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风谷寻奇石,古洞遇隐者-《玉骨:民国盗墓秘闻》

  第二卷 荒野寻踪 第三章 风谷寻奇石,古洞遇隐者

  天刚蒙蒙亮,黑风谷的风声就弱了下去,只剩下零星的风丝拂过崖壁,发出 “簌簌” 的轻响。林晚秋是被篝火余温烫醒的,她睁开眼,看到沈青崖正站在山洞洞口,举着望远镜观察谷内的动静,晨光透过他的身影,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剪影。

  “醒了?” 沈青崖回头,看到林晚秋坐起身,笑着递过一块干粮,“刚检查过,谷里暂时没发现山匪和日军的踪迹,风也小了,我们可以出发找风眼石了。”

  林晚秋接过干粮,咬了一口,粗糙的麦麸在嘴里散开,却让她精神一振。她快速收拾好东西,扶着已经醒过来的父亲走出山洞 —— 清晨的黑风谷笼罩着一层薄雾,崖壁上的岩石被染成淡金色,谷底的碎石路隐约可见,比夜里多了几分生机。

  “按照《中山穆王传》的记载,风眼石应该在谷口往里三里的‘望风崖’下。” 林仲书被战士搀扶着,指着谷内深处的方向,“望风崖是黑风谷的制高点,站在崖上能看到整个谷内的动静,穆王选在这里设风眼石,就是为了借助黑风守护墓门。”

  众人沿着谷底的碎石路往里走,路面比想象中难走,随处可见滚落的巨石和尖锐的石笋,稍不留意就会被绊倒。沈青崖走在最前面,用洛阳铲拨开挡路的荆棘,时不时停下来观察周围的岩石,寻找风眼石的踪迹。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座陡峭的山崖,崖壁上布满了深褐色的纹路,像一只巨大的眼睛注视着谷底 —— 正是望风崖。众人加快脚步走到崖下,开始仔细搜寻风眼石。

  “你们看这里!” 林晚秋突然指着崖下一块半埋在土里的巨石,兴奋地喊道。众人围过去,只见那块巨石约莫两人高,形状酷似一只睁着的眼睛,眼白部分是灰白色的岩石,眼珠则是深绿色的玉石,与月牙玉的色泽极为相似,正是他们要找的风眼石!

  “太好了!终于找到风眼石了!” 沈青崖激动地拍了拍手,拿出洛阳铲小心地清理石周围的泥土,“现在要试试怎么触动它,控制黑风。”

  林仲书走到风眼石前,仔细观察着石上的纹路,又拿出月牙玉比对了一下,指着玉石眼珠说:“这眼珠的位置,正好能放下月牙玉。古籍里说‘玉入眼,风自停’,我们把月牙玉放进去,应该就能控制黑风了。”

  林晚秋点点头,小心地将月牙玉从木盒里取出,对准玉石眼珠的凹槽放了进去。玉佩刚一嵌入,凤眼石突然发出一阵柔和的绿光,与月牙玉的光芒交织在一起,顺着崖壁的纹路蔓延开来。紧接着,谷内原本微弱的风突然彻底停了,连薄雾都渐渐散去,谷底的景象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成功了!” 林晚秋兴奋地喊道,心里满是成就感 —— 这是她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力量,破解了古籍中的秘密。

  沈青崖看着谷内的景象,眼神里满是惊叹:“没想到风眼石真的能控制黑风,这下我们就能顺利进入谷深处找穆王墓了。”

  众人收拾好东西,继续沿着谷底往里走。没了黑风的阻碍,路程顺畅了不少,约莫两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深处隐约能看到一座残破的石碑,上面刻着模糊的文字。

  “那应该是穆王墓的路标!” 林仲书激动地说,加快了脚步。众人跟着他走到石碑前,只见石碑上刻着 “中山穆王之陵” 五个大字,虽然历经千年风雨,字迹却依旧清晰,透着一股威严。

  石碑旁有一条通往树林深处的小路,路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显然是人工修建的。众人沿着小路往里走,树林越来越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 “沙沙” 的脚步声,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者何人?为何闯入穆王禁地?”

  众人警惕地停下脚步,只见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者从树林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根拐杖,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眼神却锐利如鹰,紧紧盯着众人。

  “老人家,我们是来保护穆王墓的,不是盗墓贼。” 林仲书连忙解释,生怕引起老者的误会。

  老者冷笑一声,拐杖在青石板上敲了敲:“保护?这些年打着保护旗号的盗墓贼我见多了!你们要是真的保护,就不会带着洛阳铲、金刚伞这些盗墓工具了!”

  沈青崖没想到老者竟然认识这些工具,连忙上前一步,诚恳地说:“老人家,我们真的不是盗墓贼。日军想要抢夺穆王墓里的文物,我们是为了阻止他们,才来这里的。我们想找到穆王墓里的月牙玉图谱,了解更多文物的下落,更好地保护它们。”

  老者眼神里的警惕少了几分,却依旧没有放松:“日军?你们说的是那些穿着黄军装的外国人?”

