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街伤人事件三天后。
网络上的舆论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
龙海市超管局。
会议室。
局长赵洪启坐在主位。
下面坐着徐婉冰和边彦博,以及几位负责舆情分析和外联的干事。
投影屏幕上。
正实时滚动着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
#龙海文化街当街咬人#
#超能力者杀人#
#外企高管华夏遇害#
#起底杀人犯童达辉#
每一个词条后面都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字。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赵洪启的声音沙哑:
“舆论已经完全失控。主流声音集中在两点:一,谴责童达辉残忍暴虐。二,质疑我们超管局乃至国家,对超凡力量的管理存在巨大漏洞,导致普通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一位舆情干事扶了扶眼镜,补充道:
“局长,不仅如此。现在网络上开始大量涌现‘起底’童达辉过去行为的帖子。包括他多次前往检测中心声称自己有超能力、与室友关系恶劣、个人卫生极差、甚至还有他以前在学校里一些偏激言论的截图……这些内容真伪混杂,但传播极广。”
徐婉冰皱着眉头:
“有人在背后搞鬼。按目前信息来分析,对方的目的摆明了就是要搞臭童达辉,顺便把咱们也拉下水!”
边彦博看着屏幕上一条条充满戾气的评论,眉头紧锁:
【评论A】:“看了现场视频,吐了!这根本不是人,是畜生!不,畜生都不如!”
【评论b】:“@超自然现象管理局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这种精神病 潜在反社会为什么不早点控制起来?非要等出了人命?”
【评论c】:“还超能力?我看是狂犬病吧!建议直接安乐死!”
【评论d】:“可怕!以后还敢出门吗?谁知道身边有没有这种隐藏的变态?”
【评论E】:“受害者是外企高管,这下国际影响坏透了!必须严惩凶手!”
“舆论一边倒,而且情绪化极端严重。”
边彦博冷静地分析道:
“这些‘起底’帖出现的时间太集中,传播路径也像是被精心引导过的。难道对方只是想借这件事,打击超管局的公信力?”
赵洪启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
发出“嗤”的一声轻响。
“童达辉该怎么处理,法律自有公断,我们按程序走。”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股舆论风暴不能任其发展。外联部门,立刻起草一份官方声明,核心两点:第一,重申超管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安全的决心;第二,公布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判决。语气要坚定,但也要保持克制。”
“是,局长!”
外联干事立刻记录。
“另外。”
赵洪启看向舆情小组:
“密切监控网络动向,尤其是那些带节奏最凶的账号,分析其来源和背景。我们需要知道,是谁在煽风点火。”
“明白!”
会议结束后。
众人各自散去忙碌。
边彦博走到徐婉冰身边,低声道:
“队长,我总觉得不对劲。童达辉前脚刚出事,后脚他的所有黑料就被扒得干干净净,这效率太高了。”
“而且,你发现没有,几乎所有讨论都集中在‘谴责罪犯’和‘质疑我们’上,但对于童达辉为什么突然拥有那种力量,却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即便有,也被迅速淹没。”
徐婉冰眼神锐利:“你的意思是?”
“有人在刻意引导舆论焦点。”
边彦博肯定地说:“他们不想让公众思考童达辉力量来源的问题。”
“要么,只想把他钉死在‘残暴精神病’的耻辱柱上,顺便把我们拖入舆论内部。”
“要么……”
边彦博顿了顿:
“这就是对方下一步想要制造的舆论爆点。”
徐婉冰沉默了片刻。
缓缓道:“我会上报你的判断。这件事,还没完。”
…………
就在龙海市超管局焦头烂额地应对舆论风暴时。
那间隐匿的密室中。
皮肤苍白的男人看着屏幕上一边倒的声讨和谩骂,猩红的眸子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他身旁。
那个如同阴影般的男人缓缓开口:
“第二阶段目标达成。‘血仆’已经回收。注意力已成功被引导至对管理机构的质疑和普遍性恐慌。”
苍白男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很好。种子已经播下,恐慌是它最好的养分。”
“下一步,可以继续行动了。选择目标,要更具……代表性。”
阴影中的男人微微躬身:
“明白……”
密室内,重归死寂。
只有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和视频,映在两人毫无温度的瞳孔中。
…………
南城街筒子楼,空气里常年飘着油烟和潮湿霉味混合的气味。
童达辉的父母就住在这里。
以前邻居见面还会点头打招呼。
现在,走廊里碰见,所有人就都会像躲瘟疫一样快步走开。
童父童母。
一对在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实人。
童父是钳工,童母在食堂。
出事前两个月。
他们刚给儿子凑了下一学年的学费。
现在,全完了。
先是童父被叫去车间办公室。
主任没看他,盯着手里的茶杯:
“老童啊,厂里效益不好,你这岗位……先回家休息段时间吧。”
手续办得很快,补偿金是按最低标准算的。
童母也没能幸免。
食堂班长是个中年女人,说话更直接:
“大姐,你别怪我。现在全厂都知道你儿子的事,让你继续掌勺,工友们有意见,领导也难做。”
两天内,两人先后丢了工作。
积蓄像漏水的桶,眼见着就要见底。
童母开始四处找零工。
给人洗碗,去工地帮厨,什么脏活累活都接。
童父拉不下脸。
整天在家唉声叹气,头发几天就白了一大片。
可光靠童母那点零钱,连房贷都凑不齐。
童父终于还是咬着牙,跟着以前的徒弟去了货运站搬箱子。
五十多岁的人,和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抢活干。
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但这还不是最难受的。
出门。
街坊邻居指指点点。
“就他家,生了个杀人犯儿子。”
“看着挺老实,怎么养出那种东西?”
