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目探古寺,石纹显洞踪-《玉骨:民国盗墓秘闻》

  第三卷 邙山寻鼎 第六章 天目探古寺,石纹显洞踪

  天目山的晨雾比江南更浓,乳白色的雾气缠绕在山间,将山路遮得若隐若现。护宝小队的马蹄声被雾气削弱,只能听到隐约的 “嗒嗒” 声,像是怕惊扰了这座千年山脉的寂静。林晚秋骑在马背上,怀里的青花龙纹瓷瓶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瓶身偶尔传来的微弱蓝光,透过布帛映在衣襟上,像一颗跳动的星辰。

  “前面就是天目山的‘棋盘石’,过了这里,就能看到周老板说的废弃古寺了。” 沈青崖勒住马缰,抬手拨开眼前的雾气,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不过大家要小心,刚才在山脚下看到了日军的马蹄印,看样子他们已经派人进山探查了。”

  周老板催马上前,指着左侧一条被杂草掩盖的小路:“我们别走大路,从这条‘樵夫路’走,这条路是以前樵夫砍柴走的,陡峭难行,日军肯定不会走这里。顺着这条路走半个时辰,就能绕到古寺后面,避开正面的探查。”

  众人点头应下,纷纷下马,牵着马沿着樵夫路往上走。路面比想象中难行,布满了湿滑的青苔和尖锐的石子,林晚秋的裙摆被荆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却浑然不觉 —— 她的注意力全在怀里的瓷瓶上,瓶身的蓝光似乎越来越亮,像是在指引着方向。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雾气突然散开,一座破败的寺庙出现在眼前 —— 寺庙的山门早已坍塌,只剩下两根斑驳的石柱,上面刻着模糊的 “普照寺” 三个字,院墙也多处破损,露出里面荒芜的庭院,正是周老板说的废弃古寺。

  “终于到了!” 周老板松了口气,牵着马朝着寺庙后门走去,“藏经洞就在寺庙的大雄宝殿下面,不过日军要是已经来过,肯定会在周围设下埋伏,我们得先确认安全。”

  沈青崖示意众人在寺外隐蔽,自己则和苏墨悄悄摸进寺庙探查。林晚秋扶着马,看着寺庙的方向,心里满是忐忑。过了约莫一刻钟,沈青崖和苏墨从寺庙里出来,脸色凝重:“寺庙里没有日军,但大雄宝殿的地面有被挖掘过的痕迹,看样子日军已经来过这里,只是没找到藏经洞的入口。”

  “太好了!他们还没找到!” 林晚秋松了口气,跟着众人走进寺庙。大雄宝殿内一片狼藉,佛像早已不知所踪,地面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探坑,显然日军在这里进行过疯狂的挖掘。

  周老板走到宝殿中央,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地面的砖块,突然眼睛一亮:“你们看这里!这些砖块的排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像是人为摆放的‘九宫格’,藏经洞的入口应该就在这里!”

  众人围过去一看,果然发现中央的砖块排列整齐,与周围杂乱的地面形成鲜明对比。沈青崖拿出洛阳铲,小心地撬开一块砖块,下面露出一层石板,石板上刻着复杂的纹路,与青花龙纹瓷瓶上的龙纹极为相似。

  “这是‘龙纹锁’机关!” 林晚秋激动地说,从怀里掏出瓷瓶,“瓷瓶上的龙纹肯定能打开这个机关!”

  她将瓷瓶放在石板中央,瓶身的蓝光立刻与石板上的纹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耀眼的光带。紧接着,石板发出一阵 “咔嚓” 的声响,缓缓向下凹陷,露出一道黑漆漆的通道 —— 正是藏经洞的入口!

  “终于找到了!” 苏墨兴奋地说,拿出手电筒朝着通道里照去,“通道里黑漆漆的,不知道有什么机关,我们得小心。”

  沈青崖点了点头,率先钻进通道,苏墨和周老板紧随其后,林晚秋最后一个进去。通道里很干燥,两侧的墙壁上刻着南宋时期的佛教壁画,虽然历经千年,色彩却依旧鲜艳。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座石室,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 —— 里面很可能就是金箔玉衣!

  “太好了!找到金箔玉衣了!” 林晚秋兴奋地跑过去,想要打开盒子,却被周老板拦住。

  “别碰!盒子周围有‘毒针阵’!” 周老板指着盒子周围的地面,“你们看,地面上有很多细小的针孔,只要一碰盒子,就会射出毒针,一旦中毒,神仙难救!”

