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吹得院子里的棕榈叶沙沙作响。李朴坐在房间的木板床上,手里翻着经销商送过来的销售报表 ——150 台空调的订单里,有 80 台流向了达累斯萨拉姆的居民区,其中 PalBeach 豪华公寓群就占了 23 台。报表上的数字很亮眼,但他总觉得缺点什么。
“光靠经销商推还不够。” 李朴对着报表喃喃自语,手指在 “终端用户” 那栏反复摩挲。这些天跑经销商时,他不止一次听到老板们说 “客户问有没有人用过”“要是有邻居推荐就好了”,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要让空调在达市真正扎根,不能只停留在经销商层面,得走到终端用户家里去。只有让用户真正认可,他们的口口相传,才是最靠谱的 “活广告”。
第二天一早,李朴特意换上了一件干净的浅灰色衬衫 —— 不是之前跑经销商时的破旧 T 恤,也不是张扬的名牌,就普普通通的棉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显得清爽又不刻意。他把新手机塞进内兜,外面套了个帆布笔袋,里面装着笔记本、笔,还有一张打印好的 “用户反馈表”,表上列着 “制冷效果”“噪音大小”“售后满意度” 几个简单的问题。
“约翰,今天不去经销商那边,咱们去 PalBeach 公寓。” 李朴坐进副驾驶,把地址递给约翰,“我想拜访几家买了咱们空调的用户,听听他们的真实反馈。”
约翰接过地址,眼睛亮了亮:“PalBeach!那里住的都是有钱人,印度人、欧洲人多,环境特别好。”
皮卡车驶离郊区,沿着海岸线往市区方向开。越靠近 PalBeach,路边的景象越不一样 —— 之前看到的破旧铁皮屋渐渐变成了整齐的绿化带,坑洼的土路换成了铺着沥青的平整马路,偶尔能看到穿着制服的保安站在小区门口,身姿笔挺。
“到了!” 约翰停下车,指着前方一栋栋米白色的低层公寓。李朴推开车门,一股淡淡的海风扑面而来,风里没有市区的尘土味,反而带着点青草的清香,深吸一口,连胸腔都觉得清爽。公寓群周围种满了热带植物,旅人蕉的大叶子舒展着,鸡蛋花落在草坪上,踩上去软软的,连空气里都飘着干净的味道。
李朴按照经销商给的名单,找到第一户用户 —— 印度人普拉卡什的家。公寓门口挂着一个铜制的门环,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他轻轻敲了敲门,很快就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
“Naste(你好)!” 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色传统长袍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额头上点着一点鲜红的印记,笑容温和。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纱丽的女人,同样额间带红,双手合十,眼神里满是礼貌。
“Naste!我是李朴,是销售您家空调的中国公司的员工,今天来想问问您使用空调的情况,不打扰您吧?” 李朴赶紧学着对方的样子双手合十,语气放得轻柔。
普拉卡什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侧身让开:“快请进!快请进!没想到你们还会主动来问,太贴心了。”
走进玄关,李朴首先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不是浓郁的香薰,而是像从木头里透出来的,温和地萦绕在空气里。他注意到门口放着一双双拖鞋,赶紧脱下自己的运动鞋,赤脚踩在冰凉的大理石地板上,瞬间驱散了外面的热气。
“这是我妻子,苏哈妮。” 普拉卡什介绍道,苏哈妮对着李朴微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厨房,很快端来两杯冒着热气的茶,还有一盘金黄色的小点心。
