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夜的咸阳城裹着饺子香与年气,城墙上挂起了红灯笼,灯笼上绣着五界纹样:凡界的梅花、灵界的圣火藤、魔界的幽冥火果、幽水族的水波纹、天域的仙芝,风一吹,红影晃得人眼暖。民众们扛着年礼往城主府赶,要参加秦夜设的“五界团圆宴”,年礼摆得五花八门:凡界农工挑着灵稻糯米,灵界女弟子捧着圣火果脯,魔界壮汉扛着幽冥钢铸的香炉,幽水族少年提着净水珠泡的鲜鱼,天域仙童抱着玉盒装的雪莲子。李阿婆的饺子铺早搬进城主府的偏院,灶上支着八口大锅,锅里煮着不同馅的饺子:凡界的猪肉白菜、灵界的仙芝鸡蛋、魔界的火果肉末、幽水族的虾仁韭菜、天域的云茸香菇,锅沿冒着的热气裹着葱姜香,把院角的腊梅都熏开了两朵。狗蛋蹲在灶旁,手里编着艾草门神草编,草叶混着朱砂纸碎,还嵌了颗小灵枢石,泛着暗红光泽:“阿婆,萧战叔叔说年三十要贴门神,我编个‘五界同心门神’,保准护着咸阳城平安!”
城主府的大院早挤满了人,凡界的木匠正教魔界的幽冥族汉子刻春联,刨子推得“沙沙”响:“春联要刻得方正,字要刚劲,‘国泰民安’这四个字,少一笔都不行!”幽冥族汉子攥着刻刀的手直抖,刻出的“泰”字歪歪扭扭,急得直挠头:“这木头太硬!魔界的黑铁刻着都比这顺手!”灵界的女弟子蹲在旁边,往春联上描圣火漆,红漆裹着淡红光,字瞬间亮了起来:“这漆沾着灵韵,贴在门上能驱邪!”天域的仙童捧着玉壶,往刚剪好的窗花上浇仙水:“这水沾着云气,窗花能保持一年不褪色!”幽水族的少年更直接,用净水珠在院墙上画年兽纹样,水纹干了后泛着蓝光,像活的似的。秦夜穿着绣着五界纹的锦袍,正帮李阿婆揉面团,掌心的【乾坤帝印】泛着淡蓝光,揉出的面团格外筋道。萧战扛着捆新砍的松柏枝路过,往院角的年兽灯架上绑:“帝主,这松柏枝是灵界的圣火松,烧着了香得很,年三十守岁用正好!”墨玄拎着罐幽冥蜜跟过来,往面团里倒了半勺:“加这个!饺子甜滋滋的!”李阿婆笑着拍开他的手:“刚揉好的面团,别瞎加!要吃甜的我给你做汤圆!”
狗蛋刚把艾草门神草编举到城主府的正门上,就听“哐当”一声巨响,城门突然自动关上,门楣上的红灯笼“呼”地全飞了起来,转着圈砸在旁边的年礼堆里,把灵界的圣火果脯砸翻了半筐。“咋回事?风都没刮,门咋自己关了?”卖鲜鱼的幽水族少年喊着去扶年礼,刚碰到鱼桶就被股无形的力推了个趔趄,鱼桶翻在地上,净水珠泡的鲜鱼在地上蹦跳,溅得人裤脚都是水。更怪的是,院墙上的年兽纹样突然活了过来,蓝光裹着的年兽虚影往人群里扑,吓得孩童哭着往大人怀里钻;刚刻好的春联自己飘了起来,字里的圣火漆闪着乱光,竟变成了“乱脉”“失序”的字样;连灶上的饺子都自己跳出锅,在地上滚成了团,有的还冒着热气往不同的人脚边钻。
阿魂的魂晶突然泛起朱红色的光,晶面映出城墙里隐藏的脉络虚影,他赶紧拽住要去捡饺子的狗蛋:“帝主!是咸阳城的‘城灵’醒了!这是‘护城机关’!五界年礼的灵韵太杂,城灵是守城池的古灵体,觉得城脉乱了就动手了!”秦夜刚走到城门前,【乾坤帝印】就映出咸阳城的脉气图——图上的城墙亮着紊乱的朱红色光,是城灵体的位置,周围的年礼、春联、灯笼缠着细碎的光纹,正是年兽虚影作乱、春联变字的轨迹。守城门的老卒拄着长枪赶来,枪杆敲了敲城门:“这城灵是凡界上古的守城神,当年咸阳城破时才沉睡,灵枢石的脉气把他激醒了,他最讲‘规整’,见着灵韵乱就会管!”
