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情报的汇集,最后的拼图-《坟墓被推,十万老前辈下跪上军区》

  夜,深了。

  帝都,某间办公室。

  这里是整个东国权力运行的核心,是无数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决策的诞生地。但此刻,这间宽大的办公室里,却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浓重的烟草味,混合着早已冰凉的茶水气味,在空气中弥漫。

  巨大的办公桌后,周泽周老总,已经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很久很久了。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而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却依旧亮得吓人,死死地盯着桌面上摊开的两份文件。

  这两份文件,刚刚从两个截然不同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他这里。它们的封皮上,都用鲜红的字体,烙印着同样的标记——“一号”。

  这意味着,这两份情报,代表着这个国家所能触及到的、最高等级的秘密。

  周泽缓缓地伸出手,拿起了第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来自东国在海外最顶级的商业情报部门。它的内容,是对【唐龙财团】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针对陈家海外产业的金融绞杀行动的详细报告。

  报告的文字,没有丝毫感情,通篇都是冰冷的数据、精准的图表,以及一连串触目惊心的公司与银行的名字。

  可即便是周泽......这位站在东国权力顶峰,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巨擘,在逐字逐句地看完这份报告后,也感觉到后背一阵阵地发凉。

  心头,更是无比震撼。

  报告详细记录了【唐龙财团】,这个一直以来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海外华人商业帝国,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内,动用其在全球范围内恐怖到令人发指的影响力的过程。

  那不是商业竞争。

  周泽很清楚,商业竞争是有来有回的博弈,是遵循一定规则的较量。

  可这份报告里描述的,是一场战争。

  一场赤裸裸的、以整个世界为战场、降维打击式的不对等战争!

  报告的第一页,记录的是华尔街。就在东国时间昨天上午,一股来源不明的、堪称天文数字的庞大资金,如同一场金融海啸,毫无征兆地涌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做空所有与陈家有关联的上市公司。

  不计成本、不问得失,唯一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公司的股价,砸进地狱。

  无数的卖单,如同凭空出现的暴雨,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将陈家经营多年的几家旗舰企业打到了熔断。数十亿美元的市值,凭空蒸发。

  报告的第二页,是伦敦。几乎在华尔街动手的同时,伦敦金融城的多家顶级银行,以“商业风险评估”为由,单方面冻结了陈家所有公司的信贷渠道,并要求其立刻偿还所有到期贷款。釜底抽薪,断其命脉。

  第三页,是瑞士。那个以“为客户保密”为金字招牌、号称拥有百年信誉的银行体系,在【唐龙财团】一位代表与瑞士央行行长进行了一次不到十分钟的“友好会谈”......

  第四页,第五页......

  报告中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碾压式的力量。利用与各国政要的深厚“友谊”,推动针对性的制裁法案......

  ‘好一个唐龙财团......好一个钱伯力......’

  周泽缓缓地靠在椅背上,又点燃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将浓重的烟雾,长长地吐出。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他震撼于这个海外财团所展现出的恐怖实力。这种实力,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国家所能拥有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个由资本、权力、人脉编织而成的、无形的全球帝国。

  但他更震撼的,是这份报告背后,那个若隐若现的、做出这个决策的意志。

  钱伯力为什么要这么做?

  仅仅是为了给那个叫李嘉泽的老兵的后人报仇?

  一个消失了七十年、已经成为传说的“太上皇”,会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名义上的“老爷”,而发动一场足以动荡全球资本市场的战争吗?

  不,这不合逻辑。

  除非......