“尝尝这个,马萨拉茶,还有拉杜球,我们印度的传统点心。” 普拉卡什递过茶杯,李朴接过,指尖碰到温热的瓷杯,心里暖暖的。茶里带着点肉桂和豆蔻的香味,不甜不涩,刚好中和了天气的燥热;拉杜球是用绿豆粉做的,咬一口,甜而不腻,还有淡淡的椰香。
“您家的空调用了快一个月了,感觉怎么样?制冷效果还好吗?有没有什么噪音?” 李朴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普拉卡什放下茶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比我之前用的欧洲牌子好太多了。之前的空调,开半天客厅才凉下来,还特别吵;你们的这个,开机十分钟,整个客厅就凉快了,晚上睡觉几乎听不到声音,我妻子终于不用半夜被吵醒了。”
苏哈妮在一旁补充道:“而且售后也特别好,上次我不小心按错了按钮,空调不工作了,给你们打电话,不到两个小时,维修人员就来了,还耐心教我怎么用,一点都不麻烦。”
李朴赶紧把这些反馈记在笔记本上,字迹工整:“谢谢您的肯定!要是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您也尽管说,我们一定改。”
普拉卡什笑着摆摆手:“暂时没有,要是有,我肯定第一时间跟你说。对了,我邻居听说我买了中国空调,昨天还问我在哪买的呢,我已经把你们经销商的电话给他了。”
李朴心里一喜 —— 这正是他想要的 “口口相传”!他赶紧道谢:“太谢谢您了!您能帮忙推荐,真是太感谢了。”
“不用谢,好产品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普拉卡什站起身,“来,我带你看看我们家的神龛,你肯定没见过。”
李朴跟着普拉卡什走进客厅角落的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没有开灯,但光线很柔和 —— 墙上挂着几盏小小的油灯,昏黄的光映在一个木质神龛上。神龛里供奉着一尊大概三十厘米高的神像,神像有着人的身体,大象的头,鼻子卷曲着,手里拿着莲花和法螺,身上穿着金色的装饰,看起来庄严又亲切。
“这是伽内什,我们印度教的智慧之神,也是破除障碍之神。” 普拉卡什指着神像,语气里满是虔诚,“我们印度人不管做什么事,比如开店、搬家、甚至出门旅行,都会先祭拜伽内什,祈求他保佑我们顺利。”
李朴好奇地看着神像,忍不住问:“您和苏哈妮女士额头上的红点,也是和伽内什有关吗?”
“算是,也不算。” 普拉卡什笑着解释,伸手摸了摸自己额间的红点,“这个叫‘提拉克’,也叫吉祥痣。已婚的女人点红色,未婚的姑娘点黄色或橙色,男人也可以点,代表着吉祥、平安。我们祭拜完神之后,会用朱砂点上提拉克,算是神的祝福。”
苏哈妮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银盒,里面装着红色的粉末和一根小木棒。她笑着对李朴说:“我给你点一个提拉克吧?祝你以后在非洲一切顺利。”
李朴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谢谢您!”
苏哈妮走到他面前,用小木棒蘸了一点红粉,轻轻点在他的额头中央。冰凉的粉末落在皮肤上,带着点淡淡的香味。“好了,现在你也有伽内什的祝福了。” 苏哈妮笑着说。
李朴摸了摸额间的红点,心里觉得格外温暖。他看着神龛里的伽内什,又问:“普拉卡什先生,您能给我讲讲伽内什的故事吗?我之前从来没了解过印度教。”
“当然可以!” 普拉卡什坐下来,慢慢讲起了伽内什的传说:“传说伽内什是湿婆神和帕尔瓦蒂女神的儿子。有一次,湿婆神出门回来,看到门口有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守着,不让他进去,他以为是坏人,就砍了年轻人的头。后来帕尔瓦蒂女神告诉他,那是他们的儿子,湿婆神特别后悔,就找了一头刚死去的大象,把大象头安在了儿子身上,这就是伽内什的由来。”
李朴听得入了迷,没想到一个神像背后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那伽内什手里的莲花和法螺,有什么意义吗?” 他又问。
