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冰刀-《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

  深冬的咸阳宫,银装素裹。几日大雪初晴,阳光照在琉璃瓦的积雪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八岁的秦昭穿着她那身绯色羽绒小袄,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在宫苑扫出的小道上跑来跑去,小皮靴踩在松软的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脆响。

  她最近得了件新宝贝——一双从大集上换来的、亮闪闪的“冰刀”。卖货的老爷爷说,穿上这个,在冰上能像小鸟一样飞!她宝贝得什么似的,今天雪停了,就闹着要去太液池试试。

  太液池早已冻得结结实实,光滑如镜,映着蓝天白云。几个小宦官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生怕这位小祖宗摔着碰着。

  秦昭坐在石凳上,笨手笨脚地往靴子上绑那铁片片做的冰刀,折腾得鼻尖冒汗才勉强固定好。她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刚迈出一步——

  “哎哟!”

  噗通一声,结结实实摔了个屁股墩儿。冰凉的感觉瞬间透过厚厚的羽绒裤传进来。

  “殿下!”小宦官们吓得魂飞魄散,冲上来要扶。

  “不许扶!我自己能行!”秦昭小脸憋得通红,倔强地推开他们,自己手脚并用地爬起来。可惜没站稳,又是一滑,这次直接趴冰面上了。

  小宦官们想笑又不敢笑,脸憋得比秦昭还红。

  正当秦昭跟光滑的冰面较劲,摔了第七八跤,气得快哭出来时,一个带着笑意的清亮声音传来:

  “雨宸殿下这是……在练五体投地大礼吗?”

  秦昭抬头,只见孙婉和李昀不知何时来了,正站在岸边。孙婉穿着一身利落的骑射服,外面套着件青色的羽绒比甲,脸上是毫不掩饰的促狭笑容。李昀则还是一副小书生模样,裹得严严实实,看着冰面有些犹豫。

  “要你管!”秦昭嘟着嘴,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又想挣扎着爬起来。

  孙婉哈哈一笑,竟也从身后拿出一双简陋的木质冰鞋,底下嵌着磨光的铁条:“巧了,我父亲年轻时在北地驻守,给我带过这个。殿下,光有勇气可不行,得用巧劲儿!”

  她说着,熟练地绑好冰鞋,轻盈地滑到冰面中央,甚至还转了个圈,姿态颇为优美。她出身将门,性子飒爽,运动天赋极佳。

  秦昭看得眼睛都直了,也忘了生气,满眼羡慕:“孙婉姐姐好厉害!”

  李昀在岸上跺了跺脚,似乎被孙婉的表现刺激到了,也忍不住开口,带着点书呆子气:“《考工记》有云,‘行冰者,需利器而重心稳’。殿下,您那冰刀虽好,但初学需借力之物。或许……可仿照幼童学步车,制一‘冰车’辅助?”他越说眼睛越亮,仿佛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课题。

  秦昭眨巴着眼,没太听懂,但“借力”两个字听明白了。她左右看看,指着旁边一个被雪覆盖的石凳:“推那个!”

  小宦官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合力把那个沉重的石凳推到了冰面上。秦昭立刻扑过去,双手死死撑着石凳边缘,借着推力,果然能晃晃悠悠地向前滑行了!

  “哈哈哈!动了动了!”她高兴得大叫。

  孙婉滑回来,看着她这笨拙又可爱的样子,忍俊不禁,也不再炫耀,而是放慢速度,在她身边保护着,时不时出言指点:“脚分开些!膝盖弯一点!对!看前面!”

  李昀见状,也鼓起勇气,找小宦官要了双普通的靴子,小心翼翼地下到冰面,不敢往中间去,只沿着岸边一点点蹭,时不时还因为失衡手舞足蹈一下,惹得孙婉毫不客气地大笑。

  太液池上顿时热闹起来。一个公主推着石凳横冲直撞,一个将门之女潇洒滑行偶尔指导,一个侍郎公子在岸边笨拙地练习平衡,一群小宦官紧张兮兮地围着转悠,惊呼声、欢笑声、还有孙婉毫不留情的嘲笑声洒满了冰面。

  消息很快传到了嬴稷和萧皇后耳中。两人恰好议完事,便信步走来太液池边看看。

  看到冰面上那滑稽又充满生机的一幕,尤其是女儿推着石凳、小脸冻得通红却笑容灿烂的模样,嬴稷严肃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上扬。

  萧皇后笑着摇头:“这孩子……真是胡闹。”语气里却满是宠溺。

  嬴稷看了一会儿,忽然对身旁的公输邈道:“听闻北人善冰嬉,不仅为戏,亦可练平衡、增体魄、速行军。朕看这冰刀,倒有点意思。”

  公输邈何等机敏,立刻领会:“陛下圣明!将作监可尝试精进此物,或可用于军中冬季操练?即便民间,亦是强身健体之良法。”

  “可。”嬴稷颔首,“先去清辉学堂试试,做一批安全的,让小子们去闹吧。”

  于是,没过几天,清辉学堂的武课内容里,就多了一项“冰嬉”。公输邈带着匠人改进了冰刀和冰鞋的设计,更安全易学,还真的做了几个李昀提议的、带扶手的木质“学步冰车”。

  学堂后的一个小池塘被开辟成了冰场。每日散学后,那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摔得四仰八叉,又互相搀扶着爬起来,技术好的如孙婉,已经开始学习简单的花式动作;李昀虽然依旧滑得小心翼翼,但至少不再只沿着岸边蹭了;秦昭则彻底爱上了这种飞一样的感觉,虽然还是经常摔倒,但每次都能咯咯笑着爬起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