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城的黎明是被血染红的。
陈墨拄着断矛站在北门城头,晨露混着血水滴落在甲胄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眼眶布满血丝,左臂的箭伤又裂开了,血色浸透了绷带,在粗布战袍上晕开一朵丑陋的花。
“陈先生,喝点水吧。”项伯递过来一个水囊,少年人的声音嘶哑得厉害,玄色披风上满是刀砍斧凿的痕迹,“东面城墙快守不住了,秦军的投石机把女墙都砸塌了。”
陈墨接过水囊,抿了一口,冷水滑过喉咙,激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望向城东,那里的烟尘比别处更浓,隐约能听到楚军士兵的呐喊声越来越微弱。疤脸校尉显然把主力都调到了东面,想从那里撕开缺口。
“让钟离昧将军带预备队去支援。”陈墨的声音干涩如砂纸,“告诉他们,丢了东面城墙,我们都得死。”
项伯领命而去,转身时踉跄了一下——他的腿在昨天的激战中被流矢擦伤,却一直咬牙坚持着。陈墨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一阵刺痛。这个十三岁的少年,本该在书斋里读书,如今却要在尸山血海里挣扎。
城楼下,秦军的攻城锤还在不知疲倦地撞击着城门,每一次撞击都让整座城墙嗡嗡作响,仿佛随时会坍塌。陈墨知道,城门撑不了多久了,昨天傍晚,他亲自去查看过,门板上已经裂开了一道半尺宽的口子,全靠后面的沙包和木柱顶着。
“陈先生!”一个亲兵气喘吁吁地跑上来,手里捧着个陶罐,“军医说,这是刚熬好的七星草汤,让您赶紧给将军送去。”
陈墨接过陶罐,入手温热。项燕的病情昨晚又恶化了,昏迷中一直喊着“杀”和“守住”,军医说若是再找不到解药,恐怕撑不过今天。那个下毒的“故人”老者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搜遍了整个寿春城都找不到踪迹。
“你亲自送去,告诉军医,一定要想办法稳住将军的病情。”陈墨把陶罐交给亲兵,目光重新投向城外的秦军大营。
秦军的攻势比昨天更猛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像蚂蚁一样往上爬,云梯架满了城墙,箭雨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陈墨拿起身边的秦弩,这是他当年改良的款式,望山刻度清晰,射程比普通秦弩远出三成。他瞄准一个正在指挥攻城的秦军小校,扣动扳机,“咻”的一声,小校应声倒地。
楚军士兵一阵欢呼,士气稍振。
陈墨放下秦弩,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秦军的兵力是楚军的十倍,这样的消耗战,他们耗不起。粮食只够支撑五天,箭矢也快用尽了,更重要的是,士兵们已经到了极限,很多人都是带着伤在战斗,全靠一股意志力支撑着。
“陈先生,您看!”一个士兵指着秦军大营的方向喊道。
陈墨抬头望去,只见秦军大营里突然乱了起来,旗号变动频繁,攻城的士兵也放慢了脚步,似乎发生了什么变故。
“怎么回事?”陈墨皱眉。
“好像是……是王翦把那个疤脸校尉给抓起来了!”士兵兴奋地喊道。
陈墨拿起望远镜(这是他根据墨家图纸改良的器械),果然看到秦军帅旗下,几个亲兵正押着疤脸校尉,王翦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似乎在怒斥着什么。
“太好了!”项伯从东面城墙赶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王翦终于忍不住了!”
陈墨却没有那么乐观。王翦虽然阻止了疤脸校尉,但秦军的攻势并没有停止,只是换了个人指挥。这只能说明,王翦对当前的攻城方式不满,但灭楚的决心并没有动摇。
“小心点,”陈墨道,“王翦用兵深不可测,他很可能有更厉害的招数。”
话音刚落,秦军阵中突然响起一阵奇怪的鼓声,攻城的士兵纷纷后退。陈墨心中一紧,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只见秦军阵中推出了十几辆奇怪的车,车上装着巨大的木轮,轮上布满了锋利的铁刺,后面用几十头壮牛牵引着,正朝着城门的方向缓缓驶来。
“是冲车!”项伯脸色大变,“书上说过,这是春秋时期的攻城利器,没想到秦军还有这个!”