“莲花代表纯洁,不管长在多脏的泥里,都能开出干净的花;法螺代表‘ OM ’,是印度教里最神圣的声音,象征着宇宙的起源。” 普拉卡什拿起一个小小的法螺,递给李朴,“你试试吹一下,声音特别好听。”
李朴接过法螺,学着普拉卡什的样子,把螺口贴在嘴边轻轻一吹。“嗡 ——” 一声低沉又悠长的声音回荡在房间里,不像普通的哨声,反而带着点空灵的感觉,让人心里瞬间平静下来。
“太神奇了!” 李朴忍不住感叹,把法螺还给普拉卡什,“今天真是学到了好多东西,以前只知道印度有咖喱、纱丽,没想到印度教这么有意思。”
“其实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故事,你们中国也有很多有趣的神话吧?” 普拉卡什好奇地问。
李朴点点头,跟他讲了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的故事。普拉卡什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打断他,问 “后羿真的射下来九个太阳吗”“嫦娥在月亮上不孤单吗”,像个好奇的孩子。
苏哈妮又端来一盘水果,这次是切好的芒果和菠萝,甜滋滋的,带着热带水果特有的浓郁香味。“你们聊得这么开心,不如留下来吃晚饭吧?我做印度咖喱鸡,让你尝尝正宗的印度菜。”
李朴赶紧摆手:“不了不了,太麻烦您了,我还要去下一户用户家,不能耽误您的时间。”
普拉卡什也不勉强,送李朴到门口:“以后有空常来,我还想听听你们中国的故事呢。对了,我已经跟楼上的拉吉说好了,他也买了你们的空调,你上去找他,就说是我推荐的。”
“太谢谢您了!” 李朴再次双手合十,向普拉卡什和苏哈妮道谢。
走出普拉卡什家,李朴摸了摸额间的吉祥痣,心里满是暖意。他抬头看了看 PalBeach 的公寓楼,米白色的外墙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海风轻轻吹过,带着檀香味和水果的甜香,和之前跑市场时闻到的汗味、尘土味截然不同。
他按照普拉卡什的指引,来到楼上的拉吉家。拉吉是个年轻的印度商人,家里的装修更现代,但同样供奉着伽内什神像,只是神像更小,放在客厅的书架上。拉吉对空调的反馈同样很好,还抱怨之前用的日本空调 “又贵又不耐用”,他甚至主动提出,要把李朴拉进他们公寓的业主群,在群里推荐这款中国空调。
“太感谢了!” 李朴激动地握着拉吉的手,“要是以后您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一定第一时间过来。”
从拉吉家出来时,天已经快黑了。李朴坐在公寓楼下的长椅上,拿出笔记本,把刚才的反馈一一整理好:普拉卡什,满意,推荐邻居;拉吉,满意,愿意进业主群推荐;制冷效果 9 分,噪音 2 分,售后 10 分…… 每一笔都写得清清楚楚。
约翰开车过来时,看到李朴额间的红点,忍不住笑了:“这是吉祥痣!你跟印度人学的?”
“是啊,” 李朴笑着点头,把今天的经历跟约翰说了一遍,“他们还跟我讲了伽内什的故事,教我吹法螺,还给我吃了印度点心,太有意思了。”
约翰听得连连点头:“印度人很友好的,只要你尊重他们的文化,他们就会把你当朋友。你这样做太对了,跟用户做朋友,他们才会帮你推荐产品。”
皮卡车驶离 PalBeach,往郊区的院子方向开。路上,李朴看着窗外的夜景,达累斯萨拉姆的夜晚不像国内那么亮,但路边的小店亮着暖黄色的灯,偶尔能看到一家人坐在门口吃饭,孩子们在路边追逐打闹,显得格外温馨。
“约翰,明天咱们去 Kariakoo 的居民区,那里也有好几户用户。” 李朴突然说,“我想听听普通老百姓对空调的反馈,不只是有钱人。”
约翰笑着点头:“好!我带你去,那里的人更热情,还会给你喝他们自己做的香蕉酒。”
李朴拿出手机,给张田发了条消息,把今天的用户反馈和拉吉愿意进业主群推荐的事告诉了他。没过多久,张田回复了一条语音,声音里满是兴奋:“小李,你太厉害了!这招比跑十个经销商都管用!晚上回来我给你做红烧鱼,庆祝一下!”
