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中非友谊-《前往非洲》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朴脸上。

  他翻了个身,后背硌得生疼,这才想起自己睡在空调包装箱上。睁开眼,房间里空荡依旧,只有窗外传来工人的交谈声。

  李朴起身,揉着发酸的腰,简单洗漱后,朝食堂走去。

  食堂里飘着香味,张大爷正从蒸笼里取馒头,热气腾腾。

  “来啦,小伙子。” 张大爷笑着招呼,“尝尝咱这馒头,刚蒸好的,地道的北方味儿。”

  李朴接过馒头,咬了一口,麦香在嘴里散开,松软劲道。

  再看旁边的大锅,煮着羊肉汤,奶白色的汤里,羊肉块翻滚着,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香菜。

  “这羊肉,是马赛人前天送来的。” 张大爷一边盛汤,一边说,“他们每隔三天来一趟,羊都是现宰的,新鲜得很。”

  李朴端着碗,找了个空位坐下。刚喝一口汤,浓郁的肉香瞬间在舌尖散开,鲜得他差点咬到舌头。羊肉炖得软烂,入口即化,带着草原独有的风味。

  正吃着,辛巴走了进来。他穿着红色长袍,手里拿着一把长刀,刀上还沾着血迹。

  李朴一愣,辛巴看到他,笑着点头,露出一口白牙:“早上好,朋友。”

  “早…… 辛巴。” 李朴看着他的刀,有些疑惑。

  “刚杀了羊,放了血。” 辛巴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马赛人认为,喝羊血能壮阳,干女人更有劲。” 说着,他仰头灌下一碗羊血,喉咙滚动,脸上带着满足。

  李朴差点呛到,第一次见人直接喝生羊血,心里有些发怵。

  但辛巴喝完,一抹嘴,拿起馒头就吃,仿佛喝生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李朴默默低下头,继续喝自己的羊肉汤。这就是马赛人的生活,原始、直接,带着一股野性。

  吃完早饭,李朴来到院子里。

  安装工人已经到了,正从车上卸工具。一共五个工人,都是当地培训过的工人,皮肤黝黑,眼神透着干练。他们是昨天坐公交赶来的,在当地小旅店凑合了一晚。

  “李总,都准备好了!” 带头的苏玛走过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好,咱们开始。” 李朴看着眼前的空调,眼神坚定。

  为了打开坦桑中国项目的市场,这 50 台空调的安装,必须万无一失。

  他跟着工人来到第一间宿舍,看着他们熟练地拆包装、抬空调。自己也上手帮忙,递工具、扶梯子,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安装过程中,李朴发现宿舍的窗户有些小,空调外机不好固定。他皱着眉,和苏玛商量:“王师傅,这窗户有点窄,外机不好装,要不咱们把窗户扩一下?”

  苏玛看了看,点头道:“行,不过得找个工人来敲墙,可能会有点吵。”

  “没事,安全第一,必须装牢固。” 李朴果断地说。

  于是,又找来当地的工人,用电钻和锤子扩窗户。一时间,宿舍里尘土飞扬,噪音刺耳。但李朴站在一旁,眼睛始终盯着安装的每一步,生怕出一点差错。

  趁着工人安装的间隙,李朴走到项目部前面。

  眼前是一条老铁路,铁轨锈迹斑斑,枕木有些已经腐烂。

  铁路两旁,长满了野草,在风中摇曳。

  “这就是坦赞铁路。” 王经理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站在他身边,“毛主席时代,中国援建的。”

  李朴愣住,看着这条破旧的铁路,想象不出当年它通车时的繁华。

  “当年,为了修这条铁路,中国派了好几万人过来。” 王经理继续说,“条件艰苦,好多人把命都留在了这里。”

  李朴心里一震,看着铁轨延伸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当年中国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场景。

  “这条铁路,对坦桑和赞比亚意义重大。” 王经理说,“以前,赞比亚的铜矿运不出去,坦桑的物资也进不来。有了这条铁路,两国经济才活起来。”

  李朴点点头,看着铁路,突然有些肃然起敬。这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中非友谊的见证。

  “现在,这条铁路老了。” 王经理叹了口气,“但它的故事,不会被忘记。我们现在在这里搞建设,也是在续写中非友谊。”

  李朴回头,看着项目部里忙碌的工人,还有那一排排等待安装空调的宿舍,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回到宿舍,空调已经安装好了。苏玛正在调试,机器运转,冷风徐徐吹出。

  “李总,试试,制冷没问题。” 苏玛笑着说。

  李朴站在空调前,感受着冷风,心里踏实了许多。

  “苏玛,辛苦你们了。” 李朴说,“后面还有 49 台,咱们按这个标准,一台台装好。”

  “放心吧,李总。” 苏玛拍着胸脯,“咱干的就是这活儿,保证让客户满意!”

  李朴走出宿舍,阳光洒在身上,有些热。他看着项目部,想着那条老铁路,还有正在安装的空调,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件了不起的事。

  在这片遥远的非洲土地上,他不只是在卖空调,更是在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块砖,他也要把它砌得结结实实。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下一间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