陈墨的脸色也变得凝重。冲车比攻城锤威力大得多,专门用来撞击城门,一旦被它撞到,北门必破无疑。
“快!把所有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城门后面!”陈墨大喊,“弓箭手,瞄准牛群射击!”
楚军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把石块、圆木、甚至伤员的担架都搬到了城门后面。弓箭手们也瞄准了冲车后面的牛群,射出密集的箭雨。
但秦军显然早有准备,冲车周围有盾牌手掩护,箭雨大多被挡了下来。少数几支射中牛群的,也没能阻止冲车前进的步伐。
“咚!咚!咚!”
冲车终于撞到了城门上,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北门都在摇晃,门板上的裂缝瞬间扩大,后面的沙包和木柱被震得粉碎。
“再加把劲!”陈墨亲自抱起一根圆木,顶在门后。
楚军士兵们也纷纷效仿,用身体和器械死死顶住城门。但冲车的撞击越来越猛烈,门板发出痛苦的呻吟,随时可能断裂。
“陈先生,东面城墙告急!秦军爬上来了!”一个传令兵大喊。
陈墨心中一沉,顾此失彼,这是守城的大忌。他看向项伯:“你在这里守住北门,我去东面!”
“可是……”项伯犹豫了。
“没有可是!”陈墨打断他,“守住北门,就是守住寿春!”
他拍了拍项伯的肩膀,转身朝着东面城墙跑去。一路上,不断有伤员被抬下来,惨叫声、呼喊声不绝于耳。
东面城墙果然已经失守了一段,秦军士兵正从缺口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与楚军士兵展开激烈的巷战。钟离昧浑身是血,正挥舞着长戟,奋力抵抗。
“钟离将军!”陈墨大喊。
钟离昧回头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陈先生,你怎么来了?北门……”
“北门暂时没事。”陈墨道,“快!组织士兵退守第二道防线,用巷战拖延时间!”
钟离昧点了点头,立刻开始组织撤退。陈墨则拿起一把剑,加入了战斗。他的剑法不如钟离昧精湛,但胜在灵活,专找秦军的破绽下手,很快就斩杀了几个秦军士兵。
巷战异常惨烈,双方在狭窄的街道里逐屋争夺,每前进一寸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陈墨的左臂伤口再次裂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守住寿春,为项燕争取时间。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秦军虽然占领了部分城区,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前进的步伐被死死拖住。
陈墨靠在一堵断墙上,大口喘着气。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眼前阵阵发黑,牵机引的毒性似乎也开始发作,后颈传来一阵熟悉的刺痛。
“陈先生,项公子派人来报,北门快守不住了!”一个士兵跑来报告。
陈墨心中一紧,刚要起身,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陈墨在一阵剧烈的摇晃中醒来。他发现自己躺在一辆板车上,正被人往项府的方向拉。拉车的是陈砚,少年人脸上满是泪水,一边拉一边哭:“哥,你醒醒!你千万别有事!”
