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斋内,药香与墨香交织,却压不住那股萦绕不散的、源自灵魂层面的虚弱与沉重。云芷在昏迷一日一夜后,终于苏醒。代价是显而易见的,她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筋骨,连抬手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异常艰难,脸色是一种久病般的蜡黄,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眸子,在睁开时,依旧带着不肯熄灭的微光。
萧绝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榻前。他看起来比云芷好不了多少,连续的精神紧绷、内力损耗,加之通过契约分担而来的灵魂反噬,让他那张冷峻的面容也染上了明显的疲惫,下颌的线条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但他依旧挺直着脊梁,处理着后续如同乱麻般的诸多事宜。
明镜殿的残局需要收拾,周彦的尸身需要秘密处理而不留痕迹,“鬼影”伏法的消息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公布,七年前舞弊案的重新审查需要启动,那些名单上浮出水面的官员需要不动声色地监控与调查……每一件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在“国师”二字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的情况下,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萧绝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老辣与果决。他以靖王兼领刑部的名义,对外公布了“科举鬼影案”的“结果”:凶徒乃七年前舞弊案主犯周文渊之子周彦,心怀怨恨,化身“鬼影”潜入京城,以邪术残害当年涉案官员子弟,意在复仇。经查,周彦已于昨夜围捕中伏法毙命。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人心惶惶者甚众,尤其是那些与当年禹州案有所牵连的官员,更是寝食难安。但无论如何,持续数月、闹得满城风雨的连环血案,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交代,京城的恐慌气氛得以稍稍平息。
紧接着,借由周彦“复仇”这条线,萧绝顺理成章地提请重审七年前禹州科举舞弊案。这一次,无人再敢轻易阻拦。物证(那本“假笔记”的疑点由云芷以画皮师的专业角度提出,虽未明指伪造,但“存疑”二字已足够)、人证(陈明等人的证词,以及萧绝暗中搜集的其他线索)在萧绝雷厉风行的手段下,迅速汇集。
李崇山、王延、孙文彬等数名涉案较深、证据相对确凿的官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革职查办,投入天牢。他们的府邸被抄查,更多的罪证和银钱往来被挖掘出来,一桩牵扯科举、贿赂、构陷的窝案逐渐浮出水面,其龌龊与黑暗,令人触目惊心。朝堂之上,迎来了一场不小的人事地震,许多原本摇摆或暗中幸灾乐祸的官员,此刻也噤若寒蝉,生怕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卷进去。
皇帝在御书房听取了萧绝的禀报。
雕龙画凤的御座之上,年近五旬的帝王面容看不出喜怒,手指轻轻敲打着紫檀木的扶手,听着萧绝条理清晰、却刻意省略了最关键部分的陈述。
“……综上所述,科举鬼影案已告侦破,凶徒周彦伏诛。七年前禹州舞弊一案,经初步重审,确存在构陷、伪证等情,相关涉案官员已羁押待审。儿臣以为,当借此机会,肃清科场积弊,以正视听。”
萧绝垂首禀报,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他隐瞒了周彦临死前的指控,隐瞒了“鬼影”身上那个诡异符号与北境巫蛊的关联,更隐瞒了那个足以撼动朝局的名字——国师。
龙涎香的气息在御书房内袅袅盘旋,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威压。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威严:“朕知道了。此案,你办得不错。周彦伏法,旧案得雪,朝野可安矣。”
他没有追问细节,没有质疑萧绝陈述中的留白,甚至对那几位落马官员的下场也未置一词,只是给予了看似轻飘飘的肯定。
“儿臣分内之事。”萧绝躬身。
“嗯,”皇帝摆了摆手,“靖王辛苦了,退下吧。至于……云画师,此次亦是有功,待她身体好转,朕自有封赏。”
“谢父皇。”