更过分的是,家门口。
开始是辱骂纸条塞在门缝里。
后来是泼洒的脏水糊在门上。
直到今天早上。
一堆散发着酸臭的垃圾,直接堆在门口,腐烂的菜叶和不明污物淌了一地。
童母默默拿起扫帚和铁皮簸箕,一点一点清理。
扫着扫着。
眼泪就砸在肮脏的水泥地上。
她没出声,只是肩膀在微微发抖。
童父站在她身后,嘴唇动了动。
最后也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
这天晚上。
两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楼下。
远远看见自家窗户黑着,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至少今天门口是干净的。
钥匙插入锁孔,转动。
“咔哒。”
门开了。
童父伸手去摸墙上的开关。
“别开灯。”
一个平静的男声从黑暗的客厅里传来。
童母吓得浑身一颤,死死攥住了童父的胳膊。
童父动作僵住,心脏猛地一缩。
借着窗外远处路灯透进来的微弱光线。
他们勉强看到一个人影正静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他就那么坐着,仿佛已经等了很久。
童父下意识地将童母护在身后。
另一只手悄悄摸向门后那把用了多年的旧拖把,声音充满警惕:
“你……你是谁?”
网络上的舆论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
龙海市超管局。
会议室。
局长赵洪启坐在主位。
下面坐着徐婉冰和边彦博,以及几位负责舆情分析和外联的干事。
投影屏幕上。
正实时滚动着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
#龙海文化街当街咬人#
#超能力者杀人#
#外企高管华夏遇害#
#起底杀人犯童达辉#
每一个词条后面都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字。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赵洪启的声音沙哑:
“舆论已经完全失控。主流声音集中在两点:一,谴责童达辉残忍暴虐。二,质疑我们超管局乃至国家,对超凡力量的管理存在巨大漏洞,导致普通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一位舆情干事扶了扶眼镜,补充道:
“局长,不仅如此。现在网络上开始大量涌现‘起底’童达辉过去行为的帖子。包括他多次前往检测中心声称自己有超能力、与室友关系恶劣、个人卫生极差、甚至还有他以前在学校里一些偏激言论的截图……这些内容真伪混杂,但传播极广。”
徐婉冰皱着眉头:
“有人在背后搞鬼。按目前信息来分析,对方的目的摆明了就是要搞臭童达辉,顺便把咱们也拉下水!”
边彦博看着屏幕上一条条充满戾气的评论,眉头紧锁:
【评论A】:“看了现场视频,吐了!这根本不是人,是畜生!不,畜生都不如!”
【评论b】:“@超自然现象管理局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这种精神病 潜在反社会为什么不早点控制起来?非要等出了人命?”
【评论c】:“还超能力?我看是狂犬病吧!建议直接安乐死!”
【评论d】:“可怕!以后还敢出门吗?谁知道身边有没有这种隐藏的变态?”
【评论E】:“受害者是外企高管,这下国际影响坏透了!必须严惩凶手!”
“舆论一边倒,而且情绪化极端严重。”
边彦博冷静地分析道:
“这些‘起底’帖出现的时间太集中,传播路径也像是被精心引导过的。难道对方只是想借这件事,打击超管局的公信力?”
赵洪启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
发出“嗤”的一声轻响。
“童达辉该怎么处理,法律自有公断,我们按程序走。”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股舆论风暴不能任其发展。外联部门,立刻起草一份官方声明,核心两点:第一,重申超管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安全的决心;第二,公布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判决。语气要坚定,但也要保持克制。”
“是,局长!”