“砚儿……”陈墨的声音微弱。
“哥!你醒了!”陈砚喜极而泣。
陈墨挣扎着坐起来,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北门……北门还是破了。”陈砚的声音带着哭腔,“项公子带着人在府衙附近死守,钟离昧将军也撤到那里了。秦军正在四处烧杀抢掠,寿春城……寿春城完了。”
陈墨的心像被狠狠揪住,痛得无法呼吸。他拼尽全力想要守住的寿春,终究还是破了。
“项将军呢?”陈墨急切地问道。
“父亲他……他还是没醒。”项伯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少年人浑身是血,眼神空洞,“军医说,已经尽力了。”
陈墨抬头望去,只见项伯推着一辆担架车,上面躺着昏迷不醒的项燕。项燕的脸色已经变成了青紫色,呼吸微弱,显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我们去哪?”陈墨问道。
“去宗庙。”项伯道,“那里是寿春最后的据点,也是……也是我项家的根。”
陈墨沉默了。宗庙是楚国的象征,也是他们最后的尊严。
板车在残破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两旁是燃烧的房屋和倒在地上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偶尔能看到零星的抵抗,但很快就被秦军淹没。
陈墨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他一直想阻止的悲剧。可他拼尽全力,还是没能阻止。
到了宗庙附近,果然看到楚军士兵在顽强抵抗。钟离昧站在宗庙门口,挥舞着长戟,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但他依旧没有后退一步。
“钟离将军!”项伯大喊。
钟离昧回头看到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丝苦笑:“公子,陈先生,你们怎么来了?快走吧,这里守不住了!”
“我们不走。”项伯道,“要死,我们死在一起!”
陈墨也下了板车,拿起一把剑:“我们还有最后一张牌。”
“什么牌?”钟离昧问道。
陈墨没有回答,只是对项伯道:“把项将军抬进宗庙,快!”
项伯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陈墨跟着走进宗庙,对守在里面的祭司道:“打开地宫,快!”
祭司愣住了:“地宫?那是存放国宝的地方……”
“别废话!”陈墨厉声道,“这是最后的希望!”
祭司不敢违抗,只好打开了通往地宫的入口。陈墨和项伯抬着项燕,走进了地宫。
地宫比上次来的时候更加昏暗,只有几支火把在燃烧。陈墨把项燕放在石台上,对跟进来的项伯道:“你在这里守着父亲,我出去看看。”
“哥!”陈砚拉住他。
“照顾好项公子。”陈墨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出地宫。
宗庙外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时刻,楚军士兵只剩下不到百人,钟离昧也浑身是伤,但他们依旧在顽强抵抗。
陈墨刚走出宗庙,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疤脸校尉!他显然是被王翦放了出来,正指挥着秦军士兵进攻宗庙。
“陈墨!你果然在这里!”疤脸校尉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狞笑,“抓住他!赏黄金千两!”
秦军士兵纷纷向陈墨扑来。陈墨挥舞着剑,奋力抵抗,但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很快就险象环生。
就在这时,宗庙里面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紧接着是一声巨响,仿佛有什么东西爆炸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正在进攻的秦军士兵。
陈墨也愣住了,他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震动过后,宗庙的大门突然打开,项伯从里面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是楚国的国宝,象征着楚王权力的和氏璧!
“秦军将士们!”项伯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异常坚定,“你们看清楚了!这是楚国的国宝和氏璧!只要你们退兵,我们愿意献上和氏璧,臣服于秦国!”
秦军士兵们纷纷愣住了,看向疤脸校尉,等待他的命令。
疤脸校尉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随即又露出一丝狠厉:“别听他的!拿下宗庙,和氏璧和所有功劳都是我们的!上!”
秦军士兵们犹豫了一下,还是朝着宗庙冲去。
陈墨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没想到,和氏璧也无法打动这些贪婪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住手!”
所有人都愣住了,循声望去,只见王翦站在不远处,脸色铁青。他身后跟着一队亲兵,显然是刚到。
“老将军!”疤脸校尉看到他,脸色一变。
“谁让你下令进攻宗庙的?”王翦的声音冰冷。
“我……我是为了大秦……”疤脸校尉结结巴巴地说。
“为了大秦?”王翦冷笑,“大秦要的是天下,不是杀戮!宗庙是楚国的圣地,你敢亵渎,就是在逼楚人造反!”
他挥了挥手:“把他给我拿下!”
亲兵们立刻上前,再次把疤脸校尉押了起来。疤脸校尉挣扎着:“老将军!你不能这样对我!我是奉了赵大人的命令……”
“赵高的命令?”王翦的声音更冷了,“在军中,只有我的命令!”
