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补办证件-《前往非洲》

  达市的晨雾还没散,刘景就把李朴叫到了办公室。

  他手里捏着张田的居住证,指尖都泛白:“张田这证,下礼拜就到期了,得赶紧补办。” 窗外,张田正指挥工人卸新到的空调配件,嗓门大得能穿透墙壁。

  李朴接过居住证,塑料外壳已经磨得发毛,上面的照片都有些模糊:“找代理办呗,之前咱们的证不都是代理办的?”

  “代理要收 100万先令!” 刘景突然提高声音,又赶紧压低,生怕被外面的张田听到,“咱们自己跑,能省一半!” 他指着李朴,语气不容置疑,“这事就交给你了,材料我列个清单,你赶紧准备。”

  李朴愣了一下,想说 “我没办过”,可看着刘景眼里的 “省钱劲”,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在非洲一年,他早摸清了刘景的脾气 —— 只要能省钱,再麻烦的事都能往自己人身上推。

  当天下午,李朴就拿着刘景列的清单跑断了腿。

  去华人超市复印护照,排队等了半小时;去公司附近的照相馆拍证件照,老板说 “加急要加钱”,李朴砍了半天价,才省下 5000 先令;去银行打资金流水,柜员说 “系统坏了”,让他明天再来,李朴只能站在银行门口,看着头顶的太阳,心里憋得慌。

  等把所有材料凑齐,已经是三天后。

  李朴揣着厚厚的文件袋,去了坦桑尼亚投资中心。

  大楼是老式的红砖房,门口的保安斜靠在门框上,手里拿着对讲机,眼神警惕地打量着每一个进出的人。“干什么的?” 保安拦住他,语气生硬。

  “办居住证,延期。” 李朴递上材料,手心都出了汗。

  保安扫了一眼,挥挥手让他进去。大厅里挤满了人,各个窗口都排着长队,空气中飘着油墨和汗水的混合味。李朴找了个队伍排着,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腿都麻了。

  终于轮到他,窗口里的黑人办事员接过材料,翻了翻,又扔了出来:“少一份公司注册证明,回去补。”

  “我带了啊!” 李朴赶紧指着文件袋,“最上面那页就是。”

  办事员头也不抬:“不是最新的,要三个月内的。” 说完,就喊了下一个人的名字,再也不理他。

  李朴捏着被扔出来的材料,心里又气又急。刘景给的注册证明是半年前的,他当时问过,刘景说 “能用”,现在看来,又是为了省那点跑腿费。

  回去的路上,李朴给刘景打电话,语气带着委屈:“注册证明要最新的,还得再跑一趟税务局。”

  “怎么又要跑?” 刘景在电话里抱怨,“你跟办事员好好说说,通融一下不行吗?”

  “人家根本不搭理我。” 李朴叹了口气,“我明天去税务局办吧,不然这事拖不完。”

  第二天,李朴又早起跑税务局。

  排队、填表、盖章,折腾到中午,才拿到最新的注册证明。他啃着路边买的玉米饼,蹲在投资中心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心里满是疲惫 —— 这才刚开始,就已经累得不想动。

  下午再去投资中心,办事员终于收下了材料,却只给了一张回执:“等通知,三个工作日后来问进度。”

  “不能快点吗?证下礼拜就到期了。” 李朴赶紧说。

  办事员瞥了他一眼:“大家都在等,急也没用。”

  接下来的日子,李朴成了投资中心的 “常客”。

  每三天跑一次,每次去都要排队,每次问都是 “还在审核”。张田偶尔问起:“证办得怎么样了?” 李朴只能含糊地说 “快了”,心里却越来越慌 —— 要是到期前办不下来,张田就得非法滞留,到时候麻烦更大。

  这天,李朴又去投资中心,刚走出大门,就被一个熟悉的身影叫住。

  是之前给赌场装空调时认识的年轻人,叫姆万扎,在投资中心附近开了个小打印店。“李哥,你怎么天天来这儿?” 姆万扎笑着递过来一瓶水。

  李朴接过水,叹了口气:“帮老板办居住证,都跑了快半个月了,还没动静。”

  姆万扎了然地笑了,凑近他,压低声音:“你是不是没找对人?这里办事,哪有那么容易?得找里面的领导,塞点钱,才给你办。”

  “塞钱?” 李朴愣了一下,“塞多少?找哪个领导?”