萧绝行礼,退出御书房。转身的刹那,他眼底最后一丝温度褪尽,只剩下冰冷的深邃。皇帝的态度,看似满意,实则是一种……默许下的平衡。他乐见萧绝铲除一些不安分的蠹虫,稳定朝局,但对于可能触及更深处、更敏感领域的事情,他选择了视而不见,或者说,暂时不想深究。
这无关对错,只关乎帝王心术,关乎稳定。
回到靖王府,萧绝将面圣的情形简略告知了已能勉强坐起的云芷。
云芷靠坐在软枕上,听着他的叙述,苍白瘦削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之色。她轻轻咳嗽了几声,声音虚弱:“陛下……不会动国师。至少,现在不会。”
没有确凿的、足以一击致命的铁证,去动一个地位超然、深得帝心的国师,引发的动荡将是皇帝不愿看到的。更何况,国师背后究竟还站着哪些势力,与北境战事又有何关联,一切都还是迷雾。
萧绝走到榻边坐下,伸手探了探她的脉息,眉头微蹙。反噬造成的损伤远比想象中顽固,即便有他的内力不断温养,恢复也极其缓慢。
“我知道。”他收回手,声音低沉,“所以,‘国师’二字,是你我之间,必须烂在心底的秘密。”
云芷抬眼看他,触及他眼中那片深不见底的寒潭,点了点头。她明白,这不是退缩,而是蛰伏。将最致命的刀,藏在最隐蔽的鞘中,等待最适合出鞘的时机。
“北境……有消息吗?”她换了个话题,也是他们无法回避的另一个重压。
萧绝的眼神暗了暗:“黑水城还在坚守,但情况不容乐观。张老将军已率援军抵达外围,正在寻找战机。朝中……因为李崇山等人的落马,粮草军需的调配受到些影响,有人在暗中作梗。”
内忧外患,从未止息。
云芷沉默了片刻,忽然道:“那个符号……我总觉得,它不仅仅是标识。”
萧绝看向她。
“周彦被控制,北境巫蛊,‘鬼影’的力量……都与它有关。”云芷的指尖无意识地在锦被上划动着那个复杂邪异的符号轮廓,“它更像是一种……核心。一种力量的源泉,或者……契约的印记?”
她的话,让萧绝心中一动。如果这符号真是一种更高级、更邪恶的“契约”印记,那么是否能从《画皮师札记》中,找到对抗甚至破解的方法?
“你先养好身体。”萧绝压下心中的思绪,语气不容置疑,“这些事情,不急在一时。”
云芷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关切,以及那份深藏的、因她伤势而起的焦灼,终是点了点头,重新闭上了眼睛。
窗外,秋意已深,枯叶盘旋落下。
明面上的危机似乎已然解除,一场血案落幕,一桩冤案得雪。但只有身处漩涡中心的他们知道,这看似平静的“善后之局”之下,更加凶险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
而他们,一个重伤未愈,一个身负重重压力,却因灵魂相系的契约,被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面对着那隐藏在帝国最高处的、宛若神只般的敌人。
(本章完)
萧绝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榻前。他看起来比云芷好不了多少,连续的精神紧绷、内力损耗,加之通过契约分担而来的灵魂反噬,让他那张冷峻的面容也染上了明显的疲惫,下颌的线条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但他依旧挺直着脊梁,处理着后续如同乱麻般的诸多事宜。
明镜殿的残局需要收拾,周彦的尸身需要秘密处理而不留痕迹,“鬼影”伏法的消息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公布,七年前舞弊案的重新审查需要启动,那些名单上浮出水面的官员需要不动声色地监控与调查……每一件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在“国师”二字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的情况下,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萧绝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老辣与果决。他以靖王兼领刑部的名义,对外公布了“科举鬼影案”的“结果”:凶徒乃七年前舞弊案主犯周文渊之子周彦,心怀怨恨,化身“鬼影”潜入京城,以邪术残害当年涉案官员子弟,意在复仇。经查,周彦已于昨夜围捕中伏法毙命。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人心惶惶者甚众,尤其是那些与当年禹州案有所牵连的官员,更是寝食难安。但无论如何,持续数月、闹得满城风雨的连环血案,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交代,京城的恐慌气氛得以稍稍平息。
紧接着,借由周彦“复仇”这条线,萧绝顺理成章地提请重审七年前禹州科举舞弊案。这一次,无人再敢轻易阻拦。物证(那本“假笔记”的疑点由云芷以画皮师的专业角度提出,虽未明指伪造,但“存疑”二字已足够)、人证(陈明等人的证词,以及萧绝暗中搜集的其他线索)在萧绝雷厉风行的手段下,迅速汇集。
