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渊”计划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联盟内部激起的波澜尚未完全平息,选拔与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时,另一个更加突兀、更加令人不安的信号,毫无征兆地闯入了联盟的监测网络。
这一次,并非来自遥远未知的深空,也非来自刚建立联系的“壳民”。
它源自一片理论上绝对“干净”的空域——位于“摇篮”与光海之间、刚刚被联盟初步勘探过的、几乎空无一物的星际荒漠。
值班的传感器官最初以为是一次罕见的宇宙背景辐射脉冲,或者是星门“希望之路”运行产生的微弱能量涟漪。但信号持续着,稳定得令人心悸,并且带着一种…无法理解的规律性。
它不是任何已知的通讯编码,甚至不像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由一种极其奇特的高维震动构成,频率固定,强度微弱却穿透力极强,仿佛能无视常规的空间衰减,直接回荡在监测设备最敏感的接收单元里。
“报告!检测到异常高维信号!来源不明,性质不明!”技术员的声音带着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立刻上报。
消息迅速传达到高层。林烬、艾拉(联盟)、艾拉(Eira)、苏萤以及核心科学团队第一时间聚集到了曙光纪元号的超维感应中心。
主屏幕上,代表信号的波形图以一种恒定的、冰冷的模式重复着,仿佛一个永不疲倦的节拍器。音频转换后,是一种极其低沉、仿佛来自深渊底部的嗡鸣,听得人头皮发麻。
“分析结果!”科学官李眉头紧锁。
“信号源无法精确定位!它…它好像弥漫在整个监测区域的时空结构本身!”分析员难以置信地报告,“能量签名完全陌生,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体系,甚至…不属于‘执笔者’数据库记载的任何一种!”
“尝试用所有已知方式进行解码!数学语言、基础粒子频率、甚至图像编码!”艾拉(联盟)下令。
超级计算机全力运行,尝试了成千上万种破译方案,结果却令人沮丧——无一匹配。信号就像一把结构无比复杂、却没有任何锁孔的锁,根本无法入手。
“它…有意识吗?”苏萤忽然轻声问道,她一直闭目凝神,试图用光蕈网络去感知。
众人目光立刻集中到她身上。
“很模糊…非常非常遥远和…冰冷…”苏萤蹙着眉,努力描述着那难以捉摸的感觉,“不像生命体的意识波动,更像是一种…自动化的、毫无情感的…‘宣告’?或者…‘探测’?”
“宣告?探测?”艾拉(Eira)的脸色微微发白,她想到了最坏的可能性,“难道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宇宙级文明的探测波?或者…是‘寂灭潮汐’的某种前兆信号?”
“寂灭潮汐”这个词让控制中心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那来自脉冲星哨兵阵列的警告,始终是悬在联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信号强度有变化吗?”林烬沉声问道,目光锐利地盯着那稳定的波形。
“几乎没有变化,指挥官。从发现至今,频率和强度都稳定得可怕,仿佛已经这样持续了亿万年,只是我们刚刚才接收到一样。”
这种绝对的稳定性,反而比忽强忽弱的信号更令人不安。它透露出一种超越时间的冷酷和绝对的控制力。
“尝试主动回应吗?”一位科学家提议,“用同样的高维震动方式,发送简单的数学序列?”
“风险未知!”另一位立刻反对,“如果这是某种探测信号,我们的回应可能会立刻暴露自身位置和文明等级!”
“但不回应,难道就安全吗?它可能早就发现我们了!”
争论再起。
就在此时,信号突然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变化——它的频率,极其缓慢地…开始升高了!虽然变化幅度极小,需要最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到,但这确凿无疑的变化,瞬间让所有争论停止!
它不是静止的!它在变化!
“计算变化速率!预测趋势!”林烬立刻下令。
计算结果很快出来,却让人更加心惊——按照这个速率,信号频率将在约三百个标准日内,攀升至一个临界点。而那个临界点根据模型推算,可能会对局部时空结构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甚至…可能撕裂空间!
这是一个…定时炸弹?还是某种倒计时?
“立刻提高监测级别!调动所有资源,优先分析该信号!” “通知光海前哨基地,同步监测!” “暂停‘窥渊’计划的所有外部跃迁测试!避免任何可能干扰或刺激该信号的行为!” “召开紧急安全会议!”
