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学习-《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飞云文化节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校园都弥漫着一种忙碌而兴奋的气息。凌空走进教室时,发现黑板上方的倒计时已经更新为“距文化节还有5天”,旁边的“距期末考还有18天”则提醒着大家期末的脚步也并未停歇。

  【时间管理:精通(45/)】微微闪烁,凌空意识到自己需要更精细地规划这两件重要事项。他走到座位,取出日程本,开始安排接下来几天的学习与文化节准备工作。

  “凌空,早啊!”苏晓晓活力十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蹦跳着来到凌空桌前,“你看我昨天画的飞云江夜景图怎么样?”她展开一幅水彩画,江面上的灯光倒影被渲染得如梦似幻。

  凌空仔细观赏,面板上【艺术鉴赏:熟练(78/1000)】被激活:“色彩运用很巧妙,特别是这里的光晕处理,很有真实感。不过...”

  “不过什么?”苏晓晓紧张地问。

  “江水的流向和波纹可以再细致一些,”凌空指着画作,“我昨天分析的水文数据显示,这个河段的流速是每秒0.8米,形成的波纹应该更细密一些。”

  苏晓晓惊讶地睁大眼睛:“你还测量了流速?太厉害了吧!”她立刻拿出素描本,“快告诉我具体细节,我要修改一下。”

  这时苏暮雨也走进教室,看到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轻轻放下书包:“你们来得好早。”

  凌抬头,注意到苏暮雨眼下的淡淡阴影:“你昨晚熬夜了?”

  苏暮雨微微一愣:“稍微晚睡了一会儿,在整理历史年表。”她取出厚厚的资料夹,“我找到了1954年飞云江大洪水的详细记录,包括当时政府的应对措施和民间传说。”

  凌空面板上【关怀感知:熟练(23/1000)】闪烁了一下:“别太辛苦,需要帮忙的话随时说。”

  苏暮雨浅浅一笑:“没关系,我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第一节课是语文,李老师一进教室就感受到了文化节前的热烈气氛:“看来大家都很期待文化节啊。不过别忘了,期末考也在不远处等着呢。”

  同学们发出一阵会意的笑声。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滕王阁序》,其实也与我们的文化节主题相关。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不只是美景,更是一种文化情怀和天地观。”

  凌空沉浸在对文本的理解中,【文学鉴赏:精通(45/)】和【文化理解:熟练(67/1000)】同时发挥作用。他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王勃的这种天地观与飞云江畔居民对江河的敬畏之情有相通之处。”

  李老师赞许地点头:“很好的联想,凌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共鸣。”

  课间,凌空小组聚在一起讨论文化节展示的最终方案。林雪带来了她制作的水质变化图表:“我发现1998年之后,飞云江的氮磷含量有明显上升,与县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间点吻合。”

  “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凌空指着图表,“可以与我收集的水流数据对比,看看流速变化是否也影响了水质。”

  苏暮雨补充道:“我找到的资料显示,1998年正是飞云县旧城改造开始的那年,江畔多了许多居民区。”

  苏晓晓兴奋地说:“那我可以在画作中表现这个变化!用新旧对比的方式。”

  四人讨论得投入,没注意到张老师已经走进教室。第二节课是物理,张老师笑着看他们:“看来文化节小组讨论得很热烈啊?不过现在得暂时把注意力交给我的光学实验了。”

  同学们笑着回到座位,张老师接着说:“巧合的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光的散射现象,与你们关注的江水颜色变化也有关系。”

  实验课上,各组使用激光笔和透明水槽观察光线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凌空小组特意在清水中加入了不同浓度的杂质,模拟飞云江不同河段的水质状况。

  “看,浑浊的水中光线路径更加明显,”凌空指着水槽,“这与飞云江下游泥沙较多的情况相似。”

  张老师走到他们组:“很好的应用联想!谁能用物理原理解释这个现象?”

  林雪举手:“这是因为水中颗粒物使光发生散射,颗粒越多,散射越强。”

  “正确!”张老师赞许道,“物理知识就是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中午在食堂,凌空一边吃饭一边查看面板上各项技能的进展。他发现【科学探究】和【数据分析】提升显着,而【团队协作】和【领导力】也在文化节项目中有了长足进步。

  “凌空,你又在看那个 invisible 的技能面板了?”苏晓晓突然凑过来问。

  凌空吓了一跳:“什么技能面板?”

  苏晓晓咯咯笑:“就是你有时候会突然出神,好像在查看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的样子。暮雨也注意到了,对吧?”她转向姐姐。

  苏暮雨轻轻点头:“确实有时候会觉得你在与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互动。”

  凌空心中一惊,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小习惯被她们注意到了。他勉强笑笑:“可能是在思考时的一些小动作吧。”

  面板上【掩饰技巧:熟练(12/1000)】被激活,凌空暗自希望这个技能能帮自己蒙混过关。

  下午是体育课,测试立定跳远。凌空注意到自己的【运动生理学:熟练(34/1000)】让自己能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而【身体控制:精通(56/)】则帮助他精确执行技术动作。

  “凌空,2.75米!”体育老师惊讶地记录成绩,“比上学期进步了整整25厘米啊!怎么做到的?”

  凌空摸摸头:“可能就是注意了一下发力顺序和摆臂配合吧。”他实际上运用了物理中的动量守恒原理和生物中的肌肉协调知识,但觉得解释起来太复杂。

  轮到苏暮雨测试时,她显得有些紧张。凌空轻声鼓励:“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跳格子游戏吗?就像那样自然就好。”

  苏暮雨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跳出了1.98米的个人最好成绩。她惊喜地看向凌空,眼中闪着光:“真的有用耶!”

  苏晓晓凑过来:“你们什么时候偷偷一起练习了?都不叫我!”