他看向陈墨,眼神复杂:“陈先生,你赢了。”
陈墨愣住了:“我赢了?”
“你守住了楚国最后的尊严。”王翦道,“我可以不屠城,也可以接受你们的臣服,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陈墨问道。
“项燕必须投降。”王翦道,“他是楚国的象征,只有他投降,才能真正平定楚地。”
陈墨的心沉了下去。项燕现在昏迷不醒,怎么投降?就算他醒着,以他的性格,也绝不会投降。
“他……他病得很重,恐怕……”陈墨道。
就在这时,宗庙里面传来一阵咳嗽声,项燕竟然醒了!
陈墨和项伯连忙走进宗庙,只见项燕挣扎着坐起来,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醒。
“父亲!”项伯喜极而泣。
项燕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陈墨,虚弱地问道:“城……破了?”
陈墨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愧疚:“对不起,项将军,我没能守住。”
项燕笑了笑,笑声中带着一丝释然:“不怪你……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他看向项伯,“伯儿,扶我起来。”
项伯扶着项燕,慢慢走出宗庙。王翦看到项燕,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王老将军,别来无恙。”项燕的声音虽然虚弱,但依旧带着一股傲气。
“项将军。”王翦拱了拱手,“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要你肯投降,我保证善待楚国百姓。”
项燕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的楚军士兵和百姓,沉默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投降。但我有一个条件。”
“请说。”王翦道。
“放过陈先生和我的儿子。”项燕道,“所有的罪责,我一个人承担。”
陈墨心中一震:“项将军!”
项燕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王翦看着项燕,又看了看陈墨,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
项燕笑了笑,突然拔出项伯腰间的剑,猛地刺向自己的胸口!
“父亲!”项伯大喊,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陈墨也愣住了,他没想到项燕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项燕看着王翦,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道:“我项燕……生为楚人,死为楚鬼……绝不……投降!”
说完,他倒在地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项伯抱着项燕的尸体,痛哭失声。
陈墨的眼眶也湿润了。这就是项燕,这就是楚国的傲骨。
王翦看着项燕的尸体,沉默了良久,终于叹了口气:“厚葬项将军。”
他看向陈墨,眼神复杂:“陈先生,你走吧。带着项伯,离开这里。”
陈墨看着项燕的尸体,又看了看痛哭的项伯,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对王翦道:“我不走。”
“你不走?”王翦愣住了。
“我要留下来,处理后事。”陈墨道,“还要照顾项伯。”
王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但你要记住,楚地已经平定,你们的身份也不一样了。”
陈墨没有说话,只是走到项伯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夕阳透过残破的宗庙大门照进来,落在项燕的尸体上,也落在陈墨和项伯的身上。陈墨知道,楚国灭亡了,但他的责任还没有结束。他要抚养项伯长大,要让他明白,和平比战争更可贵。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匆匆跑到王翦身边,低声说了几句。王翦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看向陈墨的眼神也多了一丝警惕。
陈墨心中一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翦沉默片刻,对陈墨道:“陈先生,恐怕你不能留在寿春了。”
“为什么?”陈墨问道。
“咸阳传来消息,赵高倒台了。”王翦道,“但他在倒台之前,给嬴政递了一份密信,说你……”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说你是吕不韦的儿子,还说你勾结项燕,意图谋反。”
陈墨的心猛地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嬴政……嬴政怎么说?”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王翦的眼神变得复杂:“嬴政下令,彻查此事。他还说,要亲自审问你。”
陈墨愣住了。嬴政要亲自审问他?这意味着什么?是福,还是祸?
