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相拥,像一道暖流,悄然融化着林凡与苏晚晴之间冰封的隔阂。生活似乎开始回归一种带着伤痕的平静。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卧室。林凡先醒来,手臂还保持着环抱苏晚晴的姿势。她枕着他的臂弯,呼吸均匀,睡颜恬静,睫毛在晨光中投下浅浅的阴影。林凡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心中被一种久违的、近乎失而复得的充盈感填满。他小心翼翼地抽出有些发麻的手臂,轻手轻脚下床,想去准备早餐。
他刚起身,苏晚晴就醒了,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林凡的背影,下意识地轻声问:“几点了?”
“还早,你再睡会儿。”林凡回头,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
苏晚晴揉了揉眼睛,坐起身:“不睡了,阿桂该起床了。”她说着,很自然地掀开被子下床,从他身边走过,去厨房烧水。两人在狭窄的厨房门口擦肩而过,手臂轻轻相碰,一种微妙的、带着暖意的电流在空气中蔓延。
早餐桌上,气氛不再像之前那样凝滞。阿桂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趣事,林凡和苏晚晴偶尔会交换一个眼神,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送阿桂去幼儿园后,林凡没有立刻去仓库,而是陪苏晚晴去了她的工作室。税务的封条已经拆除,但需要整理和恢复。林凡挽起袖子,默默帮她清理打扫,搬运重物。没有太多言语,但默契在无声的行动中悄然重建。
晚上,哄睡阿桂后,两人会坐在阳台上,泡一壶茶,聊一些琐事。聊阿桂的成长,聊工作室未来的打算,偶尔,也会小心翼翼地触及过去那段灰暗的日子,但不再有激烈的指责,更多的是带着伤感的复盘和理解。林凡会握住苏晚晴的手,轻声说:“以后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扛了。”苏晚晴会靠在他肩上,轻轻“嗯”一声。身体的靠近,带来心灵的慰藉。
然而,温暖的日常之下,暗礁依旧潜伏。
基石科技那边,阿尔法实验室的环保项目正式启动,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宝贵的国际声誉。林凡、赵磊、孙浩三人忙得脚不沾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复杂的技术挑战和项目管理的压力。同时,之前那辆神秘的黑色轿车虽然消失了,但林凡通过“隐线”的持续监控,发现有一些来自海外的异常Ip地址,在试图渗透他们项目组的对外通讯节点,虽然被防火墙拦截,但意图不明,令人不安。奥丁的残余势力,似乎并未死心,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网络空间进行窥探。
更让林凡心头一紧的是,叶清音传来关于沈南星的最新消息:她在实验室的处境极度恶化,已被正式暂停所有职务,接受内部调查。那个环保项目,原本是她的翻身仗,现在却可能因为人事斗争而成果被窃取,甚至成为攻击她的把柄。沈南星本人保持了沉默,没有对外发声,但她的学术生涯危在旦夕。
林凡看着邮件,眉头紧锁。于公,沈南星是难得的技术天才,她的陨落是行业的损失;于私,她在他最低谷时曾给予过无声的支持。他不能坐视不理。但如何介入一个远在瑞士、涉及复杂学术政治的争端,而又不引火烧身,是个极其棘手的难题。
这天晚上,林凡和苏晚晴难得一起下厨,准备一顿像样的晚餐。气氛温馨,阿桂在客厅里玩着玩具。林凡一边切菜,一边看似随意地提起:
“晚晴,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想法。”
“嗯?你说。”苏晚晴正在洗菜,头也没抬。
“沈南星博士,就是以前‘远航’那个很厉害的海洋技术专家,记得吗?她在国外遇到点麻烦,学术上的,可能……会被不公正对待。”林凡斟酌着用词。
苏晚晴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继续冲洗着青菜,声音平静:“她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你……想帮她?”
“有点这个想法,但不知道该怎么帮,而且……”林凡有些犹豫,担心苏晚晴会多想。
苏晚晴关上水龙头,擦干手,转过身,看着林凡,眼神清澈而坦诚:“林凡,我相信你的判断。如果你觉得应该帮,而且有能力帮,那就去帮。工作是工作,人情是人情,我分得清。”她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带着些许自嘲的笑意,“再说,比起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帮一个正经的科学家,我反而更放心。”
林凡愣住了,他没想到苏晚晴会如此豁达和理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伸手将她轻轻揽入怀中,低声说:“谢谢。”
苏晚晴靠在他胸前,轻声说:“我们是一家人。你做的决定,只要是为了这个家好,或者……是问心无愧的事,我都支持。”
这个拥抱和理解,给了林凡莫大的支持和勇气。他决定,必须想办法为沈南星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声援。
晚餐后,林凡钻进书房,开始查阅大量关于沈南星研究领域的公开学术争论资料,并联系了几位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相对公正的学者朋友(通过叶清音的关系),以技术讨论的名义,委婉地了解了情况,并提供了自己基于技术角度的客观分析。他没有直接为沈南星辩护,而是从学术本身出发,试图还原争议技术的价值和逻辑。这是一种更聪明、也更安全的介入方式。
就在林凡专注于处理沈南星的事情时,他接到了楚月一个紧急电话,语气凝重:
“凡哥,有个情况!我们盯了很久的一个境外洗钱团伙,最近有几笔资金,通过复杂渠道,流向了鹭岛一个刚注册不久的‘科技创新基金’。这个基金的背景看起来很干净,但实际控制人很模糊。最关键的是,这个基金最近……正在试图接触‘基石科技’,表达投资意向!”
