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浓耳后胎记的精准“预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不仅荡开了案件的迷雾,更在萧绝心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那份基于零碎描述便能复原人像,甚至推断出连近距离接触者都可能忽略的身体标记的能力,已无法用“画技精湛”或“家学渊源”来简单定义。
那是一种近乎窥破天机的手段。
价值与危险,如同一体两面,在这个名为云芷的女子身上,交织得愈发紧密。
将她重新送回墨韵斋后,萧绝并未像前几次那样即刻离开,处理后续事宜。他挥退了秦风,独自留在了画室内。他没有坐在那张象征权威的太师椅上,而是缓步踱至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被高墙切割得四四方方的、暮色沉沉的天空。
画室内一时间只剩下两人清浅的呼吸声,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空气仿佛凝滞,却又暗流汹涌。
云芷垂眸立于画案旁,心中警铃微作。萧绝的沉默,比直接的质问更让人不安。她知道,展示能力的代价,就是引来更深的探究。
果然,片刻之后,萧绝转过身,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博古架上那些珍贵的颜料和古籍上,状似闲聊般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说起来,宫中画院近日倒有一桩趣事。”他指尖拂过一盒未曾开启的朱砂,“前朝遗珍《千里江山图》残卷现世,画院几位待诏为修复之法争论不休。有主张沿用青绿重彩,复原旧观;有提议以水墨补之,追求意韵贯通……争执不下,闹到了御前。”
他微微侧首,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着云芷的每一丝细微反应,语气依旧平淡:“听闻云少卿当年,于青绿山水一道颇有造诣,甚至对前朝失传的‘金碧勾勒’之法,也有所涉猎?”
这是一个陷阱,也是一个试探。
云芷心头一紧。原主记忆中关于父亲绘画技艺的具体细节少之又少,更别提什么宫中画院的争论和前朝画法。萧绝此刻提及,绝非闲谈,意在试探她的知识边界,看她是否真的继承了其父的“衣钵”,还是……另有传承。
她不能表现出对宫中秘闻的热悉,也不能显得对此一无所知。
“王爷说笑了。”云芷微微福身,姿态恭谨,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与感伤,“先父……确擅工笔人物,于山水一道,民女愚钝,未曾听闻先父有此宏论。至于宫中画院之事,民女身为戴罪之身,更不敢妄加听闻与置评。”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自身“罪臣之女”的敏感身份上,避开了对具体画技的讨论,姿态放得极低。
萧绝眸光微闪,不置可否,踱步至画案前,目光落在她之前绘制的、那张百花楼结构推测图上。
“哦?是么。”他语气未变,仿佛只是随口一提,转而道,“那你绘制此图,所用之透视与比例,精准异常,倒不似我朝常见之‘界画’,反而……隐约带有几分前宋李嵩《骷髅幻戏图》之遗韵,注重结构之理,而非仅仅追求楼阁之‘可游可居’。”
他的指尖虚点图纸上几处承重结构与虚线标注的密道推测点,眼神锐利如鹰隼,紧紧锁住云芷的脸。“此法,亦是云少卿所授?”
云芷心中凛然。萧绝对绘画的见识,远超她的预估!他竟能一眼看出她绘图技法中蕴含的、与现代工程制图原理隐隐相通的“结构理性”倾向,并将其与古代画作类比。这已不仅仅是试探,更是直指核心的质疑!
她不能承认,也无法否认。
电光石石间,云芷稳住心神,抬起头,眼神带着几分被触及伤心事的黯然,以及一丝努力维持的平静:“王爷明鉴。先父……晚年醉心于古籍修复,曾搜集不少散佚的前人札记、图谱。民女年少时,或曾于父亲书房中,无意间翻阅过一些残破图册,其中或有类似标注之法……当时只觉新奇,胡乱模仿。如今家破人亡,那些书册想必早已散佚焚毁,具体内容,民女……实在记不真切了。”
她将一切推给“年少记忆模糊”和“书籍已毁”,死无对证。语气恳切,带着对往昔温馨时光的追忆与家族罹难的悲痛,情感真挚,难以挑剔。
萧绝凝视着她,试图从她那双清澈却又仿佛蒙着一层薄雾的眼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伪饰。然而,他只看到了哀伤、隐忍,以及一种超乎年龄的疲惫。
她说的是真话吗?
