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靠近蜀都城门口,远远就能看见排着队的行人和大量的自行车。
守城的士兵穿着灰扑扑的军装,手里握着长枪,挨个检查通行证。轮到陈渊他们这三辆军用吉普时,一个方脸士兵板着脸走过来,刚要开口问话,目光一下子钉在陈渊肩头——那颗代表少校军衔的金星,在傍晚昏黄的阳光里,硬生生刺进他眼里。
士兵张着嘴,话卡在喉咙里,眼睛瞪得溜圆,像是看见了什么不可能的事,这么年轻的脸,配上这样的军衔,他活这些年从没听说过。
旁边另一个年纪大点的兵也凑过来,瞅清楚后倒吸一口气,手忙脚乱地立正,敬礼,声音都变了调:“长、长官!请进!”
陈渊在车里微微点头,车子重新发动,驶过城门洞时,还能听见身后传来压不住的议论声。“我日哎……那是少校?”“看着也就二十左右吧?”“前线下来的?杀过多少荒兽啊……”
鸳鸯在车上嘿嘿低笑,对前面车上的陈渊大声说道:“渊哥,看见没?把那几个小子都吓傻了。”
陈渊没接话,只看着城里的人烟气味,路两旁是低矮的砖房,偶尔有炊烟升起,但街上行人大多步履匆匆,脸上带着战争年月特有的麻木。
车子在一个岔路口停下,默默从后面车上下来,“将军,我从这儿走。打算去前面去给院里孩子们买点零嘴和玩具。”
陈渊颔首:“代我问院长好。”默默应了声,转身上了车汇入人流。
鸳鸯抓抓头发:“那我也从这儿走吧,拐去西街看看我姑。”
他冲陈渊咧嘴,“明儿见,渊哥!”
陈渊的吉普车继续往前开,穿过几条越来越窄的巷子。两旁是熟悉的斑驳墙壁,晾着补丁的衣裳。
陈渊让司机在巷口停下,自己下车步行。
越往里走,心跳得越厉害。空气里有股熟悉的煤味和腌菜混合的味道,勾得他发紧。
终于站到那扇木门前,停下脚,深深吸了口气。手指拂过军装前襟,把本来就很板正的衣领又理了理。门上那个刀痕还在,记忆中是他小时候调皮刻的。
他抬手,正准备敲。
“吱呀——”门却从里面被拉开了。
一个扎着两个小辫的女娃探出身,正回头冲着院里喊:“……我就说听见车响啦!”
她转回头,冷不丁撞见门口高大的身影,吓了一跳。眼睛往上移,看到陈渊的脸时,她整个人僵住了。手捂住嘴,眼睛瞪得老大,像是看见了鬼。
陈渊轻轻叫了声:“小曦。”
已经十二岁的陈曦,像是被这声喊惊醒了,猛地跳起来,尖叫声又亮又急,划破了巷子的安静:“大哥?是大哥回来了!妈!妈!是大哥回来了!!”
她一边喊,一边伸手死死抓住陈渊的胳膊,像是怕他跑了。
屋里立刻响起咚咚咚的脚步声,两个更小的女娃从屋里钻出来,是八岁的小六陈晨和七岁的小七陈晓。
两人先是愣愣地看着,然后几乎同时扑过来,四只小手一起抱住陈渊的腿,嘴里乱七八糟地嚷着:
“大哥!”
“真是大哥!”
陈渊弯下腰,想摸摸他们的头,手却有点抖。
这时,一个系着围裙、鬓角已经花白的妇人急匆匆从屋里小跑出来,手里还抓着半棵青菜。她在门槛边刹住脚,目光直直落在陈渊身上。
“老大……”陈母的声音有点发颤,手里的青菜掉在地上也没管。
她几步跨过来,一把抱住陈渊,手臂环得很紧,脑袋刚好抵在儿子胸前那颗冰凉的金星上。陈渊感觉到母亲肩膀在轻轻发抖。
“妈,”陈渊的声音低了下去,“我回来了。”
抱了好一会儿,陈母才松开手,撩起围裙角用力擦眼睛,上下打量着儿子,像是要确认这不是做梦。
“报纸上……报纸上不是说,你们部队在昆仑那边的吗?咋、咋突然到家了?”她声音里还带着没散尽的哽噎。
陈渊扶着母亲往屋里走,两个小的还挂在他腿上,只好半拖半抱地挪进去。“那边已经打完了。”
他简略地说,避开那些尸山血海的细节,“我们部队立了功,现在归军部直接管。驻地就设在蜀都这边龙泉山。”
“归军部了?”陈母重复了一遍,眼睛亮了一下,“那……那就是说,以后不用再去那么远的前线了?能常回家?”
