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玻璃-《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

  深冬的寒意被隔绝在外,将作监下属的琉璃坊内却热浪灼人。巨大的陶土坩埚在窑火中烧得通红,里面是翻滚熔融、粘稠如蜜的琉璃液。大匠石臼,一个沉默寡言、双手布满烫伤疤痕的老工匠,正屏息凝神,用长长的铁管从坩埚中挑起一小团炽热耀眼、亮得令人无法直视的橙红色液团。

  他的动作缓慢而稳定,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世间最脆弱的梦。周围的学徒和工匠们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团流动的光。他们已经失败了太多次,烧坏了无数炉料,得到的不是浑浊不堪的疙瘩,就是布满气泡、轻易炸裂的废品。《实用手工业技术入门》中关于“透明琉璃”的记载语焉不详,只提了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以及需要极高的温度,剩下的,全靠他们一次次尝试、摸索、付出灼伤的代价。

  石臼的手臂稳健地转动、吹气、再放入模具中微微塑形……汗水从他额角滑落,滴在窑砖上瞬间蒸发。

  终于,那团灼热的光华渐渐冷却、凝固,颜色从橙红褪为明黄,再变为浅淡的金色,最后……呈现出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近乎无色的透明!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置于铺满细沙的冷却台上。

  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待着那一声熟悉的、宣告失败的炸裂声。

  时间一点点过去。没有炸裂。

  石臼用颤抖的手,拿起一根细铁棍,极其轻微地敲击了一下那已完全冷却的物件。

  “叮——”一声清脆、悠长、宛如玉磬的轻响回荡在安静的工坊内。

  成功了!

  那是一片略显厚重、边缘不甚规整、内部还带着些许微小气泡的平板玻璃。但它确确实实是透明的!能清晰地透过它看到后面工匠激动得扭曲的脸!

  短暂的死寂后,工坊内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工匠们激动得互相捶打拥抱,有人甚至抹起了眼泪。石臼长长吁出一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虔诚的笑容,他伸出粗糙的手指,极其小心地触摸着那片冰冷的、光滑的、奇迹般的透明。

  消息像插了翅膀,第一时间飞报给了将作大匠公输邈。正为水泥路进度焦头烂额的公输邈猛地站起身,几乎打翻案几:“果真?快!拿来我看!”

  当那片沉甸甸、冰凉剔透的玻璃被小心翼翼捧到他面前时,公输邈的眼睛瞪得溜圆。他拿起玻璃,对着窗外冬日的阳光——原本被窗纸滤得昏黄柔和的光线,此刻毫无保留、清晰锐利地穿透而过,在他掌心投下一块亮得晃眼的光斑。

  “天佑大秦!天书显灵!”公输邈激动得声音发颤,“快!备马!我要立刻面见陛下!”

  咸阳宫偏殿,嬴稷正在听户部尚书诉苦,关于这个冬天各项超支的用度,尤其是水泥路和那几处新矿窑的耗费。气氛有些沉闷。

  就在这时,内侍急报,将作大匠公输邈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嬴稷微微皱眉,示意户部尚书稍候。只见公输邈风尘仆仆,官袍上还沾着灰烬,却满脸红光,捧着一个蒙着绸布的托盘,几乎是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天大喜讯!琉璃坊……琉璃坊依天书所载,成功烧制出……出‘玻璃’了!请陛下御览!”

  绸布掀开,那片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纯净透明的玻璃,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户部尚书倒吸一口凉气,忘了君臣礼仪,伸长脖子去看。

  嬴稷的瞳孔微微收缩。他放下朱笔,起身走下御座,来到公输邈面前,伸手拿起那片玻璃。冰冷的触感,极致的透明,以及那远超琉璃的纯净度,让他心中巨震。

  他举步走到窗边,将玻璃对准窗棂。刹那间,窗外被积雪覆盖的庭院、枯枝的纹理、甚至远处巡逻侍卫的身影,都无比清晰地映入眼帘,再无任何隔阂!

  “好……好一个玻璃!”嬴稷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此物……此物之大用,远超琉璃!公输爱卿,尔等立下大功!”

  “臣不敢居功,全赖陛下洪福,天书指引,及石臼等工匠日夜不辍之功!”公输邈激动道。

  “赏!所有参与工匠,重赏!石臼,擢升工师,秩比六百石!”嬴稷当即下令,“公输爱卿,立刻扩大玻璃工坊,全力研制,提升品质,探索其用!首要之务,是先替朕……替清辉学堂那暖房,换上玻璃窗!”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女儿和那些孩子们心心念念的苗苗。

  “臣遵旨!”公输邈大声应道,干劲十足。

  一旁的户部尚书看着那透明的奇物,又看看兴奋的皇帝,忍不住小声嘀咕:“陛下,此物虽好,然研制耗费恐亦不小……”

  嬴稷心情极好,朗声笑道:“爱卿目光何其短浅!你只见其耗,未见其利!此物若能量产,用于宫室,可省灯油无数;用于器皿,洁净远胜陶瓦;若将来……能制成镜,其清晰可比真人!其中利益,岂是区区耗费可比?此乃又一生财利国之器!”

  户部尚书被说得一愣一愣,再看那玻璃,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一件“玻璃制品”被送到了秦昭面前。那是将作监的工匠们加班加点、精心打磨出的一面小玻璃镜,背后镶着檀木边。

  当秦昭好奇地接过,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镜中那个眉眼精致、鼻头冻得有点红、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小女孩时,她吓了一跳,差点把镜子扔了。

  “这……这是我?”她难以置信地摸摸自己的脸,镜子里的小女孩也做了同样的动作。

  “哈哈哈哈!”周围的孩子们爆发出善意的哄笑。

  “是我!真的好清楚呀!”秦昭很快反应过来,对着镜子做鬼脸,挤眼睛,玩得不亦乐乎。这比宫里常用的铜镜清晰了何止百倍!

  玻璃的成功,像一股清新的风,暂时吹散了朝堂上因水泥路进展缓慢而弥漫的沉闷之气。嬴稷趁热打铁,将一面更大的玻璃镜赐给了萧皇后,皇后对镜理妆时清晰的映像,很快引起了后宫嫔妃们的惊叹和渴望。一股对于玻璃的隐秘需求,开始在最顶尖的权贵阶层中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