未必。
但她给出的解释,逻辑上并无明显破绽。一个画师家族,收藏有些许前代孤本、异域图册,实属正常。
只是……
萧绝的疑窦并未消除,反而更深了。云芷的应对太过谨慎,太过滴水不漏。她就像一颗被厚厚的蚌壳包裹的珍珠,他每一次敲击,她都迅速闭合,不露丝毫内里光华。
这种远超其年龄与阅历的沉稳与机变,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看来,云家家学,果然渊博。”萧绝最终淡淡说了一句,听不出是赞是讽。他不再追问画技之事,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冰冷,“翠浓已死,线索看似又断。你以为,凶手下一步,会如何行动?”
他从对“她是谁”的试探,转向了对“她有何用”的考较。
云芷暗松半口气,知道这一关暂时过了。她收敛心神,沉吟片刻,回答道:“回王爷,民女以为,凶手接连灭口,行动迅捷,说明其感知到威胁,急于抹平痕迹。翠浓之后,若还有知情者,处境必定极其危险。此外,那‘账册’……若真的存在,必是凶手心腹大患。其要么已被销毁,要么……就被藏在某个极其隐秘,连翠浓都可能不知晓的地方。”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地看向萧绝:“当务之急,一是保护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的知情人;二是……需尽快找到那本‘账册’,或者,确定其已不存在。”
萧绝的眼底,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认可的光芒。她的思路,再次与他不谋而合。
“保护好自己。”萧绝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目光深沉地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转身拂袖而去。
画室的门再次被关上,落锁声清晰传来。
云芷独自站在原地,直到萧绝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回廊尽头,她才缓缓吁出一口一直憋在胸口的浊气,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
萧绝的试探,如履薄冰。她应对得小心翼翼,如临深渊。
“保护好自己……”她低声重复着萧绝离开前的那句话。这并非关怀,而是警告。警告她,她已身处旋涡中心,价值与危险并存。
而她所倚仗的,除了这身来自异世的本事,便是对这具身体原主家族秘密,那越来越深的探究之心。
云家的“画师”传承,究竟隐藏着什么?
她必须尽快弄清楚。否则,下一次萧绝的试探,恐怕就不会如此“温和”了。
夜色,笼罩着墨韵斋,也笼罩着重重疑云。
(第十四章 完)
那是一种近乎窥破天机的手段。
价值与危险,如同一体两面,在这个名为云芷的女子身上,交织得愈发紧密。
将她重新送回墨韵斋后,萧绝并未像前几次那样即刻离开,处理后续事宜。他挥退了秦风,独自留在了画室内。他没有坐在那张象征权威的太师椅上,而是缓步踱至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被高墙切割得四四方方的、暮色沉沉的天空。
画室内一时间只剩下两人清浅的呼吸声,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空气仿佛凝滞,却又暗流汹涌。
云芷垂眸立于画案旁,心中警铃微作。萧绝的沉默,比直接的质问更让人不安。她知道,展示能力的代价,就是引来更深的探究。
果然,片刻之后,萧绝转过身,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博古架上那些珍贵的颜料和古籍上,状似闲聊般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说起来,宫中画院近日倒有一桩趣事。”他指尖拂过一盒未曾开启的朱砂,“前朝遗珍《千里江山图》残卷现世,画院几位待诏为修复之法争论不休。有主张沿用青绿重彩,复原旧观;有提议以水墨补之,追求意韵贯通……争执不下,闹到了御前。”
他微微侧首,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着云芷的每一丝细微反应,语气依旧平淡:“听闻云少卿当年,于青绿山水一道颇有造诣,甚至对前朝失传的‘金碧勾勒’之法,也有所涉猎?”