“嗯。”陈渊点头,在熟悉的、略显破旧的堂屋桌旁坐下。
陈曦已经机灵地倒了一碗温水递过来,眼睛还一眨不眨地盯着大哥肩上的星。陈晨和陈晓则一左一右扒着陈渊的膝盖,仰着小脸看他。
“老二他们呢?”陈渊问,接过碗喝了一口。
“还在学校没回来。”陈母说着,弯腰捡起地上的青菜,“现在学堂管得严,天黑才放。”
她看着陈渊,脸上终于露出点实实在在的笑纹,“你坐着歇歇,妈去弄饭,今天咱们吃好的!”
陈母转身进了厨房,很快传来锅碗瓢盆的响动,还有洗菜切菜的声音。
陈曦凑到陈渊耳边,小声又兴奋地说:“大哥,妈看见报纸上说你当了大英雄,哭了好几次呢!街坊都说你了不得,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
陈渊揉揉她的头发:“不是将军,是校官。”
“反正都一样厉害!”陈曦皱皱鼻子,“那些守城的大兵,见到尉官都怕得要命呢!”
暮色渐浓,电灯昏黄的光晕填满了小屋。她果然做了好几个菜:一盘炒鸡蛋,一碟咸菜,一碗炖得烂糊的南瓜,甚至还有一小碟切开的咸鸭蛋,红油淌出来,看着就诱人。
饭菜刚摆上桌,门外就传来一阵奔跑声和老二陈峰、老三陈岭、小五陈奇的说话声。三人一进门,看到坐在桌边的陈渊,都像被钉在原地,陈奇手里的书包“啪”地掉在地上。
“大、大哥?”老二陈峰先反应过来,声音透着不敢置信。
“嗯,回来了。”陈渊看着三个明显窜高一截的弟弟们,“先吃饭。”
一家人终于围坐桌子旁,孩子们的眼睛大多盯着菜,尤其是那碟咸鸭蛋。陈母给陈渊碗里夹了最大的一块鸡蛋,又给几个小的每人分了一小块。
守城的士兵穿着灰扑扑的军装,手里握着长枪,挨个检查通行证。轮到陈渊他们这三辆军用吉普时,一个方脸士兵板着脸走过来,刚要开口问话,目光一下子钉在陈渊肩头——那颗代表少校军衔的金星,在傍晚昏黄的阳光里,硬生生刺进他眼里。
士兵张着嘴,话卡在喉咙里,眼睛瞪得溜圆,像是看见了什么不可能的事,这么年轻的脸,配上这样的军衔,他活这些年从没听说过。
旁边另一个年纪大点的兵也凑过来,瞅清楚后倒吸一口气,手忙脚乱地立正,敬礼,声音都变了调:“长、长官!请进!”
陈渊在车里微微点头,车子重新发动,驶过城门洞时,还能听见身后传来压不住的议论声。“我日哎……那是少校?”“看着也就二十左右吧?”“前线下来的?杀过多少荒兽啊……”
鸳鸯在车上嘿嘿低笑,对前面车上的陈渊大声说道:“渊哥,看见没?把那几个小子都吓傻了。”
陈渊没接话,只看着城里的人烟气味,路两旁是低矮的砖房,偶尔有炊烟升起,但街上行人大多步履匆匆,脸上带着战争年月特有的麻木。
车子在一个岔路口停下,默默从后面车上下来,“将军,我从这儿走。打算去前面去给院里孩子们买点零嘴和玩具。”
陈渊颔首:“代我问院长好。”默默应了声,转身上了车汇入人流。
鸳鸯抓抓头发:“那我也从这儿走吧,拐去西街看看我姑。”
他冲陈渊咧嘴,“明儿见,渊哥!”
陈渊的吉普车继续往前开,穿过几条越来越窄的巷子。两旁是熟悉的斑驳墙壁,晾着补丁的衣裳。
陈渊让司机在巷口停下,自己下车步行。
越往里走,心跳得越厉害。空气里有股熟悉的煤味和腌菜混合的味道,勾得他发紧。
终于站到那扇木门前,停下脚,深深吸了口气。手指拂过军装前襟,把本来就很板正的衣领又理了理。门上那个刀痕还在,记忆中是他小时候调皮刻的。
他抬手,正准备敲。
“吱呀——”门却从里面被拉开了。
一个扎着两个小辫的女娃探出身,正回头冲着院里喊:“……我就说听见车响啦!”
