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五十分,林峰准时出现在果城市委大楼。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幕墙,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白衬衫熨帖平整,步伐沉稳有力,目光平静地扫过这栋象征着果城权力核心的建筑内部。三个月的离别,并未带来陌生感,反而让他以一种更超然、更审慎的视角审视这里。
市委书记办公室外的走廊安静肃穆。秘书早已等候在门口,见到林峰,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林主任,书记在等您,请进。”称呼已悄然从“林峰同志”变为“林主任”。
陈国华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布置简洁而庄重。他正坐在沙发上看着一份文件,见林峰进来,放下文件,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坐。”陈国华语气平和,目光却带着审视,“党校学习结束了,感觉怎么样?”
“收获很大,书记。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也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多思考。”林峰坐下,腰背挺直,回答得不卑不亢。
“嗯。”陈国华点点头,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任命你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这是任命文件。”他将一份红头文件推到林峰面前。
林峰双手接过,快速浏览。白纸黑字,明确了副处级的级别和分管领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推进及监督管理。权力范围比他预想的还要核心,几乎涵盖了高新区发展的命脉。他心中明了,这既是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陈国华将他推向前台,与某些势力直接博弈的信号。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林峰放下文件,语气郑重,“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恪尽职守,全力以赴。”
陈国华看着他,语重心长:“高新区是果城发展的引擎,也是矛盾焦点。给你压的担子不轻。要记住,权力是用来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不是用来摆架子、谋私利的。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作为,更要守住底线。”他特意在“善于作为”和“守住底线”上加重了语气。
“我明白,书记。一定牢记您的指示,在规矩范围内,创造性开展工作。”林峰精准地回应,表明自己已深刻理解“担当与规矩”的平衡。
谈话时间不长,但信息量极大。离开市委大楼时,林峰手中多了一份任命文件,肩上也多了一副千斤重担。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让司机将车开往高新区管委会。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正式进入了市管干部序列,站上了一个更高、也更显眼的舞台。
高新区管委会大楼,气氛与市委大楼不同,更显忙碌和务实。吴婷提前接到了林峰即将到任的通知,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办公室布置、工作交接准备。当林峰的身影出现在管委会大厅时,她立刻带着几位核心部门的负责人迎了上去。
“林主任,欢迎!”吴婷的脸上带着由衷的笑容,眼神中除了欢迎,更有一丝如释重负和找到主心骨的安定。
“吴主任,各位同事,辛苦了。”林峰与众人一一握手,目光扫过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气场沉稳而亲和。
在简短的就任见面会后,林峰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副主任办公室。房间宽敞明亮,窗外正对高新区核心园区。吴婷跟着进来,简要汇报了近期几项重点工作的进展,特别是“旭日科技”项目的近况。
林峰仔细听着,偶尔插话询问细节。他能感觉到吴婷这几个月来的成长,汇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已然有了独当一面的风范。
“做得很好。”林峰再次肯定,“接下来,我们的任务会更重。你先把近期需要决策和跟进的事项梳理一个清单,尤其是涉及重大项目和资金审批的,下午我们开个碰头会。”
“好的,林主任,我马上去准备。”吴婷利落地应下,转身离开时,步伐轻快。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仿佛利剑归鞘,即将再次出鞘,锋芒更胜往昔。
市政府市长办公室,气氛却有些凝滞。刘国栋听着秘书汇报林峰已正式到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消息,脸色阴沉。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了好几个烟头。
“动作真快啊……”他冷哼一声,“陈国华这是迫不及待要把他的人塞进关键位置了。”他脑补着林峰此刻正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说不定第一把火就要烧到他刘国栋的地盘上。‘小子,别高兴得太早!’他恨恨地想,‘管委会里,可不都是你林峰的人!’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对方是他在高新区管委会安排的一位资深副主任,也是他的嫡系。
