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努力在长安扎根-《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陈小九昨晚被混世魔王拉着灌了两碗绿蚁醉,后半夜酒劲上来了,脑袋有点疼,这会儿还赖在榻上没醒透。

  此刻脑袋还有些沉,眼皮像粘了胶水似的,怎么也睁不开。

  他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柔软的被子里,心里正琢磨着晨起该弄点什么吃食——或许煮碗加了青菜的鸡蛋面,汤里再撒把葱花,热乎乎喝下去,保管能驱散这一身的倦意。

  正想得入神,院门外忽然传来刘伯轻手轻脚的脚步声,接着是他压低的嗓音:“小九,醒了吗?程府的管家来了,说是来请你过去看宅子。”

  陈小九“唔”了一声,挣扎着坐起来,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竖得像杂草。

  他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程府?哪个程府?”

  “还能是哪个?”刘伯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叠好的青色襕衫,“就是昨日在醉仙楼遇上的程将军家,宿国公府的管家,姓程,叫福伯,说是奉了程将军的命,特意来领您去看隔壁的院子。”

  陈小九这才想起昨日程咬金拍着胸脯说的话,咧嘴笑了笑,睡意顿时消了大半。

  他接过襕衫麻利穿上,又让刘伯打了盆热水,胡乱抹了把脸,镜子里的少年眉眼清亮,只是眼底还有点淡淡的青影,透着股没睡醒的憨态。

  “走吧,去瞧瞧程将军说的好地方。”陈小九拽了拽衣襟,跟着刘伯往外走。

  客栈门口已停着辆青布马车,车辕上坐着个精干的车夫,见陈小九出来,连忙躬身行礼。

  车旁立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藏青色绸缎袍,手里拄着根乌木拐杖,虽面带风霜,眼神却格外清亮,正是程府的管家福伯。

  “小郎君早安。”福伯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听不出半点老态,“我家将军今日一早就要去点卯去了,特意吩咐老奴务必把您领到院子里瞧瞧,若是合心意,今日便能把手续办了。”

  “劳烦福伯跑一趟。”陈小九连忙回礼,“有劳您带路了。”

  “小郎君客气。”福伯笑着侧身引路,“这院子离此处不远,就在怀德坊,跟我家国公府只隔了道墙,走路一刻钟就到,坐车更是快得很。”

  马车缓缓驶动,穿行在长安的坊巷间。此时辰还早,坊门刚开没多久,街上已有不少行色匆匆的行人——挑着担子的菜农,挎着篮子的妇人,还有背着书箧的书生,个个都行色匆匆,却又透着股安稳的气息。

  陈小九掀着车帘往外看,只见道路两旁的宅院鳞次栉比,高门大户的朱漆大门前蹲着石狮子,寻常百姓的小院则围着青砖墙,墙头探出几枝调皮的绿藤,晨光洒在上面,亮晶晶的,煞是好看。

  不多时,马车在一处巷口停下。福伯率先下车,指着巷内道:“郎君请看,前头那扇黑漆门就是了。”

  陈小九跟着下车,抬眼望去,只见巷子不宽,却打扫得干干净净,青石板路上连片落叶都没有。

  尽头那处宅院果然是黑漆大门,门楣不高,却打磨得光滑锃亮,门环是黄铜的,被摩挲得泛着温润的光泽。

  门旁立着两尊小巧的石墩,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看着虽不张扬,却透着股低调的精致。

  “这原是给官员住的,去年那位大人调任洛阳,宅子就空下了。我家公爷心想紧挨着府里,就买了下来先放着。”福伯一边说着,一边推开大门,“您里头瞧。”

  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院内的景象。陈小九往里走了两步,眼睛不由得亮了亮——院子确实不算大,估摸着不到两亩地,比他在镇上的院子小了一些,可布局却极为精巧。

  进门是个小小的影壁,上面爬满了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开得正盛,绕着影壁上“平安”二字的砖雕蜿蜒,瞧着格外雅致。

  转过影壁,便是前院。院子里铺着青石板,中间留着片空地,想来原主是用来晾晒东西的。

  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厢房,窗明几净,看着像是书房和客房。

  正对着大门的是三间正房,七架梁的结构,屋檐下挂着串风干的艾草,墙角摆着两盆兰草,叶片修长,透着股清幽之气。

  “这是前院,往后您待客、读书都方便。”福伯领着他穿过正房旁的月亮门,“里头还有一进。”

  后院比前院更显精致。

  正房是五间的大屋,想来是主卧室,窗棂上糊着细纱,阳光透过纱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东侧有个小小的跨院,里面搭着个葡萄架,架子下摆着张石桌、四个石凳,旁边还有口井,井口用青石围着,井绳看着是新换的,想必福伯特意让人打理过。

  “跨院后头还有片小空地,原是种着些蔬菜的,您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