他看着项燕的尸体,又看了看身边痛哭的项伯,心中一片迷茫。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夕阳渐渐落下,黑暗笼罩了寿春城。陈墨站在宗庙门口,望着远方咸阳的方向,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惑。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陈墨拄着断矛站在北门城头,晨露混着血水滴落在甲胄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眼眶布满血丝,左臂的箭伤又裂开了,血色浸透了绷带,在粗布战袍上晕开一朵丑陋的花。
“陈先生,喝点水吧。”项伯递过来一个水囊,少年人的声音嘶哑得厉害,玄色披风上满是刀砍斧凿的痕迹,“东面城墙快守不住了,秦军的投石机把女墙都砸塌了。”
陈墨接过水囊,抿了一口,冷水滑过喉咙,激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望向城东,那里的烟尘比别处更浓,隐约能听到楚军士兵的呐喊声越来越微弱。疤脸校尉显然把主力都调到了东面,想从那里撕开缺口。
“让钟离昧将军带预备队去支援。”陈墨的声音干涩如砂纸,“告诉他们,丢了东面城墙,我们都得死。”
项伯领命而去,转身时踉跄了一下——他的腿在昨天的激战中被流矢擦伤,却一直咬牙坚持着。陈墨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一阵刺痛。这个十三岁的少年,本该在书斋里读书,如今却要在尸山血海里挣扎。
城楼下,秦军的攻城锤还在不知疲倦地撞击着城门,每一次撞击都让整座城墙嗡嗡作响,仿佛随时会坍塌。陈墨知道,城门撑不了多久了,昨天傍晚,他亲自去查看过,门板上已经裂开了一道半尺宽的口子,全靠后面的沙包和木柱顶着。
“陈先生!”一个亲兵气喘吁吁地跑上来,手里捧着个陶罐,“军医说,这是刚熬好的七星草汤,让您赶紧给将军送去。”
陈墨接过陶罐,入手温热。项燕的病情昨晚又恶化了,昏迷中一直喊着“杀”和“守住”,军医说若是再找不到解药,恐怕撑不过今天。那个下毒的“故人”老者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搜遍了整个寿春城都找不到踪迹。
“你亲自送去,告诉军医,一定要想办法稳住将军的病情。”陈墨把陶罐交给亲兵,目光重新投向城外的秦军大营。
秦军的攻势比昨天更猛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像蚂蚁一样往上爬,云梯架满了城墙,箭雨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陈墨拿起身边的秦弩,这是他当年改良的款式,望山刻度清晰,射程比普通秦弩远出三成。他瞄准一个正在指挥攻城的秦军小校,扣动扳机,“咻”的一声,小校应声倒地。
楚军士兵一阵欢呼,士气稍振。
陈墨放下秦弩,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秦军的兵力是楚军的十倍,这样的消耗战,他们耗不起。粮食只够支撑五天,箭矢也快用尽了,更重要的是,士兵们已经到了极限,很多人都是带着伤在战斗,全靠一股意志力支撑着。
“陈先生,您看!”一个士兵指着秦军大营的方向喊道。
陈墨抬头望去,只见秦军大营里突然乱了起来,旗号变动频繁,攻城的士兵也放慢了脚步,似乎发生了什么变故。
“怎么回事?”陈墨皱眉。
“好像是……是王翦把那个疤脸校尉给抓起来了!”士兵兴奋地喊道。
陈墨拿起望远镜(这是他根据墨家图纸改良的器械),果然看到秦军帅旗下,几个亲兵正押着疤脸校尉,王翦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似乎在怒斥着什么。
“太好了!”项伯从东面城墙赶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王翦终于忍不住了!”
陈墨却没有那么乐观。王翦虽然阻止了疤脸校尉,但秦军的攻势并没有停止,只是换了个人指挥。这只能说明,王翦对当前的攻城方式不满,但灭楚的决心并没有动摇。
“小心点,”陈墨道,“王翦用兵深不可测,他很可能有更厉害的招数。”
话音刚落,秦军阵中突然响起一阵奇怪的鼓声,攻城的士兵纷纷后退。陈墨心中一紧,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只见秦军阵中推出了十几辆奇怪的车,车上装着巨大的木轮,轮上布满了锋利的铁刺,后面用几十头壮牛牵引着,正朝着城门的方向缓缓驶来。
“是冲车!”项伯脸色大变,“书上说过,这是春秋时期的攻城利器,没想到秦军还有这个!”
