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法旨既下,联盟这台庞大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危机解除,机遇当前,无论是出于对未知的好奇,还是对增强联盟底蕴的渴望,都让高层对“沉寂回廊”的前哨计划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虚衍真人被正式任命为“前哨研究站”的总负责人。他凭借着对“空无”之道的精深掌控以及与那古骸残念有过直接沟通的经验,无疑是最佳人选。星云族派出了以织星婆婆为首的生命星辉研究团队,她们对能量形态与规则感应的独特视角至关重要。诸天万界则调集了最顶尖的阵法师、炼器师、符文师以及专精于规则推演与物质分析的学者,由青玄帝君亲自协调。
选址就在距离那规则裂口约千万里之外的一处相对稳定的陨石带。这里既能避开裂口处依旧不稳定的规则辐射,又能方便地进行观测与研究。
建造过程堪称联盟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示。数以万计的工程法器在虚衍真人的统筹下,如同勤劳的工蚁,将巨大的陨石掏空、加固、铭刻上层层叠叠的混沌道纹与星云符阵。一座座功能各异的实验室、观测塔、能源核心、防御壁垒拔地而起,最终构成了一座悬浮于混沌虚空中的、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与玄奥道韵的银灰色堡垒——“幽骸前哨站”。
前哨站的核心,是一座巨大的环形研究大厅,其穹顶直接模拟外界星空,中央则通过超维投影技术,实时显示着规则裂口与那具青铜古骸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建立安全的观测与接触通道。
虚衍真人亲自出手,结合“空无之舟”的特性与联盟最新的空间稳定技术,在规则裂口与前哨站之间,构筑了一条被“空无”场域部分包裹的“观测回廊”。这条回廊能极大削弱“异质”规则对研究人员的影响,并允许特定的探测波束与采样器械安全通过。
同时,由织星婆婆主导,以前哨站为核心,布设了一座庞大的“生命星辉调和矩阵”。这座矩阵并不强行改变规则,而是如同一位高明的调律师,以其充满生机的星辉之力,持续抚平因两种规则并存而产生的“不谐波纹”,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背景环境”。
准备工作就绪,真正的探索正式开始。
最先取得突破的,是对古骸材质的研究。
诸天的炼器大师们通过“观测回廊”小心翼翼采集回的、仅有微粒大小的古骸样本,在特制的、能隔绝规则干扰的分析法阵中进行检测。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那暗沉的青铜材质,其原子结构完全未知,并非现行宇宙任何一种元素!它似乎是一种在极高压力与某种特定“异质”规则环境下,由纯粹的能量与信息“凝结”而成的实体,其物理性质极其诡异——常态下坚硬无比,足以承受恒星内核的高温高压,但在接触到特定的“空无”道韵或高浓度生命星辉时,又会表现出短暂的“流动性”与“可塑性”!
“这……这简直是对现有物质认知的颠覆!”一位资深的炼器宗师捧着分析报告,双手都在颤抖,“若能解析其奥秘,联盟的炼器术必将迎来一场革命!”
紧接着,对古骸表面那些天然道纹的研究,也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星云族的学者们发现,这些道纹并非死物,它们仍在极其缓慢地、遵循着某种与现行宇宙法则迥异的规律运转着,自发地汲取着周围混沌虚空中极其稀薄的、一种他们从未定义过的“原始能量”。当联盟的阵法师尝试以现行宇宙的阵法原理去刺激这些道纹时,道纹竟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反应,引动了小范围的规则冲突,差点毁掉一台昂贵的分析仪器。
“两种规则体系,如同水火,难以相容。”织星婆婆看着实验数据,眉头紧锁,“强行融合,只会引发湮灭。”
然而,困难并未让研究者们气馁,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虚衍真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难以融合,何不尝试‘嫁接’或‘转化’?以吾等之规则为‘土壤’,以其道纹蕴含的‘异质’信息为‘种子’,看看能否催生出全新的、兼具两家之长的产物?”