李崇山、王延、孙文彬等数名涉案较深、证据相对确凿的官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革职查办,投入天牢。他们的府邸被抄查,更多的罪证和银钱往来被挖掘出来,一桩牵扯科举、贿赂、构陷的窝案逐渐浮出水面,其龌龊与黑暗,令人触目惊心。朝堂之上,迎来了一场不小的人事地震,许多原本摇摆或暗中幸灾乐祸的官员,此刻也噤若寒蝉,生怕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卷进去。
皇帝在御书房听取了萧绝的禀报。
雕龙画凤的御座之上,年近五旬的帝王面容看不出喜怒,手指轻轻敲打着紫檀木的扶手,听着萧绝条理清晰、却刻意省略了最关键部分的陈述。
“……综上所述,科举鬼影案已告侦破,凶徒周彦伏诛。七年前禹州舞弊一案,经初步重审,确存在构陷、伪证等情,相关涉案官员已羁押待审。儿臣以为,当借此机会,肃清科场积弊,以正视听。”
萧绝垂首禀报,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他隐瞒了周彦临死前的指控,隐瞒了“鬼影”身上那个诡异符号与北境巫蛊的关联,更隐瞒了那个足以撼动朝局的名字——国师。
龙涎香的气息在御书房内袅袅盘旋,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威压。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威严:“朕知道了。此案,你办得不错。周彦伏法,旧案得雪,朝野可安矣。”
他没有追问细节,没有质疑萧绝陈述中的留白,甚至对那几位落马官员的下场也未置一词,只是给予了看似轻飘飘的肯定。
“儿臣分内之事。”萧绝躬身。
“嗯,”皇帝摆了摆手,“靖王辛苦了,退下吧。至于……云画师,此次亦是有功,待她身体好转,朕自有封赏。”
“谢父皇。”
萧绝行礼,退出御书房。转身的刹那,他眼底最后一丝温度褪尽,只剩下冰冷的深邃。皇帝的态度,看似满意,实则是一种……默许下的平衡。他乐见萧绝铲除一些不安分的蠹虫,稳定朝局,但对于可能触及更深处、更敏感领域的事情,他选择了视而不见,或者说,暂时不想深究。
这无关对错,只关乎帝王心术,关乎稳定。
回到靖王府,萧绝将面圣的情形简略告知了已能勉强坐起的云芷。
云芷靠坐在软枕上,听着他的叙述,苍白瘦削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之色。她轻轻咳嗽了几声,声音虚弱:“陛下……不会动国师。至少,现在不会。”
没有确凿的、足以一击致命的铁证,去动一个地位超然、深得帝心的国师,引发的动荡将是皇帝不愿看到的。更何况,国师背后究竟还站着哪些势力,与北境战事又有何关联,一切都还是迷雾。
萧绝走到榻边坐下,伸手探了探她的脉息,眉头微蹙。反噬造成的损伤远比想象中顽固,即便有他的内力不断温养,恢复也极其缓慢。
“我知道。”他收回手,声音低沉,“所以,‘国师’二字,是你我之间,必须烂在心底的秘密。”
云芷抬眼看他,触及他眼中那片深不见底的寒潭,点了点头。她明白,这不是退缩,而是蛰伏。将最致命的刀,藏在最隐蔽的鞘中,等待最适合出鞘的时机。
“北境……有消息吗?”她换了个话题,也是他们无法回避的另一个重压。
萧绝的眼神暗了暗:“黑水城还在坚守,但情况不容乐观。张老将军已率援军抵达外围,正在寻找战机。朝中……因为李崇山等人的落马,粮草军需的调配受到些影响,有人在暗中作梗。”
内忧外患,从未止息。
云芷沉默了片刻,忽然道:“那个符号……我总觉得,它不仅仅是标识。”
萧绝看向她。
“周彦被控制,北境巫蛊,‘鬼影’的力量……都与它有关。”云芷的指尖无意识地在锦被上划动着那个复杂邪异的符号轮廓,“它更像是一种……核心。一种力量的源泉,或者……契约的印记?”
她的话,让萧绝心中一动。如果这符号真是一种更高级、更邪恶的“契约”印记,那么是否能从《画皮师札记》中,找到对抗甚至破解的方法?
“你先养好身体。”萧绝压下心中的思绪,语气不容置疑,“这些事情,不急在一时。”
云芷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关切,以及那份深藏的、因她伤势而起的焦灼,终是点了点头,重新闭上了眼睛。
窗外,秋意已深,枯叶盘旋落下。
明面上的危机似乎已然解除,一场血案落幕,一桩冤案得雪。但只有身处漩涡中心的他们知道,这看似平静的“善后之局”之下,更加凶险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
而他们,一个重伤未愈,一个身负重重压力,却因灵魂相系的契约,被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面对着那隐藏在帝国最高处的、宛若神只般的敌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