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胜的代价,如同冰冷的积雪,覆盖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破损的围墙、新增的伤员墓碑、几乎见底的物资储备,以及最关键的——林烬周身那明显缩小且剧烈波动的微光,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场防御战的惨烈与后果的严峻。
撼山将重伤昏迷,高烧不退,后背的腐蚀伤口与旧伤交织,情况危急。苏萤和她的母亲几乎耗尽了所有库存的、具有净化效果的光蕈和草药,才勉强压制住伤势的恶化,但能否挺过来,仍是未知数。
整个营地的领导重任,暂时落在了明心道人和伤势稍轻的凌翼肩上。两人面对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最大的危机,依旧是能量。
林烬的微光不仅是防护屏障,更是光蕈生长的唯一能量来源。如今微光范围缩小、亮度下降、稳定性变差,直接导致光蕈的培育陷入了困境。新培育的光蕈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出现萎缩迹象,而原本生长尚可的区域,产量也大幅下滑。
食物危机,这个始终悬顶的利剑,再次以更狰狞的姿态逼近。
“必须减少消耗!”明心道人语气沉重,与凌翼、苏萤以及几位还能主事的修士和妖族队长商议,“不仅是食物的消耗,更是对微光本源的消耗!”
如何减少?停止光蕈培育?那等于直接饿死。停止所有活动,包括巡逻、炼器和治疗?那无异于自废手脚,坐以待毙。
“光蕈的生长,在消耗林烬的力量。”苏萤说出了那个大家心知肚明却不愿面对的事实,她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我们每吃下一口光蕈,都在加速他的…消耗。以前缓慢,现在…微光减弱,这种消耗的效应就更加明显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真相。他们的生存,建立在透支那昏迷少年生命本源的基础上。
营地里一片死寂。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茫然、愧疚和绝望。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个年轻的修士声音干涩地问道。
苏萤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或许…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光蕈吸收微光而生,这是它的特性,无法改变。”苏萤缓缓说道,“但我们或许可以尝试…‘补偿’。”
“补偿?”凌翼皱眉,“如何补偿?我们拿什么补偿?”
“我们自身。”苏萤的声音很轻,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还有残存的生机,还有微末的元气,哪怕再少,那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能量’。”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说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提议:“我想尝试一种方法——‘光耕契约’。划定特定的光蕈培育区,不再仅仅依靠它被动吸收微光和散逸的生机。而是需要每个人,定期、主动地向那片土地,注入自身一丝最本源的生机或元气。”
“主动注入元气和生机?”众人哗然!
“这怎么行!我等法力枯竭,自身恢复艰难,每一丝元气都宝贵无比!岂能如此浪费?”立刻有人反对。
“是啊!而且这有什么用?我们这点微末力量,比起林烬散发的微光,简直是杯水车薪!”
苏萤似乎早已料到这种反应,她平静地解释道:“我计算过,不需要太多。每人每天,只需要付出极其微小的一丝,可能只是正常呼吸散逸的量,但需要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奉献’。这股力量并非直接替代微光,而是作为一种…‘引子’,或者‘催化剂’。”
她努力组织着语言,试图解释那源自狐妖祭司传承的、对生灵与植物能量交换的模糊理解:“光蕈并非死物,它有一种极微弱的灵性。主动奉献的生机,或许能更高效地被它吸收利用,从而…减少它对微光本源的纯粹索取?甚至可能…提升它的生长效率?这只是我的猜想,但我认为值得一试!”
“更重要的是,”她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抵触的人,“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仪式!让我们时刻铭记,我们每一点生存的资本,都并非凭空得来,都伴随着代价!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在单方面索取,而是在共同努力维系这最后的希望!这是一种…责任共担!”
责任共担。
这个词让许多人陷入了沉默。
明心道人若有所思,缓缓道:“苏萤姑娘所言,虽似玄妙,却并非全无道理。万物有灵,能量流转,或有其微妙平衡。主动奉献一丝元气,若能换得光蕈更高效生长,减少对林烬小友的负担,或许…确是可行之道。即便效果不显,此举亦能凝聚人心,警醒众人,勿忘恩源。”
凌翼也点了点头,他更务实一些:“总比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光蕈减产,微光耗尽强。我愿意一试。”
但反对的声音依旧强烈,尤其是来自部分原仙盟的修士。
“荒谬!此举无异于割肉饲虎!我等自身尚难保全,还要将最后一点元气奉献给一株菌子?” “若是无效,岂非雪上加霜?我不同意!” “谁知道这是不是妖族想出来的、进一步削弱我等人族的手段?”一个声音低声嘀咕道,瞬间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
旧日的隔阂与猜疑,在生存的压力下,再次浮出水面。
争议再起。支持者认为这是无奈下的唯一尝试,且蕴含着团结与奉献的精神。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无谓的消耗,甚至暗藏算计。
苏萤看着争论的双方,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和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一片光蕈生长区旁,盘膝坐下。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她伸出双手,轻轻按在土地上。她闭上眼,调动起体内那微薄得可怜的妖力,以及更本质的生机,一丝丝、小心翼翼地,注入脚下的土地之中。
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惊人的声势。只有她微微颤抖的身体和逐渐苍白的脸色,证明着她正在付出真实的代价。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有人忍不住想要出声阻止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在她双手按下的区域周围,那些原本有些萎靡的光蕈,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微微挺立了一些!菌伞表面吸收的微光,似乎也变得稍微浓郁了一丝!
