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云纹账里的余温-《无限合成:从游戏舱到真实战场》

  油坊的石板地上,摊着一溜泡过水的账册,像刚从河里捞上来的鱼,软塌塌地贴着石板。林野蹲在旁边,用竹镊子小心翼翼地把粘连的纸页分开,指尖沾着的水渍在纸页上晕开,倒让那些模糊的字迹有了点水墨画的意思。

  “掌柜你看这页,”账房先生捏着张半干的纸凑过来,“‘三月初六,送王大户菜籽油十斤’,这‘十’字晕得像个小太阳,倒比原来的字还好看。”

  林野凑近一看,果然,墨字被水浸过,边缘晕成了毛茸茸的黑圈,中间的“十”字骨架还在,像幅简笔画。他突然想起苏先生说过的“墨遇水则活”,原来不是说墨会化,是说墨能借着水,长出新的模样。

  正说着,门口的铜铃叮当作响——是张大户家的管家来了,手里捧着个陶瓮,瓮口飘出甜酒的香气。“我家老爷说,上次的菜籽油炸麻花特别香,让我送坛新酿的米酒谢你。”管家把陶瓮放在桌上,眼睛瞟到石板上的账册,“哟,这账册咋弄成这样了?”

  “昨儿漏雨泡了,”林野笑着往他手里塞了块刚炸的油果,“尝尝?用你家订的那批油炸的。”

  管家咬了口油果,眼睛一亮:“就是这个味儿!外酥里软,比别家的香!”他指着账册,“这些账要是看不清,我家老爷说,凭着你林掌柜的名声,不用对账也信得过!”

  林野心里一暖,刚要说话,就见账房先生举着张纸跳起来:“掌柜!这页能看清了!”那是张记着“李寡妇换油”的账页,李寡妇家里困难,总用绣品换油,字里行间记着“绣帕一方,换油半斤”“布鞋一双,换油一斤”,墨迹晕得虽厉害,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却像长了腿,跑得清清楚楚。

  “李寡妇前天还来问,说上次的绣品够不够换两斤油,给她儿子做满月礼。”账房先生摸着纸页,“这下能告诉她,账上记着呢,还差半两,让她再绣个荷包就行。”

  说话间,李寡妇抱着个布包进来了,布包里是个绣着莲花的荷包,针脚密密实实。“林掌柜,你看这个够不够?”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搓着手,“我儿子满月,想给来的亲戚炸点油糕,让他们尝尝鲜。”

  林野拿起荷包,上面的莲花绣得活灵活现,花瓣上还沾着点线头,看得出是赶了好几夜工。他把荷包往账册上一压,笑道:“你看,这莲花印在云纹账上,倒像给账册添了朵花。够了,不仅够换油,我再多送你一斤,算给孩子的满月礼。”

  李寡妇眼圈一红,攥着荷包说不出话。管家在一旁笑道:“林掌柜这账记的是油,暖的是心啊!”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石板上的账册上,水分慢慢蒸发,纸页渐渐挺括起来。那些晕开的墨字,干了之后竟成了淡淡的云纹,衬着上面的火印花,像天空飘过带着花纹的云。

  林野把晾干的账册一本本收好,发现每张纸的边角都带着点温热——是阳光晒的,也是刚才李寡妇攥过的地方留下的温度。账房先生在新的桐油纸账册上记下“赠李寡妇菜籽油一斤”,特意用火印在旁边按了个浅印,说:“这账不用催,记着就行。”

  铜铃又响了,这次是驿站的驿卒,勒着马在门口喊:“林掌柜!前线大捷!将军让我给你捎面锦旗!”他手里举着面红绸锦旗,上面绣着“油香千里,助我军威”八个字,风一吹,像团跳动的火。

  林野望着那面锦旗,又看了看石板上晾透的云纹账,突然觉得,这账册上的字,不管是清晰的还是晕开的,都在说同一件事——日子或许会像账册一样被雨泡皱,但只要心里的数不糊涂,那些皱巴巴的纸页上,总能晒出点暖人的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