李朴看着手机,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他摸了摸额间的吉祥痣,又想起普拉卡什家的檀香味、拉吉家的现代装修,还有伽内什神像那双温和的眼睛。他突然觉得,在非洲闯荡,不只是为了赚钱、办手续,更是为了认识这些不同文化的人,听他们的故事,学他们的智慧 —— 这些看不见的收获,比报表上的数字更珍贵。
皮卡车在夜色中行驶,李朴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星星。他想起刚到非洲时的迷茫,想起被偷手机时的委屈,想起第一次谈成订单时的激动,现在又多了走访用户时的温暖。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用户要拜访,更多的文化要了解,更多的困难要克服,但他不再害怕 —— 因为他明白,只要带着真诚去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种文化,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回到院子时,张田已经做好了红烧鱼,还炒了两个青菜,刘景也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份报表,但脸上没有平时的严肃。“听说你今天去拜访用户,收获不小?” 刘景抬头问,语气里带着点期待。
“是啊,” 李朴坐下来,把笔记本递给刘景,“用户反馈都很好,还有人愿意推荐给邻居,甚至拉我进业主群。”
刘景翻看着笔记本,嘴角渐渐露出一丝笑容:“不错,这个办法可行。以后每周都安排时间去拜访用户,把反馈整理好,咱们根据用户的需求改进产品,肯定能卖得更好。”
张田端着鱼过来,笑着说:“先别说工作了,吃饭!今天这鱼特别新鲜,我特意给你留了最大的一块!”
李朴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鲜嫩的鱼肉裹着浓郁的酱汁,好吃得让他差点咬到舌头。他看了看张田爽朗的笑容,又看了看刘景难得放松的表情,心里突然觉得,在非洲的日子,虽然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收获。
他想起普拉卡什说的 “口口相传”,想起拉吉说的 “业主群推荐”,想起额间那点鲜红的吉祥痣 —— 这些都是他在非洲慢慢积累的 “财富”,比金钱更珍贵,比订单更重要。
吃完饭,李朴回到房间,把今天的笔记本放进抽屉里,又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里,母亲絮絮叨叨地问他 “吃没吃饭”“有没有受委屈”,他笑着说:“妈,我很好,今天还认识了印度朋友,他们教我吹法螺,给我点吉祥痣,还推荐我去他们的业主群呢。您放心,我在这边一切都好。”
挂了电话,李朴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灯泡。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远处传来非洲部落的歌声,悠扬而温暖。他摸了摸额间的吉祥痣,心里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 —— 明天要去 Kariakoo 的居民区,要见更多的用户,要听更多的故事,要让中国空调的名字,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每一个角落,被更多人记住。
“光靠经销商推还不够。” 李朴对着报表喃喃自语,手指在 “终端用户” 那栏反复摩挲。这些天跑经销商时,他不止一次听到老板们说 “客户问有没有人用过”“要是有邻居推荐就好了”,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要让空调在达市真正扎根,不能只停留在经销商层面,得走到终端用户家里去。只有让用户真正认可,他们的口口相传,才是最靠谱的 “活广告”。
第二天一早,李朴特意换上了一件干净的浅灰色衬衫 —— 不是之前跑经销商时的破旧 T 恤,也不是张扬的名牌,就普普通通的棉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显得清爽又不刻意。他把新手机塞进内兜,外面套了个帆布笔袋,里面装着笔记本、笔,还有一张打印好的 “用户反馈表”,表上列着 “制冷效果”“噪音大小”“售后满意度” 几个简单的问题。
“约翰,今天不去经销商那边,咱们去 PalBeach 公寓。” 李朴坐进副驾驶,把地址递给约翰,“我想拜访几家买了咱们空调的用户,听听他们的真实反馈。”
约翰接过地址,眼睛亮了亮:“PalBeach!那里住的都是有钱人,印度人、欧洲人多,环境特别好。”
皮卡车驶离郊区,沿着海岸线往市区方向开。越靠近 PalBeach,路边的景象越不一样 —— 之前看到的破旧铁皮屋渐渐变成了整齐的绿化带,坑洼的土路换成了铺着沥青的平整马路,偶尔能看到穿着制服的保安站在小区门口,身姿笔挺。
