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国难当头纷争暂 侠之大者论襄阳-《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染血的密报仿佛带着北地风沙的肃杀与铁蹄的轰鸣,沉重地压在皇城司值房每个人的心头。

  成吉思汗!札撒大典!南征!襄阳!

  每一个词都如同重锤,敲打在赵默的神经上。他预感到这一天会来,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猛烈,恰恰选在了他内部未靖、江湖势力云集临安的微妙时刻!

  内忧外患,瞬间交织成一张致命的巨网。

  值房内落针可闻,沈炼、皇甫登云等心腹皆屏息凝神,等待着赵默的决断。外面的江湖风波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无足轻重,真正的天地倾覆之危已迫在眉睫。

  赵默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波动已被绝对的冷静所取代。越是危急,越不能乱。

  “消息确认了吗?”他的声音平稳得出奇。

  “确认了。八百里加急军报与此密报前后脚抵达,内容一致。蒙古先锋者别、速不台部,约三万铁骑,已突破金国残军防线,兵锋确指襄阳!襄阳守将吕文德已闭城坚守,燃烽求援!”沈炼语速极快,条理清晰。

  “三万先锋…看来铁木真是想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摧垮我大江以北的防线。”赵默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襄阳位置,“襄阳若失,长江门户洞开,江南危矣!”

  他猛地转身,一连串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下达:

  “立刻将此军情急报送入宫中,呈报陛下!请陛下即刻下旨,命京湖制置使全力支援襄阳,周边州县所有兵力、粮草,优先供给襄阳守军!”

  “启动最高战时机制!皇城司所有力量,优先服务于军情传递、后勤保障与反谍报!暂停一切非必要的内部清查!”

  “沈炼!你亲自带一队‘血滴子’,携我手令,即刻北上,潜入襄阳一带,我要知道蒙古大军的详细动向、兵力配置、粮草路线!必要时,可对蒙古后勤进行袭扰!”

  “皇甫先生,立刻核算国库与临安府库,筹集第一批军饷、粮草、药材、箭矢,火速发往襄阳!征调所有可用漕船!谁敢延误,以通敌论处!”

  命令清晰果断,直指要害。沈炼与皇甫登云精神一振,凛然领命:“是!”

  众人领命而去,值房内只剩下赵默一人。他再次看向舆图,目光深邃。他知道,仅凭这些还不够。蒙古铁骑天下无敌,襄阳虽坚,但能守多久仍是未知数。必须要有奇策,要有能扭转战局的力量…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听雨楼的方向。

  听雨楼内,黄药师自然也听到了楼下匆忙的脚步声和陡然紧张起来的气氛。他内力深湛,虽未刻意偷听,但沈炼那急促的禀报声还是隐约传入耳中。

  “…蒙古…成吉思汗…南征…襄阳…”

  这几个关键词,让黄药师端茶的手微微一顿。他虽远离朝堂,逍遥世外,但并非不通世事。蒙古崛起之势,他早有耳闻。如今大举南侵,意味着什么,他自然清楚。

  他看了一眼旁边尚且不明所以、只是觉得气氛突然变得无比压抑的黄蓉,眉头微微皱起。

  这时,赵默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楼梯口。他的脸色依旧平静,但身上却多了一种之前没有的、如同出鞘利剑般的锐利和紧迫感。

  他径直走到黄药师面前,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开口道:“黄岛主,刚得到确凿军情。蒙古大汗铁木真已誓师南征,先锋三万铁骑,兵锋直指襄阳。国难当头,赵某需即刻全力应对北疆战事,临安城内诸多琐事,恐无力他顾。”

  他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向黄药师:“听雨楼与蓉儿的安危,只能暂且托付给岛主了。外界那些觊觎秘籍的跳梁小丑,若岛主觉得碍眼,随手打发了便是,不必顾忌。若事不可为…还请岛主务必护蓉儿周全,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番话,不再是试探或算计,而是近乎托付后事的坦诚与郑重。他将内部最大的软肋和牵挂,完全交到了黄药师手上。

  黄蓉此时也听明白了,小脸瞬间吓得煞白:“蒙古…打过来了?襄阳…赵大哥,那你…”

  黄药师沉默地看着赵默,看着他眼中那份虽凝重却不见慌乱、唯有责任与决意的光芒。他一生鄙薄官府,蔑视权贵,但此刻,却从这个年轻皇子身上,看到了一种不同于寻常官僚的担当。

  国难当头,个人恩怨、江湖纷争,似乎都显得渺小了。

  他许久未曾波动的心湖,竟也泛起一丝微澜。他想起了襄阳,想起了那是衡儿…的故乡。

  “襄阳…守得住吗?”黄药师忽然开口,问了一个他平日绝不会关心的问题。

  赵默摇了摇头,实话实说:“我不知道。蒙古铁骑,天下无双。但守不住也要守!襄阳之后,便是江南锦绣之地,亿万黎民百姓。无路可退。”

  他看向黄药师,语气沉凝:“黄岛主或许不屑朝廷之事,但华夏衣冠,非赵氏一姓之私产。武穆遗书,所载亦非权术,而是护国保民之策。赵某不才,愿效武穆遗志,纵是螳臂当车,亦要阻他一阻!”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浩然之气沛然。

  黄蓉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道:“爹爹!我们…”

  黄药师抬手止住了女儿的话,他深深看了赵默一眼,缓缓道:“老夫一生,从不受人托付。”

  赵默心中一沉。

  却听黄药师继续道:“但蓉儿在此,无人可动。至于外面的苍蝇…”他眼中闪过一丝睥睨天下的冷傲,“若敢此时聒噪,扰了清净,休怪黄某手段狠辣。”

  这已是明确的承诺!不仅护女,更愿在此时出手,震慑乃至清除那些趁乱谋私的江湖宵小!

  赵默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郑重拱手:“多谢黄岛主!此间之事,全凭岛主做主!赵某…告辞!”说完,毫不拖泥带水,转身大步离去,他必须立刻赶回皇城司,部署后续事宜。

  看着赵默离去的背影,黄药师默然片刻,忽然对黄蓉道:“去把那《九阴真经》下卷拿来。”

  黄蓉一愣:“爹爹您…”

  “岳武穆的兵法要守城,”黄药师语气淡漠,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光芒,“桃花岛的功夫,或许也能杀几个鞑子。”

  黄蓉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跑去取经书。她知道,父亲此举,意味着他真正开始介入这场国难,哪怕方式依旧是他那乖僻的风格。

  黄药师独自凭窗,望向北方,仿佛能看到那即将燃起的烽火狼烟。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玉箫,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衡儿…若你还在…想必也不愿见故园烽烟吧…”

  这一刻,东邪黄药师,这位世人眼中离经叛道的宗师,在那席卷天下的战争阴云下,终于展现出其内心深处,或许连自己都未曾细察的、属于“侠”的一面。

  而临安城外,那些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的江湖群豪,尚不知一场来自东邪的雷霆之怒,即将为他们而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