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却清晰可见!
“有…有用!”一个一直紧盯着的小妖惊喜地叫出声来。
事实胜于雄辩。
反对的声音顿时小了下去。许多人看着苏萤那苍白的侧脸和那微微焕发生机的光蕈,眼神复杂。
明心道人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沉声道:“贫道愿附议苏萤姑娘之法。每日愿奉献一丝元气,维系此‘光耕契约’。”说着,他也走到另一片区域,盘膝坐下,开始引导那微末的元气。
凌翼毫不犹豫地跟上。
接着是墨辰,是清瞳道士,是那些受过撼山将恩惠的妖族战士…
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地选择了加入。
尽管仍有一部分人面露犹豫和抵触,站在原地不动,但大势已趋。
“光耕契约”就此确立。
从这一天起,每天固定的时辰,都会有人轮流来到划定的“契约区”,默默地将自身一丝本源生机或元气,奉献给这片土地,维系着光蕈的生长。
过程并不轻松,尤其是对本身就已经很虚弱的人而言,每一次奉献都会带来短暂的疲惫感。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光蕈的产量并未立刻恢复,只是减缓了衰败的趋势,微光的消耗速度似乎也真的略微放缓了一点点。
但更重要的是,正如苏萤所说,这是一种仪式,一种提醒。
当人们主动付出代价去换取食物时,他们会更加珍惜每一口光蕈,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与林烬、与这微光之间那种脆弱的共生关系。那种理所当然的索取感,渐渐被一种沉重的、共同的维系感所取代。
裂痕依然存在,猜疑并未完全消失。但一种新的、基于共同付出和责任的纽带,开始在幸存者之间悄然滋生。
苏萤每天都会进行最长时间的“光耕”,她的脸色日益苍白,但眼神却越发清澈坚定。
她守护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这份刚刚萌芽的、脆弱的“契约”。
而这契约,能否真正扭转这绝望的能源困局?无人知晓。
他们只是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向这片冰冷的死亡之海,卑微地祈求着一线生机。
微光之下,奉献与索取的天平,正在试图寻找一个残酷的平衡点。
撼山将重伤昏迷,高烧不退,后背的腐蚀伤口与旧伤交织,情况危急。苏萤和她的母亲几乎耗尽了所有库存的、具有净化效果的光蕈和草药,才勉强压制住伤势的恶化,但能否挺过来,仍是未知数。
整个营地的领导重任,暂时落在了明心道人和伤势稍轻的凌翼肩上。两人面对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最大的危机,依旧是能量。
林烬的微光不仅是防护屏障,更是光蕈生长的唯一能量来源。如今微光范围缩小、亮度下降、稳定性变差,直接导致光蕈的培育陷入了困境。新培育的光蕈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出现萎缩迹象,而原本生长尚可的区域,产量也大幅下滑。
食物危机,这个始终悬顶的利剑,再次以更狰狞的姿态逼近。
“必须减少消耗!”明心道人语气沉重,与凌翼、苏萤以及几位还能主事的修士和妖族队长商议,“不仅是食物的消耗,更是对微光本源的消耗!”
如何减少?停止光蕈培育?那等于直接饿死。停止所有活动,包括巡逻、炼器和治疗?那无异于自废手脚,坐以待毙。
“光蕈的生长,在消耗林烬的力量。”苏萤说出了那个大家心知肚明却不愿面对的事实,她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我们每吃下一口光蕈,都在加速他的…消耗。以前缓慢,现在…微光减弱,这种消耗的效应就更加明显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真相。他们的生存,建立在透支那昏迷少年生命本源的基础上。
营地里一片死寂。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茫然、愧疚和绝望。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个年轻的修士声音干涩地问道。
苏萤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或许…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光蕈吸收微光而生,这是它的特性,无法改变。”苏萤缓缓说道,“但我们或许可以尝试…‘补偿’。”
“补偿?”凌翼皱眉,“如何补偿?我们拿什么补偿?”
“我们自身。”苏萤的声音很轻,却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还有残存的生机,还有微末的元气,哪怕再少,那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能量’。”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说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提议:“我想尝试一种方法——‘光耕契约’。划定特定的光蕈培育区,不再仅仅依靠它被动吸收微光和散逸的生机。而是需要每个人,定期、主动地向那片土地,注入自身一丝最本源的生机或元气。”
“主动注入元气和生机?”众人哗然!