“到了!” 约翰停下车,指着前方一栋栋米白色的低层公寓。李朴推开车门,一股淡淡的海风扑面而来,风里没有市区的尘土味,反而带着点青草的清香,深吸一口,连胸腔都觉得清爽。公寓群周围种满了热带植物,旅人蕉的大叶子舒展着,鸡蛋花落在草坪上,踩上去软软的,连空气里都飘着干净的味道。
李朴按照经销商给的名单,找到第一户用户 —— 印度人普拉卡什的家。公寓门口挂着一个铜制的门环,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他轻轻敲了敲门,很快就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
“Naste(你好)!” 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色传统长袍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额头上点着一点鲜红的印记,笑容温和。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纱丽的女人,同样额间带红,双手合十,眼神里满是礼貌。
“Naste!我是李朴,是销售您家空调的中国公司的员工,今天来想问问您使用空调的情况,不打扰您吧?” 李朴赶紧学着对方的样子双手合十,语气放得轻柔。
普拉卡什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侧身让开:“快请进!快请进!没想到你们还会主动来问,太贴心了。”
走进玄关,李朴首先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不是浓郁的香薰,而是像从木头里透出来的,温和地萦绕在空气里。他注意到门口放着一双双拖鞋,赶紧脱下自己的运动鞋,赤脚踩在冰凉的大理石地板上,瞬间驱散了外面的热气。
“这是我妻子,苏哈妮。” 普拉卡什介绍道,苏哈妮对着李朴微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厨房,很快端来两杯冒着热气的茶,还有一盘金黄色的小点心。
“尝尝这个,马萨拉茶,还有拉杜球,我们印度的传统点心。” 普拉卡什递过茶杯,李朴接过,指尖碰到温热的瓷杯,心里暖暖的。茶里带着点肉桂和豆蔻的香味,不甜不涩,刚好中和了天气的燥热;拉杜球是用绿豆粉做的,咬一口,甜而不腻,还有淡淡的椰香。
“您家的空调用了快一个月了,感觉怎么样?制冷效果还好吗?有没有什么噪音?” 李朴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普拉卡什放下茶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比我之前用的欧洲牌子好太多了。之前的空调,开半天客厅才凉下来,还特别吵;你们的这个,开机十分钟,整个客厅就凉快了,晚上睡觉几乎听不到声音,我妻子终于不用半夜被吵醒了。”
苏哈妮在一旁补充道:“而且售后也特别好,上次我不小心按错了按钮,空调不工作了,给你们打电话,不到两个小时,维修人员就来了,还耐心教我怎么用,一点都不麻烦。”
李朴赶紧把这些反馈记在笔记本上,字迹工整:“谢谢您的肯定!要是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您也尽管说,我们一定改。”
普拉卡什笑着摆摆手:“暂时没有,要是有,我肯定第一时间跟你说。对了,我邻居听说我买了中国空调,昨天还问我在哪买的呢,我已经把你们经销商的电话给他了。”
李朴心里一喜 —— 这正是他想要的 “口口相传”!他赶紧道谢:“太谢谢您了!您能帮忙推荐,真是太感谢了。”
“不用谢,好产品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普拉卡什站起身,“来,我带你看看我们家的神龛,你肯定没见过。”
李朴跟着普拉卡什走进客厅角落的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没有开灯,但光线很柔和 —— 墙上挂着几盏小小的油灯,昏黄的光映在一个木质神龛上。神龛里供奉着一尊大概三十厘米高的神像,神像有着人的身体,大象的头,鼻子卷曲着,手里拿着莲花和法螺,身上穿着金色的装饰,看起来庄严又亲切。
“这是伽内什,我们印度教的智慧之神,也是破除障碍之神。” 普拉卡什指着神像,语气里满是虔诚,“我们印度人不管做什么事,比如开店、搬家、甚至出门旅行,都会先祭拜伽内什,祈求他保佑我们顺利。”
李朴好奇地看着神像,忍不住问:“您和苏哈妮女士额头上的红点,也是和伽内什有关吗?”
“算是,也不算。” 普拉卡什笑着解释,伸手摸了摸自己额间的红点,“这个叫‘提拉克’,也叫吉祥痣。已婚的女人点红色,未婚的姑娘点黄色或橙色,男人也可以点,代表着吉祥、平安。我们祭拜完神之后,会用朱砂点上提拉克,算是神的祝福。”
苏哈妮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银盒,里面装着红色的粉末和一根小木棒。她笑着对李朴说:“我给你点一个提拉克吧?祝你以后在非洲一切顺利。”
李朴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谢谢您!”