这个设想得到了林舟的认可。他隔空降下一缕“万象归真”道韵,这缕道韵不再仅仅是包容,更带上了一丝“引导”与“衍化”的意蕴,为前哨站的研究提供了更高层面的理论支持。
于是,一场奇特的“规则嫁接”实验开始了。
研究者们选取了一小块相对稳定、能量反应较弱的古骸道纹碎片,将其置于一个由混沌道纹与星辉符阵共同构筑的微型“规则熔炉”中。虚衍真人以自身“空无”道韵为桥梁,小心翼翼地隔绝开两种规则的直接冲突;织星婆婆则引动生命星辉,如同温和的催化剂,试图寻找两种规则之间那微乎其微的“共性”或“转化节点”。
过程极其凶险,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规则熔炉”多次因能量失衡而炸毁,负责操控的研究者也数次因规则反噬而受伤。但在联盟雄厚资源的支持下,在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下,转机终于出现!
在一次实验中,当“空无”道韵以某种特定的频率震荡,生命星辉也调整到与之契合的波长时,那古骸道纹碎片与“规则熔炉”的混沌星辉阵纹之间,竟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稳定的能量共鸣!
虽然这共鸣持续的时间不到千分之一刹那,产生的能量也微乎其微,但其性质却前所未有——它既非纯粹的混沌,也非纯粹的星辉,更非那“异质”规则,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接近某种“源头”、仿佛能调和万法的“太初之力”!
这一发现,让整个前哨站陷入了狂喜!
虽然距离真正掌握这种力量还为时尚早,但这无疑证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证明了不同规则体系之间,并非只有冲突与湮灭,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们或许本就同源,存在着融合与升华的可能!
消息传回万道星城,联盟高层振奋不已。林舟于万象道宫中,感受到那丝“太初之力”的微弱波动,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这‘其一’,或许便藏在这无穷的‘变数’与‘融合’之中。”
他再次降下法旨,加大对前哨站的资源倾斜,鼓励他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同时,他也开始分出一部分心神,借助对那古骸残留信息的溯源,以及前哨站反馈的研究数据,推演那失落纪元的“大寂灭”真相,以及不同宇宙规则背后的更深层次联系。
幽骸前哨站,这个建立在危机之上的科研堡垒,正以其卓越的成果,悄然改变着联盟对混沌海、对大道本质的认知。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正在缓缓推开。而那具沉默的青铜古骸,依旧静静地卡在规则裂口之中,如同一位沉睡的导师,等待着后人从它身上解读出更多失落的秘密。
联盟的星穹纪元,因这意外的“来访者”,翻开了充满未知与机遇的新篇章。
虚衍真人被正式任命为“前哨研究站”的总负责人。他凭借着对“空无”之道的精深掌控以及与那古骸残念有过直接沟通的经验,无疑是最佳人选。星云族派出了以织星婆婆为首的生命星辉研究团队,她们对能量形态与规则感应的独特视角至关重要。诸天万界则调集了最顶尖的阵法师、炼器师、符文师以及专精于规则推演与物质分析的学者,由青玄帝君亲自协调。
选址就在距离那规则裂口约千万里之外的一处相对稳定的陨石带。这里既能避开裂口处依旧不稳定的规则辐射,又能方便地进行观测与研究。
建造过程堪称联盟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示。数以万计的工程法器在虚衍真人的统筹下,如同勤劳的工蚁,将巨大的陨石掏空、加固、铭刻上层层叠叠的混沌道纹与星云符阵。一座座功能各异的实验室、观测塔、能源核心、防御壁垒拔地而起,最终构成了一座悬浮于混沌虚空中的、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与玄奥道韵的银灰色堡垒——“幽骸前哨站”。
前哨站的核心,是一座巨大的环形研究大厅,其穹顶直接模拟外界星空,中央则通过超维投影技术,实时显示着规则裂口与那具青铜古骸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建立安全的观测与接触通道。
虚衍真人亲自出手,结合“空无之舟”的特性与联盟最新的空间稳定技术,在规则裂口与前哨站之间,构筑了一条被“空无”场域部分包裹的“观测回廊”。这条回廊能极大削弱“异质”规则对研究人员的影响,并允许特定的探测波束与采样器械安全通过。
同时,由织星婆婆主导,以前哨站为核心,布设了一座庞大的“生命星辉调和矩阵”。这座矩阵并不强行改变规则,而是如同一位高明的调律师,以其充满生机的星辉之力,持续抚平因两种规则并存而产生的“不谐波纹”,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背景环境”。
准备工作就绪,真正的探索正式开始。
最先取得突破的,是对古骸材质的研究。
诸天的炼器大师们通过“观测回廊”小心翼翼采集回的、仅有微粒大小的古骸样本,在特制的、能隔绝规则干扰的分析法阵中进行检测。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那暗沉的青铜材质,其原子结构完全未知,并非现行宇宙任何一种元素!它似乎是一种在极高压力与某种特定“异质”规则环境下,由纯粹的能量与信息“凝结”而成的实体,其物理性质极其诡异——常态下坚硬无比,足以承受恒星内核的高温高压,但在接触到特定的“空无”道韵或高浓度生命星辉时,又会表现出短暂的“流动性”与“可塑性”!