“这怎么行!我等法力枯竭,自身恢复艰难,每一丝元气都宝贵无比!岂能如此浪费?”立刻有人反对。
“是啊!而且这有什么用?我们这点微末力量,比起林烬散发的微光,简直是杯水车薪!”
苏萤似乎早已料到这种反应,她平静地解释道:“我计算过,不需要太多。每人每天,只需要付出极其微小的一丝,可能只是正常呼吸散逸的量,但需要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奉献’。这股力量并非直接替代微光,而是作为一种…‘引子’,或者‘催化剂’。”
她努力组织着语言,试图解释那源自狐妖祭司传承的、对生灵与植物能量交换的模糊理解:“光蕈并非死物,它有一种极微弱的灵性。主动奉献的生机,或许能更高效地被它吸收利用,从而…减少它对微光本源的纯粹索取?甚至可能…提升它的生长效率?这只是我的猜想,但我认为值得一试!”
“更重要的是,”她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抵触的人,“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仪式!让我们时刻铭记,我们每一点生存的资本,都并非凭空得来,都伴随着代价!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在单方面索取,而是在共同努力维系这最后的希望!这是一种…责任共担!”
责任共担。
这个词让许多人陷入了沉默。
明心道人若有所思,缓缓道:“苏萤姑娘所言,虽似玄妙,却并非全无道理。万物有灵,能量流转,或有其微妙平衡。主动奉献一丝元气,若能换得光蕈更高效生长,减少对林烬小友的负担,或许…确是可行之道。即便效果不显,此举亦能凝聚人心,警醒众人,勿忘恩源。”
凌翼也点了点头,他更务实一些:“总比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光蕈减产,微光耗尽强。我愿意一试。”
但反对的声音依旧强烈,尤其是来自部分原仙盟的修士。
“荒谬!此举无异于割肉饲虎!我等自身尚难保全,还要将最后一点元气奉献给一株菌子?” “若是无效,岂非雪上加霜?我不同意!” “谁知道这是不是妖族想出来的、进一步削弱我等人族的手段?”一个声音低声嘀咕道,瞬间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
旧日的隔阂与猜疑,在生存的压力下,再次浮出水面。
争议再起。支持者认为这是无奈下的唯一尝试,且蕴含着团结与奉献的精神。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无谓的消耗,甚至暗藏算计。
苏萤看着争论的双方,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和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一片光蕈生长区旁,盘膝坐下。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她伸出双手,轻轻按在土地上。她闭上眼,调动起体内那微薄得可怜的妖力,以及更本质的生机,一丝丝、小心翼翼地,注入脚下的土地之中。
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惊人的声势。只有她微微颤抖的身体和逐渐苍白的脸色,证明着她正在付出真实的代价。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有人忍不住想要出声阻止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在她双手按下的区域周围,那些原本有些萎靡的光蕈,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微微挺立了一些!菌伞表面吸收的微光,似乎也变得稍微浓郁了一丝!
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却清晰可见!
“有…有用!”一个一直紧盯着的小妖惊喜地叫出声来。
事实胜于雄辩。
反对的声音顿时小了下去。许多人看着苏萤那苍白的侧脸和那微微焕发生机的光蕈,眼神复杂。
明心道人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沉声道:“贫道愿附议苏萤姑娘之法。每日愿奉献一丝元气,维系此‘光耕契约’。”说着,他也走到另一片区域,盘膝坐下,开始引导那微末的元气。
凌翼毫不犹豫地跟上。
接着是墨辰,是清瞳道士,是那些受过撼山将恩惠的妖族战士…
越来越多的人,默默地选择了加入。
尽管仍有一部分人面露犹豫和抵触,站在原地不动,但大势已趋。
“光耕契约”就此确立。
从这一天起,每天固定的时辰,都会有人轮流来到划定的“契约区”,默默地将自身一丝本源生机或元气,奉献给这片土地,维系着光蕈的生长。
过程并不轻松,尤其是对本身就已经很虚弱的人而言,每一次奉献都会带来短暂的疲惫感。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光蕈的产量并未立刻恢复,只是减缓了衰败的趋势,微光的消耗速度似乎也真的略微放缓了一点点。
但更重要的是,正如苏萤所说,这是一种仪式,一种提醒。
当人们主动付出代价去换取食物时,他们会更加珍惜每一口光蕈,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与林烬、与这微光之间那种脆弱的共生关系。那种理所当然的索取感,渐渐被一种沉重的、共同的维系感所取代。
裂痕依然存在,猜疑并未完全消失。但一种新的、基于共同付出和责任的纽带,开始在幸存者之间悄然滋生。
苏萤每天都会进行最长时间的“光耕”,她的脸色日益苍白,但眼神却越发清澈坚定。
她守护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这份刚刚萌芽的、脆弱的“契约”。
而这契约,能否真正扭转这绝望的能源困局?无人知晓。
他们只是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向这片冰冷的死亡之海,卑微地祈求着一线生机。
微光之下,奉献与索取的天平,正在试图寻找一个残酷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