传讯符跟着亮起,是西城的守将发来的,声音带着哭腔:“帝主!西城的城墙自己掉砖!砖头上刻着的五界纹都乱了,还往年礼摊砸!卖灵稻的农工吓得直躲,灵稻撒了一地!”秦夜刚要动身,李阿婆就往他手里塞了碗刚出锅的饺子和一把艾草:“城灵爱热闹也爱干净,艾草驱邪,饺子垫肚子!狗蛋,跟阿魂哥哥待着,别碰飞起来的砖头!”狗蛋赶紧把刚编的小门神草编塞给老卒:“这个挂在城门上,城灵老祖宗肯定喜欢!”
“民众们先把年礼归位!春联、灯笼都先收起来!”秦夜攥紧帝印,三块界门碎片的蓝光指向城墙,“紫灵,带术师用圣火稳年礼的灵韵,别让圣火果脯的气飘到幽冥钢香炉上;阿河族长,带幽水族用净水珠洗城墙,把紊乱的城脉气冲匀;阿魂,试着跟城灵体沟通,说明我们是筹备团圆宴,不是乱折腾;萧战,带铁骑守着城墙,别让掉下来的砖头伤着人!”墨玄正捡着滚到脚边的幽冥蜜罐,闻言直拍大腿:“早该管管!刚才我的蜜罐被年兽虚影撞翻,甜水洒了一地,粘得脚都抬不起来!”
众人赶到西城城墙时,墙缝里正往外冒朱红色的光,掉下来的砖头都裹着淡红光,在地上摆成了“城危”两个字。阿魂的魂晶贴在城墙上,晶面映出城墙里的景象:城墙深处坐着个穿铠甲的老者虚影,手里攥着把青铜剑,剑身上刻着咸阳城的城图,正“嗡嗡”地颤着。“老祖宗!我们是筹备五界团圆宴,不是乱折腾!”阿魂对着城墙喊,“凡界的饺子、灵界的果脯、魔界的香炉,都是给您的年礼,是五界人一起准备的!”老者虚影停了剑颤,声音从城墙里飘出来,像古钟轰鸣:“规整?春联刻歪、灯笼乱挂、年礼堆得像乱麻,这叫规整?当年我守的咸阳城,春联要贴正、灯笼要挂齐,哪有这般乱象!”秦夜赶紧上前:“是五界人刚一起过年,还没摸准规矩,我让他们重新整理,按咸阳城的老规矩来,保证整整齐齐!”
话音刚落,城墙突然开了道缝,朱红色的光裹着卷旧图纸飞出来,落在秦夜面前。图纸上画着咸阳城的年俗规矩:春联要贴在门楣正中央,上下联对齐;灯笼要挂在城门两侧,左右各三盏;年礼要按“凡、灵、天、幽、魔”的顺序摆,成五行阵;团圆宴要摆在城主府大院中央,对着城墙的方向。“按这个来!少一分规整都不行!”城灵的声音又飘出来,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刻春联的木匠赶紧比对图纸:“这规矩我爷爷辈提过!没想到是城灵老祖宗定的!”
“用五界年俗物编脉气引!”狗蛋突然大喊,举着手里的门神草编,“阿魂哥哥说,艾草是年俗的地气,裹着五界的年礼碎末,能让城灵老祖宗信我们!”他掏出怀里藏的年礼碎末——凡界的饺子皮渣、灵界的圣火漆屑、魔界的幽冥钢末、幽水族的净水珠粉、天域的仙芝碎,一股脑缠在门神草编上,又往草编的眼睛位置嵌了两颗小灵枢石。阿魂眼睛一亮,往草编里注入魂晶气:“对!城灵认‘规矩’也认‘诚心’,这草编裹着五界的诚心,还按老规矩编的门神样,能稳城脉!”