苏哈妮走到他面前,用小木棒蘸了一点红粉,轻轻点在他的额头中央。冰凉的粉末落在皮肤上,带着点淡淡的香味。“好了,现在你也有伽内什的祝福了。” 苏哈妮笑着说。
李朴摸了摸额间的红点,心里觉得格外温暖。他看着神龛里的伽内什,又问:“普拉卡什先生,您能给我讲讲伽内什的故事吗?我之前从来没了解过印度教。”
“当然可以!” 普拉卡什坐下来,慢慢讲起了伽内什的传说:“传说伽内什是湿婆神和帕尔瓦蒂女神的儿子。有一次,湿婆神出门回来,看到门口有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守着,不让他进去,他以为是坏人,就砍了年轻人的头。后来帕尔瓦蒂女神告诉他,那是他们的儿子,湿婆神特别后悔,就找了一头刚死去的大象,把大象头安在了儿子身上,这就是伽内什的由来。”
李朴听得入了迷,没想到一个神像背后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那伽内什手里的莲花和法螺,有什么意义吗?” 他又问。
“莲花代表纯洁,不管长在多脏的泥里,都能开出干净的花;法螺代表‘ OM ’,是印度教里最神圣的声音,象征着宇宙的起源。” 普拉卡什拿起一个小小的法螺,递给李朴,“你试试吹一下,声音特别好听。”
李朴接过法螺,学着普拉卡什的样子,把螺口贴在嘴边轻轻一吹。“嗡 ——” 一声低沉又悠长的声音回荡在房间里,不像普通的哨声,反而带着点空灵的感觉,让人心里瞬间平静下来。
“太神奇了!” 李朴忍不住感叹,把法螺还给普拉卡什,“今天真是学到了好多东西,以前只知道印度有咖喱、纱丽,没想到印度教这么有意思。”
“其实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故事,你们中国也有很多有趣的神话吧?” 普拉卡什好奇地问。
李朴点点头,跟他讲了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的故事。普拉卡什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打断他,问 “后羿真的射下来九个太阳吗”“嫦娥在月亮上不孤单吗”,像个好奇的孩子。
苏哈妮又端来一盘水果,这次是切好的芒果和菠萝,甜滋滋的,带着热带水果特有的浓郁香味。“你们聊得这么开心,不如留下来吃晚饭吧?我做印度咖喱鸡,让你尝尝正宗的印度菜。”
李朴赶紧摆手:“不了不了,太麻烦您了,我还要去下一户用户家,不能耽误您的时间。”
普拉卡什也不勉强,送李朴到门口:“以后有空常来,我还想听听你们中国的故事呢。对了,我已经跟楼上的拉吉说好了,他也买了你们的空调,你上去找他,就说是我推荐的。”
“太谢谢您了!” 李朴再次双手合十,向普拉卡什和苏哈妮道谢。
走出普拉卡什家,李朴摸了摸额间的吉祥痣,心里满是暖意。他抬头看了看 PalBeach 的公寓楼,米白色的外墙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海风轻轻吹过,带着檀香味和水果的甜香,和之前跑市场时闻到的汗味、尘土味截然不同。
他按照普拉卡什的指引,来到楼上的拉吉家。拉吉是个年轻的印度商人,家里的装修更现代,但同样供奉着伽内什神像,只是神像更小,放在客厅的书架上。拉吉对空调的反馈同样很好,还抱怨之前用的日本空调 “又贵又不耐用”,他甚至主动提出,要把李朴拉进他们公寓的业主群,在群里推荐这款中国空调。
“太感谢了!” 李朴激动地握着拉吉的手,“要是以后您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一定第一时间过来。”
从拉吉家出来时,天已经快黑了。李朴坐在公寓楼下的长椅上,拿出笔记本,把刚才的反馈一一整理好:普拉卡什,满意,推荐邻居;拉吉,满意,愿意进业主群推荐;制冷效果 9 分,噪音 2 分,售后 10 分…… 每一笔都写得清清楚楚。
约翰开车过来时,看到李朴额间的红点,忍不住笑了:“这是吉祥痣!你跟印度人学的?”
