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贵妃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每一圈都带着令人心悸的寒意与哀伤。云芷静立原地,长春宫内奢华的陈设仿佛都在这沉重的秘密前褪去了颜色,只剩下眼前这位母亲破碎的哽咽声在回荡。
“留在宫中的皇儿,序齿为三,陛下赐名萧璟。”柳贵妃用绢帕拭去不断涌出的泪水,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每一个字都浸满了为人母的忧惧,“璟儿他……自落生便比寻常婴孩羸弱,哭声都细细小小的,像只猫儿。本宫日夜悬心,用尽天下珍奇药材,遍请名医圣手,也只勉强将他养到如今……”
她抬起泪眼,望向内殿某个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帷幔,看到那个被病痛折磨的孩子。“可近半年来,他的身子骨急转直下,咳嗽不止,时常低烧,人也日渐消瘦……太医院几位院判轮流诊脉,汤药灌下去如同石沉大海,连……连最凶险的虎狼之药都用过了,也只是吊着一口气……”
云芷能想象那番景象,金尊玉贵的皇子被病痛磋磨,而身为母亲,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是何等的煎熬。
“后来呢?”云芷轻声引导,她知道,最关键的部分即将到来。
柳贵妃深吸一口气,仿佛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继续诉说:“后来,一直为璟儿调理的孙院判,也是当年……知晓内情的那位太医,他私下里跪求本宫,说……说三殿下此乃先天不足,元气有亏,源自胎中……寻常药物已难奏效,除非……除非能找到血脉同源、气息相连的至亲,或可……以血脉为引,渡一口生机……”
“血脉同源……至亲……”云芷重复着这几个字,心中已然明了。双生兄弟,本就是这世间最紧密的血脉相连者。
“是!”柳贵妃眼中骤然迸发出一丝混合着希望与恐惧的光芒,“孙院判虽未明言,但本宫知道,他指的就是那个孩子!那个被本宫亲手送走的孩子!这是璟儿唯一的生机了!”
她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抓住云芷的手:“可……可此事何等隐秘!何等犯忌!本宫如何敢声张?一旦走漏风声,莫说寻回孩子,便是璟儿,本宫,甚至整个柳家,都可能万劫不复!”
云芷默然。她完全理解柳贵妃的恐惧。十年前为了避开“不祥”的预言舍弃一子,十年后却要因为这“不祥”的血脉去拯救另一子,这本身就是对皇室规则最尖锐的讽刺与挑战。
“那……陛下可知情?”云芷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没有皇帝的默许,此事绝无可能进行。
提到皇帝,柳贵妃的神色复杂了几分,有依赖,有敬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怼。“本宫……本宫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璟儿就这么……去了。前些时日,趁着陛下驾临,本宫屏退左右,跪在他面前,将十年前之事和盘托出,也说了孙院判的推测……”
她顿了顿,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声音低了下去:“陛下……陛下沉默了许久,殿内的烛火都快燃尽了,他才长长叹了口气。他说……‘朕,也是他们的父亲。’”
这句话,让云芷心头微震。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但这句“父亲”,已然是一种默许,一种在国法与亲情之间的艰难倾斜。他默许了柳贵妃去寻找那个流落在外的儿子,为了救宫中这个命悬一线的儿子。
“陛下虽未明说,但本宫知道,他默许了。可此事终究不能摆上台面,不能动用朝廷的力量大张旗鼓地去寻。”柳贵妃看向云芷,目光充满了孤注一掷的恳求,“所以,本宫才不得不借皇后娘娘颁下懿旨的名义,将你请来。云姑娘,你既能凭一根焦骨画出真容,能否……能否凭着陛下与本宫的骨相,凭着那孩子留在玉锁中的一缕胎发,推演出他如今……可能长成的模样?”