“老钱啊,林峰副主任今天正式上任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毕竟经验可能不足。你们作为老同志,要多帮助、多提醒,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决策和敏感问题上,要把好关,确保工作平稳有序,不能出乱子。”刘国栋语气“恳切”,话里的意思却再明白不过——要给他使绊子,要监控他的一举一动。
电话那头连声答应。放下电话,刘国栋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他仿佛已经看到林峰在管委会里处处受制、举步维艰的场景。‘哼,想在我的地盘上搞风搞雨?先问问我的兄弟们答不答应!’(反派脑补,沉浸在自我构建的权力幻觉中,低估了林峰的整合能力与斗争智慧)
下午,林峰主持了履新后的第一次分管部门工作碰头会。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施政演说,而是直接听取各科室关于当前重点项目、资金使用、企业诉求等方面的汇报。
他听得非常仔细,偶尔提问,问题都切中要害。当听到某个招商项目因土地指标问题卡壳时,他追问了具体的协调部门和目前的梗阻点;当听到某笔扶持资金拨付缓慢时,他询问了流程节点和责任人。
与会人员很快发现,这位新来的林主任,虽然年轻,但对业务的理解极其深入,思维缜密,气场强大。他既不轻易表态,也不随意批评,但每一个问题都让人不敢怠慢。
会议尾声,林峰做了简短总结,部署了几项紧急工作,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同志们,组织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是信任,更是责任。我只有一个要求:在其位,谋其政。我要的是执行力,是解决问题的实效。过去有些工作方式、办事节奏,可能需要调整。希望大家尽快适应,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到推动高新区发展上来。”
他没有点名,也没有具体指向,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某种变化即将来临的压力。会议结束后,众人心思各异地离开。林峰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园区内穿梭的车辆和忙碌的人群。
他知道,刘国栋的“钉子”肯定已经接到了指令,暗中的较量从这一刻起已经开始了。但他无所畏惧。党校的淬炼,信息的优势,自身的能力,以及身边像吴婷这样的得力助手,都是他的底气。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吴婷:“吴主任,把高新区近三年所有的重大项目清单、政策文件汇编,还有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资料,尽快送到我办公室。”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掌握情况,找出可以撬动局面的支点。
履新的第一天,在平静与暗涌中度过。林峰如同一位回到熟悉战场的指挥官,冷静地观察着新的阵地,等待着属于他的战斗号角吹响。
(本章完)
市委书记办公室外的走廊安静肃穆。秘书早已等候在门口,见到林峰,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林主任,书记在等您,请进。”称呼已悄然从“林峰同志”变为“林主任”。
陈国华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布置简洁而庄重。他正坐在沙发上看着一份文件,见林峰进来,放下文件,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坐。”陈国华语气平和,目光却带着审视,“党校学习结束了,感觉怎么样?”
“收获很大,书记。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也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多思考。”林峰坐下,腰背挺直,回答得不卑不亢。
“嗯。”陈国华点点头,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任命你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这是任命文件。”他将一份红头文件推到林峰面前。
林峰双手接过,快速浏览。白纸黑字,明确了副处级的级别和分管领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推进及监督管理。权力范围比他预想的还要核心,几乎涵盖了高新区发展的命脉。他心中明了,这既是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陈国华将他推向前台,与某些势力直接博弈的信号。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林峰放下文件,语气郑重,“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恪尽职守,全力以赴。”
陈国华看着他,语重心长:“高新区是果城发展的引擎,也是矛盾焦点。给你压的担子不轻。要记住,权力是用来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不是用来摆架子、谋私利的。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作为,更要守住底线。”他特意在“善于作为”和“守住底线”上加重了语气。
“我明白,书记。一定牢记您的指示,在规矩范围内,创造性开展工作。”林峰精准地回应,表明自己已深刻理解“担当与规矩”的平衡。
