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飞机(模型)-《带着机械文明去58年做幕后黑手》

  想要高效的,大量的收集牧草,就要用到专门的压捆机,

  加西亚农场的老旧机器已经没法胜任,

  但,谁叫赵衍是个顶级机械师呢,

  利用农场现有的零件,再从小镇杂货店老板那边淘一些,剩下的最后百分之一不到,赵衍干脆就开了挂,直接从自己的空间召唤。

  一通忙碌下来,两天吧,

  一辆破烂、巨大、丑陋到让人无法直视的压捆机被赵衍给捣鼓出来了。

  苏珊打了整整两天下手,结果最后组装起来,竟然丑到了这个地步,

  叉着腰楞了好一阵,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

  赵衍看出了她的不满,“干嘛,对我这么没有信心吗?”

  苏珊一手指着那个怪胎,“把它开走!我再也不想看见它!”

  刁蛮,爽利,心直口快,

  关系更近一步后,苏珊跟赵衍谈话就变成了这样。

  也许是在机械师的审美跟正常人的有所不同,

  赵衍再次检查一遍,挠着头一脸疑惑,“没问题啊,你从哪里看出来这家伙不能用的?”

  苏珊一脸嫌弃,“太丑了。”

  赵衍大怒,伸手就将人扛了起来,

  苏珊大惊,尖叫着,挣扎着,大笑着,声音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露天的牧草堆后。

  ……

  一卷捆扎好的牧草被压得不像样子,

  苏珊狠狠捶几拳赵衍,这才稍解心头之恨,

  赵衍笑嘻嘻地爬起来,“走了走了,给你看看我的杰作……”

  ……

  果然如同赵衍所料,机器没有任何问题,效率翻了十倍……

  一整个下午,

  艾玛忙完其他,带着比克找过来的时候,被那如山的牧草堆惊到了。

  “天呐,你是怎么做到的?”

  赵衍坐在草垛顶端得意的笑,“对于一个顶级机械师来说,这不算什么……”

  加西亚农场几天时间就收割够了一整个冬天草料的消息,被肖恩杰弗里那个老小子给传了出去,

  于是,整个小镇都轰动了起来,于是有很多人开始打听该从哪里购买这样一台设备,

  得知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后,

  就有人将主意打到了加西亚这台设备头上。

  关系都不错,往年每到繁忙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走动帮忙,

  如今有了好东西,加西亚的两个女人当然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借!连司机一起,拖走!

  ……

  赵衍正在开着自己弄出来的丑八怪四处帮忙的时候,

  轧钢厂的两位厂长,在某一天,一架银灰色涂装的涡扇飞机从头顶飞过以后,一齐陷入了癫狂。

  可怜的工具人替身被两人亲自堵在了临时用来培训上课的仓库。

  “说说吧,那么大个家伙,你确定那么大的飞机,是遥控的?”

  替身没有丝毫违和的微微一笑,“本来是在研究飞机上的涡扇发动机,

  可是啊,

  你们知道的,

  有些东西的理论是共通的,

  比如蒸汽轮机,再比如乙烯工程中的气体压缩机,还有用天然气做燃料发电的燃气轮机……”

  两个厂长,听到替身这样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心态一齐炸裂。

  杨爱国哆嗦着手,想要掏根烟出来都不能,最后还是从李怀德手里接过一根,

  两人抽了好几根烟,这才平息下来心情,

  依旧是杨爱国发问,转业方面,这两位一个半斤,一个九两,杨爱国就是那个九两。

  “你的意思是,你们有希望搞出乙烯工程中的气体压缩机?”

  替身嘿嘿一笑,表情跟本体一样恶劣,

  “正好材料足够,也正好讲到那一部分原理,

  你们知道的,那玩意,太小的话,大概也就能做做模型,

  我就想着吧,要不做个真正的压缩机出来,

  既然要造真正的气体压缩机,那么,涡扇发动机……咳咳,也就随手给弄出来了。

  不过啊,我们是真的没有真人驾驶,

  只是在地面上用遥控器操控的。

  毕竟我们材料跟设备都有限,没有办法,只能将发动机动力除以五,将机体也缩小到正常大小的五分之一,

  当然,也不是不能真人去开,就是吧,得穿着棉袄,背着氧气瓶,最好再背个降落伞……

  那玩意想要真正被驾驶,还是有很多末端的技术需要被攻克的,

  比如仓压系统,再比如空调系统,氧气系统等等,

  需要大量的资源,金钱,人力……

  仅仅依靠轧钢厂是不可能完成的。”

  两位厂长后来是怎么离开的?

  好像是手牵着手,

  又好像是互相搀扶着,

  总之这次弄出来的东西实在太过重大,两人心态必然是崩溃了的。

  随后不到两个小时,来了几卡车大头兵,设备,稿纸,人员,

  除了替身一个人,其它都给装走了,包括棒梗小当等一群小将,还有那一百多名技术学员。

  轧钢厂全体工人思想建设活动紧随其后,着实乱了好一阵子……

  ……

  搞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赵衍本体不得不回来善后。

  十二月下旬,临近元旦,

  内墙的某个巨大会议室内,此时正在举行一场专门为轧钢厂准备的汇报工作。

  杨爱国,李怀德,刘玉华,三位首脑齐聚一堂,就连粱拉娣跟赵衍都被拉了过来。

  此时正在台上汇报工作的是夏小兰,

  没错,就是夏小兰,

  新一届学员的技术总工程师。

  此时夏小兰的声音清脆犹如黄莺,对着手中厚厚的一叠稿纸,一板一眼地朗读:

  “轧钢厂在教授学徒的时候,喜欢将对应的知识加以拓展,往更专业,更广阔的方向拓展。

  这种传统我们已经坚持了两年,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了,

  收效非常好,

  毕业的学员不但能够胜任轧钢厂的工作,还能胜任外界各个行业比较尖端的工作。

  本期的教学也是一样,

  在教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学员们感兴趣的涡扇发动机,后来又发展到了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空压机等等,

  当然,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教授大家的机械技术,

  因此,这次的飞机模型,都是我们的学员一个零件一个零件,自己加工出来的。

  锻造,车削,镀膜,热处理,等等,全都是我们的学员亲手完成。

  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只装配出了一架飞机模型,

  由于时间有限,

  模型装配成功后我们就对它展开了少量的压力测试,

  很成功,这架体积只有正常飞机五分之一的飞机模型,到现在已经实现了长达三百小时的飞行而不见丝毫异常。”

  说到这里,夏小兰话音一转,

  “大家知道,飞机越大,对材料跟机械设计的要求就越严格,

  因此,模型的成功,并不能说明我们就能造出真正的飞机。

  但是,

  由于材料跟机械数据,我们都是按照正常的飞机来推演的,

  因此,我判断,这架飞机模型,应该是有上万小时的飞行寿命,

  当然,这只是猜测,我们的时间毕竟有限,没日没夜的飞,到现在也只飞了三百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