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

  24

  韩三屏用手指点了点孙祺,轻笑一声:“原来你是来走捷径的。”

  一部电影必须按流程备案、审查,获得批准后才能拿到拍摄许可证正式开拍。

  不走这个流程的就是地下片,不允许上映。

  按正常流程,仅备案和审查阶段,短短两个月根本不够。

  所以孙祺这次找韩三屏,主要是想借助他的关系,大幅压缩甚至跳过这个环节的时间。

  他相信,作为中影集团一把手的韩三屏,一定有办法搞定。

  “是韩董,我真的没办法了,只能来找您帮忙。”

  韩三屏沉思片刻,看了看桌上的剧本,点头答应:

  “行,我答应。

  还是老规矩,中影出百分之三十投资,并负责发行。”

  “谢谢领导!”

  孙祺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

  之前王博主任提醒过他,韩董接下来有安排,他是在休息时间抽空见自己的。

  事情谈妥了,自己该识趣点。

  没想到韩三屏却叫住了他:

  “急着走什么?”

  “呃,韩董,我不打扰您休息了。”

  “晚上有事吗?”

  领导这么问,就算有事也得说没有,何况孙祺确实没有。

  “没什么事。”

  “那跟我去个饭局吧,反正跟你也有关系。”

  孙祺一时没反应过来。

  跟自己有关?

  韩三屏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解释道:

  “是港岛那边的朋友,带你去见见,对你有帮助。”

  港岛的朋友?

  孙祺心里琢磨了一下,还是没弄明白。

  他只知道中影实力强,但具体每年和港圈有哪些合作,他并不清楚。

  他自己在港圈熟的,也就只有老黎一个人。

  “领导,那我不打扰您休息,我去一楼休息室等您,时间到了您叫我就行。”

  孙祺很会看眼色,虽然韩三屏邀请他晚上一起参加活动,但他知道不能一直待在领导房间打扰。

  “嗯,你去找王博,让他给你安排个地方。”

  韩三屏看了眼时间,又说:“还有一个小时,你昨天刚从滇南回来,先休息会儿吧。

  对了,晚上记得带上剧本。”

  “嗯?哦,好的,谢谢领导。”

  孙祺轻轻关上门,刚转身就看到隔壁房间走出一个人,是王博。

  显然,王博一直在关注这边的情况,听到开门声就适时出现。

  难怪能当领导的秘书,处处都是细节。

  孙祺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心里不由得感慨。

  “谈完了?领导怎么说?”王博笑着走过来,显然是要送孙祺。

  “王哥,谈得不错,韩董同意了。”

  “哟,恭喜你了,好好干。”

  “嗯嗯,对了王哥,韩董说晚上让我一起参加饭局,麻烦您给我安排个地方,我收拾一下。”

  “好,嗯?”

  王博虽见多识广,此刻也露出惊讶之色,神情瞬间凝滞。

  孙祺不清楚晚上的饭局要见谁,但王博知道。

  按理说,孙祺现在的身份还够不上参加这样的聚会。

  他一时猜不透韩董的意图,但还是按照指示给孙祺安排了隔壁房间。

  领导出差开会时,常有人临时来访,王博通常会多备一间房,不能让人在走廊等,毕竟酒店是公共场所,被人看到影响不好。

  孙祺进到房间后,第一时间给俞非鸿打了电话,告诉她这边的情况。

  俞非鸿听后非常惊讶,没想到孙祺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现有剧组人员再拍一部电影,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档期浪费。

  “那剧本呢?什么题材?”

  “师姐,先别管这个了,你通知大家收拾东西和器材,准备去沪城。

  剧本我晚点发给你,你先准备着。

  剧组人员的费用,我稍后打给你。”

  “哦,好,我这就通知。

  钱不急,反正我已经付完了。”

  “那好,先不说了,挂了。”

  “哦。”

  挂完电话,孙祺长出一口气,整个人像“大”字一样倒在床上,深深陷进柔软的床垫里。

  真累。

  总算搞定了。

  相比实际拍摄,这部电影前期的筹备工作更繁琐,也最耗费心力。

  尤其是时间紧迫,只有短短两个月,他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幸好影片情节并不复杂,难度不大,背景设定在现代都市。

  只要选在繁华的大都会,场景资源丰富,可以随意挑选。

  看了看时间,他在床上休息片刻,洗了把脸,走到走廊等候。

  没过多久,韩三屏带着王博走了出来,孙祺随即跟上,三人一同出发。

  晚宴安排在一家私人会所,位于一片园林之中。

  沿途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私密性极佳。

  透过枝叶间的缝隙,隐约可见两个人影在门前等待。

  走近一看,为首的是个年长者,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斯文,孙祺却不认识。

  而另一位,却再熟悉不过——那个标志性的大鼻子,正是港圈的代表人物,程龙。

  “韩董,您好,感谢赏光。”

  “杨老板相邀,我怎敢不来。”

  “哈哈,快请进。”

  “请。”

  进入包厢后,韩三屏才将孙祺介绍给两人。

  “这位是港岛英皇集团董事长杨守成,杨老板。

  这位就不用多介绍了。”

