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银子堆成山!本王的兵工厂,开工!-《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第249章银子堆成山!本王的兵工厂,开工!

  “咕咚!”

  范同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发出的声音在大堂里清晰可闻。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每一秒钟都是煎熬。

  那只盛满了红色酒液的骷髅杯,就在他眼前,散发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喝,还是不喝?

  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

  不喝,下场已经可以预见。那位殿下绝对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他范同的脑袋,恐怕立刻就要搬家。

  喝……

  范同看了一眼那光滑的头骨,胃里一阵翻涌。

  这要是喝下去,心理阴影恐怕要伴随终生。

  但,命,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他知道,今天这杯酒,他必须喝。

  他喝了,就代表着所有晋商,向这位代王殿下,彻底的、毫无保留的臣服!

  钱没了,可以再赚。

  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想通了这一点,范同的脸上,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颤抖着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从朱衡手中,接过了那只骷髅酒杯。

  “殿……殿下……赐酒……草民……草民……荣幸之至……”

  他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他闭上眼睛,像是喝毒药一样,一仰脖,将杯中的葡萄酒,猛地灌进了嘴里!

  一股混杂着酒香和莫名的腥甜味道,在他的口腔中炸开。

  他强忍着呕吐的欲望,将酒液,一滴不剩地,咽了下去。

  “好!”

  朱衡抚掌大笑。

  “范老爷,果然是爽快人!”

  范同放下酒杯,脸色煞白,摇摇欲坠,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气神。

  “殿下……谬赞……”

  “既然范老爷,喝了本王这杯酒。”

  朱衡的目光,再次扫向全场。

  “那本王刚才提议的事情,诸位,想必,也都没有意见了吧?”

  大堂内,依旧是一片寂静。

  但这一次,寂静的含义,已经完全不同。

  刚才,是无声的抗议。

  现在,是绝望的默认。

  所有人都看到了范同的“榜样”。

  他们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片刻之后,一个商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殿下……为国分忧,乃我等商贾本分。”

  “草民……草民愿意,捐出……白银五万两,粮草三千石,以助军用!”

  他的话,像是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立刻,第二个,第三个商人,也站了起来。

  “草民愿捐白银八万两!”

  “草民愿捐十万两!还有铁料五百担!”

  “我范家,愿为殿下,筹措白银……一百万两!粮草十万石!”

  范同的声音,沙哑,却无比响亮。

  他知道,既然已经决定屈服,那就干脆,做得彻底一点!

  一百万两!

  这个数字一出,整个大堂,都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愧是山西首富,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

  朱衡看着范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范老爷,高义!”

  “本王,替大同的百姓,替边疆的将士,谢过范老爷了!”

  有了范同的带头,剩下的商人,哪里还敢藏着掖着。

  一个个,都咬着牙,报出了一个让自己心头滴血的数字。

  他们知道,今天不大出血,是绝对走不出这个衙门了。

  王五站在一旁,拿着个小本本,奋笔疾书,将每一个人的“捐赠”数额,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

  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发财了!

  这次,是真的发大财了!

  这场“鸿门宴”,一直持续到深夜。

  当最后一个商人,失魂落魄地走出总兵衙门时。

  王五手中的那本账本上,已经记录下了一个,足以让崇祯皇帝,都为之疯狂的天文数字!

  白银,合计,超过五百万两!

  黄金,二十万两!

  各种粮草、布匹、铁料、药材,更是堆积如山,不计其-数!

  这几乎是,搜刮了整个山西,最富庶的一群人,近半的家产!

  “殿下!”

  王五捧着账本,激动得满脸通红。

  “咱们……咱们这下,别说扩军五万,就是十万,都够了啊!”

  李成梁在一旁,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心潮澎湃。

  他当了半辈子总兵,朝廷拨付的军饷,加起来,恐怕都不到这个数字的零头。

  而殿下,只用了一顿饭的功夫,就……

  这已经不是在捞钱了,这是在印钱啊!

  “才五百万两,就满足了?”

  朱衡却显得很平静,甚至,还有些不满意。

  “这些晋商,一个个富可敌国,生意遍布九边,甚至和草原、建奴,都有勾结。”

  “这点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伤了些元气,还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他看着账本,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不过,不急。”

  “羊毛,要慢慢薅。”

  “薅得太快,把羊薅死了,可就没得玩了。”

  他将账本,丢给了旁边的周山。

  周山,是朱衡从系统中兑换的生活型人才,专门负责后勤和财政。

  “周山,这些钱,你来规划。”

  “第一,军饷和抚恤,必须优先足额发放,绝不许有任何克扣!”

  “第二,兵工厂,给我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全力生产!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批,一万支新式步枪,和配套的弹药,以及五百门掷弹筒!”

  “第三,从俘虏和流民中,招募青壮,组建工兵营,开始修筑从大同,通往草原的驰道!我要路,一直修到,我们打下来的地方!”

  “第四,成立‘镇北商行’,将缴获的牛羊马匹,以及我们自己生产的一些军用物资,明码标价,卖给那些需要的商人。当然,我们不收银子,只收我们急需的,铁料、铜料、硝石、硫磺等战略物资!”

  朱衡一条条命令,有条不紊地,发布下去。

  周山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

  殿下的每一步,都深思熟虑,环环相扣。

  扩军,备战,基建,贸易……

  一个以大同为中心,军工农商一体化的,强大战争机器的雏形,正在殿下的手中,被飞速地,建立起来!

  这已经不是一个藩王,该有的格局了。

  这分明是,开国之君的手段!

  “殿下英明!”周山由衷地赞叹。

  “光有钱,有枪,还不够。”

  朱衡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了那片广袤的,代表着草原的区域。

  “我们,还需要人。”

  “大量的人!”

  他转头,看向李成梁。

  “李总兵,大同府周边,有多少因为灾荒和兵乱,而流离失所的灾民?”

  李成梁想了想,回答道:“回殿下,具体数字,末将不知。但粗略估计,至少,也有十数万之众。”

  “好!”朱衡眼中,精光一闪。

  “传我的命令!”

  “在大同城外,设立招募点!凡是愿意加入我镇北军的青壮,管吃管住,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安家费!”

  “凡是愿意成为军工厂工人的,同样管吃管住,按劳计酬,多劳多得!”

  “凡是愿意去草原,为我军屯垦种地的,分给他们土地、农具和种子!前三年,免除一切赋税!”

  “告诉他们!”

  朱衡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力。

  “只要跟着我朱衡干!”

  “我保证,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钱赚!”

  “我要让这大同,成为这乱世之中,唯一的,世外桃源!”

  李成梁和王五,听得热血沸腾。

  他们可以想象,当这个消息传开,那数十万嗷嗷待哺的灾民,会爆发出何等巨大的热情!

  他们会像潮水一样,涌向大同,涌向这位,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的代王殿下!

  而这些,都将转化为,殿下手中,最坚实的力量!

  就在此时,书房外,一个亲卫,神色古怪地,走了进来。

  “启禀殿下。”

  “京城来的骆养性,骆大人,求见。”

  “他说……他有一样‘礼物’,要亲自,献给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