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集中-《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

  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氛,如同冬日里一层薄而坚韧的冰,覆盖在飞云一中的校园之上。教室里的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只剩下笔尖划过答题纸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不绝于耳。

  凌空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光秃秃的银杏树枝桠,映衬着灰蓝色的天空。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数学试卷上。【专注力:精通(280/)】和【数学思维:精通(400/)】同时发挥着作用,题目中的数字、符号、图形仿佛有了生命,在他脑中迅速构建、分解、重组,寻找着最优的解题路径。他甚至能分神想到,某道应用题的背景设定,与他们监测飞云江水文数据的情形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让他理解题意更加顺畅。

  答完题,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轻轻放下笔。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斜前方,苏暮雨也刚好停笔,正微微侧头检查着卷面,神情专注而平静。阳光透过窗户,照亮她额前几缕细软的发丝和微微颤动的睫毛。凌空的心跳平稳而有力,一种奇异的安心感弥漫开来——他们都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着,这种并肩前行的感觉真好。

  交卷铃声响起,教室里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随之而起的是各种对答案、哀嚎或庆幸的声音。 “最后那道大题辅助线到底怎么做啊?” “选择题第三题你选的什么?C吗?” “完了完了,我感觉我这次要滑铁卢了……”

  凌空收拾好文具,看到苏暮雨也站了起来,两人默契地一前一后走出教室。 “考得怎么样?”凌空轻声问,语气里是纯粹的关心而非比较。 “还好,”苏暮雨微微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最后那道题有点绕,不过应该做对了。你呢?” “差不多。”凌空笑了笑,“感觉像是又完成了一次项目攻坚。” 这个比喻让苏暮雨也莞尔一笑:“确实。下一场是语文,还得继续‘攻坚’。”

  接下来的几场考试,节奏大抵如此。每一场考试都是一次小小的挑战,而每一次交卷后的短暂休息,凌空和苏暮雨总会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简单交流几句,有时是讨论一道题的解法,有时只是互相递一颗润喉糖,或者分享一句“加油”。这些细微的互动,如同寒冷冬日里彼此传递的小小火种,温暖而慰藉。

  苏晓晓则像是考场上的活力因子。语文考试前,她还在走廊上抓着姐姐突击背诵古诗词名句;历史考完后,她又叽叽喳喳地跟林雪争论某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年份,情绪起伏比考试成绩本身还大,但也冲淡了不少紧张气氛。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整个教学楼仿佛都松了一口气,爆发出巨大的喧哗声。寒假,正式开始了。

  班级里顿时热闹起来。王老师进来简单交代了寒假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最后笑着说:“假期愉快,但也别忘了,我们的‘跨学科学习成果展’还在等着大家。希望开学时,能看到你们更精彩的设计!”

  人群逐渐散去。凌空正收拾书包,苏暮雨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浅蓝色的笔记本。 “凌空,”她递过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化学实验要点和错题集,你之前不是说要参考吗?寒假可以用。” 凌空接过,笔记本似乎还带着她指尖的温度和淡淡的纸墨香,封面上还贴着一张银杏叶形状的便利贴,写着“期末辛苦了!”。他心里一暖,【情感感知:熟练(200/1000)】清晰地捕捉到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 “太感谢了,”凌空从书包里拿出一个U盘,“这是我做的物理公式推导和典型例题的思维导图,还有我们项目的一些数据处理心得,你应该用得上。” “谢谢。”苏暮雨接过U盘,小心地放进口袋里。 一种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氛围自然流淌在两人之间,无需过多言语。

  “姐!凌空哥!别交换学习资料啦!”苏晓晓蹦跳着过来,一手挽住一个,“放假啦!我们去吃关东煮庆祝一下吧!我知道校门口新开了一家,味道超赞!” 林雪也背好书包走过来,推了推眼镜:“我同意。需要补充热量和幸福感。” 四人小组于是嘻嘻哈哈地朝着校门口走去。寒风吹在脸上,却因为卸下了考试的重担而显得格外清爽。

  小小的关东煮摊位冒着腾腾热气,各种食材在浓郁的汤锅里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四人围站在摊位旁,哈着白气,挑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