秦夜接过草编,踩着萧战搭的人梯,把草编贴在城门正中央。草编的朱红光顺着城门往城墙里流,墙缝里的红光慢慢变得柔和,掉下来的砖头停止了跳动,地上的“城危”二字慢慢散开,变成了“团圆”两个字。城墙里的老者虚影飘了出来,站在城门上方,盯着门神草编看了半晌,青铜剑往城门上一点:“这门神编得规整,也裹着五界的气,算你们有心。”他指着重新整理的年礼堆,“凡界的米粮放最前,是城之基;灵界的果脯放左,是城之灵;天域的仙芝放右,是城之韵;幽水族的鲜鱼放后,是城之脉;魔界的钢器放中,是城之防——这才对!”
民众们赶紧按城灵说的重新布置,幽冥族汉子跟着木匠学刻春联,这次刻得笔直,木匠拍着他的肩膀:“这才对!力道要匀,字要正!”灵界女弟子重新给春联描漆,圣火漆在城灵的光映下,变成了温润的红光;天域仙童把灯笼重新挂在城门两侧,六盏红灯笼整整齐齐,映得城墙都红了;幽水族少年把鲜鱼重新放进净水珠桶,摆在后排的年礼堆里;墨玄把幽冥钢香炉放在年礼堆中央,香炉上的五界纹竟和城灵的光融在了一起。李阿婆的饺子灶重新开煮,刚出锅的饺子裹着城灵的光,在碗里冒着热气,咬一口鲜得人直跺脚。
忙到傍晚时,城主府的大院终于布置好了。春联贴得笔直,“五界同心辞旧岁,咸阳共庆迎新年”的字迹闪着红光;灯笼挂得整齐,六盏红灯笼映得大院亮如白昼;年礼堆成了五行阵,裹着五界的光韵;团圆宴的桌子摆成了圆形,围着中央的火盆,桌上摆着五界的吃食:凡界的饺子、灵界的果盘、魔界的烤肉、幽水族的鱼羹、天域的仙茶。城灵的虚影飘在大院上空,青铜剑往火盆里一点,火盆里的火苗突然窜起丈高,变成了五彩色,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亮堂堂的。“这火叫‘同心火’,守岁时烧着,能护着咸阳城一年安稳!”城灵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我沉睡这些年,没想到咸阳城能有这般热闹,五界人能凑在一起过年,好啊!”
“开宴!”秦夜举着酒杯,对着城灵的虚影和众人喊。话音刚落,筷子声、笑声就炸了开来。萧战夹了个猪肉白菜饺,塞进嘴里:“好吃!比去年的饺子香!”墨玄抢了块魔界烤肉,递给付阿婆:“阿婆尝尝!我烤的,比凡界的烤串香!”灵界女弟子给天域仙童倒了杯仙茶:“配着果脯吃,解腻!”幽水族少年给阿河族长盛了碗鱼羹:“用净水珠煮的,鲜得很!”凡界的老农端着酒杯,对着城灵的虚影敬了一杯:“老祖宗,您守着咸阳城,我们守着年俗,以后每年都陪您过年!”
狗蛋和几个小娃蹲在火盆旁,烤着李阿婆做的年糕,年糕裹着同心火的光,烤得金黄酥脆。小妖兽蹲在狗蛋身边,嘴里叼着块年糕,时不时用爪子扒拉火盆里的火星,惹得小娃们直笑。城灵的虚影飘到火盆旁,看着狗蛋手里的年糕,突然伸手摸了摸:“当年我守城时,也爱吃这烤年糕,就是没这般甜。”狗蛋赶紧递过一块:“老祖宗尝尝!加了幽冥蜜和仙芝碎,甜得很!”城灵的虚影咬了一口,眼睛亮了:“好甜!比当年的蜜还甜!”