“是啊,” 李朴笑着点头,把今天的经历跟约翰说了一遍,“他们还跟我讲了伽内什的故事,教我吹法螺,还给我吃了印度点心,太有意思了。”
约翰听得连连点头:“印度人很友好的,只要你尊重他们的文化,他们就会把你当朋友。你这样做太对了,跟用户做朋友,他们才会帮你推荐产品。”
皮卡车驶离 PalBeach,往郊区的院子方向开。路上,李朴看着窗外的夜景,达累斯萨拉姆的夜晚不像国内那么亮,但路边的小店亮着暖黄色的灯,偶尔能看到一家人坐在门口吃饭,孩子们在路边追逐打闹,显得格外温馨。
“约翰,明天咱们去 Kariakoo 的居民区,那里也有好几户用户。” 李朴突然说,“我想听听普通老百姓对空调的反馈,不只是有钱人。”
约翰笑着点头:“好!我带你去,那里的人更热情,还会给你喝他们自己做的香蕉酒。”
李朴拿出手机,给张田发了条消息,把今天的用户反馈和拉吉愿意进业主群推荐的事告诉了他。没过多久,张田回复了一条语音,声音里满是兴奋:“小李,你太厉害了!这招比跑十个经销商都管用!晚上回来我给你做红烧鱼,庆祝一下!”
李朴看着手机,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他摸了摸额间的吉祥痣,又想起普拉卡什家的檀香味、拉吉家的现代装修,还有伽内什神像那双温和的眼睛。他突然觉得,在非洲闯荡,不只是为了赚钱、办手续,更是为了认识这些不同文化的人,听他们的故事,学他们的智慧 —— 这些看不见的收获,比报表上的数字更珍贵。
皮卡车在夜色中行驶,李朴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星星。他想起刚到非洲时的迷茫,想起被偷手机时的委屈,想起第一次谈成订单时的激动,现在又多了走访用户时的温暖。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用户要拜访,更多的文化要了解,更多的困难要克服,但他不再害怕 —— 因为他明白,只要带着真诚去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种文化,就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回到院子时,张田已经做好了红烧鱼,还炒了两个青菜,刘景也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份报表,但脸上没有平时的严肃。“听说你今天去拜访用户,收获不小?” 刘景抬头问,语气里带着点期待。
“是啊,” 李朴坐下来,把笔记本递给刘景,“用户反馈都很好,还有人愿意推荐给邻居,甚至拉我进业主群。”
刘景翻看着笔记本,嘴角渐渐露出一丝笑容:“不错,这个办法可行。以后每周都安排时间去拜访用户,把反馈整理好,咱们根据用户的需求改进产品,肯定能卖得更好。”
张田端着鱼过来,笑着说:“先别说工作了,吃饭!今天这鱼特别新鲜,我特意给你留了最大的一块!”
李朴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鲜嫩的鱼肉裹着浓郁的酱汁,好吃得让他差点咬到舌头。他看了看张田爽朗的笑容,又看了看刘景难得放松的表情,心里突然觉得,在非洲的日子,虽然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收获。
他想起普拉卡什说的 “口口相传”,想起拉吉说的 “业主群推荐”,想起额间那点鲜红的吉祥痣 —— 这些都是他在非洲慢慢积累的 “财富”,比金钱更珍贵,比订单更重要。
吃完饭,李朴回到房间,把今天的笔记本放进抽屉里,又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里,母亲絮絮叨叨地问他 “吃没吃饭”“有没有受委屈”,他笑着说:“妈,我很好,今天还认识了印度朋友,他们教我吹法螺,给我点吉祥痣,还推荐我去他们的业主群呢。您放心,我在这边一切都好。”
挂了电话,李朴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灯泡。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远处传来非洲部落的歌声,悠扬而温暖。他摸了摸额间的吉祥痣,心里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 —— 明天要去 Kariakoo 的居民区,要见更多的用户,要听更多的故事,要让中国空调的名字,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每一个角落,被更多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