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透过坤宁宫精致的支摘窗,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温暖斑驳的光影。
殿内熏着淡雅的百合香,气氛宁静祥和。
苏晚棠刚批阅完几份关于药膳司筹建进度的奏报,正欲小憩片刻,便听得殿外宫人轻声通传,永和宫安嫔娘娘求见。
“请安嫔妹妹进来吧。”苏晚棠放下手中的玉管朱笔,微微坐直了身子。
只见安嫔李淑雯带着贴身宫女彩屏,步履轻缓地走了进来。
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月白缎绣缠枝玉兰衬衣,发髻简单绾起,只簪一支银质珍珠流苏簪,通身上下透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气息。
彩屏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红木雕花食盒。
安嫔行至御座前,姿态柔顺地敛衽行礼,声音轻柔得如同春风拂过柳梢:“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妹妹快请起,不必多礼。”苏晚棠语气温和,示意她在旁边的绣墩上坐下。
安嫔谢恩后,并未立刻落座,而是从彩屏手中接过食盒,亲自捧着,上前两步,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几分真挚的感激:“娘娘,臣妾今日冒昧前来,是特意来谢恩的。前些时日,荣安那孩子咳疾复发,夜间尤甚,臣妾忧心不已。幸得娘娘关怀,遣人送来了那特效的薄荷止咳膏,孩子用了不过两三日,咳喘便平息了大半,如今夜里也能安睡了。娘娘恩德,臣妾与荣安没齿难忘。”
她说着,将食盒轻轻放在苏晚棠手边的紫檀木炕几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
一股清甜温润的香气立刻飘散出来,只见盒内放着一只温润的白玉盅,盅内是色泽莹白、质地细腻的羹汤。
“臣妾身无长物,无以回报娘娘厚恩。”安嫔微微垂首,语气带着些许羞涩,却又十分认真,“这是永和宫小厨房常为荣安炖制的‘百合杏仁羹’。臣妾翻阅了些许医书,又请教过太医,此羹选用上等龙牙百合、甜杏仁,文火慢炖而成,最是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荣安用了许久,效果颇佳。臣妾特将方子与这盅羹汤一同献与娘娘,虽是不值钱的东西,却是臣妾的一片心意,望娘娘莫要嫌弃。”
苏晚棠闻言,心中微动。
她示意茯苓接过食盒,亲自拿起白玉盅旁放着的一张素笺,上面以清秀的簪花小楷详细写着“百合杏仁羹”的配料、用量与炖制火候。
与此同时,她脑海中系统界面悄然浮现提示:
「食谱分析:百合杏仁羹。主要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心安神,辅助睡眠。优化建议:可于食用前调入少量土蜂蜜,增强润泽效果与口感。」
她拿起一旁的白玉小勺,舀了一勺羹汤送入口中。
羹体温润滑腻,百合的清甜与杏仁的醇香完美融合,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食材的本味,又使其口感极为细腻。
“安嫔妹妹真是有心了。”苏晚棠放下玉勺,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这羹汤做得极好,火候老道,杏仁研磨得如此细腻,毫无渣滓,可见是真正用了心,费了功夫的。荣安公主有你这般精心照料的母妃,是她的福气。”
安嫔见皇后
殿内熏着淡雅的百合香,气氛宁静祥和。
苏晚棠刚批阅完几份关于药膳司筹建进度的奏报,正欲小憩片刻,便听得殿外宫人轻声通传,永和宫安嫔娘娘求见。
“请安嫔妹妹进来吧。”苏晚棠放下手中的玉管朱笔,微微坐直了身子。
只见安嫔李淑雯带着贴身宫女彩屏,步履轻缓地走了进来。
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月白缎绣缠枝玉兰衬衣,发髻简单绾起,只簪一支银质珍珠流苏簪,通身上下透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气息。
彩屏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红木雕花食盒。
安嫔行至御座前,姿态柔顺地敛衽行礼,声音轻柔得如同春风拂过柳梢:“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妹妹快请起,不必多礼。”苏晚棠语气温和,示意她在旁边的绣墩上坐下。
安嫔谢恩后,并未立刻落座,而是从彩屏手中接过食盒,亲自捧着,上前两步,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几分真挚的感激:“娘娘,臣妾今日冒昧前来,是特意来谢恩的。前些时日,荣安那孩子咳疾复发,夜间尤甚,臣妾忧心不已。幸得娘娘关怀,遣人送来了那特效的薄荷止咳膏,孩子用了不过两三日,咳喘便平息了大半,如今夜里也能安睡了。娘娘恩德,臣妾与荣安没齿难忘。”
她说着,将食盒轻轻放在苏晚棠手边的紫檀木炕几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
一股清甜温润的香气立刻飘散出来,只见盒内放着一只温润的白玉盅,盅内是色泽莹白、质地细腻的羹汤。
“臣妾身无长物,无以回报娘娘厚恩。”安嫔微微垂首,语气带着些许羞涩,却又十分认真,“这是永和宫小厨房常为荣安炖制的‘百合杏仁羹’。臣妾翻阅了些许医书,又请教过太医,此羹选用上等龙牙百合、甜杏仁,文火慢炖而成,最是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荣安用了许久,效果颇佳。臣妾特将方子与这盅羹汤一同献与娘娘,虽是不值钱的东西,却是臣妾的一片心意,望娘娘莫要嫌弃。”
苏晚棠闻言,心中微动。
她示意茯苓接过食盒,亲自拿起白玉盅旁放着的一张素笺,上面以清秀的簪花小楷详细写着“百合杏仁羹”的配料、用量与炖制火候。
与此同时,她脑海中系统界面悄然浮现提示:
「食谱分析:百合杏仁羹。主要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心安神,辅助睡眠。优化建议:可于食用前调入少量土蜂蜜,增强润泽效果与口感。」
她拿起一旁的白玉小勺,舀了一勺羹汤送入口中。
羹体温润滑腻,百合的清甜与杏仁的醇香完美融合,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食材的本味,又使其口感极为细腻。
“安嫔妹妹真是有心了。”苏晚棠放下玉勺,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这羹汤做得极好,火候老道,杏仁研磨得如此细腻,毫无渣滓,可见是真正用了心,费了功夫的。荣安公主有你这般精心照料的母妃,是她的福气。”
安嫔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