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暗流涌动风满楼-《重生之咸鱼升职记》

  苏晓像一滴水,蒸发在了这座城市的喧嚣里。技术部办公区那股无形的压抑感,随着她的消失,似乎也淡了不少。键盘敲击声重新变得密集而流畅,讨论技术问题的声音也多了起来,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和代码的味道,仿佛那场闹剧从未发生过。

  陈默坐在独立办公室里,百叶窗拉开一半,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他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行行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而下。屏幕上显示的,是“智能核心”项目底层数据流监控平台的界面,各种实时曲线和状态指示灯闪烁着绿光,一片祥和。

  “智能核心”项目正式进入攻坚阶段。陈默主导的架构调整方案,虽然砍掉了一些华而不实的“炫技”模块,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张明远对此非常满意,几次高层会议上都点名表扬,资源倾斜也明显加大。技术部上下,士气为之一振。

  但陈默心里清楚,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陈哥,”助理小刘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这是安全组刚提交的周报。外围扫描攻击的频率降低了,但……手法更隐蔽了。老吴说,感觉像是换了批人,更专业。”

  陈默接过报告,快速扫了一眼。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显示,过去一周,针对测试环境外围端口的试探性扫描次数确实减少了,但每次扫描的深度和针对性却大大增强,而且IP来源更加分散和难以追踪。

  “知道了。”陈默点点头,把报告放在一边,“告诉老吴,监控等级维持最高。尤其是沙盒环境,物理隔离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好的陈哥。”小刘应下,犹豫了一下,又说,“还有……孙组长那边,刚才提交了‘动态规则引擎’模块的测试报告初稿,说……说遇到点瓶颈,性能优化达不到预期目标,想申请延期一周。”

  陈默眼神微凝。孙涛?测试组组长。就是那个被苏晓利用去偷文件、后来又被陈默“下不为例”放过的老实人。他负责的“动态规则引擎”模块,是调整后架构的关键节点之一,性能要求极高。

  “瓶颈?”陈默声音平淡,“具体什么瓶颈?报告里写了吗?”

  “写……写了点,”小刘有点紧张,“说是底层算法在处理高并发、多规则嵌套的复杂场景时,响应延迟超标,资源占用也偏高。孙组长说……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算法模型,或者……增加服务器资源。”

  重新审视算法模型?增加资源?陈默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这个模块的核心算法,是他亲自把关优化的,理论上不应该存在这种级别的瓶颈。孙涛……是能力问题?还是……

  “告诉他,”陈默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报告不够详细。让他下午三点,带着详细的测试数据、问题复现步骤和初步分析结论,到我办公室来当面汇报。资源不是问题,但问题必须找准。”

  “是!我马上通知他!”小刘连忙应下,退了出去。

  陈默的目光重新落回电脑屏幕。监控平台上,代表核心算法沙盒环境的那个绿色指示灯,依旧稳定地闪烁着。他移动鼠标,点开一个隐藏的日志分析工具,输入一串复杂的指令。

  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访问日志记录。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一行行记录。突然,他的手指停住了。

  一条记录被高亮标出。

  访问时间:昨日 22:47:31

  访问来源:内网 - 测试组 - 孙涛工位终端

  访问目标:核心算法沙盒环境 - 日志备份服务器(只读权限)

  操作:批量下载日志文件(压缩包)

  备注:操作符合权限,无异常。

  批量下载日志文件?而且是深夜?孙涛的工位终端?

  陈默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核心算法沙盒环境是物理隔离的,但为了调试和分析,设置了一个只读权限的日志备份服务器,用于存放运行日志。这些日志本身不包含核心代码,但记录了算法运行时的详细参数、输入输出和异常信息。对于顶尖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这些日志,是有可能反推出部分算法逻辑和设计思路的!

  孙涛……他深夜下载这些日志干什么?测试需要?还是……

  陈默不动声色地关掉日志分析工具,清除了所有操作痕迹。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上辈子,“智能核心”项目后期,也发生过一次核心算法疑似泄露的事件,导致项目进度严重受阻,他作为技术负责人背了黑锅。当时一直没查到源头……难道……

  下午三点,孙涛准时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他看起来比前几天更憔悴了,眼袋浮肿,头发乱糟糟的,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眼神躲闪,不敢直视陈默。

  “陈……陈经理。”他声音有些干涩。

  “坐。”陈默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淡,“说说吧,瓶颈在哪?”