林烬一连串命令下达,整个联盟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信号,其威胁等级甚至可能超过了遥远的求救信号和已知的“清道夫”。因为它完全未知,无法理解,无法沟通,像是一个悬置于头顶、不知何时会坠落的利刃。
艾拉(Eira)的忧虑似乎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应验。联盟向外探索的脚步,果然引来了无法预料的关注。
苏萤尝试着,将一丝最微弱的、充满困惑与寻求理解的意识波动,附着在光蕈网络上,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信号传来的方向。
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更深邃、更冰冷的虚无,以及那稳定提升频率的、机械般的嗡鸣。
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某种无可改变的、冰冷的宇宙法则。
联盟刚刚燃起的探索热情,被这突如其来的神秘信号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深空之中,似乎隐藏着远比他们想象中更多、更诡异的秘密。
而他们,才刚刚开始触碰这无尽黑暗的边缘。
---
(本章终)
这一次,并非来自遥远未知的深空,也非来自刚建立联系的“壳民”。
它源自一片理论上绝对“干净”的空域——位于“摇篮”与光海之间、刚刚被联盟初步勘探过的、几乎空无一物的星际荒漠。
值班的传感器官最初以为是一次罕见的宇宙背景辐射脉冲,或者是星门“希望之路”运行产生的微弱能量涟漪。但信号持续着,稳定得令人心悸,并且带着一种…无法理解的规律性。
它不是任何已知的通讯编码,甚至不像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由一种极其奇特的高维震动构成,频率固定,强度微弱却穿透力极强,仿佛能无视常规的空间衰减,直接回荡在监测设备最敏感的接收单元里。
“报告!检测到异常高维信号!来源不明,性质不明!”技术员的声音带着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立刻上报。
消息迅速传达到高层。林烬、艾拉(联盟)、艾拉(Eira)、苏萤以及核心科学团队第一时间聚集到了曙光纪元号的超维感应中心。
主屏幕上,代表信号的波形图以一种恒定的、冰冷的模式重复着,仿佛一个永不疲倦的节拍器。音频转换后,是一种极其低沉、仿佛来自深渊底部的嗡鸣,听得人头皮发麻。
“分析结果!”科学官李眉头紧锁。
“信号源无法精确定位!它…它好像弥漫在整个监测区域的时空结构本身!”分析员难以置信地报告,“能量签名完全陌生,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体系,甚至…不属于‘执笔者’数据库记载的任何一种!”
“尝试用所有已知方式进行解码!数学语言、基础粒子频率、甚至图像编码!”艾拉(联盟)下令。
超级计算机全力运行,尝试了成千上万种破译方案,结果却令人沮丧——无一匹配。信号就像一把结构无比复杂、却没有任何锁孔的锁,根本无法入手。
“它…有意识吗?”苏萤忽然轻声问道,她一直闭目凝神,试图用光蕈网络去感知。
众人目光立刻集中到她身上。
“很模糊…非常非常遥远和…冰冷…”苏萤蹙着眉,努力描述着那难以捉摸的感觉,“不像生命体的意识波动,更像是一种…自动化的、毫无情感的…‘宣告’?或者…‘探测’?”
“宣告?探测?”艾拉(Eira)的脸色微微发白,她想到了最坏的可能性,“难道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宇宙级文明的探测波?或者…是‘寂灭潮汐’的某种前兆信号?”
“寂灭潮汐”这个词让控制中心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那来自脉冲星哨兵阵列的警告,始终是悬在联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信号强度有变化吗?”林烬沉声问道,目光锐利地盯着那稳定的波形。
“几乎没有变化,指挥官。从发现至今,频率和强度都稳定得可怕,仿佛已经这样持续了亿万年,只是我们刚刚才接收到一样。”
这种绝对的稳定性,反而比忽强忽弱的信号更令人不安。它透露出一种超越时间的冷酷和绝对的控制力。
“尝试主动回应吗?”一位科学家提议,“用同样的高维震动方式,发送简单的数学序列?”
“风险未知!”另一位立刻反对,“如果这是某种探测信号,我们的回应可能会立刻暴露自身位置和文明等级!”
“但不回应,难道就安全吗?它可能早就发现我们了!”
争论再起。
就在此时,信号突然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变化——它的频率,极其缓慢地…开始升高了!虽然变化幅度极小,需要最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到,但这确凿无疑的变化,瞬间让所有争论停止!
它不是静止的!它在变化!
“计算变化速率!预测趋势!”林烬立刻下令。
计算结果很快出来,却让人更加心惊——按照这个速率,信号频率将在约三百个标准日内,攀升至一个临界点。而那个临界点根据模型推算,可能会对局部时空结构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甚至…可能撕裂空间!
这是一个…定时炸弹?还是某种倒计时?
“立刻提高监测级别!调动所有资源,优先分析该信号!” “通知光海前哨基地,同步监测!” “暂停‘窥渊’计划的所有外部跃迁测试!避免任何可能干扰或刺激该信号的行为!” “召开紧急安全会议!”
林烬一连串命令下达,整个联盟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信号,其威胁等级甚至可能超过了遥远的求救信号和已知的“清道夫”。因为它完全未知,无法理解,无法沟通,像是一个悬置于头顶、不知何时会坠落的利刃。
艾拉(Eira)的忧虑似乎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应验。联盟向外探索的脚步,果然引来了无法预料的关注。
苏萤尝试着,将一丝最微弱的、充满困惑与寻求理解的意识波动,附着在光蕈网络上,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信号传来的方向。
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更深邃、更冰冷的虚无,以及那稳定提升频率的、机械般的嗡鸣。
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某种无可改变的、冰冷的宇宙法则。
联盟刚刚燃起的探索热情,被这突如其来的神秘信号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深空之中,似乎隐藏着远比他们想象中更多、更诡异的秘密。
而他们,才刚刚开始触碰这无尽黑暗的边缘。
---
(本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