陈墨的脸色也变得凝重。冲车比攻城锤威力大得多,专门用来撞击城门,一旦被它撞到,北门必破无疑。
“快!把所有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城门后面!”陈墨大喊,“弓箭手,瞄准牛群射击!”
楚军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把石块、圆木、甚至伤员的担架都搬到了城门后面。弓箭手们也瞄准了冲车后面的牛群,射出密集的箭雨。
但秦军显然早有准备,冲车周围有盾牌手掩护,箭雨大多被挡了下来。少数几支射中牛群的,也没能阻止冲车前进的步伐。
“咚!咚!咚!”
冲车终于撞到了城门上,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北门都在摇晃,门板上的裂缝瞬间扩大,后面的沙包和木柱被震得粉碎。
“再加把劲!”陈墨亲自抱起一根圆木,顶在门后。
楚军士兵们也纷纷效仿,用身体和器械死死顶住城门。但冲车的撞击越来越猛烈,门板发出痛苦的呻吟,随时可能断裂。
“陈先生,东面城墙告急!秦军爬上来了!”一个传令兵大喊。
陈墨心中一沉,顾此失彼,这是守城的大忌。他看向项伯:“你在这里守住北门,我去东面!”
“可是……”项伯犹豫了。
“没有可是!”陈墨打断他,“守住北门,就是守住寿春!”
他拍了拍项伯的肩膀,转身朝着东面城墙跑去。一路上,不断有伤员被抬下来,惨叫声、呼喊声不绝于耳。
东面城墙果然已经失守了一段,秦军士兵正从缺口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与楚军士兵展开激烈的巷战。钟离昧浑身是血,正挥舞着长戟,奋力抵抗。
“钟离将军!”陈墨大喊。
钟离昧回头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陈先生,你怎么来了?北门……”
“北门暂时没事。”陈墨道,“快!组织士兵退守第二道防线,用巷战拖延时间!”
钟离昧点了点头,立刻开始组织撤退。陈墨则拿起一把剑,加入了战斗。他的剑法不如钟离昧精湛,但胜在灵活,专找秦军的破绽下手,很快就斩杀了几个秦军士兵。
巷战异常惨烈,双方在狭窄的街道里逐屋争夺,每前进一寸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陈墨的左臂伤口再次裂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守住寿春,为项燕争取时间。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秦军虽然占领了部分城区,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前进的步伐被死死拖住。
陈墨靠在一堵断墙上,大口喘着气。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眼前阵阵发黑,牵机引的毒性似乎也开始发作,后颈传来一阵熟悉的刺痛。
“陈先生,项公子派人来报,北门快守不住了!”一个士兵跑来报告。
陈墨心中一紧,刚要起身,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陈墨在一阵剧烈的摇晃中醒来。他发现自己躺在一辆板车上,正被人往项府的方向拉。拉车的是陈砚,少年人脸上满是泪水,一边拉一边哭:“哥,你醒醒!你千万别有事!”