林凡的心猛地一沉。温暖的日常之下,冰冷的暗流,再次汹涌而来。新的危机,又悄无声息地逼近了他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卧室。林凡先醒来,手臂还保持着环抱苏晚晴的姿势。她枕着他的臂弯,呼吸均匀,睡颜恬静,睫毛在晨光中投下浅浅的阴影。林凡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心中被一种久违的、近乎失而复得的充盈感填满。他小心翼翼地抽出有些发麻的手臂,轻手轻脚下床,想去准备早餐。
他刚起身,苏晚晴就醒了,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林凡的背影,下意识地轻声问:“几点了?”
“还早,你再睡会儿。”林凡回头,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
苏晚晴揉了揉眼睛,坐起身:“不睡了,阿桂该起床了。”她说着,很自然地掀开被子下床,从他身边走过,去厨房烧水。两人在狭窄的厨房门口擦肩而过,手臂轻轻相碰,一种微妙的、带着暖意的电流在空气中蔓延。
早餐桌上,气氛不再像之前那样凝滞。阿桂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趣事,林凡和苏晚晴偶尔会交换一个眼神,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送阿桂去幼儿园后,林凡没有立刻去仓库,而是陪苏晚晴去了她的工作室。税务的封条已经拆除,但需要整理和恢复。林凡挽起袖子,默默帮她清理打扫,搬运重物。没有太多言语,但默契在无声的行动中悄然重建。
晚上,哄睡阿桂后,两人会坐在阳台上,泡一壶茶,聊一些琐事。聊阿桂的成长,聊工作室未来的打算,偶尔,也会小心翼翼地触及过去那段灰暗的日子,但不再有激烈的指责,更多的是带着伤感的复盘和理解。林凡会握住苏晚晴的手,轻声说:“以后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扛了。”苏晚晴会靠在他肩上,轻轻“嗯”一声。身体的靠近,带来心灵的慰藉。
然而,温暖的日常之下,暗礁依旧潜伏。
基石科技那边,阿尔法实验室的环保项目正式启动,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宝贵的国际声誉。林凡、赵磊、孙浩三人忙得脚不沾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复杂的技术挑战和项目管理的压力。同时,之前那辆神秘的黑色轿车虽然消失了,但林凡通过“隐线”的持续监控,发现有一些来自海外的异常Ip地址,在试图渗透他们项目组的对外通讯节点,虽然被防火墙拦截,但意图不明,令人不安。奥丁的残余势力,似乎并未死心,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网络空间进行窥探。
更让林凡心头一紧的是,叶清音传来关于沈南星的最新消息:她在实验室的处境极度恶化,已被正式暂停所有职务,接受内部调查。那个环保项目,原本是她的翻身仗,现在却可能因为人事斗争而成果被窃取,甚至成为攻击她的把柄。沈南星本人保持了沉默,没有对外发声,但她的学术生涯危在旦夕。
林凡看着邮件,眉头紧锁。于公,沈南星是难得的技术天才,她的陨落是行业的损失;于私,她在他最低谷时曾给予过无声的支持。他不能坐视不理。但如何介入一个远在瑞士、涉及复杂学术政治的争端,而又不引火烧身,是个极其棘手的难题。
这天晚上,林凡和苏晚晴难得一起下厨,准备一顿像样的晚餐。气氛温馨,阿桂在客厅里玩着玩具。林凡一边切菜,一边看似随意地提起:
“晚晴,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想法。”
“嗯?你说。”苏晚晴正在洗菜,头也没抬。
“沈南星博士,就是以前‘远航’那个很厉害的海洋技术专家,记得吗?她在国外遇到点麻烦,学术上的,可能……会被不公正对待。”林凡斟酌着用词。
苏晚晴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继续冲洗着青菜,声音平静:“她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你……想帮她?”
“有点这个想法,但不知道该怎么帮,而且……”林凡有些犹豫,担心苏晚晴会多想。
苏晚晴关上水龙头,擦干手,转过身,看着林凡,眼神清澈而坦诚:“林凡,我相信你的判断。如果你觉得应该帮,而且有能力帮,那就去帮。工作是工作,人情是人情,我分得清。”她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带着些许自嘲的笑意,“再说,比起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帮一个正经的科学家,我反而更放心。”
林凡愣住了,他没想到苏晚晴会如此豁达和理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伸手将她轻轻揽入怀中,低声说:“谢谢。”
苏晚晴靠在他胸前,轻声说:“我们是一家人。你做的决定,只要是为了这个家好,或者……是问心无愧的事,我都支持。”
这个拥抱和理解,给了林凡莫大的支持和勇气。他决定,必须想办法为沈南星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声援。
晚餐后,林凡钻进书房,开始查阅大量关于沈南星研究领域的公开学术争论资料,并联系了几位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相对公正的学者朋友(通过叶清音的关系),以技术讨论的名义,委婉地了解了情况,并提供了自己基于技术角度的客观分析。他没有直接为沈南星辩护,而是从学术本身出发,试图还原争议技术的价值和逻辑。这是一种更聪明、也更安全的介入方式。
就在林凡专注于处理沈南星的事情时,他接到了楚月一个紧急电话,语气凝重:
“凡哥,有个情况!我们盯了很久的一个境外洗钱团伙,最近有几笔资金,通过复杂渠道,流向了鹭岛一个刚注册不久的‘科技创新基金’。这个基金的背景看起来很干净,但实际控制人很模糊。最关键的是,这个基金最近……正在试图接触‘基石科技’,表达投资意向!”
林凡的心猛地一沉。温暖的日常之下,冰冷的暗流,再次汹涌而来。新的危机,又悄无声息地逼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