  孙祺心中微惊,没想到竟是英皇的老板,连忙问候:“杨老板好,我是孙祺。”随后又向程龙微微鞠躬,“大哥好。”

  “好,好,年轻人有前途。”

  “我知道你,《那些年》这部电影我看过,年轻人演得很不错。”

  孙祺听了,腼腆一笑。

  “大哥过奖了,您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程龙听后,立刻露出夸张的表情,说道:

  “哦,接下来你不会是说,是看着我的电影长大的吧?我可没那么老。”

  “哈哈哈……”

  程龙的一句玩笑话,让众人笑个不停。

  韩三屏也笑着说道:

  “这小子今年刚满二十,是京城电影学院05级表演系的,现在转行当导演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刚在戛纳拿了最佳短片金棕榈。”

  “年轻人,你是想抢我饭碗,我到现在还没拿过一次金像奖呢。”

  “哈哈……”

  饭局开始前,程龙轻松调侃,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孙祺还不清楚韩董带他来的目的,因此表现得十分低调,偶尔回应一两句,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冷淡。

  桌上的菜肴,大家只是浅尝辄止,以品尝为主。

  这样的饭局明显是为了谈事,在正事谈妥之前,没人会真的放开吃喝。

  酒也喝得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不久后,包厢里的人多少都有了些醉意,孙祺暗自思索。

  该进入正题了。

  果然,率先开口的是杨守成。

  “韩董,关于您下午座谈会上提到的合作计划,我代表英皇集团,非常感兴趣。”

  “杨老板,感谢你的支持。

  我相信,华夏电影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真正崛起。”

  “是,我也深有同感。

  港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向前看。

  拥抱内地,才是唯一的出路。”

  孙祺注意到,杨守成神情中带着一丝落寞,又隐约透出几分怀念。

  韩三屏接着说道:

  “都是一家人嘛。

  内地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我们的商业电影起步晚,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港岛电影人经验丰富、专业度高,但市场太小。

  未来进入内地是大势所趋,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

  “确实如此。

  感谢韩董给我们这些港岛电影人这个机会,我代表大家敬您一杯。”

  杨守成说完举杯,众人也跟着碰杯。

  孙祺这下大致明白了。

  韩董这次来横店,应该是代表中影集团与港岛电影人代表开座谈会,内容可能是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可能是进一步向港片开放内地市场,吸引港岛的电影人才,借鉴他们的成熟经验。

  对此,孙祺也认同。

  这个时代,确实是港台明星的天下。

  无论是导演、制片,还是幕后人员,他们的经验确实比内地更丰富。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

  后来各种绯闻和狗仔文化的泛滥,也与此有关。

  没办法,不可能只想着占便宜,却不付出代价。

  现在的饭局,孙祺看清楚了。

  显然是英皇集团的杨老板率先接下了中影集团抛出的橄榄枝。

  这个人确实很有远见。

  后来内地电影市场的兴起,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程龙大哥能来,恐怕也与此有关。

  他是**演艺界的代表,也是英皇集团的合伙人,一直积极向内地发展。

  但韩董带他来,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孙祺还是没想明白。

  饭局继续,韩三屏和杨守成讨论着合作细节。

  程龙觉得插不上话,便转而和孙祺聊了起来。

  两人没有深入交流,只是说些娱乐圈的趣事,以及程龙过去的经历。

  不久后,韩三屏和杨守成碰杯,显然达成了共识。

  “杨老板,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韩董,感谢您给我们这个机会。”

  正事谈完,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杨老板,还记得下午座谈会上中影提出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吗?”

  “当然,韩董高瞻远瞩,这是为华夏电影培养人才,我们一定支持。”

  听到这句话,孙祺心里一动,隐约明白了今天自己在这里的原因。

  果然,韩三屏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我们中影选定的第一位青年导演,今天也来了。”

  杨守成很精明,其实早就猜到了,却仍装作惊讶:

  “哦?莫非是这位孙导演?真是年轻有为。”

  韩三屏笑着回应:

  “别看他年纪轻,已经参与了三部电影的创作。

  《送你一朵小红花》拿了百花奖优秀影片,《那些年》票房近八千万,他是执行导演。

  他首部执导的《无名之辈》已过审,即将在暑期档上映,是我们中影的重点项目。”

  “真是后起之秀。”杨守成转向程龙,指着孙祺笑着说,“阿龙,看见没?长江后浪推前浪,你可真老了。”

  程龙哈哈大笑:“华夏电影能有这样的人才,我现在退休都开心。”

  这话赢得一片笑声。

  “杨老板对这个计划感兴趣吗?”

  “当然,扶持新人、为华语电影出力,也是我们港岛电影人的责任。”

  “好!小孙的下一部电影已经正式立项,正是青年导演计划的首部作品,杨老板愿意参与吗?”

  韩三屏说话时,朝孙祺微微使了个眼色。

  孙祺心领神会,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剧本,恭敬地递给杨守成。

  杨守成接过剧本,笑着说:

  “韩董审核过的作品肯定不错,我哪还需要看?再说我是个生意人,不太懂剧本。

  阿龙,你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