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称公之议-《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

  易京议事厅的炭火燃得正稳,映得案上那卷联名上书的竹简泛着暗红光泽。竹简用牛皮绳捆扎,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从徐衍、孔融的工整隶书,到陈莽、王屠的粗粝草书,再到田畴、傅巽等新晋官员的清秀字迹,足足百余枚签名,墨迹或深或浅,却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恳切。

  徐衍双手捧着竹简,躬身递到张恒面前,袍袖扫过案上的舆图,将 “幽州”“并州” 的标记轻轻带起:“主公,如今我军据幽、并大部,控冀州北境,带甲十余万,民心归附,更败曹操于安民,威震华夏。‘征北将军’之名,已不足以号令四方。今群臣恳请主公进位称公,定名分,聚人心,与魏、吴诸方鼎足而立!”

  孔融站在一旁,手里攥着卷《礼记》,指尖划过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的字句:“《礼记》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主公称公,非为虚名,实乃理顺纲纪、传承基业之必需。昔日齐桓公、晋文公,皆以公爵号令诸侯,方能成就霸业。今我黑山军新政已成,人才辈出,正需此名分,以安内外之心!”

  “就是!” 陈莽大步上前,甲胄上的铜钉撞得 “哐当” 响,他拍着胸脯,嗓门震得屋顶瓦片微微颤动,“大哥!俺跟着你从太行山杀出来,弟兄们掉了多少脑袋,流了多少血?不就是想让你挣个泼天富贵,俺们也能封妻荫子,在青史上留个名吗?你称了公,俺陈莽就算死了,也有脸见地下的弟兄!”

  王屠也跟着附和,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主公,陈将军说得对!南皮的弟兄们都在念叨,只要主公称公,以后打仗更有奔头了!”

  议事厅内,文武百官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田畴站在后排,眼中带着兴奋 —— 他知道,主公称公,意味着黑山军将正式成为天下诸侯之一,他的北疆谋划,也能获得更稳固的支持;柳清颜则面色平静,却悄悄握紧了腰间的令牌,她明白,名分既定,暗探系统的责任将更重,需时刻警惕外部异动。

  张恒没有立刻回应,只是接过那卷竹简,指尖摩挲着上面凹凸的签名和墨迹。竹简沉甸甸的,不仅是竹片的重量,更是满朝文武的期盼,是数十万军民的寄托。他抬眼看向舆图,上面用红笔圈出的黑山军疆域,已横跨幽、并、冀三地,与曹操的魏、孙权的吴、刘表的荆形成对峙之势。

  数据面板上的指数在脑海中跳动:“政治声望” 飙升至峰值,“内部稳定” 指数持续上扬,连新附郡县的 “民心依附” 都有所提升;但 “外部威胁” 指数也微微跳动,曹操、刘表、孙权的标记旁,都泛起了淡淡的红光。

  他深知称公的分量。这一步迈出去,便意味着彻底与曹操掌控的汉室朝廷决裂,黑山军将不再是 “征北将军麾下”,而是独立的 “公国”,与魏、吴等并立。好处显而易见:名分正统,能吸引更多人才归附,能大封功臣以固军心,能明确制度以安民心;可风险也同样巨大 —— 会成为天下诸侯的众矢之的,曹操必然会联合刘表、孙权围堵,甚至可能引来鲜卑、乌桓的趁机发难。

  “诸公之意,我已知晓。” 张恒缓缓放下竹简,声音沉稳如山,压下了厅内的喧嚣,“称公,非一人之荣,乃我黑山军全体之幸,亦是乱世求存之必需。然此事关乎基业存续,不可草率。”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徐衍和孔融身上:“徐衍,你主掌政事,负责拟定官制、封赏名录,需兼顾元从旧部、寒门新秀、归附士族,做到赏罚分明,权责清晰;孔融,你精通古制,负责拟定称公仪典,既要彰显威仪,亦不可铺张浪费,需符合我军勤俭之风。”

  “另外,” 张恒补充道,“田畴,你即刻派人联络辽东公孙度、乌桓楼班,探其态度;柳清颜,加派暗探,密切关注曹操、刘表、孙权动向,有任何异动,即刻禀报。”

  “遵主公令!” 众人齐声应诺,脸上满是喜悦 —— 主公虽未立刻举行大典,却已明确应允,这便足够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黑山军控制区。易京的街头,百姓们自发张灯结彩,孩童们提着灯笼,唱着新编的歌谣:“张公兴,黑山宁,田有粮,兵有丁!” 讲武堂的学员们操练得更加卖力,政事堂的官吏们加班加点处理公务,将作司的工坊里,墨衡和李拙更是干劲十足,发誓要造出更厉害的器械,为称公大典献礼。

  而外界的反应,截然不同。

  许都的丞相府内,曹操看着密探送来的消息,猛地将案上的竹简砸在地上,竹简散落一地,墨迹沾染了地毯。“张恒小儿,也敢称公!” 他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怒火,“传令下去,加紧联络刘表、孙权,就说张恒‘叛逆汉室,自立为公国’,邀他们共讨之!另外,加强许都防务,严防黑山军细作!”

  荀攸站在一旁,低声道:“丞相,张恒称公,已成定局。不如暂避其锋芒,先稳固冀州、青州,再图后计。”

  “避?” 曹操冷笑一声,“我曹操纵横天下,何时避过一个黄巾余孽?他想称公,我便让他知道,称公的代价!”

  辽东襄平,公孙度看着张恒派来的使者,手里把玩着送来的霹雳车模型,脸上露出暧昧的笑容。他挥挥手,让人抬出十箱人参、五匹宝马,作为贺礼:“替我转告张公,辽东愿与黑山永结盟好,共拒曹操。” 使者刚走,公孙度便对儿子公孙康道:“张恒势大,不可得罪;曹操虽强,却远在中原。我们坐观其变,待他们两败俱伤,再收渔翁之利。”

  荆州襄阳,刘表看着曹操的使者,犹豫不决。他既忌惮曹操的势力,又不愿张恒太过强大,最终只是含糊其辞:“容我三思。”

  江东建业,孙权召集周瑜、鲁肃议事。周瑜抚着琴弦,沉声道:“张恒称公,天下格局再变。曹操、张恒、刘表三足鼎立之势初显,我江东当静观其变,联弱抗强,方为上策。” 孙权点头:“公瑾所言极是。派人送去贺礼,同时加强江防,密切关注中原动向。”

  易京的议事厅内,张恒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张灯结彩的街巷,心中平静无波。他知道,称公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既要应对外部的围堵,也要完善内部的制度,还要消化新占的土地。这乱世的棋局,因他的这一步,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凶险。

  但他别无选择。乱世之中,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他握紧腰间的剑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称公大典,终将举行;黑山的旗帜,终将插遍更多的土地。这天下,他要争一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