她转回头,冷不丁撞见门口高大的身影,吓了一跳。眼睛往上移,看到陈渊的脸时,她整个人僵住了。手捂住嘴,眼睛瞪得老大,像是看见了鬼。
陈渊轻轻叫了声:“小曦。”
已经十二岁的陈曦,像是被这声喊惊醒了,猛地跳起来,尖叫声又亮又急,划破了巷子的安静:“大哥?是大哥回来了!妈!妈!是大哥回来了!!”
她一边喊,一边伸手死死抓住陈渊的胳膊,像是怕他跑了。
屋里立刻响起咚咚咚的脚步声,两个更小的女娃从屋里钻出来,是八岁的小六陈晨和七岁的小七陈晓。
两人先是愣愣地看着,然后几乎同时扑过来,四只小手一起抱住陈渊的腿,嘴里乱七八糟地嚷着:
“大哥!”
“真是大哥!”
陈渊弯下腰,想摸摸他们的头,手却有点抖。
这时,一个系着围裙、鬓角已经花白的妇人急匆匆从屋里小跑出来,手里还抓着半棵青菜。她在门槛边刹住脚,目光直直落在陈渊身上。
“老大……”陈母的声音有点发颤,手里的青菜掉在地上也没管。
她几步跨过来,一把抱住陈渊,手臂环得很紧,脑袋刚好抵在儿子胸前那颗冰凉的金星上。陈渊感觉到母亲肩膀在轻轻发抖。
“妈,”陈渊的声音低了下去,“我回来了。”
抱了好一会儿,陈母才松开手,撩起围裙角用力擦眼睛,上下打量着儿子,像是要确认这不是做梦。
“报纸上……报纸上不是说,你们部队在昆仑那边的吗?咋、咋突然到家了?”她声音里还带着没散尽的哽噎。
陈渊扶着母亲往屋里走,两个小的还挂在他腿上,只好半拖半抱地挪进去。“那边已经打完了。”
他简略地说,避开那些尸山血海的细节,“我们部队立了功,现在归军部直接管。驻地就设在蜀都这边龙泉山。”
“归军部了?”陈母重复了一遍,眼睛亮了一下,“那……那就是说,以后不用再去那么远的前线了?能常回家?”
“嗯。”陈渊点头,在熟悉的、略显破旧的堂屋桌旁坐下。
陈曦已经机灵地倒了一碗温水递过来,眼睛还一眨不眨地盯着大哥肩上的星。陈晨和陈晓则一左一右扒着陈渊的膝盖,仰着小脸看他。
“老二他们呢?”陈渊问,接过碗喝了一口。
“还在学校没回来。”陈母说着,弯腰捡起地上的青菜,“现在学堂管得严,天黑才放。”
她看着陈渊,脸上终于露出点实实在在的笑纹,“你坐着歇歇,妈去弄饭,今天咱们吃好的!”
陈母转身进了厨房,很快传来锅碗瓢盆的响动,还有洗菜切菜的声音。
陈曦凑到陈渊耳边,小声又兴奋地说:“大哥,妈看见报纸上说你当了大英雄,哭了好几次呢!街坊都说你了不得,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
陈渊揉揉她的头发:“不是将军,是校官。”
“反正都一样厉害!”陈曦皱皱鼻子,“那些守城的大兵,见到尉官都怕得要命呢!”
暮色渐浓,电灯昏黄的光晕填满了小屋。她果然做了好几个菜:一盘炒鸡蛋,一碟咸菜,一碗炖得烂糊的南瓜,甚至还有一小碟切开的咸鸭蛋,红油淌出来,看着就诱人。
饭菜刚摆上桌,门外就传来一阵奔跑声和老二陈峰、老三陈岭、小五陈奇的说话声。三人一进门,看到坐在桌边的陈渊,都像被钉在原地,陈奇手里的书包“啪”地掉在地上。
“大、大哥?”老二陈峰先反应过来,声音透着不敢置信。
“嗯,回来了。”陈渊看着三个明显窜高一截的弟弟们,“先吃饭。”
一家人终于围坐桌子旁,孩子们的眼睛大多盯着菜,尤其是那碟咸鸭蛋。陈母给陈渊碗里夹了最大的一块鸡蛋,又给几个小的每人分了一小块。