  孙涛连忙坐下,手忙脚乱地翻开文件夹,抽出一叠打印出来的图表和数据:“陈经理,您看这里……这是我们模拟高并发压力测试的结果,当规则嵌套层数超过五层,并且触发条件复杂时,引擎的响应时间就开始指数级上升……还有这里,资源监控显示CPU占用率峰值能达到90%以上,内存也有溢出风险……”

  他指着图表上的曲线和数字,语速很快,带着明显的焦虑和不安。

  陈默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那些图表。数据很详实,问题描述也很清晰。看起来,确实是遇到了技术瓶颈。

  “分析结论呢?”陈默问。

  “我……我们初步分析,”孙涛咽了口唾沫,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可能是……可能是规则匹配的算法效率问题。现有的树形匹配结构在深度嵌套时,遍历路径过长……或者……或者是底层规则引擎的调度策略有优化空间……可能需要……可能需要调整算法模型,或者……或者增加计算节点……”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陈默的脸色,眼神里的紧张几乎要溢出来。

  陈默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空调低沉的嗡鸣和孙涛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算法模型,是我亲自审定的。”陈默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底层逻辑没有问题。效率瓶颈,更可能出现在实现层面,或者……测试环境本身的资源分配策略上。”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孙涛脸上:“你确定,是算法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测试脚本编写有误?或者……测试数据构造不合理?”

  孙涛的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像是堵了一团棉花,发不出声音。他下意识地抓紧了手里的文件夹,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我……我再回去……再仔细检查一下测试脚本和数据……”他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哭腔。

  “不用了。”陈默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测试脚本和数据,我会让核心组的李明带人复核。你,”他盯着孙涛的眼睛,“把你昨天深夜,从日志备份服务器下载的那批日志文件,整理一份分析报告给我。重点分析一下在高并发、规则嵌套场景下,引擎内部的详细处理流程和资源消耗点。明天早上,放我桌上。”

  轰!

  孙涛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椅子上,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灰!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默,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他怎么知道?!他下载日志的时候,明明确认过周围没人!操作记录……他也偷偷清理过!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冷汗如同瀑布般从额头、后背涌出!他感觉自己像是被剥光了衣服,暴露在聚光灯下,无所遁形!

  “陈……陈经理……我……”他语无伦次,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有问题吗?”陈默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洞穿一切的力量。

  “没……没有……”孙涛像被抽掉了所有力气,瘫软在椅子上,声音细若蚊蝇,“我……我明天一早……给您……”

  “出去吧。”陈默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电脑屏幕,仿佛刚才只是交代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孙涛几乎是连滚爬爬地离开了办公室,关门时差点被自己绊倒。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陈默看着屏幕上那稳定闪烁的绿色指示灯,眼神深邃。

  鱼饵,已经撒出去了。就看那条藏在暗处的鱼,咬不咬钩了。

  城市的另一端,“智云科技”总部大楼顶层。

  林振东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璀璨的城市夜景。他手里端着一杯红酒,轻轻摇晃着,深红色的酒液在杯中旋转,映衬着他脸上温和儒雅、却深不见底的笑容。

  “林总,”一个穿着黑色西装、面容精干的年轻男人恭敬地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夜莺’传来消息,目标人物(孙涛)已经成功接触到‘智能核心’核心算法沙盒的日志文件,并下载了关键数据。他目前压力很大,但……已经上钩了。”

  林振东抿了一口红酒,嘴角的笑意加深:“很好。告诉‘夜莺’,稳住他。承诺给他的报酬,再加三成。让他尽快把分析报告弄出来,尤其是……关于那个‘动态规则引擎’在高并发下的处理瓶颈和资源消耗细节。”

  “是!”年轻男人应道,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操作着。

  “另外,”林振东转过身,眼神变得锐利,“盛天那边,陈默有什么新动作?”

  “陈默似乎加强了对项目核心区域的监控,尤其是物理隔离的沙盒环境。但他对孙涛的异常行为……似乎有所察觉,今天下午特意召见了他,还让他提交日志分析报告。”年轻男人汇报道,语气带着一丝谨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哦?”林振东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察觉了?这个陈默,果然不简单。不过……察觉了又如何?”他晃了晃酒杯,笑容带着一丝冷酷,“他让孙涛提交报告,正中我们下怀!那份报告,就是打开‘智能核心’核心算法弱点的钥匙!”