守岁到半夜时,城灵的虚影往火盆里扔了颗朱红色的珠子:“这是‘城灵珠’,埋在城主府大院中央,能护着咸阳城的城脉,以后五界人一起过年,城脉就不会乱了。”珠子落在火盆里,瞬间融进土中,地面上冒出淡红光,慢慢蔓延到整个咸阳城,城墙的砖缝里都泛着温润的光。狗蛋蹲在旁边,把自己编的小门神草编插在珠子埋的地方:“我给您做个伴,以后每年都给您编新的门神!”
大年初一时,咸阳城更热闹了。五界的民众穿着新衣服逛城,凡界的孩童提着小灯笼,跟着灵界的女弟子学编圣火藤手链;魔界的壮汉扛着幽冥钢,跟着凡界的铁匠学铸年兽摆件;天域的仙童吹着仙笛,幽水族的少年跟着学吹水笛,笛声混在一起格外好听。城主府的大门敞开着,城灵珠埋的地方长出了株朱红色的草,草叶上刻着五界的纹样,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笑。
李阿婆的饺子铺搬进了城中心,灶上煮着混着五界馅料的饺子,摊前排起了长队。狗蛋蹲在摊旁,给每个买饺子的人送个小门神草编:“挂在门上,城灵老祖宗护着你们!”卖糖葫芦的货郎接过草编,插在糖葫芦杆上:“多谢小娃!给你串最甜的糖葫芦!”
秦夜和阿魂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热闹的景象。阿魂手里拿着刚编好的《五界合编·年俗卷》,封皮是艾草编的,还嵌着颗城灵珠的碎粒:“帝主,老卒说要把城灵定的年俗规矩刻在这卷里,让五界的人都照着做,以后每年都能安安稳稳过年。”秦夜点头,看向城墙的方向,城灵的虚影正坐在城墙顶端,看着下面的人群,青铜剑上的城图映着阳光,泛着金光。
他想起惊蛰的秧苗、端午的龙舟、霜降的互市,想起此刻城墙上的城灵、火盆旁的笑声、饺子铺的香气,突然明白,五界的融合从来不是靠强硬的手段,是靠一碗热饺子、一副正春联、一次团圆的守岁,是靠李阿婆的手艺、狗蛋的草编、城灵的守护,在年俗的烟火气里慢慢熬出来的,熬到五界的人能一起贴春联、吃饺子、守岁,就成了“一家人”的味。
属于诸界帝主与诸天万族的故事,在冬至的饺子香和年俗的热闹里,又翻了新的一页。这一页藏在城灵珠的纹路里,藏在团圆宴的笑声里,藏在民众贴春联的手心里,藏在五界人交换年礼的笑容里,更藏在每一寸飘着年气的土地里,在烟火气中,慢慢延续,直到万族永安,年俗不息。
城主府的大院早挤满了人,凡界的木匠正教魔界的幽冥族汉子刻春联,刨子推得“沙沙”响:“春联要刻得方正,字要刚劲,‘国泰民安’这四个字,少一笔都不行!”幽冥族汉子攥着刻刀的手直抖,刻出的“泰”字歪歪扭扭,急得直挠头:“这木头太硬!魔界的黑铁刻着都比这顺手!”灵界的女弟子蹲在旁边,往春联上描圣火漆,红漆裹着淡红光,字瞬间亮了起来:“这漆沾着灵韵,贴在门上能驱邪!”天域的仙童捧着玉壶,往刚剪好的窗花上浇仙水:“这水沾着云气,窗花能保持一年不褪色!”幽水族的少年更直接,用净水珠在院墙上画年兽纹样,水纹干了后泛着蓝光,像活的似的。秦夜穿着绣着五界纹的锦袍,正帮李阿婆揉面团,掌心的【乾坤帝印】泛着淡蓝光,揉出的面团格外筋道。萧战扛着捆新砍的松柏枝路过,往院角的年兽灯架上绑:“帝主,这松柏枝是灵界的圣火松,烧着了香得很,年三十守岁用正好!”墨玄拎着罐幽冥蜜跟过来,往面团里倒了半勺:“加这个!饺子甜滋滋的!”李阿婆笑着拍开他的手:“刚揉好的面团,别瞎加!要吃甜的我给你做汤圆!”
