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四合院:悠闲人生,拒绝内卷》

  像这样的胡同深处,不知隐居着多少遗老遗少。

  住得久了,他们自然就深深融入了当地生活,

  成为胡同里最有声望的一批人。

  政府向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自然也包括他们。

  陈志诚指着江流手中的档案,提醒道:“江流,关山的户籍信息还没注销。”

  “说明他应该还在世。”

  “你要找他的话,不妨直接去他住处看看。”

  江流微微点头。

  他记下了关家的地址,又大致翻阅了其他资料。

  比起之前那位聋老太太的档案,关山的记录要详尽得多。

  从出生至今,各项信息皆有记载。

  算起来,关山今年已七十多岁。

  但也正因为内容详尽,江流并未细看,

  只是快速浏览一遍便合上了档案。

  “陈哥,关山的住址我已经记下了。

  但毕竟我不是街道办的人,办事不太方便。

  你看……能否再陪我走一趟?”

  江流笑着望向陈志诚。

  “哈哈,我当什么事呢,这好说。”

  “走吧,我现在就陪你过去。”

  陈志诚爽快地应承下来。

  江流感激地道谢:“实在太感谢了。”

  “还有王婶,希望您能替我保密。”

  “这次是我私人调查,”

  “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王主任笑道:“这有什么!”

  “放心,我可不是多嘴的人。”

  “这事绝不会说出去。”

  江流站起身来说:“那就多谢您了,王婶。”

  “我还有些事要处理,先告辞了。”

  王主任笑着点头应道:“行,那你到时候方便了就来。”

  “记得常来我们这儿坐坐!”

  江流点了点头,随即与陈志诚一同离开了街道办。

  ——

  南锣鼓巷这地方,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太小。

  若是独自一人想逛完整个巷子,少说也得花上半个多小时。

  不过关山住的地方离街道办并不远,两人骑着自行车,不过十几分钟就找到了那个地址。

  那也是个老旧的四合院,

  和江流住的那处格局相似,

  只是面积没那么宽敞。

  院里总共也就住了几户人家。

  “请问一下,关山是住这儿吧?”

  江流与陈志诚刚走进院子,迎面见到一位老车夫推着三轮车进来,

  便上前拦住他询问。

  “你们找关山那老爷子啊?

  他早就搬走啦,

  几年前就不在这儿住了。”

  老车夫回答道。

  “几年前就不住了?那您知道他搬去哪儿了吗?”

  江流赶忙追问。

  老车夫见两人问得紧,不由得眉头一皱:“你们是谁啊?打听关老爷子做什么?”

  “哦,我们是街道办的,关老爷子以前也在我们街道待过。

  我们有点事不太明白,想请教他一下。”

  陈志诚立刻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

  老车夫一看是街道办的人,态度顿时缓和不少。

  “原来是街道办的同志啊!

  刚才没认出来,不好意思!”

  他满脸堆笑,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

  “没事,您这样谨慎是对的。

  换作是我,也会多问几句。”

  陈志诚笑着收起了证件。

  老车夫连连点头,陪着笑说:“其实我也不清楚关老爷子具体搬去哪儿了。

  只听人说,好像是搬去儿子家了。

  关老爷子本来有点积蓄,但前几年老伴走了,

  没人照顾他,

  所以就搬走了。”

  江流皱起眉头,追问道:“那您知道他儿子住哪儿吗?”

  车夫摇着头说:“我也不太清楚,只听说他儿子在东大门开了个铺子,说不定他是去那儿了。”

  “……”

  ——夕.

  【180】:阎埠贵约钓鱼,秦淮茹回娘家!(求全订!)

  “东大门?好的,谢谢!”

  江流有些无奈,兜兜转转,人竟可能跑到东大门去了。

  而且还不一定真在那儿。

  离开小院,陈志诚也是一脸歉意。

  “江流,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好不容易找到这儿,人又不在。”

  “要是他去了别处,我恐怕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江流笑了笑:“陈哥,别这么说。”

  “你能陪我跑这一趟,我已经很感谢了。”

  “接下来我自己想办法找吧。”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事麻烦你保密。”

  “改天有空,我请你吃饭。”

  陈志诚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

  “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嘴巴严实。”

  江流和他又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家。

  ——

  “江流,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

  江流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冬日昼短,李秀芝早已做好饭,一直等着他回来。

  再晚一点,菜都要凉了。

  “今天有点事,耽搁了。”

  李秀芝给他倒了热水洗手,江流在饭桌前坐下。

  “事情办完了吗?”