谈话时间不长,但信息量极大。离开市委大楼时,林峰手中多了一份任命文件,肩上也多了一副千斤重担。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让司机将车开往高新区管委会。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正式进入了市管干部序列,站上了一个更高、也更显眼的舞台。
高新区管委会大楼,气氛与市委大楼不同,更显忙碌和务实。吴婷提前接到了林峰即将到任的通知,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办公室布置、工作交接准备。当林峰的身影出现在管委会大厅时,她立刻带着几位核心部门的负责人迎了上去。
“林主任,欢迎!”吴婷的脸上带着由衷的笑容,眼神中除了欢迎,更有一丝如释重负和找到主心骨的安定。
“吴主任,各位同事,辛苦了。”林峰与众人一一握手,目光扫过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气场沉稳而亲和。
在简短的就任见面会后,林峰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副主任办公室。房间宽敞明亮,窗外正对高新区核心园区。吴婷跟着进来,简要汇报了近期几项重点工作的进展,特别是“旭日科技”项目的近况。
林峰仔细听着,偶尔插话询问细节。他能感觉到吴婷这几个月来的成长,汇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已然有了独当一面的风范。
“做得很好。”林峰再次肯定,“接下来,我们的任务会更重。你先把近期需要决策和跟进的事项梳理一个清单,尤其是涉及重大项目和资金审批的,下午我们开个碰头会。”
“好的,林主任,我马上去准备。”吴婷利落地应下,转身离开时,步伐轻快。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仿佛利剑归鞘,即将再次出鞘,锋芒更胜往昔。
市政府市长办公室,气氛却有些凝滞。刘国栋听着秘书汇报林峰已正式到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消息,脸色阴沉。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了好几个烟头。
“动作真快啊……”他冷哼一声,“陈国华这是迫不及待要把他的人塞进关键位置了。”他脑补着林峰此刻正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说不定第一把火就要烧到他刘国栋的地盘上。‘小子,别高兴得太早!’他恨恨地想,‘管委会里,可不都是你林峰的人!’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对方是他在高新区管委会安排的一位资深副主任,也是他的嫡系。
“老钱啊,林峰副主任今天正式上任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毕竟经验可能不足。你们作为老同志,要多帮助、多提醒,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决策和敏感问题上,要把好关,确保工作平稳有序,不能出乱子。”刘国栋语气“恳切”,话里的意思却再明白不过——要给他使绊子,要监控他的一举一动。
电话那头连声答应。放下电话,刘国栋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他仿佛已经看到林峰在管委会里处处受制、举步维艰的场景。‘哼,想在我的地盘上搞风搞雨?先问问我的兄弟们答不答应!’(反派脑补,沉浸在自我构建的权力幻觉中,低估了林峰的整合能力与斗争智慧)
下午,林峰主持了履新后的第一次分管部门工作碰头会。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施政演说,而是直接听取各科室关于当前重点项目、资金使用、企业诉求等方面的汇报。
他听得非常仔细,偶尔提问,问题都切中要害。当听到某个招商项目因土地指标问题卡壳时,他追问了具体的协调部门和目前的梗阻点;当听到某笔扶持资金拨付缓慢时,他询问了流程节点和责任人。
与会人员很快发现,这位新来的林主任,虽然年轻,但对业务的理解极其深入,思维缜密,气场强大。他既不轻易表态,也不随意批评,但每一个问题都让人不敢怠慢。
会议尾声,林峰做了简短总结,部署了几项紧急工作,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同志们,组织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是信任,更是责任。我只有一个要求:在其位,谋其政。我要的是执行力,是解决问题的实效。过去有些工作方式、办事节奏,可能需要调整。希望大家尽快适应,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到推动高新区发展上来。”
他没有点名,也没有具体指向,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某种变化即将来临的压力。会议结束后,众人心思各异地离开。林峰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园区内穿梭的车辆和忙碌的人群。
他知道,刘国栋的“钉子”肯定已经接到了指令,暗中的较量从这一刻起已经开始了。但他无所畏惧。党校的淬炼,信息的优势,自身的能力,以及身边像吴婷这样的得力助手,都是他的底气。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吴婷:“吴主任,把高新区近三年所有的重大项目清单、政策文件汇编,还有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资料,尽快送到我办公室。”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掌握情况,找出可以撬动局面的支点。
履新的第一天,在平静与暗涌中度过。林峰如同一位回到熟悉战场的指挥官,冷静地观察着新的阵地,等待着属于他的战斗号角吹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