狗蛋刚把艾草门神草编举到城主府的正门上,就听“哐当”一声巨响,城门突然自动关上,门楣上的红灯笼“呼”地全飞了起来,转着圈砸在旁边的年礼堆里,把灵界的圣火果脯砸翻了半筐。“咋回事?风都没刮,门咋自己关了?”卖鲜鱼的幽水族少年喊着去扶年礼,刚碰到鱼桶就被股无形的力推了个趔趄,鱼桶翻在地上,净水珠泡的鲜鱼在地上蹦跳,溅得人裤脚都是水。更怪的是,院墙上的年兽纹样突然活了过来,蓝光裹着的年兽虚影往人群里扑,吓得孩童哭着往大人怀里钻;刚刻好的春联自己飘了起来,字里的圣火漆闪着乱光,竟变成了“乱脉”“失序”的字样;连灶上的饺子都自己跳出锅,在地上滚成了团,有的还冒着热气往不同的人脚边钻。
阿魂的魂晶突然泛起朱红色的光,晶面映出城墙里隐藏的脉络虚影,他赶紧拽住要去捡饺子的狗蛋:“帝主!是咸阳城的‘城灵’醒了!这是‘护城机关’!五界年礼的灵韵太杂,城灵是守城池的古灵体,觉得城脉乱了就动手了!”秦夜刚走到城门前,【乾坤帝印】就映出咸阳城的脉气图——图上的城墙亮着紊乱的朱红色光,是城灵体的位置,周围的年礼、春联、灯笼缠着细碎的光纹,正是年兽虚影作乱、春联变字的轨迹。守城门的老卒拄着长枪赶来,枪杆敲了敲城门:“这城灵是凡界上古的守城神,当年咸阳城破时才沉睡,灵枢石的脉气把他激醒了,他最讲‘规整’,见着灵韵乱就会管!”
传讯符跟着亮起,是西城的守将发来的,声音带着哭腔:“帝主!西城的城墙自己掉砖!砖头上刻着的五界纹都乱了,还往年礼摊砸!卖灵稻的农工吓得直躲,灵稻撒了一地!”秦夜刚要动身,李阿婆就往他手里塞了碗刚出锅的饺子和一把艾草:“城灵爱热闹也爱干净,艾草驱邪,饺子垫肚子!狗蛋,跟阿魂哥哥待着,别碰飞起来的砖头!”狗蛋赶紧把刚编的小门神草编塞给老卒:“这个挂在城门上,城灵老祖宗肯定喜欢!”
“民众们先把年礼归位!春联、灯笼都先收起来!”秦夜攥紧帝印,三块界门碎片的蓝光指向城墙,“紫灵,带术师用圣火稳年礼的灵韵,别让圣火果脯的气飘到幽冥钢香炉上;阿河族长,带幽水族用净水珠洗城墙,把紊乱的城脉气冲匀;阿魂,试着跟城灵体沟通,说明我们是筹备团圆宴,不是乱折腾;萧战,带铁骑守着城墙,别让掉下来的砖头伤着人!”墨玄正捡着滚到脚边的幽冥蜜罐,闻言直拍大腿:“早该管管!刚才我的蜜罐被年兽虚影撞翻,甜水洒了一地,粘得脚都抬不起来!”
众人赶到西城城墙时,墙缝里正往外冒朱红色的光,掉下来的砖头都裹着淡红光,在地上摆成了“城危”两个字。阿魂的魂晶贴在城墙上,晶面映出城墙里的景象:城墙深处坐着个穿铠甲的老者虚影,手里攥着把青铜剑,剑身上刻着咸阳城的城图,正“嗡嗡”地颤着。“老祖宗!我们是筹备五界团圆宴,不是乱折腾!”阿魂对着城墙喊,“凡界的饺子、灵界的果脯、魔界的香炉,都是给您的年礼,是五界人一起准备的!”老者虚影停了剑颤,声音从城墙里飘出来,像古钟轰鸣:“规整?春联刻歪、灯笼乱挂、年礼堆得像乱麻,这叫规整?当年我守的咸阳城,春联要贴正、灯笼要挂齐,哪有这般乱象!”秦夜赶紧上前:“是五界人刚一起过年,还没摸准规矩,我让他们重新整理,按咸阳城的老规矩来,保证整整齐齐!”
