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千万不能急-《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此时年会还没开始。

  陈述来的时候,高芳芳和总编刘良正在酒店大厅聊天。

  “陈先生!”

  “您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迎接您。”

  刘良连忙迎了过来。

  “没事儿,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这么客气。”

  陈述坐在了高芳芳的身边。

  “这是今年的总结数据。”高芳芳将一份文件递给了陈述,“目前咱们杂志社的销量已经突破了五万册。”

  “涨的这么快?”

  陈述诧异道。

  “一方面,是你在这上面刊登了几篇小说,也算是帮忙起了宣传效应。”

  “而且汉东省作协那边,也帮忙打广告了,旗下的杂志帮我们免费宣传了好几期。”

  “另一方面,我们按照你的说法,加大了广告的投放量。”

  “今年本来还能盈利一些的,现在将利润中90%全都拿去推广了。”

  高芳芳说道。

  如今每期已经有五万册的销量了,和那些广告是脱不了关系的。

  “可以!”

  陈述点了点头,“最起码每期销量三十万册之前,不打算盈利了。”

  “招募更多的签约作者,投放更多的广告。”

  “之后不仅仅是在咱们汉东省,还要向外拓展,把杂志卖到其他省份。”

  光一个汉东省,市场就那么大,很难全面发展的起来。

  先向周围的省份扩散,逐渐辐射南方区域。

  最后再向北方区域辐射。

  “我也有这个想法,打算能到明年的时候,在沪市那边铺设市场。”刘良笑道,“当时我也算是被赶出沪市的吧?”

  “这次携带着《故事会》杀回去。”

  刘良早就看《收获》杂志的总编不爽了。

  报仇肯定是要的。

  “可以!”陈述微微颔首,“沪市是《收获》杂志的基本盘,他们的优势很大。”

  “但是咱们《故事会》杂志的优势也很大,《收获》偏向于文艺杂志,面向的受众还是有些小,但是咱们的《故事会》面向的读者群体就大了。”

  “男女老幼都喜欢看!”

  这就是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优劣之处。

  通俗文学的受众面更广,销量也会更好。

  再往后几年,纯粹的文学期刊很难卖得动了,于是就直接开始写那种小故事,然后再加点人生哲理。

  尤其是以《读者》和《意林》为首的。

  小故事加一点小哲理,看的人还蛮多的。

  “好的,陈先生!”

  刘良点了点头。

  陈述的战略眼光,一向是没什么问题的。

  约莫下午两点钟左右,领导们陆陆续续到来了。

  王洪和出版社那边的负责人,来的还挺早。

  “王主任,张社长。”

  陈述打了声招呼。

  这位张社长名叫张桥,陈述之前搬家的时候,他还来过呢,送了三百块钱。

  《故事会》这本杂志,目前也是在他们出版社出版的。

  人还不错,就是名字同样有些怪。

  而且和王主任站在一起,更显得有些不太好。

  陈述记得当时和张桥社长聊天,他是春天出生的,家门口有座大桥。

  后面就叫张桥了!

  “陈述啊,不错啊,《故事会》这本杂志办的是越来越好了。”王洪笑道,“《故事会》现在已经是咱们汉东省文学阵地上又一面旗帜!”

  “王主任,我只是一位顾问,这是高董还有刘总编努力的结果。”陈述笑了笑。

  “老刘啊,我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咱们还一起抢陈老弟写的新书呢,没想到现在咱们都是同阵营的朋友了。”王洪笑了笑,同时介绍起了身边张社长的情况,“张桥社长,你们俩应该很熟了吧?”

  “经常合作,业务上的往来比较多。”张桥社长笑了笑,“今天呢,主要的目的,还是找到陈述先生,商谈一下新书的出版事宜。”

  “本来早就该谈的,但是陈述先生太忙了。”

  “哈哈哈,张社长是爽快人,正好这会儿年会还没开始,咱们现在就定下来吧。”陈述说道,“不知道张社长能开出什么条件来?”

  “我能给出的最好条件就是20万块外加25%的版税,但是授权最少要十年。”

  张社长说道,“当然了,要是能签一辈子就最好了。”

  陈述的这本《激荡十五年》一共45万字左右。

  价格差不多在15块左右。

  若是能卖出10万册的话,也就是150万。

  陈述到手税前37.5万。

  这已经是目前国内这些作家里,能拿到最好待遇的了。

  “可以,拿合同了吗?今天就签了。”陈述点了点头。

  “啊?这就答应了?”张桥社长一怔,他还以为要磨很久呢,没想到陈述直接就同意了。

  这让张桥社长有些喜不自胜。

  “我今天没带合同啊,我现在就去取。”

  “你等着,陈先生,我马上回来。”

  张桥社长急匆匆的出版社跑去。

  本来可以打电话联系出版社,让出版社那边发一份传真过来,然后找地方打印也可以。

  但是今天是周日。

  出版社大部分人都放假了。

  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出版社上班,算作调休。

  这些人都是下面的职员,没那个权限进入他的办公室。

  所幸还不如打车来回,去取合同更快一些。

  何况打车费,单位还能报销。

  张桥很激动,目前《激荡十五年》已经开拍了。

  若是速度快,今年中旬或者下旬播放的话,到时候书差不多也出版了。

  届时借着电视剧的东风,恐怕要卖出不少。

  十万册都算少了,最起码能卖出五十万册以上,一百万册也不是没机会。

  毕竟这可是tV播出的,上星电视剧。

  ……

  “这位张总编有些着急啊,不像我,不论干什么,都不急不躁。”王洪主任笑道。

  “哈哈哈,该急的时候还是要急一点的。”陈述跟着开起了玩笑,“只要不投降就行,毕竟投降了还得多判一年。”

  “嗯?陈老弟,慎重啊!”

  刚还说自己不急的王洪,在听到这句话,瞬间急眼了,“可不敢胡说。”

  “哈哈哈,我开玩笑的。”

  陈述笑着邀请王洪入内。

  不多时,区里的领导也都来了,王洪与陈述一同出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