  她拿来碗筷,坐在他对面。

  “还没,估计还得忙几天。”

  “不过不急,可以慢慢来。”

  “我们先吃饭吧。”

  江流对她笑了笑。

  这事对江流来说,确实有点麻烦,但也不是特别棘手。

  既然听说关山可能在东大门——那是范金有管的地盘,李主任那边或许也能帮上忙。

  只要关山还在东大门,总有办法找到他。

  要是出了这个范围,就真有点难办了。

  所以,他也只能盼望自己好运了。

  接下来的几天,江流照常上班,系统也没给出什么特别的东西,尽是些日常用品和油盐酱醋。

  看着堆在庄园空间里的这些东西,光靠两个人根本吃不完。

  江流心想,这些要是都搬出去,足够李秀芝开个小卖部了。

  这几天院子里也出奇地平静,连许大茂都没再来找他。

  更不用说傻柱和易中海几个了,要不是每天上班都经过他家门口,他真要以为这几个人失踪了。

  倒是住在对面的阎埠贵最近特别活跃。

  也许是因为门对门的关系,江流每次回来,都听见他哼着小调,看起来精神焕发。

  “三大爷,您最近心情挺好啊?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这天江流回来,看见他还在哼着走调的京剧,擦着他那辆宝贝自行车。

  “哪有什么喜事,就去了趟街道办!”

  阎埠贵见他走来,压低声音回了一句。

  去了趟街道办?

  江流立刻明白了。

  估计是那边给了不错的回应。

  要么是他有机会当上二大爷,要么是他悄悄告了易中海一状,把他也拉下来了。

  不管是哪种,对阎埠贵来说都是好事。

  “原来是这样,那恭喜您了!”

  江流冲他笑了笑,转身要走。

  还没走两步,却被阎埠贵一把拉住。

  “哎,等等!”

  “小江,听说你明天休息?秀芝说你之前还买了钓竿,要不明天一起去钓鱼?”

  去钓鱼?

  江流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你真是去钓鱼?

  “明天我还有事,恐怕去不了。

  下次再约时间吧。”

  江流其实也想去钓鱼,但一想到聋老太的事还没弄清楚,就没那个心情了。

  他打算明天去一趟东大门。

  “这样啊,那就下次吧。”

  阎埠贵有点遗憾地说。

  他约江流钓鱼,当然不单是为了钓鱼。

  在这个大院里,他是唯一清楚江流和街道办王主任之间关系的人,心思自然也就往这上面转。

  要是江流愿意替他说话,别说当二大爷,就连一大爷的位置也不是没可能。

  可现在,他只能眼巴巴看着江流走回家去。

  江流刚走到门口,还没进院,就听见林婶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

  “咦——东旭媳妇,天都快黑了,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江流一回头,正好看见秦淮茹挎着个包袱,从中院走了出来。

  秦淮茹一碰上他的目光,立刻就别开脸,神情间似乎有些慌乱。

  她快步走到林婶身边,答道:

  “我好久没回娘家了,趁着下午还有点空,正好回去一趟。”

  “这时候回去,来得及吗?到家天都黑透了吧?”

  林婶追问。

  “应该来得及,还有最后一趟车,到家时间刚好,不会太晚的。”

  秦淮茹笑了笑。

  “那路上小心点啊!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天都快黑了还往回赶。

  虽说你家离得不远,但晚上总归不太方便,白天回去不好吗?”

  林婶又念叨了一句。

  秦淮茹只是笑,没再接话。

  她像是察觉到江流的目光还落在自己身上,匆匆点了点头,就快步走出了四合院。

  这时,刚出门的三大妈见她走远了,才笑着插话:

  “林婶,你就别念叨了。

  她这个点回去,肯定是有急事。

  要不是急事,谁会挑这时候动身呢?”

  “说的也是,是我多嘴了。”

  林婶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嘴,笑着走开了。

  秦淮茹这个时候回娘家?

  江流心里也觉得有点奇怪。

  他明天休息,秦淮茹应该也是明天休息才对。

  有什么事不能等明天再办呢?

  难道她明天就要回来?

  江流没想明白,不过他也懒得琢磨这些。

  自从上回找他要钱之后,秦淮茹就没再主动找过他,连在厂里也是这样——以前在食堂还能偶尔碰见。

  然而自那以后,秦淮茹似乎总在刻意回避他,几乎不敢在他面前出现。

  这倒让江流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至少,她并不像他原本以为的那样,一旦发生了关系就会死死纠缠、不断索取好处。

  现在的秦淮茹,反倒像是很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