

  他脸上蜈蚣般的胎记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唐四更是亲自拉开秦明座位旁的椅子,脸上带着少见的笑意:“道兄请坐。今日能与道兄再次共聚,实乃缘分,当浮一大白!”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与善意,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将秦明淹没,却让他感到的不是舒适,而是一种毛骨悚然的违和!

  反差太大了!

  上午还如同墓中爬出的恶鬼,眼神冰冷,语带机锋,暗施辣手。

  下午就变成了古道热肠、仙风道骨的知交好友?

  唐大似乎看出了秦明的疑惑。

  “秦道友有所不知啊,先前那般模样乃是修炼出了些岔子,不过现在无碍啦,哈哈哈。”

  孔积德在一旁也是笑容满面,似乎对三位“仙师”态度的转变乐见其成,殷勤地招呼着布菜。

  席间,气氛热烈得近乎虚假。

  唐大三人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话题从天南地北的奇闻异事,到道门经典的精微奥义,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他们频频向秦明敬酒,言语间充满了对秦明“自然之道”的推崇和对“太极”拳法的赞赏。

  “秦道兄气度非凡,实乃真修隐士!这清风观虽处边陲,有兄台这般人物在,必是钟灵毓秀之地!”

  唐大感慨道。

  “不错!”

  唐二接口,眼神热切。

  “道兄那套‘太极’,暗合阴阳至理,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我等观之,受益良多!恨不得日日与道兄切磋请教!”

  唐四更是语出惊人,他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看着秦明。

  “秦道兄,相见即是有缘!孔善人府邸清幽雅致,灵气也尚可。道兄云游四方,想必也需一处落脚清修之地。不如…就在这孔府多盘桓些时日?我等也好朝夕问道,共参玄机!孔善人,您说是不是?”

  孔积德连忙点头如捣蒜:“正是正是!三位仙师所言极是!秦道长若能留下,乃鄙府天大的福分!道长尽管住下,一应所需,绝不敢怠慢!”

  秦明被这突如其来的“盛情挽留”搞得措手不及。

  不是哥几个,你们人格分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