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东将几块较大的残碑碎片小心包好,带回小院。他没有声张,只是嘱咐刘老三暂且封锁消息,不要让村民靠近后山那片区域,尤其是发现碎片的东侧角落。
小院内,油灯如豆。林卫东将碎片在石桌上拼凑,虽然依旧残缺大半,但碑基的轮廓已然清晰。暗青色的材质在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那些古老的刻痕如同蛰伏的虫蛇,散发着令人心神不宁的气息。他指尖萦绕着一丝微弱的琉璃净火,不敢直接灼烧,只是以其纯净的气息去感应。
净火触及碎片,那沉寂的阴煞之气再次本能地收缩,如同拥有意识般,牢牢龟缩于碎片核心最深处,抵御着外界的探知。但这一次,林卫东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当净火气息扫过那些古老刻痕时,刻痕的走向,碎片边缘的断裂口,以及内部阴煞之气的流淌脉络,隐隐在他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副残缺的、指向地脉深处的“路径”!
这路径并非实体通道,更像是一种能量流向的轨迹,幽深、曲折,最终指向西北方向,野狐岭更深处!
“果然……养尸冢并非孤立存在。这残碑,像是一个……路标?或者,是某个更大封印体系的一部分?”林卫东心中凛然。秦老魔和玄影道人选择此地布置“太阴炼形”,绝非偶然,恐怕正是看中了这地底深处隐藏的、更为古老的秘密,试图借其力,甚至……窃取其源!
他回想起“薪火”玉简中那段模糊的星空废墟影像,那崩塌的石门刻痕,与这残碑上的风格何其相似!难道这龙门山野之下,埋藏着与那影像相关的遗迹?
此事关系重大,远超一村一地的安危。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谨慎的探查。
次日,林卫东找到了正在组织村民修复房屋的刘老三。
“刘队长,我需要去一趟县城。”林卫东开门见山,“后山发现的东西,来历恐怕不简单,我想去文物办找刘主任再请教一下,或许他能认出这碎片的来历。”
刘老三如今对林卫东已是言听计从,闻言立刻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马车!要不要多带几个人?”
“不必,人多眼杂,我独自去更快。”林卫东摇头。他如今身负琉璃净火,虽未完全恢复,但等闲危险已不足惧,独自行动反而更方便。
他没有携带那些沉重的残碑碎片,只将最小的一块、刻痕相对清晰些的带在身上,用布包好。随后,他便坐上刘老三安排的马车,再次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
一路无话。抵达县城时,已是下午。街道依旧喧嚣,但林卫东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氛,巡逻的民兵数量似乎也比往常多了一些。
他没有耽搁,径直来到城东老街的文物管理办公室。
小楼依旧安静,堆满杂物。刘主任正戴着那副厚厚的眼镜,伏在案前修补一本残破的古籍。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是林卫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扶了扶眼镜:“小林?你怎么又来了?龙门村那边……没事了吧?”他显然也听说了龙门村前几日的异状。
“暂时无碍了,刘主任。”林卫东在他对面坐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那个小布包放在桌上,推了过去,“这次来,是想请您看看这个。”
刘主任疑惑地打开布包,当看到那块暗青色、布满古老刻痕的金属碎片时,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色骤变!他猛地凑近,几乎把脸贴到了碎片上,手指颤抖着,却不敢真正触碰。
“这……这是……‘幽冥铁’?!”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比上次认出“幽冥文”时更加激动,“这东西……你从哪里得来的?!”
“后山,养尸冢被毁后,地脉变动,露出来的。”林卫东沉声道,“刘主任,这‘幽冥铁’是何物?”
刘主任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下来,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碎片夹起,对着灯光仔细观看,脸色越来越凝重。
“幽冥铁……据一些极其冷僻、几乎被视为妄谈的古籍记载,并非人间凡铁,而是源自‘九幽’或类似阴冥之地的奇异金属,蕴含至阴至寒之气,万古不腐!多用于构建……构建沟通阴阳、镇压邪魔的古老封印或者……祭祀之地!”他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你看这刻痕,”他用镊子尖虚指着那些模糊的纹路,“这风格,比阴符宗的‘幽冥文’更加古老、更加原始!倒像是……像是传说中的‘先天鬼箓’!是天地生成、蕴含阴冥法则的文字!这种东西,怎么会出现在龙门村的后山?!”
沟通阴阳?镇压邪魔?先天鬼箓?林卫东的心沉了下去。这残碑的来历,果然大得吓人。
“刘主任,依您看,这碎片可能属于什么?”
刘主任放下镊子,颓然坐回椅子,摇了摇头:“不好说,不好说啊……可能是某个上古大墓的界碑,也可能是某个早已湮灭的、崇拜阴冥的古老部落的祭祀柱,甚至……可能是某个封印着不得了东西的阵基碎片!但无论如何,这东西现世,绝非吉兆!”
他看向林卫东,眼神充满了担忧:“小林,龙门村恐怕……摊上大事了。这东西牵扯的因果,可能远超你我的想象。你……要多加小心!”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一个工作人员探头进来:“刘主任,县里刚下来的通知,要求加强各公社对不明古物、特别是带有奇异符号器物的排查和上报,说是……说是最近不止我们这里,邻近几个县也零星出现了些怪事,好像都跟一些地里挖出来的老物件有关……”
林卫东与刘主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风波,果然并非局限于龙门一隅!