话音刚落,城墙突然开了道缝,朱红色的光裹着卷旧图纸飞出来,落在秦夜面前。图纸上画着咸阳城的年俗规矩:春联要贴在门楣正中央,上下联对齐;灯笼要挂在城门两侧,左右各三盏;年礼要按“凡、灵、天、幽、魔”的顺序摆,成五行阵;团圆宴要摆在城主府大院中央,对着城墙的方向。“按这个来!少一分规整都不行!”城灵的声音又飘出来,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刻春联的木匠赶紧比对图纸:“这规矩我爷爷辈提过!没想到是城灵老祖宗定的!”
“用五界年俗物编脉气引!”狗蛋突然大喊,举着手里的门神草编,“阿魂哥哥说,艾草是年俗的地气,裹着五界的年礼碎末,能让城灵老祖宗信我们!”他掏出怀里藏的年礼碎末——凡界的饺子皮渣、灵界的圣火漆屑、魔界的幽冥钢末、幽水族的净水珠粉、天域的仙芝碎,一股脑缠在门神草编上,又往草编的眼睛位置嵌了两颗小灵枢石。阿魂眼睛一亮,往草编里注入魂晶气:“对!城灵认‘规矩’也认‘诚心’,这草编裹着五界的诚心,还按老规矩编的门神样,能稳城脉!”
秦夜接过草编,踩着萧战搭的人梯,把草编贴在城门正中央。草编的朱红光顺着城门往城墙里流,墙缝里的红光慢慢变得柔和,掉下来的砖头停止了跳动,地上的“城危”二字慢慢散开,变成了“团圆”两个字。城墙里的老者虚影飘了出来,站在城门上方,盯着门神草编看了半晌,青铜剑往城门上一点:“这门神编得规整,也裹着五界的气,算你们有心。”他指着重新整理的年礼堆,“凡界的米粮放最前,是城之基;灵界的果脯放左,是城之灵;天域的仙芝放右,是城之韵;幽水族的鲜鱼放后,是城之脉;魔界的钢器放中,是城之防——这才对!”
民众们赶紧按城灵说的重新布置,幽冥族汉子跟着木匠学刻春联,这次刻得笔直,木匠拍着他的肩膀:“这才对!力道要匀,字要正!”灵界女弟子重新给春联描漆,圣火漆在城灵的光映下,变成了温润的红光;天域仙童把灯笼重新挂在城门两侧,六盏红灯笼整整齐齐,映得城墙都红了;幽水族少年把鲜鱼重新放进净水珠桶,摆在后排的年礼堆里;墨玄把幽冥钢香炉放在年礼堆中央,香炉上的五界纹竟和城灵的光融在了一起。李阿婆的饺子灶重新开煮,刚出锅的饺子裹着城灵的光,在碗里冒着热气,咬一口鲜得人直跺脚。
忙到傍晚时,城主府的大院终于布置好了。春联贴得笔直,“五界同心辞旧岁,咸阳共庆迎新年”的字迹闪着红光;灯笼挂得整齐,六盏红灯笼映得大院亮如白昼;年礼堆成了五行阵,裹着五界的光韵;团圆宴的桌子摆成了圆形,围着中央的火盆,桌上摆着五界的吃食:凡界的饺子、灵界的果盘、魔界的烤肉、幽水族的鱼羹、天域的仙茶。城灵的虚影飘在大院上空,青铜剑往火盆里一点,火盆里的火苗突然窜起丈高,变成了五彩色,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亮堂堂的。“这火叫‘同心火’,守岁时烧着,能护着咸阳城一年安稳!”城灵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我沉睡这些年,没想到咸阳城能有这般热闹,五界人能凑在一起过年,好啊!”