她说着,从怀中贴身取出一枚用明黄绸缎小心翼翼包裹着的物件。打开绸缎,里面是一枚玲珑剔透的白玉锁,玉质温润,雕刻着吉祥云纹。玉锁并非实心,中间镶嵌着一小缕细软微卷的、颜色偏淡的胎发。
“这是……当年从他襁褓中偷偷取下的一缕发丝,本宫一直贴身藏着,不敢示人……”柳贵妃捧着那枚玉锁,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瑰宝,也是她十年寻子计中,唯一的、渺茫的希望。
云芷看着那缕承载着巨大秘密与期盼的胎发,又看向柳贵妃那双几乎被泪水与恐惧淹没、却依旧固执地闪烁着母性光辉的眼睛。
她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技艺的挑战,更是对皇权、对宫规、对人性的一场豪赌。
十年寻子,不为荣华,不为权位,只为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丝微弱的生机。
她缓缓伸出手,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玉锁。
“民女……愿尽力一试。”
(第五十九章 完)
“留在宫中的皇儿,序齿为三,陛下赐名萧璟。”柳贵妃用绢帕拭去不断涌出的泪水,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每一个字都浸满了为人母的忧惧,“璟儿他……自落生便比寻常婴孩羸弱,哭声都细细小小的,像只猫儿。本宫日夜悬心,用尽天下珍奇药材,遍请名医圣手,也只勉强将他养到如今……”
她抬起泪眼,望向内殿某个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帷幔,看到那个被病痛折磨的孩子。“可近半年来,他的身子骨急转直下,咳嗽不止,时常低烧,人也日渐消瘦……太医院几位院判轮流诊脉,汤药灌下去如同石沉大海,连……连最凶险的虎狼之药都用过了,也只是吊着一口气……”
云芷能想象那番景象,金尊玉贵的皇子被病痛磋磨,而身为母亲,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是何等的煎熬。
“后来呢?”云芷轻声引导,她知道,最关键的部分即将到来。
柳贵妃深吸一口气,仿佛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继续诉说:“后来,一直为璟儿调理的孙院判,也是当年……知晓内情的那位太医,他私下里跪求本宫,说……说三殿下此乃先天不足,元气有亏,源自胎中……寻常药物已难奏效,除非……除非能找到血脉同源、气息相连的至亲,或可……以血脉为引,渡一口生机……”
“血脉同源……至亲……”云芷重复着这几个字,心中已然明了。双生兄弟,本就是这世间最紧密的血脉相连者。
“是!”柳贵妃眼中骤然迸发出一丝混合着希望与恐惧的光芒,“孙院判虽未明言,但本宫知道,他指的就是那个孩子!那个被本宫亲手送走的孩子!这是璟儿唯一的生机了!”
她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抓住云芷的手:“可……可此事何等隐秘!何等犯忌!本宫如何敢声张?一旦走漏风声,莫说寻回孩子,便是璟儿,本宫,甚至整个柳家,都可能万劫不复!”
云芷默然。她完全理解柳贵妃的恐惧。十年前为了避开“不祥”的预言舍弃一子,十年后却要因为这“不祥”的血脉去拯救另一子,这本身就是对皇室规则最尖锐的讽刺与挑战。
“那……陛下可知情?”云芷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没有皇帝的默许,此事绝无可能进行。
提到皇帝,柳贵妃的神色复杂了几分,有依赖,有敬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怼。“本宫……本宫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璟儿就这么……去了。前些时日,趁着陛下驾临,本宫屏退左右,跪在他面前,将十年前之事和盘托出,也说了孙院判的推测……”
她顿了顿,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声音低了下去:“陛下……陛下沉默了许久,殿内的烛火都快燃尽了,他才长长叹了口气。他说……‘朕,也是他们的父亲。’”
这句话,让云芷心头微震。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但这句“父亲”,已然是一种默许,一种在国法与亲情之间的艰难倾斜。他默许了柳贵妃去寻找那个流落在外的儿子,为了救宫中这个命悬一线的儿子。
“陛下虽未明说,但本宫知道,他默许了。可此事终究不能摆上台面,不能动用朝廷的力量大张旗鼓地去寻。”柳贵妃看向云芷,目光充满了孤注一掷的恳求,“所以,本宫才不得不借皇后娘娘颁下懿旨的名义,将你请来。云姑娘,你既能凭一根焦骨画出真容,能否……能否凭着陛下与本宫的骨相,凭着那孩子留在玉锁中的一缕胎发,推演出他如今……可能长成的模样?”
她说着,从怀中贴身取出一枚用明黄绸缎小心翼翼包裹着的物件。打开绸缎,里面是一枚玲珑剔透的白玉锁,玉质温润,雕刻着吉祥云纹。玉锁并非实心,中间镶嵌着一小缕细软微卷的、颜色偏淡的胎发。
“这是……当年从他襁褓中偷偷取下的一缕发丝,本宫一直贴身藏着,不敢示人……”柳贵妃捧着那枚玉锁,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瑰宝,也是她十年寻子计中,唯一的、渺茫的希望。
云芷看着那缕承载着巨大秘密与期盼的胎发,又看向柳贵妃那双几乎被泪水与恐惧淹没、却依旧固执地闪烁着母性光辉的眼睛。
她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技艺的挑战,更是对皇权、对宫规、对人性的一场豪赌。
十年寻子,不为荣华,不为权位,只为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丝微弱的生机。
她缓缓伸出手,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玉锁。
“民女……愿尽力一试。”
(第五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