这是一个陷阱,也是一个试探。
云芷心头一紧。原主记忆中关于父亲绘画技艺的具体细节少之又少,更别提什么宫中画院的争论和前朝画法。萧绝此刻提及,绝非闲谈,意在试探她的知识边界,看她是否真的继承了其父的“衣钵”,还是……另有传承。
她不能表现出对宫中秘闻的热悉,也不能显得对此一无所知。
“王爷说笑了。”云芷微微福身,姿态恭谨,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与感伤,“先父……确擅工笔人物,于山水一道,民女愚钝,未曾听闻先父有此宏论。至于宫中画院之事,民女身为戴罪之身,更不敢妄加听闻与置评。”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自身“罪臣之女”的敏感身份上,避开了对具体画技的讨论,姿态放得极低。
萧绝眸光微闪,不置可否,踱步至画案前,目光落在她之前绘制的、那张百花楼结构推测图上。
“哦?是么。”他语气未变,仿佛只是随口一提,转而道,“那你绘制此图,所用之透视与比例,精准异常,倒不似我朝常见之‘界画’,反而……隐约带有几分前宋李嵩《骷髅幻戏图》之遗韵,注重结构之理,而非仅仅追求楼阁之‘可游可居’。”
他的指尖虚点图纸上几处承重结构与虚线标注的密道推测点,眼神锐利如鹰隼,紧紧锁住云芷的脸。“此法,亦是云少卿所授?”
云芷心中凛然。萧绝对绘画的见识,远超她的预估!他竟能一眼看出她绘图技法中蕴含的、与现代工程制图原理隐隐相通的“结构理性”倾向,并将其与古代画作类比。这已不仅仅是试探,更是直指核心的质疑!
她不能承认,也无法否认。
电光石石间,云芷稳住心神,抬起头,眼神带着几分被触及伤心事的黯然,以及一丝努力维持的平静:“王爷明鉴。先父……晚年醉心于古籍修复,曾搜集不少散佚的前人札记、图谱。民女年少时,或曾于父亲书房中,无意间翻阅过一些残破图册,其中或有类似标注之法……当时只觉新奇,胡乱模仿。如今家破人亡,那些书册想必早已散佚焚毁,具体内容,民女……实在记不真切了。”
她将一切推给“年少记忆模糊”和“书籍已毁”,死无对证。语气恳切,带着对往昔温馨时光的追忆与家族罹难的悲痛,情感真挚,难以挑剔。
萧绝凝视着她,试图从她那双清澈却又仿佛蒙着一层薄雾的眼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伪饰。然而,他只看到了哀伤、隐忍,以及一种超乎年龄的疲惫。
她说的是真话吗?
未必。
但她给出的解释,逻辑上并无明显破绽。一个画师家族,收藏有些许前代孤本、异域图册,实属正常。
只是……
萧绝的疑窦并未消除,反而更深了。云芷的应对太过谨慎,太过滴水不漏。她就像一颗被厚厚的蚌壳包裹的珍珠,他每一次敲击,她都迅速闭合,不露丝毫内里光华。
这种远超其年龄与阅历的沉稳与机变,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看来,云家家学,果然渊博。”萧绝最终淡淡说了一句,听不出是赞是讽。他不再追问画技之事,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冰冷,“翠浓已死,线索看似又断。你以为,凶手下一步,会如何行动?”
他从对“她是谁”的试探,转向了对“她有何用”的考较。
云芷暗松半口气,知道这一关暂时过了。她收敛心神,沉吟片刻,回答道:“回王爷,民女以为,凶手接连灭口,行动迅捷,说明其感知到威胁,急于抹平痕迹。翠浓之后,若还有知情者,处境必定极其危险。此外,那‘账册’……若真的存在,必是凶手心腹大患。其要么已被销毁,要么……就被藏在某个极其隐秘,连翠浓都可能不知晓的地方。”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地看向萧绝:“当务之急,一是保护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的知情人;二是……需尽快找到那本‘账册’,或者,确定其已不存在。”
萧绝的眼底,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认可的光芒。她的思路,再次与他不谋而合。
“保护好自己。”萧绝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目光深沉地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转身拂袖而去。
画室的门再次被关上,落锁声清晰传来。
云芷独自站在原地,直到萧绝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回廊尽头,她才缓缓吁出一口一直憋在胸口的浊气,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
萧绝的试探,如履薄冰。她应对得小心翼翼,如临深渊。
“保护好自己……”她低声重复着萧绝离开前的那句话。这并非关怀,而是警告。警告她,她已身处旋涡中心,价值与危险并存。
而她所倚仗的,除了这身来自异世的本事,便是对这具身体原主家族秘密,那越来越深的探究之心。
云家的“画师”传承,究竟隐藏着什么?
她必须尽快弄清楚。否则,下一次萧绝的试探,恐怕就不会如此“温和”了。
夜色,笼罩着墨韵斋,也笼罩着重重疑云。
(第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