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兵临大同!这总兵不对劲!-《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第231章【兵临大同!这总兵不对劲!】

  北风呼啸,卷起官道上的尘土,吹得漫天昏黄。

  九千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黑龙,蜿蜒向北。

  队伍的最前方,没有旗帜招展,没有鼓声震天,只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回响。

  每一个士兵,都身穿统一的黑色棉甲,背着一支长长的火铳,腰间挂着两个牛皮弹药盒,脸上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坚毅。

  他们目不斜视,步调一致,仿佛不是九千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架巨大战争机器上,严丝合缝的零件。

  沿途的村庄里,偶尔有大胆的村民探出头来,看到这支军容严整得可怕的军队,无不吓得缩回脖子,紧紧关上柴门。

  这是什么兵?

  大明的边军他们见过,一个个歪盔斜甲,面有菜色,走起路来稀稀拉拉,更像是逃难的灾民。

  可眼前这支军队,煞气冲天,沉默得让人心头发慌。

  王五骑在马上,紧跟在朱衡身侧,看着自己一手操练出来的兵,胸膛里充满了滚烫的自豪感。

  这才叫军队!

  殿下说的没错,纪律和伙食,就是一支强军的灵魂!

  “殿下,按照这个速度,咱们明天傍晚就能抵达大同府城下。”王五瓮声瓮气地汇报。

  朱衡骑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上,身上只穿了一件普通的青色长袍,与这支肃杀的军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大同。

  李成梁。

  这个名字在他脑中盘旋。

  历史上的辽东总兵,名震天下的猛将,打得蒙古、女真几十年抬不起头。

  虽然此李成梁非彼李成梁,但朱衡从系统的人物扫描中得知,这位大同总兵,同样不是个简单角色。

  他年近五十,行伍出身,从一个小兵一路砍杀到总兵高位,靠的是实打实的战功。为人勇猛,却不鲁莽,在军中威望极高。

  这样的人,会甘心听从自己一个年轻藩王的号令吗?

  尤其是自己那个“打开城门”的疯狂命令。

  他会不会以为自己是疯子,直接将自己拒之门外,甚至上报朝廷?

  朱衡并不担心,他既然敢下这个命令,自然有拿捏李成梁的办法。

  大同府,总兵衙门。

  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李成梁一身戎装,坐在主位上,手里捏着那封来自太原的“将令”,手背上青筋毕露。

  下面站着一排神情各异的副将、参将。

  “总兵大人,这代王……是什么意思?”一个性子急的游击将军忍不住开口,“打开城门?他是嫌鞑子死得不够快,想请他们进城喝茶吗?”

  “住口!”李成梁猛地一拍桌子,铜铃大的眼睛瞪着他,“代王殿下如今是‘总领边务安抚使’,是我们的顶头上司!他的将令,岂是你能随意编排的?”

  那游击将军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

  可堂下所有将领的脸上,都写满了同样的困惑和荒唐。

  “大人,末将以为,此事非同小可。”一个年长的参将站了出来,拱手道,“博尔哈五万大军压境,我大同城墙高大,粮草充足,坚守待援方为上策。这……这主动打开城门,无异于自寻死路啊!”

  “是啊,大人!代王殿下远在太原,不悉战况,或许是纸上谈兵了。您是大同的主心骨,可不能由着他胡来啊!”

  “要不……咱们就说城门坏了,打不开?”

  众将七嘴八舌,没一个赞同朱衡的命令。

  李成梁心中何尝不是翻江倒海。

  他打了半辈子仗,听过最离谱的命令,也不过是让他带一千人去冲击一万人的敌阵。

  可像这种,自己把城门打开,等着五万骑兵冲进来的玩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不是打仗,这是送死!

  他甚至怀疑,这位代王是不是鞑子的奸细。

  可是,信中最后那句话,却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封信当成一个笑话。

  “李总兵若不信我,可派人去太原城外,问问张承运张大人的三千官军,为何一炮未放,便尽数归降。”

  张承运的事,他早有耳闻。

  山西官场地震,布政使被一个藩王用武力逼得交出了全省钱粮,最后还被皇帝下旨“体恤”回京养老。

  这件事,早就成了北方官场最大的谜团和笑谈。

  所有人都想不通,代王朱衡,凭什么?