  凌空和苏暮雨相视一笑,那种默契感再次在两人间流淌。

  放学后,小组决定去江边做最后一次实地考察。夕阳下的飞云江披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辉,美得令人窒息。

  “我想捕捉这个光影变化,”苏晓晓忙着架起画板,“暮雨,帮我看看这个角度怎么样?”

  凌空和林雪则采集水样和测量流速。林雪突然指着不远处:“看,那里有个老爷爷在钓鱼,我们去问问他关于飞云江的变化吧?”

  四人走近那位老人,苏暮雨礼貌地问候并说明了来意。老人很高兴有人对飞云江的历史感兴趣,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在这江边钓了六十多年鱼啦,亲眼看着江水的变化。小时候江水清得能看见底下的鱼群,后来变得浑浊,这几年又慢慢变清了...”

  凌空认真记录着老人的话,面板上【口述历史:熟练(8/1000)】被激活。他发现老人的叙述与小组收集的数据很多都能对应上,为项目增添了鲜活的人文视角。

  告别老人后,四人坐在江堤上整理资料。夕阳渐渐西沉,江风带来一丝凉意。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微微发抖,自然地脱下外套递给她:“披上吧,别着凉了。”

  苏暮雨愣了一下,接过外套轻声说:“谢谢。”脸上泛起不易察觉的红晕。

  苏晓晓夸张地抱住自己:“哇,好冷啊!怎么没人关心我呢?”

  林雪笑着把自己的外套分她一半:“来来来,我们挤一挤。”

  四人笑作一团,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回学校的路上,凌空和苏暮雨自然地走在后面。苏暮雨轻声说:“谢谢你今天的鼓励,体育课上。”

  凌空微笑:“是你自己发挥得好。其实你一直很有潜力,只是有时候太紧张了。”

  苏暮雨低头看着路面:“我是不像晓晓那么放得开。她总是那么自信满满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凌空真诚地说,“你的沉静和细致是很大的优点。我们的项目少了你的历史资料和研究,就不会这么完整了。”

  苏暮雨抬头看了凌空一眼,眼中有着感激和某种更深的情感。面板上【情感感知】再次闪烁,凌空感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

  文化节前三天,班级里进行了展示预演。凌空小组的多元视角展示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李老师说:“你们组很好地体现了学科融合的思路,从科学数据到人文历史,再到艺术表现,完整而丰富。”

  课后,班主任王老师叫住凌空:“凌空,我注意到你最近在各科学习上都有进步,特别是在知识应用和跨学科思考方面。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

  凌空想了想,决定部分坦诚:“我尝试着寻找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比如将物理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或者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背景。感觉这样学习更加立体。”

  王老师赞许地点头:“很好的方法!知识本来就是相互连接的,你能意识到这点很难得。有兴趣在文化节后做个学习经验分享吗?”

  凌空有些惊讶,但点点头:“好的,我试试。”

  面板上【教学能力】和【知识整合】同时提升,凌空感到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晚饭时,凌空向父母说了学习经验分享的邀请。父亲很高兴:“这是老师对你的认可啊!好好准备,分享真实的学习体验就好。”

  母亲关切地问:“文化节准备得怎么样了?需要家里帮忙吗?”

  凌空心里一暖:“差不多了,我们组准备得很充分。妈妈你到时候来看吗?”

  “当然啦!”母亲笑道,“我和你爸都请假了,要去看你们的展示。”

  文化节前一天,校园里弥漫着兴奋与忙碌的气氛。各班级和社团都在布置展区,凌空小组最终确定展示方案后,开始装饰他们的展板。

  苏晓晓带来了她完成的系列画作,展现飞云江从清晨到黄昏的光影变化,以及从过去到现在的景观变迁。林雪制作了交互式水质地图,参观者可以点击不同区域查看水质数据和变化趋势。

  凌空负责整合科学数据和分析结果,他运用【信息可视化】技能,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懂的图表和模型。苏暮雨则整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老照片,编织成一条时间长廊。

  “我们需要一个吸引人的开场方式,”林雪思考着,“怎么能让参观者第一时间被我们的展区吸引?”

  凌空灵光一现:“我可以用Arduino做一个简单的光影装置,模拟江水流动的光影效果。”

  苏晓晓拍手:“太好了!我可以帮你设计色彩方案。”

  凌空和苏晓晓讨论技术细节时,苏暮雨轻声对凌空说:“需要我帮忙做什么吗?”

  凌空想了想:“你能不能准备一段简短的介绍词?你声音好听,表达又清晰,很适合做讲解。”

  苏暮雨脸微微泛红:“好,我试试。”

  四人一直忙到很晚,终于完成了展区布置。看着凝聚了大家心血的成果,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明天一定会很成功!”苏晓信心满满地说。

  林雪点头:“我们的展示既有科学深度,又有艺术美感,还有人文温度,很难得。”

  凌空看向苏暮雨,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却已理解彼此眼中的欣慰与期待。

  走出校门时,天色已暗。苏家的车已经在门口等候,苏晓晓率先跑过去:“爸爸来接我们了!凌空,要搭车吗?”

  凌空摇摇头:“不用了,我想走走,顺便整理一下思路。”

  苏暮雨犹豫了一下,对父亲说:“爸爸,我也走走吧,刚好有些问题想和凌空讨论。”

  苏父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好吧,别太晚回家。凌空,麻烦你送暮雨回来了。”

  凌空点头:“好的,叔叔放心。”

  于是,凌空和苏暮雨并肩走在飞云县的街道上。夜幕初降,路灯依次亮起,勾勒出小城宁静的轮廓。

  两人起初只是讨论着明天的文化节,渐渐的话题转向了更个人的领域。苏暮雨轻声问:“凌空,你以后想做什么呢?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方向?”

  凌空思考片刻:“我发现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