“开宴!”秦夜举着酒杯,对着城灵的虚影和众人喊。话音刚落,筷子声、笑声就炸了开来。萧战夹了个猪肉白菜饺,塞进嘴里:“好吃!比去年的饺子香!”墨玄抢了块魔界烤肉,递给付阿婆:“阿婆尝尝!我烤的,比凡界的烤串香!”灵界女弟子给天域仙童倒了杯仙茶:“配着果脯吃,解腻!”幽水族少年给阿河族长盛了碗鱼羹:“用净水珠煮的,鲜得很!”凡界的老农端着酒杯,对着城灵的虚影敬了一杯:“老祖宗,您守着咸阳城,我们守着年俗,以后每年都陪您过年!”
狗蛋和几个小娃蹲在火盆旁,烤着李阿婆做的年糕,年糕裹着同心火的光,烤得金黄酥脆。小妖兽蹲在狗蛋身边,嘴里叼着块年糕,时不时用爪子扒拉火盆里的火星,惹得小娃们直笑。城灵的虚影飘到火盆旁,看着狗蛋手里的年糕,突然伸手摸了摸:“当年我守城时,也爱吃这烤年糕,就是没这般甜。”狗蛋赶紧递过一块:“老祖宗尝尝!加了幽冥蜜和仙芝碎,甜得很!”城灵的虚影咬了一口,眼睛亮了:“好甜!比当年的蜜还甜!”
守岁到半夜时,城灵的虚影往火盆里扔了颗朱红色的珠子:“这是‘城灵珠’,埋在城主府大院中央,能护着咸阳城的城脉,以后五界人一起过年,城脉就不会乱了。”珠子落在火盆里,瞬间融进土中,地面上冒出淡红光,慢慢蔓延到整个咸阳城,城墙的砖缝里都泛着温润的光。狗蛋蹲在旁边,把自己编的小门神草编插在珠子埋的地方:“我给您做个伴,以后每年都给您编新的门神!”
大年初一时,咸阳城更热闹了。五界的民众穿着新衣服逛城,凡界的孩童提着小灯笼,跟着灵界的女弟子学编圣火藤手链;魔界的壮汉扛着幽冥钢,跟着凡界的铁匠学铸年兽摆件;天域的仙童吹着仙笛,幽水族的少年跟着学吹水笛,笛声混在一起格外好听。城主府的大门敞开着,城灵珠埋的地方长出了株朱红色的草,草叶上刻着五界的纹样,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笑。
李阿婆的饺子铺搬进了城中心,灶上煮着混着五界馅料的饺子,摊前排起了长队。狗蛋蹲在摊旁,给每个买饺子的人送个小门神草编:“挂在门上,城灵老祖宗护着你们!”卖糖葫芦的货郎接过草编,插在糖葫芦杆上:“多谢小娃!给你串最甜的糖葫芦!”
秦夜和阿魂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热闹的景象。阿魂手里拿着刚编好的《五界合编·年俗卷》,封皮是艾草编的,还嵌着颗城灵珠的碎粒:“帝主,老卒说要把城灵定的年俗规矩刻在这卷里,让五界的人都照着做,以后每年都能安安稳稳过年。”秦夜点头,看向城墙的方向,城灵的虚影正坐在城墙顶端,看着下面的人群,青铜剑上的城图映着阳光,泛着金光。
他想起惊蛰的秧苗、端午的龙舟、霜降的互市,想起此刻城墙上的城灵、火盆旁的笑声、饺子铺的香气,突然明白,五界的融合从来不是靠强硬的手段,是靠一碗热饺子、一副正春联、一次团圆的守岁,是靠李阿婆的手艺、狗蛋的草编、城灵的守护,在年俗的烟火气里慢慢熬出来的,熬到五界的人能一起贴春联、吃饺子、守岁,就成了“一家人”的味。
属于诸界帝主与诸天万族的故事,在冬至的饺子香和年俗的热闹里,又翻了新的一页。这一页藏在城灵珠的纹路里,藏在团圆宴的笑声里,藏在民众贴春联的手心里,藏在五界人交换年礼的笑容里,更藏在每一寸飘着年气的土地里,在烟火气中,慢慢延续,直到万族永安,年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