  现在,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凭的,就是那门能让三千官军望风而降的“炮”。

  可一门炮,能对付五万骑兵吗?

  “报——!”

  一名传令兵飞奔而入,单膝跪地。

  “启禀总兵大人!代王殿下亲率大军,已至城外二十里!”

  来了!

  李成梁霍然起身。

  所有将领也都停止了议论,神情变得紧张起来。

  “走,随我出城迎接!”李成梁沉声道。

  不管这位代王有多疯狂,他终究是钦差,是安抚使,这个面子必须给。

  大同城门缓缓打开,李成梁带着一众亲兵和将领,策马而出。

  当他看到远处那条沉默移动的黑色长龙时,戎马半生的李成梁,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什么军队?

  没有一丝杂乱,没有一点喧哗。

  只有脚步声,和甲叶碰撞的细微声响,汇聚成一股让人心悸的钢铁洪流。

  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看不出表情,但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彪悍和自信,却扑面而来。

  李成梁身后的将领们,也都看得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都是识货的人,只一眼,就看出了这支军队的可怕。

  这绝对是一支百战精锐!

  不,就算是京城最精锐的神机营、五军营,也未必有如此军容!

  李成梁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原本还存着几分轻视,觉得一个养在深宫的藩王,能练出什么兵来。

  可现在看来,自己大错特错。

  队伍缓缓停下,从中分开一条道路。

  一个身穿青袍的年轻人,骑着黑马,悠悠然地走了出来。

  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面容俊秀,神态平和,完全不像是一个手握重兵的统帅。

  但李成梁却不敢有丝毫的小觑。

  他翻身下马,大步上前,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末将大同总兵李成梁,参见安抚使大人!”

  他身后的将领们,也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李总兵请起。”朱衡的声音很温和,他甚至没有下马,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李成梁。

  “本王的将令,想必总兵已经收到了。”

  李成梁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在朱衡面前,却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殿下,末将有一事不明!为何要打开城门?此举……”

  “李总兵。”朱衡打断了他,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辩驳的意味。

  “你打了多少年仗?”

  李成梁一愣,下意识地回答:“末将从军三十载。”

  “杀了多少鞑子?”

  “……数千总是有的。”

  “很好。”朱衡点点头,“那你可见过,能在五百步外,一枪洞穿重甲的火器?”

  李成梁的瞳孔,猛地一缩!

  五百步?!

  洞穿重甲?!

  这怎么可能!

  他第一反应就是不信!这是天方夜谭!

  别说五百步,就是五十步,大明最好的火铳,也未必能对双层重甲造成致命伤害!

  朱衡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从身后的亲卫手中,接过了一支通体漆黑的【游骑兵一型线膛枪】。

  他甚至没有下马,只是随意地举起枪,对准了远处官道旁的一块半人高的巨石。

  那块巨石,距离此地,目测至少在四百步开外。

  李成梁身后的一个副将,忍不住小声嘀咕:“这么远,鸟都打不下来……”

  话音未落。

  “砰!”

  一声清脆的爆响!

  所有人都没看清朱衡的动作,只看到一捧火星从枪口迸发。

  下一刻,远处那块半人高的巨石,猛地一震!

  上面应声爆开一个碗口大的窟窿,碎石四溅!

  死寂。

  整个官道上,除了风声,再无其他声音。

  李成梁和他身后所有的将领,全都石化当场。

  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远处那块还在冒着青烟的巨石,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只剩下那声清脆的枪响,和巨石爆裂的画面,在反复回荡。

  那可是石头啊!

  四百步外的石头!

  就这么……一枪打穿了?!

  这是什么妖法?!

  朱衡缓缓放下枪口,吹了吹上面并不存在的硝烟。

  他看着已经完全傻掉的李成梁,语气平淡得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现在,你还觉得,我需要那堵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