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星罗棋布·遗策定乾坤-《窥命观天》

  巡天镜中,时云起的镜像在王莽那一道寂灭剑气的点化下,不仅彻底稳固,更仿佛短暂接通了其生前那浩瀚如星海般的推演之力。他不再仅仅是传递破碎的信息,那双虚幻却充满智慧的眼眸,仿佛倒映着整个天下的脉络。

  他抬起手,指尖在镜面上轻划,不再是零散的信息,而是一幅庞大、精密、贯穿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布局全图,如同星辰罗盘般在镜中徐徐展开!这并非他临时起意,而是他早在窥见天道浩劫碎片时,便已开始构思、并随着事态发展不断修正完善的终极遗策!

  “吾布局,非为一族一地,而为天地重归有序,为众生争一线生机。” 镜像时云起的声音虽依旧无法传出镜面,但那磅礴的意念却清晰地回荡在慕容白芷、叶默、泠、墨言乃至邪求人的识海之中。

  布局一:薪火相传,暗棋遍布。

  镜中浮现出北境边关的老兵、南海之滨的盲眼婆婆、西漠古寺的小沙弥、中州城池的说书先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影像。“彼等,皆为‘薪火’。吾以残存天机遮掩,将其布于关键节点。非为颠覆,而为存续。北地龙骧卫旧部,可断轩辕道汲运之爪牙;南海古灵,可扰其气运吞噬;西漠阵图,可暂护一方净土;中州‘听风阁’,可聚拢人心,散播真相。彼等虽力微,然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于浩劫中保文明不绝。”这正是他在皇城血案前,暗中联系、布下的棋子,即便他身死,这些暗棋依旧在发挥作用,延缓着灾难,保存着希望。

  布局二:天道玉牒,净化之钥。

  镜光聚焦在叶默怀中的天道玉牒上。“此物非仅净化邪祟,更是引动天道关注、调和秩序之信物。吾早算定,浩劫极致,天道必怒而归墟。然归墟之力暴虐无差,需一‘引子’导其向善。玉牒蕴秩序本源,持之者,于归墟刹那以善念祈愿,可稍平天心之怒,为世间保留一线重建之基。”这解释了为何叶默能在归墟中引动玉牒,为何天道在无差别清洗中会对“道理”与“慈悲”网开一面!这一切,竟也在时云起的推算之内!

  布局三:三族交汇,破局之机。

  镜中显现出人、绫、纸三族的象征图腾交织在一起。“绫族通晓织理,可感天地失衡之源;纸族承载历史,可知古今应对之法;人族坚韧不屈,可为践行之力。三族禀赋各异,本难相容,然‘司命讧歼’之劫,迫使其不得不合。吾早已推演出泠之苏醒与墨言之现世的大致时机与地点……尔等今日之汇聚,并非偶然。”他竟连泠会被灵韵吸引离开族地、墨言会因高价值“观测目标”出现而现身都算到了!他将对抗“讧歼”的希望,部分寄托在了这被迫联手的三族同盟之上!

  布局四:寂灭行者,因果之刃。

  王莽那寂灭的身影在镜中浮现。“王莽之道,乃终极之‘静’,恰克‘讧歼’极致之‘动’。然其超然物外,唯有利导。吾算定其对扰乱终末序曲之‘讧歼’必生厌弃,更知其与冥古(乌鸦道人)之间存在未了因果……故,吾残存镜像,便是引其出手最佳之‘饵’。”他早就料到王莽会因为“清扫障碍”和了结因果而愿意暂时合作,甚至算准了王莽有能力稳定他的镜像!这份对人心、对因果的把握,堪称恐怖!

  布局五:镜像为引,遗策终现。

  镜中,时云起的镜像指向自身。“吾身死道消,然意识散入巡天镜,化为信息烙印,此为第一步。待天道归墟,法则剧变,此烙印有极微可能被引动显化,此为第二步。再遇王莽寂灭之力,得其相助,短暂恢复部分推演之能,终可展现此局全貌……此为第三步。”他以自己的死亡、镜像的存续、乃至王莽的力量,都作为棋局的一部分,只为了在此刻,将这关乎天下命运的最终布局,完整地呈现给后继者!

  镜中的星辰罗盘缓缓旋转,各个布局节点光芒流转,彼此呼应,构成了一张笼罩整个天下、贯穿时间线的宏大网络。这张网,在浩劫中尽力减少着损失,在归墟后保留着希望,在新生纪元汇聚着力量,最终指向那共同的敌人——“司命讧歼”及其代理人!

  慕容白芷等人看得心神激荡,久久无言。时云起,这位司天监正,以其生命为代价,以其无上智慧为笔墨,早已为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描绘出了一幅绝境求生的路线图!

  “如今,棋局已明。”镜像时云起的意念带着一丝疲惫,却无比坚定,“‘讧歼’之力正在皇城加速凝聚,挑动纷争,汲取养分。尔等需依此布局,汇聚三族之力,引导寂灭之刃,直捣黄龙,斩断其根源。切记,攻心为上,破‘讧’为先,方可谈‘歼’灭。”

  他的身影开始微微闪烁,变得有些不稳定,显然王莽的力量和这种全功率的推演消耗巨大。

  “吾之余力无多,仅能再为尔等推演一次皇城行动之最佳路径与变数……望尔等,莫负苍生。”

  镜中光芒再变,开始勾勒出潜入皇城、应对被夺舍的“新帝”、以及如何针对性地瓦解“讧歼”之力的具体行动方案……

  时云起,以其算尽天下的智慧与牺牲,已然为这终局之战,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剩下的,便是执行者们,如何在这波澜云诡的棋局中,落下那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