  林晚秋吓了一跳,连忙收回手。沈青崖拿出洛阳铲,小心地探了探地面,果然发现地面下隐藏着密密麻麻的毒针,只要稍微用力,毒针就会射出。

  “那怎么办?我们怎么拿到金箔玉衣?” 林晚秋焦急地问。

  林仲书之前整理的《南宋官窑考》里提到过 “毒针阵” 的解法,林晚秋立刻从背包里掏出古籍,快速翻找起来:“找到了!古籍里说,‘毒针阵’的解法是‘以龙引针,以玉镇阵’,只要用青花龙纹瓷瓶的龙纹引动毒针,再用月牙玉镇压阵法,就能安全拿到盒子。”

  她按照古籍的记载,将瓷瓶放在盒子左侧的凹槽里,瓶身的蓝光立刻引动了地面下的毒针,毒针纷纷射向瓷瓶,却被蓝光形成的屏障挡住。紧接着,她又拿出三块月牙玉,放在盒子右侧的三个凹槽里,玉佩的绿光与瓷瓶的蓝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光盾,将毒针阵彻底镇压。

  “成功了!” 沈青崖兴奋地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金色盒子,打开后,一件金光闪闪的玉衣出现在众人眼前 —— 玉衣由数千片玉片组成,每片玉片上都贴着一层薄薄的金箔,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正是他们要找的金箔玉衣!

  众人看着眼前的金箔玉衣,心里满是震撼。周老板感慨地说:“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亲眼见到南宋皇室的国宝,真是死而无憾了!”

  就在这时,通道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日军的叫喊声:“他们在里面!快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众人脸色一变,沈青崖立刻说:“我们快从石室后面的密道走!周老板,你知道密道的出口在哪里吗?”

  周老板点了点头,指着石室后方的一道暗门:“这道暗门能通往天目山的后山,那里有一条小路,能直接下山,日军肯定找不到那里!”

  众人朝着暗门的方向跑去,刚钻进暗门,就看到佐藤带着日军士兵冲进石室,对着他们的背影开枪。子弹擦着林晚秋的肩膀飞过,打在暗门的墙壁上,溅起一片尘土。

  “快!别回头!” 沈青崖大喊,拉着林晚秋的手,加快了脚步。暗门后的通道狭窄而曲折,众人在里面快速穿行,身后的枪声越来越近,日军的叫喊声也隐约传来。

  跑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一道微光 —— 暗门的出口到了!众人钻出出口,发现自己身处天目山的后山,周围是茂密的树林,远处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

  “终于出来了!” 林晚秋靠在树上,大口喘着气,怀里的瓷瓶和手里的金箔玉衣都完好无损。

  沈青崖拿出地图,对照着周围的地形,说:“我们现在在天目山的西麓,离根据地还有三十里路。日军肯定会在山里四处搜索,我们得尽快下山,返回根据地。”

  众人点了点头,稍作休息后,便朝着山下的方向出发。一路上,他们避开了日军的搜索队,顺利下了山。走到半路,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支八路军队伍朝着他们走来,为首的正是赵司令派来接应他们的骑兵队长!

  “你们可算回来了!赵司令都快急坏了!” 骑兵队长看到他们,兴奋地说,“日军在天目山搜了一整天,什么都没找到,已经撤兵了!”

  众人松了口气,跟着骑兵队朝着根据地的方向出发。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天目山的山峰上,给这座千年山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林晚秋看着怀里的青花龙纹瓷瓶和手里的金箔玉衣,心里满是感慨 —— 这是他们在江南保护的第二件国宝,虽然经历了很多危险,却也收获了胜利的喜悦。

  回到根据地后,赵司令和林仲书、陈昌海早已在村口等候。看到他们平安归来,还带回了金箔玉衣,赵司令激动地说:“太好了!你们又立了大功!金箔玉衣和九州鼎相互感应,华夏龙脉的力量又增强了,日军想要破坏我们国运的阴谋,又一次被我们挫败了!”

  林仲书接过金箔玉衣,仔细观察着,眼神里满是惊叹:“这件金箔玉衣是南宋时期的巅峰之作,不仅工艺精湛,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中国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不让它受到任何损坏。”

  当天晚上,根据地举办了热闹的庆功宴。宴会上,赵司令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护宝联盟将继续扩大规模,联合更多的民间护宝组织,一起保护华夏大地上的文物古迹。林晚秋、沈青崖、苏墨和周老板被任命为护宝联盟的核心成员,负责统筹后续的护宝行动。

  宴会后,林晚秋独自站在村口,看着手里的三块月牙玉和青花龙纹瓷瓶,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护宝之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宝等着他们去保护,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去面对。但她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保护不了的国宝。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和沈青崖、苏墨、周老板一起,开始整理后续的护宝计划。根据青花龙纹瓷瓶和金箔玉衣上的线索,下一处需要保护的文物遗址是位于川蜀地区的 “三星堆遗址”,那里藏着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日军肯定也会盯上那里。

  众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再次出发。赵司令和林仲书、陈昌海站在村口,为他们送行。赵司令握着沈青崖的手,严肃地说:“川蜀地区地形复杂,日军的防守肯定很严密,你们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及时联系根据地,我们会派援兵接应你们。”

  沈青崖点了点头,敬了个礼:“请赵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保护好三星堆遗址的文物!”

  众人翻身上马,朝着川蜀地区的方向出发。战马踏着晨光,在乡间小路上疾驰,风吹过耳边,带着希望的气息。林晚秋骑在马背上,怀里抱着青花龙纹瓷瓶,手里握着金箔玉衣的一角,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三星堆遗址的文物,不让日军抢走任何一件华夏瑰宝,让中华文明的薪火永远传承下去!新的征程已经开始,他们将继续带着使命,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