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百吨重的集装箱-《带着机械文明去58年做幕后黑手》

  李怀德在技术方面并不擅长,但这不妨碍他对人心的精准把握。

  赵衍说的那些他一句都没听懂,但他懂赵衍,只要是赵衍说某件事值得重视,那就必然值得重视。

  李怀德搓着手,思虑再三,还是将想法讲了出来,“兄弟,只听你说,我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好东西。

  兄弟你一个人做这件事情,是不是有点太累了?

  还有啊,兄弟,

  等你做好设计,做好样机,咱再组织人手来生产,周期方面,会不会有点长?”

  替身想了想,反过来问李怀德,“那你是怎么想的?”

  李怀德尴尬道:“工业部懂得这个的不多,恐怕我们得向学院去借人,我的爱人刚好在这一块工作。”

  李怀德说这些话带着明显的私心,还有挖工业部墙角的嫌疑,但他也的确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并没有提赵衍对电子管厂的反感,而是说工业部不擅长搞集成电路,这的确是事实,

  赵衍想要轻松达成自己的目的,最优的选择也的确是学院。

  赵衍当然得领他的情,

  赵衍对电子管厂那些人的确非常反感,初代光刻机分配的时候,那些人吃相太难看,

  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将何雨水和善芙都给排除在了外面,导致两人的工作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赵衍没法容忍的。

  对国家来说又没有损失,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

  至于有些人会不会高兴,

  赵衍表示:活该。

  替身手底的动作不停,神经网络中已经联系到了赵衍,将事情原原本本汇报了过去,赵衍的命令很快传了回来。

  李怀德等了五分钟,见赵衍还没有给出准确的答复,有点小失望,就打算告辞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替身说话了:“可以。”

  正要告辞离开的李怀德不由一愣,转而微笑着摆手,“不用为难,我就是想着,你的身份特殊,不方便来领导这个项目。

  何雨水跟善芙两个人又势单力薄。

  如果交给电子管厂来主导这件事情的话,可能他们又会只想着多占多拿,

  专业方面他们也的确不如学院。”

  替身打开身边的挎包看了一眼,从里边拿出一个文具盒跟本子,随后将挎包拿起,递到了李怀德面前。

  李怀德慌忙接住。

  替身又低下头开始忙碌,一边画一边跟李怀德说话,

  “之前我弄出来过一台计算器,那东西虽然功能简单,但用我们现在的集成电路稍加改动,就能变成一种成本低廉,非常实用的工具,工作效率至少能超过算盘十倍。

  可是有些人是怎么做的呢,

  原型机上交以后,到现在,一点反馈都没有,我都不知道原型机现在在哪里,东西到底是被利用了起来,还是被束之高阁……”

  说到这里,替身抬头看了李怀德一眼,“你也没有那台计算器的消息?”

  李怀德尴尬一笑,

  他都忘了赵衍的作品当中还有那样一台设备,直到替身此时提起,他才警觉,

  ——似乎,好像,有人针对那台计算器做过报告,说是……跟算盘没什么两样……深度研究下去或许能有不错的成果,但暂时只能算是鸡肋。

  这些话能在赵衍跟前提吗?当然不行,

  此时的李怀德已经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找那些人的麻烦,起码给他们扣个失职帽子。

  替身又道:

  “大家一起发力,进度能快一些。

  电子管厂那这人不靠谱,何雨水跟善芙不爱跟人争,双方人数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电子厂的人大概率会闹幺蛾子。”

  李怀德听懂了替身的意思,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兄弟,你嫂子那边的人,绝对以何雨水和善芙马首是瞻。

  谁要是敢拎不清自己的身份,你只管跟我说,我来收拾他们。”

  替身点点头,“抓紧推动吧,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津门港,碧海蓝天,港口一片繁忙。

  港务局局长金丰年正叉着腰指挥工人们紧急转移国外同胞们前几天从周边各国转运回来的粮食。

  整整十船,八十万吨,全部是一袋袋包装好的优质大米。

  整整一千六百万袋,为了三天内卸掉这些大米,上面直接从军区调来了人。

  由于场地有限,同时参与卸货的人不能超过两万人,上面想了个办法,以两万人为一个单位,每四个小时轮换一次,为的就是保证体力和卸货速度。

  也幸亏参与卸船的都是纪律严明的子弟兵,那么大的场面,竟然做到了有条不紊,竟然没有出现混乱的场面。

  当然,影响也是有的,比如港口仓库差点被顶翻了房顶。

  再比如此后的十多天中,大家的工作重点跟难点就变成了转运这八十万吨粮食,

  卡车,马车,手推车,一齐上阵,不敢有丝毫的拖延。

  因为同胞们走的时候说过,半月后,还会有同样数量的粮食到港,参考第一批八十万吨大米的冲击下显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谁又敢大意?

  这边正忙得热火朝天,调度中心有人冲了过来。

  “金局长,有曙光航运的船只请求靠岸。”

  金丰年一愣,“没收到‘曙光航运’有船要来的消息啊……”

  调度中心工作人员连忙补充,“对方说了,这次是秘密运输任务。”

  金丰年心中一突,立马重视起来,“快去通知各单位,清场。”

  半个小时后货轮缓缓靠岸,船上下来十多人,平平无奇的样貌,平平无奇的穿着。

  为首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金属箱子。

  缓慢地环视一周,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慎重,没错,就是慎重。

  “那女士有一点小礼物送给自己的祖国。”向身后船上摆摆手。

  船上自带的起重机将一个六米长的集装箱缓缓吊了起来。

  金丰年看着那个起重机,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怎么来形容呢,巨大,厚重,以他多年来的经验来说,这东西的起重重量绝对不会低,保守估计也在五百吨。

  ……

  看着远去的货轮,再看看近在咫尺的集装箱, 副局长陈万里挠挠头,一脸的疑惑。

  “这是在闹哪样,不让打开,只说让最高级别的部门来接收,话说,他们说的最高级别到底有多高?”

  说着话,忽然看见地面上被压出来的裂痕,不由的脸色一变,“什么东西这么重?这得上百吨了吧?”

  金丰年却早已经变了颜色,“戒严!等我去打电话汇报!”

  ——金丰年没有猜错,这个六米集装箱,内部装满了壁厚达到五十厘米的铅质原料桶,整体重量超过五百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