  “是的。” 林晚秋点头道,“他们已经在黑风谷附近设了关卡,想要找到穆王墓,抢走里面的文物。我们必须赶在他们前面找到墓门,保护好里面的东西。”

  老者沉默了片刻,拐杖在青石板上又敲了敲:“我在这里守护穆王墓已经五十年了,从没想过会有外国人来抢我们中国的文物。你们要是真的为了保护文物,就跟我来,我知道穆王墓的入口在哪里。”

  众人又惊又喜,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守护穆王墓的老者。林仲书连忙道谢:“多谢老人家!您放心,我们绝不会损坏墓里的任何东西,只是想拿到月牙玉图谱,阻止日军的阴谋。”

  老者点了点头,转身沿着小路往里走:“跟我来,穆王墓的入口在树林深处的‘藏陵洞’里,那里有机关守护,只有我知道怎么打开。”

  众人跟着老者往里走,树林越来越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了一座隐蔽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 正是老者说的藏陵洞。

  老者走到洞口,拐杖在洞壁上的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敲了敲,洞壁突然发出一阵 “咔嚓” 的声响,一道石门缓缓打开,露出黑漆漆的通道。

  “这就是穆王墓的入口。” 老者指着通道,严肃地说,“墓里有三重机关,分别是‘箭雨阵’‘流沙坑’‘迷魂镜’,你们要小心应对。我只能送你们到这里,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你们自己了。”

  林仲书感激地说:“多谢老人家,您的大恩我们不会忘记。等我们完成任务,一定会回来向您道谢。”

  老者摆了摆手:“不用谢我,保护穆王墓是我的使命,你们能阻止日军,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记住,穆王墓里的文物是我们中国的瑰宝,绝不能落入外国人手里。”

  众人点了点头,朝着老者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沿着通道走进了穆王墓。通道里一片漆黑,沈青崖打开手电筒,光线照亮了前方的路。通道的墙壁上刻着精美的壁画,描绘着穆王生前的生活场景,虽然历经千年,色彩却依旧鲜艳。

  走了约莫几十步,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前方出现了一座石室,石室的墙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 —— 正是老者说的 “箭雨阵”。

  “大家小心,别碰墙壁!” 沈青崖提醒道,从背包里拿出一块石头,朝着石室的地面扔了过去。石头刚落地,无数支箭就从墙壁的小孔里射出来,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石室,直到半炷香后才停止。

  “好险!” 林晚秋后怕地说,要是刚才贸然进去,肯定会被箭射成筛子。

  沈青崖看着石室的地面,仔细观察着上面的纹路,突然眼睛一亮:“你们看,地面上的纹路是按照‘九宫格’排列的,只要沿着‘生门’的方向走,就能避开箭雨。”

  他指着地面上的一块青石板:“那块石板就是生门,我们踩着它走,就能安全通过石室。”

  众人按照沈青崖的指示,踩着生门的青石板,小心翼翼地通过了石室,没有触发任何箭雨。接下来的流沙坑和迷魂镜,也在沈青崖的指导和林仲书对古籍的解读下,顺利通过。

  当众人走到第三重机关后的石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 —— 石室的中央有一座巨大的石棺,石棺的盖子已经被打开,里面空无一物,石棺旁散落着一些盗墓工具,显然已经有人来过了!

  “怎么会这样?” 林晚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日军已经来过了?”

  沈青崖蹲下身,仔细检查着地上的盗墓工具,眉头微微皱起:“这些工具不是日军的,像是山匪用的。而且地面上的脚印很新,应该是最近几天才有人来过。”

  林仲书看着空石棺,脸色苍白:“难道月牙玉图谱已经被山匪拿走了?那我们这么久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众人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辛辛苦苦来到穆王墓,却发现石棺是空的,月牙玉图谱不知所踪。林晚秋看着空石棺,心里满是不甘 —— 她想起老者的嘱托,想起护宝队的使命,想起日军的阴谋,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就在这时,沈青崖突然发现石棺的底部有一道裂缝,他用洛阳铲撬开裂缝,里面露出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泛黄的绢布卷 —— 正是月牙玉图谱!

  “太好了!图谱还在!” 沈青崖兴奋地喊道,小心翼翼地拿起绢布卷,展开后,里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月牙玉图案,旁边还标注着文字,记载着每一块月牙玉的下落和用法。

  林晚秋擦干眼泪,凑过去看着绢布卷,心里满是激动 —— 他们终于找到了月牙玉图谱,没有白费这么久的努力。

  众人正兴奋着,突然听到通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山匪的叫喊声:“里面的人出来!把月牙玉图谱交出来!不然我们就放火烧了这里!”

  林晚秋心里一紧,没想到山匪竟然追来了。沈青崖握紧了腰间的短刀,眼神坚定:“别怕,我们有月牙玉图谱,绝不能让他们抢走!”

  众人围在石棺旁,警惕地看着通道的方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们知道,虽然找到了月牙玉图谱,但危险还没有结束,山匪的到来,只是新危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