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激战马家集-《抗战:从血战淞沪到割据东南》

  北翼屏障 – 第一重装机械师(师长:周军少将)!

  师部位于黑山堡,此地控扼北上之主要通道!

  第 101 摩步旅(旅长:周士第上校) 驻防马家集一线!

  前出至北部平原边缘,利用其高机动性担任前沿警戒与快速反击任务!

  第 102 摩步旅(旅长:旅长:夏鼎上校) 部署于青龙岗地区!

  与 101 旅形成犄角之势,共同封锁北线!

  第 103 精锐炮兵旅(旅长:陈国强上校) 主力炮阵地部署于黑山堡后方乌鸦岭地域!

  其射程可覆盖北线乃至部分东线前沿,随时准备以毁灭性炮火支援友军!

  东线锁钥 – 第二重装机械师(师长:梁鸿云少将)!

  师部设于磐石镇,此处为东部山区门户!

  第 104 旅(旅长:陈三民上校) 固守鹰嘴崖高地,地形险要,一夫当关!

  第 105 旅(旅长:龚哲上校) 负责樟木岭至枯河滩一线防御!

  利用交错的山岭构筑多层次阻击阵地!

  第 106 旅(旅长:蔡庆山上校) 作为师预备队,部署于磐石镇后方二道沟!

  随时准备向东西两翼实施机动增援!

  南面坚盾 – 第三精锐步兵师(师长:屈式如少将)!

  师部位于三河原,扼守南部河谷地带!

  第 107 旅(旅长:万强上校) 驻守风陵渡渡口及南侧山地,防止敌军沿河道渗透突进!

  第 108 旅(旅长:李铁军上校) 负责栖霞山主阵地,该山地势高耸,俯瞰南面大片区域,是南线的防御核心!

  第 109 旅(旅长:孙立生上校) 部署于三河原以西林家庄地区,保障南线侧翼,并可与西面的第四师相互策应!

  西侧壁垒与机动拳头 – 第四精锐步兵师(师长:封卫民少将)!

  师部设于西峪口,面向相对开阔的西侧丘陵地带!

  第 110 旅(旅长:赵峰上校) 固守虎头山要塞群,作为西线前沿支撑点!

  第 111 旅(旅长:金志友上校) 负责野狼峪至断魂桥宽正面的防御!

  第 112 旅(旅长:钱国富上校) 作为军级战略预备队,集结于西峪口附近的隐蔽营地!

  保持高度戒备,可通过公路网快速驰援任何出现危机的方向!

  三、 军直属特种与突击力量部署:

  军直属特种作战旅(旅长:张成上校) 主力驻扎于野人峪以东的密林营地!

  其小股分队已常态化前出至防区外甚至敌占区!

  执行侦察、破袭、情报搜集任务,是全军最敏锐的“触角”和最致命的“暗箭”!

  军直属装甲突击旅(旅长:陈光荣上校) 集结于野人峪西南的洼地集训场!

  该地地形相对平坦,便于装甲部队机动和训练!

  他们作为军长许愿手中最强大的反击铁拳!

  待机而动,随时准备在关键时刻撕裂敌军战线!

  军直属侦察营(营长:程建国中校) 各连分队配属至各主要师级单位!

  营部位于野人峪,负责整合来自各方的情报,为军部提供最前沿、最及时的战场态势图!

  总结态势:

  此刻的独立第八军防区,犹如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巨网!

  各部队据守要点,严阵以待!

  又通过顺畅的指挥通讯和高效的机动能力紧密相连!

  广大官兵们深知南京血战之痛!

  亦明了整编重生之责!

  在军长许愿中将的统帅下!

  在上官志标参谋长的谋略调度下!

  全军正以最高的战备状态,磨砺爪牙,静待那必将到来的复仇之战与光荣反攻!

  民国二十七年底,华东战云再聚!

  日军华东派遣军司令部对于这支从南京突围后又活跃于苏皖交界山区,且规模急剧膨胀的“独立第八军”如鲠在喉!

  尤其是其公然打出“南京卫戍”旗号,更被日军视作对其占领南京权威的严重挑衅!

  在多次小规模清剿失利后!

  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决心调集重兵!

  意图一举铲除这颗“心腹之患”!

  日军以第 116 师团为主力,配属第 15 师团之第 67 联队、独立混成第 12 旅团!

  并加强一个战车中队、两个重炮联队,总兵力约四万余人!

  由第 116 师团长清水喜重中将统一指挥,兵分三路,向野人峪根据地扑来!

  其战役企图十分明确,以中路第 116 师团主力沿相对平坦的北线正面强攻,吸引独立第八军主力!

  东路由第 67 联队伴攻策应!

  西路之独立混成第 12 旅团则伺机穿插,意图直捣军部所在地——野人峪!

  北线,黑山堡-青龙岗-马家集一线,成为战役初期最惨烈的绞肉机!

  日军第 116 师团下属第 130 旅团旅团长木村千太郎少将,气势汹汹,志在必得!

  晨雾尚未散尽,北线的宁静便被撕裂!

  他麾下第 138 联队、第 139 联队并加强炮兵、工兵,构成攻击矛头!

  直指由独立第八军第一重装机械师防守的马家集-青龙岗一线!

  在木村看来,对面这支中国军队虽号称“重装”,但缺乏重炮和战车实战经验,必可一鼓而下之!

  拂晓,日军集结的两个重炮联队近百门火炮!

  向马家集外围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咆哮,炮弹如同冰雹般砸落!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泥土裹挟着破碎的工事材料被抛向空中!

  这是独立第八军成军以来,首次承受如此规模、如此密度的炮火急袭!

  守卫马家集前沿的是第 101 摩步旅第 1 团,团长王大山中校!

  官兵们蜷缩在加深加固的防炮洞和交通壕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冲击!

  炮击过后,日军第 138 联队第一大队的步兵!

  以标准的散兵线,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开始向前推进!

  “进入阵地!”

  满身尘土的王团长嘶哑着喉咙喊道!

  幸存的中国士兵迅速从废墟和泥土中钻出,进入各自的射击位置!

  当日军进入百米最佳射程时,王大山一声令下!

  “打!”

  阵地上所有火力瞬间爆发!

  通用机枪、迫击炮、步枪、乃至集束手榴弹,织成一道死亡之网!

  冲在前面的日军如同割麦子般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