  他走到办公桌前,放下酒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通知技术组,准备启动‘破晓’计划第二阶段。等报告一到手,立刻进行针对性攻击模拟!我要在盛天科技的项目演示会上,给他们送一份……终身难忘的‘大礼’!”

  “明白!”年轻男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林振东重新端起酒杯,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眼神幽深。

  陈默?有点意思。可惜,你挡了我的路。

  盛天科技技术部,灯火通明。

  距离“智能核心”项目第一阶段成果演示会,只剩下不到48小时。整个技术部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紧张的气氛。

  陈默的办公室里,核心项目组的几个骨干围坐在一起,个个脸色凝重。屏幕上,显示着刚刚结束的一次全链路压力测试的结果报告。代表系统稳定性的那条绿色曲线,在某个时间点,陡然变成了刺眼的红色!旁边标注着:核心服务宕机!

  “查清楚原因了吗?”陈默的声音冷静,听不出情绪。

  负责服务调度的李明,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精干男人,脸色难看地指着报告:“问题出在‘动态规则引擎’模块!在高并发、规则深度嵌套的极限压力下,引擎内部的一个资源调度线程池发生了死锁!导致整个服务线程被拖垮!”

  “又是‘动态规则引擎’?”旁边一个女架构师皱紧了眉头,“孙涛上周的报告不是说瓶颈主要在算法效率吗?怎么又冒出死锁问题了?”

  李明摇摇头:“算法效率是瓶颈之一,但这个死锁问题更致命!它直接导致了服务不可用!孙涛的报告里……根本没提到这个隐患!”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看向了陈默。

  陈默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靠在椅背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孙涛人呢?”

  “他……他今天请假了。”李明回答,“说是……身体不舒服。”

  “身体不舒服?”陈默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真巧。”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飞快地画出一个简化的系统架构图,然后在“动态规则引擎”的位置重重画了一个圈。

  “死锁问题,根源在于引擎内部对共享资源的竞争访问机制设计有缺陷。在极限压力下,多个线程争夺同一把锁,形成循环等待。”他一边画,一边快速分析,“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优化锁粒度,减少锁竞争;二,引入更高效的无锁队列或者CAS机制替代部分锁。但时间……来不及了。”

  他放下笔,目光扫过众人:“距离演示会还有不到两天。重新设计实现,时间不够。打补丁,风险太大。”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绝望的气氛开始蔓延。辛辛苦苦几个月,难道要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陈哥……那……那怎么办?”李明的声音带着苦涩。

  陈默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众人,眼神里却闪烁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换方案。”

  “换方案?!”众人惊呼。

  “对。”陈默走到电脑前,调出一份文档,“我之前考虑过一个备选方案,基于‘事件驱动 异步消息队列’的轻量级规则执行框架。虽然功能上没有‘动态规则引擎’那么强大,但胜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天然规避锁竞争问题。性能上,通过水平扩展消息队列节点,也能满足我们演示场景的需求。”

  他快速讲解着备选方案的核心思路和架构优势。众人听着,眼神从绝望慢慢变成了惊讶,最后变成了兴奋!

  “妙啊陈哥!”李明一拍大腿,“这思路绝了!绕开死锁这个坑!而且实现起来快!两天!加班加点绝对能搞定!”

  “对!核心逻辑复用现在的规则定义模块就行!主要工作量在消息队列的集成和适配层!”另一个工程师也激动起来。

  “就这么干!”陈默一锤定音,“李明,你负责整体协调,立刻组建突击小组!架构组,马上细化方案,拆分任务!开发组,今晚通宵!测试组,同步跟进,压力测试环境立刻搭建!所有人,给我钉死在工位上!48小时!必须拿下!”

  “是!”众人齐声应道,疲惫的脸上重新燃起斗志!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从绝望变成了激昂!键盘敲击声、讨论声、电话铃声再次密集响起,如同即将发起冲锋的号角!

  陈默看着重新投入战斗的团队,眼神深邃。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孙涛……林振东……你们想要的“核心弱点”报告,我已经“给”了。就是不知道,你们准备好接收这份“大礼”了吗?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老K。”他声音低沉,“鱼饵已经吞了。准备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