  “找负责居住证的女领导,叫卡玛拉。” 姆万扎说,“至少 50 万先令,你得假装约她出来谈事,偷偷给她,不能在办公室里给。” 他拍了拍李朴的肩膀,“我帮你问过了,她明天下午有空,在市中心的咖啡馆见。”

  李朴心里纠结得很。

  他不想行贿,可一想到张田的居住证要到期,刘景肯定不会同意找代理,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行,谢谢你,姆万扎。”

  回到院子,李朴把这事告诉了刘景和张田。

  刘景一听要 50 万先令,立刻跳了起来:“这么多?这不是坑人吗?”

  “不塞钱办不下来啊!” 李朴急了,“再拖下去,张哥的证就到期了,到时候被警察查到,罚款更多!”

  张田也皱着眉:“老刘,别省这点钱了,赶紧让小李去办,别到时候出麻烦。”

  刘景犹豫了半天,终于咬咬牙:“行,钱我出,你明天去见她,一定要把证办下来!”

  第二天下午,李朴揣着 50 万先令,去了市中心的咖啡馆。

  卡玛拉已经到了,穿着一身黑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手包,看起来很干练。“李朴先生?” 她笑着伸出手,语气客气。

  “卡玛拉女士,您好。” 李朴赶紧握手,手心都在冒汗。

  两人坐下,点了咖啡。卡玛拉没提居住证的事,反而聊起了中国:“我去过北京,中国的发展太快了,比坦桑好多了。”

  李朴附和着,心里却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把钱递出去。

  聊了大概十分钟,卡玛拉终于话锋一转:“你老板的居住证,材料我看了,没问题,就是审核流程慢。”

  李朴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信封,里面装着 50 万先令,偷偷塞到她的手包里:“卡玛拉女士,麻烦您多费心,我老板的证快到期了,着急用。”

  卡玛拉捏了捏手包,脸上的笑容没变:“放心,我会尽快处理,明天你去投资中心拿证就行。”

  “真的?” 李朴心里一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当然。” 卡玛拉喝了口咖啡,“你们中国人做生意实在,我也愿意帮你们。”

  离开咖啡馆,李朴觉得浑身都轻松了。他掏出手机,给刘景和张田发了条消息:“搞定了,明天就能拿证。”

  第二天一早,李朴就去了投资中心。

  卡玛拉的秘书已经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新办的居住证:“卡玛拉女士交代了,让你直接拿。” 李朴接过居住证,崭新的塑料外壳,上面的照片清晰得很,有效期写着 “一年”。

  他激动地拿着居住证,一路跑回院子,老远就喊:“张哥!证办下来了!”

  张田正在院子里修空调,听到声音,赶紧放下手里的扳手:“真的?快给我看看!” 他接过居住证,翻来覆去地看,脸上笑开了花,“太好了!这下不用怕被警察查了!”

  刘景也从办公室出来,看到居住证,也松了口气:“办下来就好,没白花钱。” 他拍了拍李朴的肩膀,“辛苦你了,这段时间跑前跑后的。”

  李朴笑了笑,心里却没什么喜悦。他想起卡玛拉接过信封时的表情,想起投资中心里排队的人们,想起姆万扎说的 “这里办事都这样”,心里满是复杂。

  在非洲,想办成一件事,光靠努力还不够,还得学会妥协,学会适应这里的 “规则”。

  晚上,张田特意让玛丽做了顿大餐,还开了瓶红酒,庆祝居住证办下来。

  “来,小李,这杯敬你!” 张田举着酒杯,“要是没有你,我这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下来呢!”

  李朴接过酒杯,喝了一口,红酒的醇香在嘴里散开,却没驱散心里的那点别扭。

  刘景也笑着说:“以后这种事,还是得靠小李,又靠谱又能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