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胡大哥的腰伤-《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

  锦书仔细核对贺大娘的交接单和钱数,脸上露出了笑容:“好!稳了!贺大娘那边也高兴,说明天多送十块。”

  林芷看着账目,微笑道:“甚好。邻里互助,互利共赢。”

  冬梅轻声补充:“张婆子……今天也来了,悄悄看了茶棚好久,脸上都是笑。她说张顺现在天不亮就出门,挖的荠菜又嫩又多,都送到贺大娘家帮着做糕点了。”

  墨竹感慨:“嘿!张顺哥这回是真转性了!贺大娘也多了帮手,荠菜糖糕,绝配!”

  锦书:“浪子回头,邻里相帮,都是好事。咱们这茶棚,倒像是根引线,串起了不少暖心事。”

  这天上午,茶棚还没开张,草堂里就来了位不速之客——码头扛包的胡大哥。

  他不是来看病,而是被人半扶半架着进来的,脸色煞白,额头上全是冷汗,嘴里“哎哟哎哟”地吸着凉气。

  “林大夫!快!快看看老胡!”扶着他的是相熟的工友,“早上卸货,一个没留神,腰给闪了!这会儿动都动不了!”

  墨竹见状赶紧搬来凳子,和工友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胡大哥安顿好。

  胡大哥疼得龇牙咧嘴,扶着后腰,连坐直都困难。

  林芷放下手中的药杵,快步走到胡大哥面前,温声道:“胡大哥,别急,慢慢说,怎么个疼法?哪个位置?”

  胡大哥咬着牙,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后腰偏下一点:“就……就这儿!跟针扎似的!使不上劲儿!哎哟……”

  他试着动了一下,又是一阵抽气。

  “是突然扭到了?”林芷仔细看着他的姿势和表情,又轻轻按了按他指的位置周围,“这里疼?还是这里?”

  “对对!就那儿!按着更疼了!”胡大哥连连点头。

  林芷心中有数了:“筋扭着了,没伤到骨头。但疼得厉害,得先舒筋止痛。”

  她转向冬梅,“冬梅,取些三七粉、红花粉,再拿咱们的跌打药酒来。”

  “哎!”冬梅立刻转身去药柜。

  锦书也放下账本,倒了杯温水递过来:“胡大哥,先喝口水缓缓。”

  冬梅很快拿来了东西。

  林芷示意墨竹帮忙:“墨竹,扶稳胡大哥。”她亲自将三七粉和红花粉用温水调匀成糊状。

  “胡大哥,忍着点,这药敷上会有点辣,但能活血散瘀。”

  林芷说着,动作轻柔却利落地将药糊涂在胡大哥疼痛的部位,再用干净的布巾裹好。

  然后倒了些药酒在手心搓热,“我再用药酒给你揉开,通则不痛。”

  胡大哥看着林芷专注沉稳的动作,紧绷的神经似乎放松了些,忍着痛点头。

  林芷温热的手掌带着药力,力道适中地在胡大哥腰背的筋络穴位上揉按推拿。

  胡大哥起初疼得直抽气,渐渐地,那股尖锐的刺痛感似乎被一股温热的力量化开,紧绷的肌肉也松弛了一些,虽然还是疼,但没那么要命了。

  “感觉……松快点了……”胡大哥长长舒了口气,额头的冷汗也少了些。

  林芷一边揉按,一边温言叮嘱:“胡大哥,你这腰伤是常年劳累,加上这次突然发力所致。”

  “筋伤需养,这几日万万不可再下力扛重物了,静养为主。这药糊一天换一次,我再给你开几副舒筋活络的汤药,按时煎服。”

  胡大哥一听“静养”,脸又垮了:“林大夫……这……这不行啊!我家里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呢!歇几天……工钱就没了!”

  锦书接口道:“胡大哥,硬撑着再去扛包,万一伤重了,躺上一个月,损失更大!身体是本钱。”

  林芷也点头:“锦书说得是。码头活计重,更需爱惜筋骨。这几日,不妨找些轻省些的零工,比如……”

  她目光扫过门外热闹的茶棚,“帮贺大娘送送糖糕原料?或者帮张婆子收拾收拾新挖的荠菜?都是些手上活计,不费腰。”

  胡大哥眼睛一亮:“对啊!张婆子那儿!贺大娘那儿!我去问问!谢谢林大夫!谢谢锦书姑娘!”

  他感觉腰上敷着药的地方热乎乎的,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林芷开好药方,锦书麻利地算好账:“胡大哥,药钱先记着,等你手头宽裕了再给。”

  “这……这怎么好意思……”胡大哥更感激了。

  “无妨,邻里之间,互相帮衬。”林芷温声道,“回去按我说的做,好好休养几日。”

  墨竹和工友小心地把胡大哥扶起来,送出门。

  胡大哥虽然还弓着腰,但脚步明显轻快了些,嘴里念叨着:“这就去找张婆子……找贺大娘……”

  傍晚,茶棚收了摊。

  墨竹一边数钱一边说:“胡大哥下午真去找张婆子了,帮着把新挖的荠菜都择干净了!张婆子可高兴了,说胡大哥干活麻利,还硬塞给他几个鸡蛋!”

  锦书记着账:“贺大娘那边也说好了,明天起让胡大哥帮忙推磨磨点做糖糕的粗粮面,也给他算工钱。”

  冬梅轻声道:“胡大哥……腰好些了?”

  “好多了!”墨竹抢着说,“下午在张婆子那儿择菜,我看他都能慢慢直起点腰了!”

  林芷正在整理药柜,闻言微微一笑:“筋骨之伤,三分治,七分养。他能找到轻省活计,心安了,病也好得快些。”

  锦书合上账本:“这样最好。胡大哥有收入,张婆子和贺大娘得了帮手,咱们也帮上了忙。”

  墨竹笑嘻嘻地凑到冬梅身边:“冬梅姐,你下午给胡大哥调的那个药糊真管用!他直夸呢!”

  冬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是……是姑娘配的方子好。”

  胡大哥的腰伤在邻里帮衬下日渐好转,芷兰堂的日子也像春溪般平稳流淌。

  茶棚的生意蒸蒸日上,墨竹的吆喝声和着老槐树上的新叶,愈发响亮。

  然而,这日清晨,李秀才却脚步匆匆地闯进草堂,脸上是少有的焦急。

  “林大夫!几位姑娘!不好了!”

  李秀才顾不上寒暄,声音带着喘,“学堂……学堂里好几个孩子身上起了红疹子!痒得厉害!哭闹着抓挠,课都上不下去了!”

  林芷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分拣的药材:“起疹子?具体什么样子?发热吗?”

  “就是一片片小红疙瘩,凸起来的,痒得很!摸着有点烫手!”

  李秀才比划着,“昨天还好好的,今早起来就这样了!起初两三个,这会儿已经七八个了!都在哭闹!”

  墨竹一听也紧张起来:“不会是天花吧?”

  冬梅也放下了药杵,担忧地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