离开文物办,林卫东心情沉重。他站在县城略显嘈杂的街头,看着来往的行人,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心头。
这残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
而他自己,已然身处这漩涡的中心。
他摸了摸怀中那冰冷的碎片,感受着其中那丝沉睡的古老阴煞,又想起“薪火”玉简中那片燃烧的星空废墟。
前路迷雾重重,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循着这地脉隐踪,一步步探寻下去。
(第二十八章完)
小院内,油灯如豆。林卫东将碎片在石桌上拼凑,虽然依旧残缺大半,但碑基的轮廓已然清晰。暗青色的材质在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那些古老的刻痕如同蛰伏的虫蛇,散发着令人心神不宁的气息。他指尖萦绕着一丝微弱的琉璃净火,不敢直接灼烧,只是以其纯净的气息去感应。
净火触及碎片,那沉寂的阴煞之气再次本能地收缩,如同拥有意识般,牢牢龟缩于碎片核心最深处,抵御着外界的探知。但这一次,林卫东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当净火气息扫过那些古老刻痕时,刻痕的走向,碎片边缘的断裂口,以及内部阴煞之气的流淌脉络,隐隐在他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副残缺的、指向地脉深处的“路径”!
这路径并非实体通道,更像是一种能量流向的轨迹,幽深、曲折,最终指向西北方向,野狐岭更深处!
“果然……养尸冢并非孤立存在。这残碑,像是一个……路标?或者,是某个更大封印体系的一部分?”林卫东心中凛然。秦老魔和玄影道人选择此地布置“太阴炼形”,绝非偶然,恐怕正是看中了这地底深处隐藏的、更为古老的秘密,试图借其力,甚至……窃取其源!
他回想起“薪火”玉简中那段模糊的星空废墟影像,那崩塌的石门刻痕,与这残碑上的风格何其相似!难道这龙门山野之下,埋藏着与那影像相关的遗迹?
此事关系重大,远超一村一地的安危。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谨慎的探查。
次日,林卫东找到了正在组织村民修复房屋的刘老三。
“刘队长,我需要去一趟县城。”林卫东开门见山,“后山发现的东西,来历恐怕不简单,我想去文物办找刘主任再请教一下,或许他能认出这碎片的来历。”
刘老三如今对林卫东已是言听计从,闻言立刻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马车!要不要多带几个人?”
“不必,人多眼杂,我独自去更快。”林卫东摇头。他如今身负琉璃净火,虽未完全恢复,但等闲危险已不足惧,独自行动反而更方便。
他没有携带那些沉重的残碑碎片,只将最小的一块、刻痕相对清晰些的带在身上,用布包好。随后,他便坐上刘老三安排的马车,再次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
一路无话。抵达县城时,已是下午。街道依旧喧嚣,但林卫东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氛,巡逻的民兵数量似乎也比往常多了一些。
他没有耽搁,径直来到城东老街的文物管理办公室。
小楼依旧安静,堆满杂物。刘主任正戴着那副厚厚的眼镜,伏在案前修补一本残破的古籍。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是林卫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扶了扶眼镜:“小林?你怎么又来了?龙门村那边……没事了吧?”他显然也听说了龙门村前几日的异状。
“暂时无碍了,刘主任。”林卫东在他对面坐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那个小布包放在桌上,推了过去,“这次来,是想请您看看这个。”
刘主任疑惑地打开布包,当看到那块暗青色、布满古老刻痕的金属碎片时,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色骤变!他猛地凑近,几乎把脸贴到了碎片上,手指颤抖着,却不敢真正触碰。
“这……这是……‘幽冥铁’?!”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比上次认出“幽冥文”时更加激动,“这东西……你从哪里得来的?!”
“后山,养尸冢被毁后,地脉变动,露出来的。”林卫东沉声道,“刘主任,这‘幽冥铁’是何物?”
刘主任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下来,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碎片夹起,对着灯光仔细观看,脸色越来越凝重。
“幽冥铁……据一些极其冷僻、几乎被视为妄谈的古籍记载,并非人间凡铁,而是源自‘九幽’或类似阴冥之地的奇异金属,蕴含至阴至寒之气,万古不腐!多用于构建……构建沟通阴阳、镇压邪魔的古老封印或者……祭祀之地!”他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你看这刻痕,”他用镊子尖虚指着那些模糊的纹路,“这风格,比阴符宗的‘幽冥文’更加古老、更加原始!倒像是……像是传说中的‘先天鬼箓’!是天地生成、蕴含阴冥法则的文字!这种东西,怎么会出现在龙门村的后山?!”
沟通阴阳?镇压邪魔?先天鬼箓?林卫东的心沉了下去。这残碑的来历,果然大得吓人。
“刘主任,依您看,这碎片可能属于什么?”
刘主任放下镊子,颓然坐回椅子,摇了摇头:“不好说,不好说啊……可能是某个上古大墓的界碑,也可能是某个早已湮灭的、崇拜阴冥的古老部落的祭祀柱,甚至……可能是某个封印着不得了东西的阵基碎片!但无论如何,这东西现世,绝非吉兆!”
他看向林卫东,眼神充满了担忧:“小林,龙门村恐怕……摊上大事了。这东西牵扯的因果,可能远超你我的想象。你……要多加小心!”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一个工作人员探头进来:“刘主任,县里刚下来的通知,要求加强各公社对不明古物、特别是带有奇异符号器物的排查和上报,说是……说是最近不止我们这里,邻近几个县也零星出现了些怪事,好像都跟一些地里挖出来的老物件有关……”
林卫东与刘主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风波,果然并非局限于龙门一隅!
离开文物办,林卫东心情沉重。他站在县城略显嘈杂的街头,看着来往的行人,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心头。
这残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
而他自己,已然身处这漩涡的中心。
他摸了摸怀中那冰冷的碎片,感受着其中那丝沉睡的古老阴煞,又想起“薪火”玉简中那片燃烧的星空废墟。
前路迷雾重重,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循着这地脉隐踪,一步步探寻下去。
(第二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