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七章 解化释迦牟尼佛-《西游前传》

  只说多宝辞别观音菩萨后,独自驾云飞出灵鹫山,径往西边方向而去。莫约两个时辰左右,果见前方一片汪洋,心中不禁寻思:

  “前方一片茫茫大海,当真有个叫尼婆罗城的佳地胜境?也罢,且去看看,先前那准提与接引两位道人自诩西方人士,想必就是从这海外的尼婆罗城而来也未可知。”

  想罢,不由加快前进速度。在那夕阳余晖的映射之下,宛若流星一般耀眼夺目。

  待到夜幕降临之时,只见下方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内中有零星木屋交织错落。不仅建筑与西牛贺州之风格大相径庭,就连树木花草也都迥异。

  那方人族见他飞临而至,不由都好奇凑上前来打量:

  “不知仙家是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

  多宝双手合十道:

  “贫僧乃西牛贺州人士,欲寻处名为尼婆罗之城的地方潜修。”

  一老者闻言,当即高兴上前相迎:

  “原来如此,蔽处正是尼婆罗城。不瞒仙家,此处人杰地灵,正是修心的好地方唻!”

  言罢,又将手中异果奉上:

  “仙家远道而来,想必腹中早已饥饿,权且先以此果垫腹充饥。”

  多宝见那果生得奇怪,好像修得丈六金身后,头顶的肉髻之相。不禁好奇询问:

  “但不知此果唤作何名?竟长得如此这般奇特?”

  “此果唤做释迦果,是我这方之圣果,我这族人亦以它为尊,唤作释迦族。仙家来此潜修,可常食此果,可定心养气也。”

  “多谢老伯,贫僧谨遵教诲。”

  彼此一番寒暄后,老者将他领到一处破屋安置,笑言道:

  “仙家既是来此清修,高亭楼宇自是不能享用,唯有这破屋方能秉住杂念。”

  “老伯所言极是。此地物华天宝,想必也有得道仙家世居于此吧?”

  “你如此一说,老朽倒是记起来了。在我年小的时候,传说几百年前,此处曾出过两位得道仙家。他们法力无边,造福这一方黎民后,便往那东边日升处飘逸而去。”

  多宝闻言,心中已有七分断定,于是小心问道:

  “但不知这两位仙家尊姓大名?”

  “一位唤作接引道人,一位唤作准提祖师。”

  多宝不由心中一惊:

  “此间果然是他俩故乡,幸好他们都已亡故,否则我断断不敢久留。”

  老者见他心神不宁,又递上一个释迦果笑道:

  “吃吧,吃了就能心神安宁。对了,仙家降临,还不曾问询尊姓大名。”

  多宝心有顾忌,因此只能怅然道:

  “贫僧既然来此清修,往事俱是过眼云烟,不提也罢。只是不知,贫僧可否入这释迦族?”

  老者闻言,心中不由大喜:

  “仙家肯屈身入族,乃释迦族人之幸也,但取尊名牟尼如何?”

  “释迦牟尼?”

  多宝念了又念,心中甚是满意:

  “多谢老伯赐名,但不知此处哪里有可以清修的好地方?”

  老者笑道:“牟尼大仙放心,我尼婆罗城最不缺的,就是修心的好地方。”

  “既如此,明日还请老伯指点迷津。”

  ……

  翌日一早,天还未大亮,老者又带来释迦果拜访:

  “大仙新来此间,昨夜可安眠否?”

  “多谢老伯牵挂,这尼婆罗城果然名不虚传!贫僧在灵鹫山乔居数百年,亦不曾有昨夜睡得如此安稳也。还得烦请老伯,引领贫僧前往修心的好去处。”

  但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