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学毕业-《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情况是这样,上面领导的意思呢?是想要修一条直达市区的公路。”

  “但是这条路不算是最好规划,而向北方修,连接另一个县的高速路,这样不管是去市区亦或者是去京州市,都比较便捷。”

  “虽然去市区的路程绕了一些,但是能上高速抵达的话,耗时还会更快一些。”

  “他担心这条路线不会被批准,所以让我帮个忙。”

  陈述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收了人家的好处了?”虞部长笑着问道,“这个县长我有点印象。”

  三十多岁的副县长的确不多,虞部长大概也知晓对方是谁的人。

  “这倒没有,不过嘛,虞叔叔,我之后如果下放到基层的话,想去这个县锻炼。”陈述说道。

  “先为自己打前站是吧?”虞部长笑了笑,“行,这事儿的话,我回头和交通部门那边打声招呼,这点薄面我还是有的。”

  虞部长虽然不是主管这方面的,但他是省委常委。

  权限很大。

  而且这种路最多算县道,又非省道和国道,不用那么麻烦。

  一个电话的事儿就能敲定。

  “谢谢虞叔叔了。”

  陈述感激道。

  “你这段时间也做好准备,接下来肯定会提前结束你的试用期,等到《激荡十五年》播出后,大概率会提拔你为副科。”

  “一定要小心谨慎,别被人抓到什么把柄。”

  “好的,虞叔叔!”

  陈述连连点头。

  《激荡五十年》这部电视剧,快点的话九月份就能播出,慢点的话差不多到年底了。

  但无论如何,刚进入工作单位一年,就被提拔为副科实职,也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多少人干到四五十岁了,都没达到这个级别。

  甚至很多人临退休了,才有一个副科的待遇。

  相对而言,陈述已经很幸运了。

  得到虞部长的肯定答复后,陈述又联系了鲁承业。

  获悉虞部长会答应打个招呼后,鲁承业那叫一个高兴。

  这事儿办好了,于他而言是大功一件。

  于整个县的老百姓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儿。

  ……

  四月份的时候,陈述便将《激荡十五年》这本小说正式连载结束了。

  连载期间,靠着这本书,陈述差不多赚了七十多万。

  不过这些都是小头,真正的大头还是接下来的出版。

  出版社那边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印刷了,即将推出上部。

  而另一边,《明朝的那些事儿》再次开始加印。

  当初只签了三年的合同,这都快过去一年了,还剩下两年的时间。

  沪市文艺出版社的人,越发觉得这本小说就是一个聚宝盆。

  只要印刷就能卖的出去。

  只要能卖的出去,就能挣到钱。

  所以在这三年内,一定要大力开印,多赚一些。

  他们心里也清楚,三年后陈述大概率不会和他们出版社续约了。

  现在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当然了,陈述也不是泥捏的。

  出版了之后,版税一定少不了。

  他们出版陈述也能赚钱,就是相对于汉东省这边的出版社,赚的少了一些罢了。

  五月多的时候,钟小艾和高芳芳也迎来了第一次论文答辩。

  她们两人准备的很充分。

  答辩一次就过。

  接下来就是准备毕业,拿毕业证了。

  先等其他二辩、三辩的同学答辩完,然后开始拍摄毕业照。

  陈述应辅导员的要求,也参加了这次合照。

  毕竟他也是班级里的一员,虽说提前毕业了,但也算是杰出校友了。

  合照中,陈述被安排在在了c位。

  同学合照完后,又要和学校的一些领导合照。

  这次陈述因为个子高的原因,所以站在了最后排。

  等到合照结束,接下来大部分同学就真的要天南海北了。

  “陈述,我没想到你会来!”

  “能帮我填一下同学录吗?”

  一位女同学围了过来。

  现在的陈述算是汉东大学的名人了,手中有两本畅销书。

  是炙手可热的大作家。

  就连一些老师都拿着书过来,让陈述签名。

  一时间,陈述瞬间被不少女同学包围了起来,甚至其他班的女同学也过来凑热闹。

  “不着急,一个一个慢慢来。”

  “不要拥挤,踩到人就不好了。”

  陈述在每人的同学录上,都留下了一句寄语。

  望着陈述被簇拥的模样,钟小艾和高芳芳对视了一眼,相互笑了笑,索性就坐在旁边的台阶上静静等陈述。

  “高芳芳、钟小艾同学,能帮我填一下同学录吗?”

  也有男生大着胆子走了过来。

  大学四年的时候,班里的男同学许多都曾暗恋过这两人中的其中一个。

  只可惜,他们之间相差的太远。

  高芳芳根本看不上他们。

  临近毕业了,总算是能鼓起勇气了。

  有些人还会在学校再待几天,还有的人可能明天就要去单位提前熟悉工作了。

  一时间,钟小艾和高芳芳的身边也围了一些男同学。

  只是相比起陈述那里,要少了很多。

  ……

  下午六点多,陈述活动了一下手腕。

  填同学录,写寄语,还签了一些签名书,他的手腕都酸了。

  “咱们的大才子真受人欢迎啊!”

  高芳芳粗溜溜的说了一句。

  “彼此彼此,咱们的大美女也挺受欢迎的。”陈述笑道。

  “去吃饭吧,别斗嘴了,我都饿了。”

  钟小艾说道。

  “吃饭是正事儿!”

  陈述带着两人朝着校外走去。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18岁虽然是成年人了,但是许多人的心智还未曾成熟。

  但22岁就不同了。

  无论是心智还是年龄,都达到了成年人的标准。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一个个都满怀着憧憬,想要在广阔天地中干出一番大事业。

  他们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即便是混的最差的学生,也会比普通人好许多。

  学历未曾贬值,工作包分配。

  哪怕是不想进单位,去私企也有一份不错的薪水。

  他们从不会为毕业即失业这件事儿担心,再加上物价还未飞涨,努力工作买房对他们而言,不算特别难的一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