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深夜密会,与萧美娘的温情-《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传令兵那一声高喝,像一块石头砸进滚沸的油锅,伙夫营里瞬间炸开,又在下一刻死寂。上百道目光齐刷刷地钉在杨辰身上,那眼神复杂极了,有嫉妒,有幸灾乐祸,也有几分藏不住的担忧。

  被军师召见,一步登天或是跌入深渊,只在一念之间。

  独眼龙王屠一张刀疤脸纠结成了麻花,他本想给这小子个下马威,哪知道事情会闹成这样。这饭是杨辰做的,可人是他王屠点头同意的,真要出了岔子,他脸上也无光。

  他闷着嗓子,对着还愣在原地的杨辰吼了一句:“还杵着干什么?让军师等着吗?”

  吼完,他又压低了声音,凑到杨辰耳边,几乎是含在嘴里咕哝了一句:“机灵点,问什么说什么,别提旁的,就说做饭的事。”

  “晓得了,王头儿。”杨辰点点头,神色不见慌乱,跟着那传令兵,在身后一片窃窃私语中,走出了伙夫营。

  军师府邸坐落在历阳城最清净的街区,青瓦白墙,门口的两个石狮子都比别处的要威严几分。这里闻不到军营的汗臭和马粪味,只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和不知名花草的清气。

  杨辰被带进了一间书房,而非想象中的议事大厅。

  房间里四壁都是书架,上面塞满了竹简和卷宗。徐茂公正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案后,就着烛火,看一卷书简,眼皮都没抬一下。旁边的矮几上,放着杨辰送来的食盒,里面的碗碟已经空了。

  压抑的沉默,比军棍还熬人。

  杨辰垂手立着,眼观鼻,鼻观心,如同一尊没有生命的泥塑。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杨辰几乎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徐茂公才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他那双清亮得有些过分的眼睛,落在了杨辰身上。

  “早饭是你做的?”

  “回军师,是。”

  “米饭不错,做法有些新意。”徐茂公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跟谁学的?”

  “回军师,家母早年体弱,胃口不好。小人为了让她能多吃些东西,自己瞎琢磨的法子,让粗粮也能顺口些。”杨辰将早已备好的说辞讲了出来,这是一个孝子的故事,朴实,温情,无懈可击。

  徐茂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了他片刻,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肉,看清骨头里的念头。

  “你叫什么?”

  “杨辰。”

  “杨辰。”徐茂公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手指在书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从明日起,我的一日三餐,你来负责。伙夫营的差事,也不可落下。”

  “是,军师。”

  “下去吧。”

  就这么结束了。没有盘问,没有赏赐,更没有责罚。只是多了一项差事。可当杨辰躬身退出书房时,后背已是一片冰凉。这短暂的会面,与其说是考较厨艺,不如说是掂量他的心性。

  他过关了,但那根看不见的线,也从此拴在了他的脖子上。

  回到伙夫营,王屠和刘六几人立刻围了上来,见他安然无恙,都松了口气。王屠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嘴笨,说不出什么漂亮话,只憋出两个字:“行啊。”

  夜幕沉下,军营宵禁的梆子声响过三巡。巡逻队的脚步声在帐篷外规律地来回,火把的光影在帐篷壁上晃动。

  杨辰躺在角落的草席上,听着周围的鼾声,脑子里却在飞速地计算着巡逻队的路线和时间间隙。想见萧美娘的念头,像一簇火苗,在心里越烧越旺。

  子时刚过,夜最深,人最乏。他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出帐篷,整个人贴着地面,融入了帐篷与帐篷之间的阴影里。初级勇武带来的身法,让他此刻像一个幽灵。他避开所有巡逻队的视野,沿着营地的边缘,来到西北角的围墙下。

  这里是两座箭塔的视野死角。他助跑几步,脚在墙上借力一点,身形拔高,手指已扣住墙头。手臂一发力,整个人便轻盈地翻了过去,落地时,只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闷响。