外联干事立刻记录。
“另外。”
赵洪启看向舆情小组:
“密切监控网络动向,尤其是那些带节奏最凶的账号,分析其来源和背景。我们需要知道,是谁在煽风点火。”
“明白!”
会议结束后。
众人各自散去忙碌。
边彦博走到徐婉冰身边,低声道:
“队长,我总觉得不对劲。童达辉前脚刚出事,后脚他的所有黑料就被扒得干干净净,这效率太高了。”
“而且,你发现没有,几乎所有讨论都集中在‘谴责罪犯’和‘质疑我们’上,但对于童达辉为什么突然拥有那种力量,却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即便有,也被迅速淹没。”
徐婉冰眼神锐利:“你的意思是?”
“有人在刻意引导舆论焦点。”
边彦博肯定地说:“他们不想让公众思考童达辉力量来源的问题。”
“要么,只想把他钉死在‘残暴精神病’的耻辱柱上,顺便把我们拖入舆论内部。”
“要么……”
边彦博顿了顿:
“这就是对方下一步想要制造的舆论爆点。”
徐婉冰沉默了片刻。
缓缓道:“我会上报你的判断。这件事,还没完。”
…………
就在龙海市超管局焦头烂额地应对舆论风暴时。
那间隐匿的密室中。
皮肤苍白的男人看着屏幕上一边倒的声讨和谩骂,猩红的眸子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他身旁。
那个如同阴影般的男人缓缓开口:
“第二阶段目标达成。‘血仆’已经回收。注意力已成功被引导至对管理机构的质疑和普遍性恐慌。”
苍白男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很好。种子已经播下,恐慌是它最好的养分。”
“下一步,可以继续行动了。选择目标,要更具……代表性。”
阴影中的男人微微躬身:
“明白……”
密室内,重归死寂。
只有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和视频,映在两人毫无温度的瞳孔中。
…………
南城街筒子楼,空气里常年飘着油烟和潮湿霉味混合的气味。
童达辉的父母就住在这里。
以前邻居见面还会点头打招呼。
现在,走廊里碰见,所有人就都会像躲瘟疫一样快步走开。
童父童母。
一对在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实人。
童父是钳工,童母在食堂。
出事前两个月。
他们刚给儿子凑了下一学年的学费。
现在,全完了。
先是童父被叫去车间办公室。
主任没看他,盯着手里的茶杯:
“老童啊,厂里效益不好,你这岗位……先回家休息段时间吧。”
手续办得很快,补偿金是按最低标准算的。
童母也没能幸免。
食堂班长是个中年女人,说话更直接:
“大姐,你别怪我。现在全厂都知道你儿子的事,让你继续掌勺,工友们有意见,领导也难做。”
两天内,两人先后丢了工作。
积蓄像漏水的桶,眼见着就要见底。
童母开始四处找零工。
给人洗碗,去工地帮厨,什么脏活累活都接。
童父拉不下脸。
整天在家唉声叹气,头发几天就白了一大片。
可光靠童母那点零钱,连房贷都凑不齐。
童父终于还是咬着牙,跟着以前的徒弟去了货运站搬箱子。
五十多岁的人,和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抢活干。
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但这还不是最难受的。
出门。
街坊邻居指指点点。
“就他家,生了个杀人犯儿子。”
“看着挺老实,怎么养出那种东西?”
更过分的是,家门口。
开始是辱骂纸条塞在门缝里。
后来是泼洒的脏水糊在门上。
直到今天早上。
一堆散发着酸臭的垃圾,直接堆在门口,腐烂的菜叶和不明污物淌了一地。
童母默默拿起扫帚和铁皮簸箕,一点一点清理。
扫着扫着。
眼泪就砸在肮脏的水泥地上。
她没出声,只是肩膀在微微发抖。
童父站在她身后,嘴唇动了动。
最后也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
这天晚上。
两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楼下。
远远看见自家窗户黑着,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至少今天门口是干净的。
钥匙插入锁孔,转动。
“咔哒。”
门开了。
童父伸手去摸墙上的开关。
“别开灯。”
一个平静的男声从黑暗的客厅里传来。
童母吓得浑身一颤,死死攥住了童父的胳膊。
童父动作僵住,心脏猛地一缩。
借着窗外远处路灯透进来的微弱光线。
他们勉强看到一个人影正静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他就那么坐着,仿佛已经等了很久。
童父下意识地将童母护在身后。
另一只手悄悄摸向门后那把用了多年的旧拖把,声音充满警惕:
“你……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