“砚儿……”陈墨的声音微弱。
“哥!你醒了!”陈砚喜极而泣。
陈墨挣扎着坐起来,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北门……北门还是破了。”陈砚的声音带着哭腔,“项公子带着人在府衙附近死守,钟离昧将军也撤到那里了。秦军正在四处烧杀抢掠,寿春城……寿春城完了。”
陈墨的心像被狠狠揪住,痛得无法呼吸。他拼尽全力想要守住的寿春,终究还是破了。
“项将军呢?”陈墨急切地问道。
“父亲他……他还是没醒。”项伯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少年人浑身是血,眼神空洞,“军医说,已经尽力了。”
陈墨抬头望去,只见项伯推着一辆担架车,上面躺着昏迷不醒的项燕。项燕的脸色已经变成了青紫色,呼吸微弱,显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我们去哪?”陈墨问道。
“去宗庙。”项伯道,“那里是寿春最后的据点,也是……也是我项家的根。”
陈墨沉默了。宗庙是楚国的象征,也是他们最后的尊严。
板车在残破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两旁是燃烧的房屋和倒在地上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偶尔能看到零星的抵抗,但很快就被秦军淹没。
陈墨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他一直想阻止的悲剧。可他拼尽全力,还是没能阻止。
到了宗庙附近,果然看到楚军士兵在顽强抵抗。钟离昧站在宗庙门口,挥舞着长戟,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但他依旧没有后退一步。
“钟离将军!”项伯大喊。
钟离昧回头看到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丝苦笑:“公子,陈先生,你们怎么来了?快走吧,这里守不住了!”
“我们不走。”项伯道,“要死,我们死在一起!”
陈墨也下了板车,拿起一把剑:“我们还有最后一张牌。”
“什么牌?”钟离昧问道。
陈墨没有回答,只是对项伯道:“把项将军抬进宗庙,快!”
项伯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陈墨跟着走进宗庙,对守在里面的祭司道:“打开地宫,快!”
祭司愣住了:“地宫?那是存放国宝的地方……”
“别废话!”陈墨厉声道,“这是最后的希望!”
祭司不敢违抗,只好打开了通往地宫的入口。陈墨和项伯抬着项燕,走进了地宫。
地宫比上次来的时候更加昏暗,只有几支火把在燃烧。陈墨把项燕放在石台上,对跟进来的项伯道:“你在这里守着父亲,我出去看看。”
“哥!”陈砚拉住他。
“照顾好项公子。”陈墨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出地宫。
宗庙外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时刻,楚军士兵只剩下不到百人,钟离昧也浑身是伤,但他们依旧在顽强抵抗。
陈墨刚走出宗庙,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疤脸校尉!他显然是被王翦放了出来,正指挥着秦军士兵进攻宗庙。
“陈墨!你果然在这里!”疤脸校尉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狞笑,“抓住他!赏黄金千两!”
秦军士兵纷纷向陈墨扑来。陈墨挥舞着剑,奋力抵抗,但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很快就险象环生。
就在这时,宗庙里面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紧接着是一声巨响,仿佛有什么东西爆炸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正在进攻的秦军士兵。
陈墨也愣住了,他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震动过后,宗庙的大门突然打开,项伯从里面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是楚国的国宝,象征着楚王权力的和氏璧!
“秦军将士们!”项伯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异常坚定,“你们看清楚了!这是楚国的国宝和氏璧!只要你们退兵,我们愿意献上和氏璧,臣服于秦国!”
秦军士兵们纷纷愣住了,看向疤脸校尉,等待他的命令。
疤脸校尉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随即又露出一丝狠厉:“别听他的!拿下宗庙,和氏璧和所有功劳都是我们的!上!”
秦军士兵们犹豫了一下,还是朝着宗庙冲去。
陈墨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没想到,和氏璧也无法打动这些贪婪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住手!”
所有人都愣住了,循声望去,只见王翦站在不远处,脸色铁青。他身后跟着一队亲兵,显然是刚到。
“老将军!”疤脸校尉看到他,脸色一变。
“谁让你下令进攻宗庙的?”王翦的声音冰冷。
“我……我是为了大秦……”疤脸校尉结结巴巴地说。
“为了大秦?”王翦冷笑,“大秦要的是天下,不是杀戮!宗庙是楚国的圣地,你敢亵渎,就是在逼楚人造反!”
他挥了挥手:“把他给我拿下!”
亲兵们立刻上前,再次把疤脸校尉押了起来。疤脸校尉挣扎着:“老将军!你不能这样对我!我是奉了赵大人的命令……”
“赵高的命令?”王翦的声音更冷了,“在军中,只有我的命令!”