  萧美娘被安置的院落,在城西的一条僻静小巷里。名为清净,实为囚笼。杨辰刚一靠近,就察觉到周围的屋顶和暗巷里,藏着不下五六个暗哨。

  他没有走正门,而是绕到院后,故技重施,翻墙而入。后院的厢房里,还亮着一豆灯火,一道纤细的人影,正映在窗纸上。

  他伸出手指,在窗棂上,用两人约好的暗号,轻轻叩击了三下。

  窗纸上的人影猛地一颤。片刻后,房门开了一道缝,萧美娘那张略显苍白的脸露了出来。当她看清来人是杨辰时,一双凤眸里瞬间涌上了惊喜、后怕与嗔怪交织的复杂情绪。

  她一把将杨辰拽进屋里,飞快地插上门闩。

  “你疯了!”她声音发颤,一双手在他身上四处摸索,仿佛要确认他是否缺了什么零件,“怎么出来的?外面都是他们的人!”

  “我要是不来,你今晚能睡得着?”杨辰捉住她冰凉的双手,用自己的体温去暖着她。

  她将他拉到桌边坐下,桌上的饭菜还是温的,却几乎没动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王嫂可有为难你?”杨辰的目光在她身上打量,看她清减了些许的脸颊,心里一阵发紧。

  “一个乡野妇人,我还应付得来。”萧美娘摇了摇头,她的全部心神都在他身上,“你呢?听说军师召见了你,我一下午都心神不宁。”

  “没事。”杨辰将白日里的事情轻描淡写地说了一遍,隐去了其中的凶险,只着重说了自己如今成了徐茂公的专职厨子,算是在瓦岗军中有了个特殊的身份。

  他说话时,目光落在那一桌几乎没动的饭菜上,伸手拿起一个冷硬的馒头。

  “怎么不吃?”

  萧美娘别过脸去,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己都未察觉的委屈:“吃不惯。”

  杨辰没再说什么,起身走到屋角的小泥炉边,看了看,还有些剩饭和青菜。他没费多少工夫,就着现有的东西,只加了点盐和一滴香油,炒出了一碗简单的蛋炒饭。米粒被炒得金黄分明,葱花点缀其间,一股朴素的香气,瞬间驱散了屋里的清冷。

  他将碗放到她面前:“尝尝。”

  萧美娘看着眼前这碗热气腾腾的炒饭,又看看他。这个男人,前一刻还在瓦岗军的权力中心周旋,后一刻,却在自己这简陋的屋子里,为她洗手作羹汤。她的眼眶蓦地一热,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口放进嘴里。

  那股温暖而踏实的滋味,顺着舌尖,一直暖到了心底。

  她小口小口地吃着,他则在一旁,将自己从伙夫营听来的那些关于翟让和李密的闲话,说与她听。她一边听,一边用她浸淫宫廷数十年练就的敏锐,为他剖析其中利害,指出瓦岗寨内部权力裂痕的所在。

  在这间被监视的小屋里,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也是最默契的盟友。

  更漏声声,天色将晓,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

  “我得在换防前赶回去。”杨辰起身,满是不舍。

  萧美娘拉住他的衣袖,眼里的眷恋几乎要溢出来:“这几日不要再来了,太冒险。你如今在徐茂公眼皮子底下,他们会盯你更紧。”

  “我知道。”他轻轻将她的手拿开,转而捧住她的脸,“等我。用不了多久,我便能光明正大地把你接到身边。”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骨子里,然后转身,决然地融入了屋外的夜色。

  悄无声息地潜回营帐,躺在冰冷的草席上,萧美娘身上那淡淡的香气似乎还萦绕在鼻尖。杨辰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和坚定。

  一个厨子的身份,只是开始。这太慢了。

  他需要一个真正的机会,一个能让他从暗处走到台前,真正掌握一部分力量的机会。

  脑中闪过白天听到的那些闲言碎语,翟让的失落,李密的猜忌……还有,那个即将从北平府归来的,心高气傲的“冷面寒枪”罗成。

  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在罗成回来之前,自己必须再往前走一步。

  黑暗中,杨辰的嘴角,勾起一个无人察觉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