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瘸子就是王双喜-《我在大学斩鬼悟道》

  午夜的城市边缘,寂静得可怕,只有两人粗重的喘息和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张清明后背的冷汗早已浸透衣服,与那阴冷的刺痛混合在一起,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肺腑的疼痛。

  陈斌的身体越来越冷,伏在他背上,像一块正在融化的寒冰。

  “感觉…他身上的‘印记’…在…在吸周围的水汽…”

  林薇薇的声音带着惊惶,“像…像个…小漩涡…”

  张清明心头更沉,脚步丝毫不敢停歇。

  终于,穿过最后一片低矮的棚户区,带着浓重水腥气和淤泥腐败味道的夜风扑面而来。

  浑浊的河水在远处黑暗中流淌,发出低沉的呜咽。

  一片废弃的小码头出现在眼前,几艘破旧的木船歪斜地半沉在岸边浅滩,腐朽的缆绳在风中轻轻摆动。

  “就这里!”

  张清明将陈斌小心地放在码头一块相对干燥的木板上。

  冰冷的河水就在几步之外拍打着石岸。

  林薇薇立刻跪坐在陈斌身边,双手颤抖着按住他胸口,徒劳地想要传递一点暖意。

  张清明则快速检查陈斌的状况。

  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脉搏迟缓冰冷,肩胛间那个暗青的“替身咒”

  印记颜色似乎更深了,如同一个不断旋转的墨色漩涡,散发着透骨的寒意。

  更糟糕的是,他自己后背被绿光扫中的地方,那阴寒的刺痛感正在蔓延,左臂也开始传来阵阵麻木感。

  “张大哥…你的背…”

  林薇薇也注意到了他苍白的脸色和额角的冷汗。

  “没事。”

  张清明咬牙撕开自己后背的衣服,借着林薇薇的手电光侧头看去。

  后心偏左的位置,赫然印着一片巴掌大的青黑色瘀痕,皮肤表面凝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丝丝缕缕的阴寒正不断向体内侵蚀。

  “是…是那铜镜的阴煞气…”

  林薇薇声音发颤,“感觉…像…像毒蛇的牙印…在往里钻…”

  张清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运转起龙虎山最基础的凝神心法。

  丹田内那微薄的道力艰难流转,带来一丝微弱却异常坚韧的暖意,勉强护住心脉,抵抗着阴寒的侵蚀。

  他撕下衣襟,蘸着冰冷的河水,用力擦拭陈斌肩胛上的“替身咒”

  印记,试图用活水冲刷。

  河水触及印记,发出轻微的“嗤嗤”

  声,冒起缕缕极淡的黑烟,印记的颜色似乎真的淡了一丝!

  但下一秒,一股更强的反噬阴寒顺着水流猛地倒卷回来,张清明只觉得指尖如同被冰针狠刺,整条手臂瞬间麻木!

  “不行!”

  他猛地缩回手,脸色更加难看,“这咒怨气太深,活水只能暂时压制,冲不散!”

  “那…那怎么办?”

  林薇薇看着陈斌越来越弱的生命气息,急得快疯了,“周瘸子说时辰快到了…水路…斌哥他…”

  水路?

  时辰?

  张清明脑中飞速转动。

  周瘸子提到过“锁龙渊”

  镇煞印泣血,“眼”

  要开了,需要“筏子”

  去扛煞气反冲…这“替身咒”

  恐怕就是让陈斌成为那个探路的“筏子”

  时辰一到,无论陈斌身在何处,恐怕都会被强行拖入“水路”

  “必须找到解法!或者…找到周瘸子口中的‘时辰’到底是什么时候!”

  张清明目光扫过黑沉沉的河面,“他守塔几十年,肯定知道关键!”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轻微、如同铁片摩擦的“沙沙”

  声,从码头下游的黑暗处传来。

  两人瞬间警觉!

  手电光柱猛地扫过去!

  只见在离岸几米远的浑浊河水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正随着水波起伏,缓缓向岸边漂来。

  那东西不大,像是个被水泡胀的皮囊。

  “是…是个书包?”

  林薇薇眼尖,声音带着不确定的惊恐。

  手电光下,那东西的轮廓清晰起来——一个被河水泡得发白变形、鼓鼓囊囊的旧式帆布书包!

  书包带子缠绕着,书包口微微张开,里面似乎塞满了浸透水的纸团。

  “感觉…没有…活气…”

  林薇薇的灵觉让她稍稍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绷紧,“但是…书包里…有东西…在‘哭’…好小的…哭声…”

  哭声?

  张清明眉头紧锁。

  他环顾四周,捡起一根长长的、被河水冲到岸边的枯树枝,小心翼翼地伸过去,钩住书包带子,慢慢将其拖到岸边。

  书包很沉,浸透了水。

  张清明用树枝挑开那微微张开的书包口。

  哗啦。

  一堆被水泡烂、粘连在一起的作业本、试卷和旧课本滑了出来,糊在潮湿的泥地上。

  纸张早已模糊不清,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河腥和纸张腐败的恶臭。

  而在这些烂纸下面,露出了一本相对完好的硬壳笔记本。

  笔记本的塑料封皮也泡得发白,但依稀能看清封面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王小河,三年二班”

  “王小河?”

  林薇薇低声念出名字,忽然想起什么,“文曲坳…王双喜…这名字…”

  张清明心中一动。

  他用树枝小心地翻开那硬壳笔记本的封面。

  扉页上,贴着一张小小的、同样被水泡得发皱模糊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约莫八九岁的男孩,剃着小平头,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对着镜头怯生生地笑着。

  照片下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送给爸爸,我以后也要开火车!”

  再往后翻,笔记本里大多是些幼稚的涂鸦和简单的算术题。

  直到翻到中间几页,字迹变得潦草而用力,充满了恐惧:

  “爸爸还没回来…村里人都说火车掉河里了…爸爸是司炉…”

  “奶奶天天哭…说书害了爸爸…把书都烧了…可爸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