  周泽的目光,缓缓地,移向了桌上的第二份情报。

  这份情报,更加匪夷所思。

  它不来自任何情报部门,而是来自全球公开的网络。那段由钱伯力的曾孙钱云峰发布、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已经彻底引爆了全球舆论的追悼会视频。以及【唐龙财团】官方推特随后发布的那份,足以让全世界所有法学家都为之疯狂的“主人契约”。

  视频的内容,周泽已经反复看了不下十遍。

  画面里,钱伯力,那个已经一百多岁的老人,站在话筒前,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周泽的脑海中,反复回响。

  “它们,都属于我的老爷......李嘉泽。”

  “这点微不足道的家业,在老爷他老人家的百年布局之中,不过是随手落下的一颗闲棋罢了。”

  “早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前,老爷他,就在海外,投资了另一所......军事院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所学校,叫做......西点。”

  周泽的手指,下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叩、叩、叩”的轻响。

  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他的大脑,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地运转着。

  一条条看似毫无关联的、横跨了近一个世纪的线索,在他的脑海中开始迅速地、不受控制地汇集、重组。

  线索一:【平伐团长】。

  线索二:【东北抗联副军长/军长】。

  线索三:【黄埔教官】。

  线索四:【唐龙财团的真正主人】。

  线索五:【西点军校的投资人】。

  当最后这条,也是最不可思议的一条线索出现时。

  周泽敲击桌面的手指,猛地停住了!

  他的大脑中,仿佛有一道贯穿了历史的耀眼闪电,轰然劈下!将所有的迷雾,都照得一片通明!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快,椅子被向后带出,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声。

  但他已经顾不上了。

  他快步走到办公室角落里那个毫不起眼的、却需要三道完全不同的复杂密码才能打开的绝密保险柜前。

  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他从保险柜的最深处,取出了一份已经严重泛黄、边缘甚至有些残破的牛皮纸档案袋。

  这份档案,是这个国家最高的核心机密之一,自封存之日起,就被标记为“永不解密”。

  档案袋上,没有名字,没有编号,只有两个用毛笔写就的、力透纸背的大字。

  ——“武安”。

  这是那位在建国后,神秘失踪的开国圆帅,唯一留存于世的、正式的官方代号。

  周泽颤抖着手,打开了档案袋的封口。

  档案里的资料很少,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关于“武安”圆帅的生平记载,语焉不详,充满了大量的“待考证”、“信息缺失”和“口述存疑”。

  但是,其中有几条由最高领袖亲自批注过的记录,却无比清晰。

  周泽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那几行字。

  记录一:该同志早年曾有海外游学经历,具体身份不详,但对西方军事、经济体系有极深刻的理解。

  记录二:该同志在抗战期间,曾多次通过未知之特殊渠道,从海外获得大量我方急需的战略物资与资金援助,其来源、渠道至今是谜。

  记录三:建国初期,该同志力排众议,以前瞻性得近乎妖异的眼光,亲自设计并推动了国家最初的工业化与商业体系的构建蓝图。其中许多思路,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完全不符合时代背景,但事后都被一一证明英明无比。

  周泽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这三条记录。

  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一条条线索,如同百川归海,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

  一个可以完美解释所有矛盾、所有谜团的、唯一的、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名字!

  李嘉泽!

  ‘是他!一定是他!’周泽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疯狂地呐喊。

  只有他,是西点军校的早期投资人,才能对西方的军事和经济体系,有那般“深刻的理解”!

  只有他,是【唐龙财团】的真正主人,才能在当年那个被全面封锁的年代,从海外,为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提供海量的“战略物资”!

  也只有他,拥有如此超前的、超越了整个时代的全球化视野,才能在建国初期,为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设计出那般“惊世骇俗”的经济蓝图!

  平伐团长、抗联军长、黄埔教官、财团之主、西点校董......

  代号武安的圆帅!

  所有的身份,所有的拼图,在这一刻,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

  一个被历史的尘埃,被最高层的意志,刻意尘封了几十年的、关于这个国家最顶级的秘密,终于,水落石出!

  “呼......呼......”

  周泽缓缓地、无力地,跌坐回身后的椅子上,他大口地喘着粗气,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这一刻的真相,给抽干了。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那张李嘉泽的黑白照片上。

  照片里,那个穿着朴素军装、眼神温和的老人,仿佛正隔着时空,静静地注视着他。

  ‘原来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