他看向陈墨,眼神复杂:“陈先生,你赢了。”
陈墨愣住了:“我赢了?”
“你守住了楚国最后的尊严。”王翦道,“我可以不屠城,也可以接受你们的臣服,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陈墨问道。
“项燕必须投降。”王翦道,“他是楚国的象征,只有他投降,才能真正平定楚地。”
陈墨的心沉了下去。项燕现在昏迷不醒,怎么投降?就算他醒着,以他的性格,也绝不会投降。
“他……他病得很重,恐怕……”陈墨道。
就在这时,宗庙里面传来一阵咳嗽声,项燕竟然醒了!
陈墨和项伯连忙走进宗庙,只见项燕挣扎着坐起来,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醒。
“父亲!”项伯喜极而泣。
项燕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陈墨,虚弱地问道:“城……破了?”
陈墨点了点头,声音带着愧疚:“对不起,项将军,我没能守住。”
项燕笑了笑,笑声中带着一丝释然:“不怪你……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他看向项伯,“伯儿,扶我起来。”
项伯扶着项燕,慢慢走出宗庙。王翦看到项燕,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王老将军,别来无恙。”项燕的声音虽然虚弱,但依旧带着一股傲气。
“项将军。”王翦拱了拱手,“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要你肯投降,我保证善待楚国百姓。”
项燕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的楚军士兵和百姓,沉默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投降。但我有一个条件。”
“请说。”王翦道。
“放过陈先生和我的儿子。”项燕道,“所有的罪责,我一个人承担。”
陈墨心中一震:“项将军!”
项燕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王翦看着项燕,又看了看陈墨,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
项燕笑了笑,突然拔出项伯腰间的剑,猛地刺向自己的胸口!
“父亲!”项伯大喊,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陈墨也愣住了,他没想到项燕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项燕看着王翦,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道:“我项燕……生为楚人,死为楚鬼……绝不……投降!”
说完,他倒在地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项伯抱着项燕的尸体,痛哭失声。
陈墨的眼眶也湿润了。这就是项燕,这就是楚国的傲骨。
王翦看着项燕的尸体,沉默了良久,终于叹了口气:“厚葬项将军。”
他看向陈墨,眼神复杂:“陈先生,你走吧。带着项伯,离开这里。”
陈墨看着项燕的尸体,又看了看痛哭的项伯,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对王翦道:“我不走。”
“你不走?”王翦愣住了。
“我要留下来,处理后事。”陈墨道,“还要照顾项伯。”
王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但你要记住,楚地已经平定,你们的身份也不一样了。”
陈墨没有说话,只是走到项伯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夕阳透过残破的宗庙大门照进来,落在项燕的尸体上,也落在陈墨和项伯的身上。陈墨知道,楚国灭亡了,但他的责任还没有结束。他要抚养项伯长大,要让他明白,和平比战争更可贵。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匆匆跑到王翦身边,低声说了几句。王翦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看向陈墨的眼神也多了一丝警惕。
陈墨心中一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翦沉默片刻,对陈墨道:“陈先生,恐怕你不能留在寿春了。”
“为什么?”陈墨问道。
“咸阳传来消息,赵高倒台了。”王翦道,“但他在倒台之前,给嬴政递了一份密信,说你……”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说你是吕不韦的儿子,还说你勾结项燕,意图谋反。”
陈墨的心猛地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嬴政……嬴政怎么说?”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王翦的眼神变得复杂:“嬴政下令,彻查此事。他还说,要亲自审问你。”
陈墨愣住了。嬴政要亲自审问他?这意味着什么?是福,还是祸?
他看着项燕的尸体,又看了看身边痛哭的项伯,心中一片迷茫。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夕阳渐渐落下,黑暗笼罩了寿春城。陈墨站在宗庙门口,望着远方咸阳的方向,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惑。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