“这……这简直是对现有物质认知的颠覆!”一位资深的炼器宗师捧着分析报告,双手都在颤抖,“若能解析其奥秘,联盟的炼器术必将迎来一场革命!”
紧接着,对古骸表面那些天然道纹的研究,也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星云族的学者们发现,这些道纹并非死物,它们仍在极其缓慢地、遵循着某种与现行宇宙法则迥异的规律运转着,自发地汲取着周围混沌虚空中极其稀薄的、一种他们从未定义过的“原始能量”。当联盟的阵法师尝试以现行宇宙的阵法原理去刺激这些道纹时,道纹竟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反应,引动了小范围的规则冲突,差点毁掉一台昂贵的分析仪器。
“两种规则体系,如同水火,难以相容。”织星婆婆看着实验数据,眉头紧锁,“强行融合,只会引发湮灭。”
然而,困难并未让研究者们气馁,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虚衍真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难以融合,何不尝试‘嫁接’或‘转化’?以吾等之规则为‘土壤’,以其道纹蕴含的‘异质’信息为‘种子’,看看能否催生出全新的、兼具两家之长的产物?”
这个设想得到了林舟的认可。他隔空降下一缕“万象归真”道韵,这缕道韵不再仅仅是包容,更带上了一丝“引导”与“衍化”的意蕴,为前哨站的研究提供了更高层面的理论支持。
于是,一场奇特的“规则嫁接”实验开始了。
研究者们选取了一小块相对稳定、能量反应较弱的古骸道纹碎片,将其置于一个由混沌道纹与星辉符阵共同构筑的微型“规则熔炉”中。虚衍真人以自身“空无”道韵为桥梁,小心翼翼地隔绝开两种规则的直接冲突;织星婆婆则引动生命星辉,如同温和的催化剂,试图寻找两种规则之间那微乎其微的“共性”或“转化节点”。
过程极其凶险,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规则熔炉”多次因能量失衡而炸毁,负责操控的研究者也数次因规则反噬而受伤。但在联盟雄厚资源的支持下,在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下,转机终于出现!
在一次实验中,当“空无”道韵以某种特定的频率震荡,生命星辉也调整到与之契合的波长时,那古骸道纹碎片与“规则熔炉”的混沌星辉阵纹之间,竟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稳定的能量共鸣!
虽然这共鸣持续的时间不到千分之一刹那,产生的能量也微乎其微,但其性质却前所未有——它既非纯粹的混沌,也非纯粹的星辉,更非那“异质”规则,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接近某种“源头”、仿佛能调和万法的“太初之力”!
这一发现,让整个前哨站陷入了狂喜!
虽然距离真正掌握这种力量还为时尚早,但这无疑证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证明了不同规则体系之间,并非只有冲突与湮灭,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们或许本就同源,存在着融合与升华的可能!
消息传回万道星城,联盟高层振奋不已。林舟于万象道宫中,感受到那丝“太初之力”的微弱波动,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这‘其一’,或许便藏在这无穷的‘变数’与‘融合’之中。”
他再次降下法旨,加大对前哨站的资源倾斜,鼓励他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同时,他也开始分出一部分心神,借助对那古骸残留信息的溯源,以及前哨站反馈的研究数据,推演那失落纪元的“大寂灭”真相,以及不同宇宙规则背后的更深层次联系。
幽骸前哨站,这个建立在危机之上的科研堡垒,正以其卓越的成果,悄然改变着联盟对混沌海、对大道本质的认知。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正在缓缓推开。而那具沉默的青铜古骸,依旧静静地卡在规则裂口之中,如同一位沉睡的导师,等待着后人从它身上解读出更多失落的秘密。
联盟的星穹纪元,因这意外的“来访者”,翻开了充满未知与机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